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家岗遗址

更新时间:2024-07-18 15:14

汤家岗遗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安全乡,面积约3万平方米,是新石器时代的古遗址。

历史沿革

1977年,发现汤家岗遗址。

1978、1990年,两次对汤家岗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1100余平方米。

2007年12月,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在安乡县汤家岗遗址发现距今6000年左右的环壕土围。在环壕土围内发现了人类头盖骨及动物遗骸和白陶碎片。此次考古人员对汤家岗遗址的挖掘,首次确认了遗址的面积,并发现了人类居住的遗址,为研究当时人类的社会生活方式提供了线索。其发现的环壕土围,证明了汤家岗曾经存在小区域的中心聚落,对研究从壕沟到城壕建筑的演变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中发现的白陶和绘有彩绘的白陶,进一步说明了洞庭湖沿岸是白陶的起源地和传播中心。

遗址特点

汤家岗遗址的面积约3万平方米。考古发掘揭示了一批重要遗迹,包括聚落壕沟、公共墓地、大型居址等。整个遗址文化内涵包含了汤家岗文化和大溪文化两个时段,前者时代距今6800~6000年左右,后者距今6000~5300年左右。汤家岗遗址文化层共分七层。其中,第5~7层及94座墓葬为汤家岗文化遗存,墓葬一般开口在第4层下,第2~4层为大溪文化遗存。

城墙

汤家岗遗址的东北角(A区)和东南角(B区)发现了新石器大溪文化时期的壕沟。A区的壕沟口宽9米,底宽7米,深1.5米。B区的壕沟口宽7米、底宽4米、壕沟内侧发现有土围子,经考证土围子是和壕沟配套使用的,称为“环壕土围”。从土围顶至壕沟底部深1.8米。考古学者认为“环壕土围”属于从壕沟发展至城墙的过渡形态,或许可以认为是城墙的雏形。

墓地

考古发现,汤家岗遗址墓地是经过精心组织和长远规划的,而且器物组合及数量亦是严格管理和统一分配的。墓地明显呈南、北两个墓区,中间有近10米的空白区,并以随葬器物较为丰富的M77和M103把两墓区隔离开来。墓地可能是由两个大家族(世系群)中的五个扩大家庭(墓群)共同营建的莹地。墓地的另一显著特点是,随葬陶器几乎都是按照统一的要求和模式摆放。筒形釜绝大多数墓皆出,放置时一律底朝东,口朝西。碗(盘)或其替代品钵,同样也每墓必有,放置时一律底朝西,口朝东,并直接扣在或套接在筒形釜口上。墓葬中随葬器物组合稳定,随葬数量等级严格,是汤家岗墓地另一重要特点。汤家岗墓葬随葬器物一般由釜、盘、碗、钵等器类担纲,高等级墓葬常见白陶盘或白衣红陶盘。器物组合稳定且有一定规律。所以,汤家岗墓地不仅是以血缘为纽带,同时还具有明显的分群组织、分层管理的特点。

文物遗存

汤家岗遗址早期石器除磨光石斧外,还有将卵石砸开,将裂面磨平,另一面保留天然石面的敲砸器,同时还发现有从燧石上打击落下来的石片。中期石器有斧、弹丸、敲砸器、打磨器等。

汤家岗遗址早期陶器按陶系分,数量最多的是粗泥红陶,其次为夹砂红陶、粗黑陶、泥质酱褐胎黑皮陶、泥质白陶等。手制,大部分有红色陶衣。器形有釜、盘、钵、碗、盆等。早期灰坑中出土一件陶塑猴头,刻出眼、鼻孔和嘴,吻部和眉骨均明显突出,为原始社会的艺术品。中期陶器中夹砂红陶增加,泥质酱褐胎黑皮陶减少,出现少量泥质灰陶。彩陶数量略有增加,出现了红陶白衣上绘红、褐彩的,图案有点线纹、网纹、旋涡纹、波状纹等,其它装饰方法有印纹、刻划纹和拍印纹饰。器类有圜底器和圈足器,计有罐、釜、碗、钵、盘、豆、器盖、器垫主器座等。

汤家岗遗址以艺术神器白陶的发现闻名。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带有彩绘的白陶,同时也在发掘B区发现了白陶的制作原料白膏泥层,佐证了汤家岗遗址作为白陶传播集散地的重要地位。

研究价值

汤家岗遗址保存完好、功能区分明显,丧葬区、生活区、生产区都相对集中,为研究史前聚落形态及其变迁提供了典型实例。其墓地布局严谨,是研究古代社会组织和结构的重要参考资料,有助于对史前聚落形态演变及社会复杂化进程的研究。

保护措施

2013年3月5日,汤家岗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4年2月,汤家岗遗址入选湖南省第一批省级大遗址名单。

地理位置

汤家岗遗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安全乡

交通信息

自驾:自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汤家岗遗址,路程约30.1千米,用时约43分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