更新时间:2022-04-28 16:41
污秽之物与血相结则为污秽之血,污秽之血必然凝滞而为瘀血,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瘀血。
确切地提出“污秽之血为淤血”的观点,首见于王肯堂《证治准绳·杂病》(蓄血篇)“百病由污血者多”。但早在《素问·刺腰痛篇》、《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已揭出“恶血”,《素问·五脏生成篇》亦提出“杯血”,《灵枢·水胀》:“恶血当泻不泻,杯以留止”。《左传》解:“恶者垢秽也”,《景岳全书》解杯血为“败血凝聚色黑者曰杯”。嗣日本丹波元坚在《皇汉医学》中也明确提出“污秽之血为瘀血”。近年来由于渐趋从血液循环瘀滞,血液流变性改变来认识瘀血,对“积血”、“留血”、“结血”等常习于引用,而对“污秽之血”或回避,或质疑否定。但从上述文献来看,“污血”渊源已久。古人描述其外观色黑凝聚,认为其性质是由杯血、败血、毒血、恶血而概括为“污秽之血”,是明确的。
一、形成原因
1、外源性,系指外界污秽之邪侵入血分,而外界污秽之邪主要是疫毒之邪。如《温病条辨》云:“温疫者,厉气流行,多兼污浊……温毒者,诸温夹毒,秽浊大甚也”。《温热经纬》亦云:“因病致死,病气尸气,混合不正之气,种种恶秽,交结互蒸,人在其中,无隙可避,斯无人不病,是诚诸疫同然”。明示疫毒之邪均属污秽之邪。疫毒之邪或从口鼻、皮肤,或经输血、输液等途径深入血分,与血相结,既改变血液之成分,又改变血液之性质,使血流迟缓留滞,泣涩凝瘀。同时,疫毒之邪最易灼伤血络,并迫血妄行,使血离经而为瘀血。
2、内源性,主要是指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或衰竭而产生的诸如痰饮、湿浊、脂液、溺毒等污秽之物混入血分,与血搏结,使血流凝滞,或阻塞脉络而成瘀血。常见者如痰瘀互结、湿浊瘀阻、溺毒阻络等。
二、临床特点
除具有一般血瘀证之特征外,尚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在其病史中具有上述形成污秽之血的明确病因。
2、病程可暂可久,凡属外源性者病程多短,而内源性者病程较长。
3、血色紫黑,表现在斑、疹、痘色紫黑,大便下血黑腻如漆,呕吐之血紫黑成块等。
4、其病证多具“毒性”,表现在外源性者多属急性热病,病势凶险,常伴高热、出血、发斑等,并具有传染性。内源性者病情亦多危重,如污秽之瘀血犯心脑则昏迷痉厥;乘肺则咳逆喘促,口目色黑;阻于肾络则为关格;侵于肝经则为臌胀。此类病证之病位多不局限于一脏一腑,而往往引起多脏器损害,甚至危及全身。
三、治疗方法
污秽之血作为一种瘀血,治之首当活血化瘀,瘀血被除则污秽之邪亦随之而清,新血亦随之而生。《医林改错》中用解毒活血汤治疗霍乱吐泻转筋,通经逐瘀汤治疗痘疮逆证,会厌逐瘀汤治疗痘疮饮水即呛等即属此意。因污秽疫毒巢穴在血,欲清血中之污毒,必清血中之热,解血中之毒,故凉血活血解毒法也是治疗污秽之血瘀证的重要方法。叶天士多以犀角、生地、赤芍、丹皮、丹参、桃仁、琥珀治疗诸多邪入血分之外感热性病;余师愚创清瘟败毒饮治疗疫病,是因为其中不但有大量清热解毒之品,同时有犀角地黄汤凉血解毒。值得指出的是,大黄“能入血分,破一切瘀血”(《医学衷中参西录》),又善清热解毒,更可荡涤污秽浊邪,使污秽之邪去有出路,故为治疗污秽血瘀证之要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