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文选

更新时间:2024-04-23 11:33

汤文选(1925年-2009年)湖北孝感人。师从张肇铬、张振铎王霞宙。1949年毕业于武昌艺专,师从张肇铬、张振铎、王震宙。1951年进修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1952年起在华中师范大学和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任教。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湖北分会副主席,湖北省花鸟画研究会会长,湖北省花鸟画刊授学院院长,东湖书画院副院长,湖北省第五届政协委员、湖北省美术院副院长、北京中华炎黄书画院副院长,寓居北京。一级美术师,擅长中国画。为:湖北四老之一(其余三人为周韶华鲁慕迅,冯今松诸先生)。

个人简介

明代徐渭开一代写意花鸟画新风,至今四百多年间出现了三座艺术高峰—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这三位艺术巨匠,均是在继承前辈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创新。汤文选先生天资颖悟,幼年即从父读《论语》,临摹家藏古画。1947年入武昌艺专,主攻花鸟。1954年创作现代人物画婆媳上冬学》入选全国美展获一等奖,一举成名。从他开始临池笔耕,至今已届七十个春秋。七十年来,汤文选先生不懈探索,由花鸟而人物、由人物而山水、由山水重归花鸟,以至于翎毛禽畜走兽虫鱼,无所不能,无所不精。他在继承齐白石等前辈大师的基础上有突破、有发展、有创新,风标独具,别开生面,呈现出浓烈的时代气息。

汤文选先生半世坎坷,历尽沧桑,但他以超常艰难的人生体验作铺垫,进行着艺术上的悟道创新。他始终坚持自己的艺术理想,而不为时尚潮流所动,以超然和卓越的升华能力持续而又出色地进行着艺术实践,信奉“艺贵有极”,使自己在人材济济的中国画坛拔尘脱俗,成为经得起历史筛选的典范。他以鲜明的艺术个性和题材意境上的拓展与升华,成为大写意花鸟画领域继齐白石之后又一座高峰,一位承前启后,借古开今的国画大师。

人物生平

汤文选从艺七十年,创作出一批风格独特,具有浓郁时代气息的精品力作,在当代中国画坛影响深远,被认为是继齐白石之后中国画领域最重要的代表性画家之一,也被艺术界誉为“20世纪最后的写意国画巨匠”。汤文选在中国画的各个领域都留下过传世经典。1954年。他因《婆媳上冬学》获全国美展一等奖而一举成名,这幅作品被认为是“为中国画的新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该作品原作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并重作一幅赠送前苏联文化部,又收录入日本版《世界美术全集》,还成为了我国首枚美术邮资信封,反响巨大。其后,他创作的《喂鸡》、《说什么我也要入社》、《白手起家》等作品,均入选全国美展,并陆续由中国美术馆收藏。

人物评价

天地神韵 惟尚尔汤

——国画巨匠汤文选先生画赞

文/黎 鸣

汤文选、汤立南京画展座谈会纪要  引 言 自幼热爱绘事,更兼倡导《人学》(何为《人学》?大美学也!),故尔国内画界,尤其传统中国画界,素不陌生。由于隔代,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潘天寿李苦禅傅抱石李可染等高龄大师且不论,平生最景仰两位稍年轻的大师,一位即汤文选先生,另一位则为黄胄先生。在我看来,在前述高龄大师之外,对现代中国画贡献最大者,当非汤、黄二位莫属。

黄胄先生直接以写生进入国画,除了天分,更加毕生勤奋,创制了大量画作,其中有不少巨制别开生面,使中国画进入了一个从未有过的新的境界。他的作品,对传统国画的笔墨、形韵、精气全面冲击,迄今影响至巨。诚如黄胄先生自言:“只有进攻,没有防守”。

汤文选先生同样引进了西画的理念、技巧、思维,同样对国画传统的笔墨、形韵、精气进行了改造,但其形式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且明言继承传统,在传统的基础上再行创造。而且,比之黄胄先生的绘画题材多集中于人物、动物,汤文选先生则几乎是全面开花,人物、山水花鸟、畜禽、走兽虫鱼等等无所不及,且几乎全都留有神品可以传世,其中又尤以写意花鸟、走兽为甚,为中国画全方位的改造、创新立下了汗马功劳。毋庸置疑,同样是天分加勤奋所致。

很凑巧,汤、黄二位先生均出生于1925年,长我18岁,适为我叔父、师傅辈;更让我兴奋的是,我所最景仰的新中国美术事业的开创者——徐悲鸿先生,在生时(1953年)曾对人(裱画师刘金涛先生——引者注)说,他在中国的青年画家中最看中两个人才,一个是汤文选,另一个是黄胄,他们日后必将大有作为。事实果如其言,而且与我喜好的直觉不谋而合,真让我感到惊幸。尽人皆知,徐悲鸿先生素有画界伯乐之慧眼,而且侠骨柔肠,慷慨扶助,不仅公心亲举,更且仗义疏财。徐先生真圣人也!就我所知,后来名震海内外的南北二“石”(北齐白石,南傅抱石)的成才,便均受过徐悲鸿先生的惠顾。可惜徐先生天不假年,不能亲见其对汤、黄的准确预言。

时过境迁,自然生灭,黄胄先生也已于1997年仙逝,汤文选先生亦然耋耋老矣。今日由我命笔,作汤文选先生画赞,于我后生,何等荣幸!

20世纪最后的写意国画巨匠

在我看来,能称作20世纪最后的写意国画巨匠者,只有汤文选、黄胄两位先生。历史将为他们作证。关于黄胄先生,拟另外专论,下面仅谈汤文选先生。

面对汤文选先生的大量作品,我感到进入了一座巨大的森林,其中的每一棵树(作品)都具有参天的气象。或换用古人评画的九品标准,我认为,先生的不少画作可列为神品,而且无论人物、山水、花鸟等各类,均有作品可入神上极品之列。泛观近现代中国画界,能有如此成就者,实在屈指可数,极少。

按照我对中国写意画最高境界的描述:精简的笔墨,气和的形韵,神奇的意境,我的确只在极少数画家的作品中能有所发现,然而在汤先生的作品中,可有此精简的笔墨、气和的形韵、神奇的境界者,不仅量多,而且面广、质佳。面对汤先生的作品,真是令人不能不神往,不能不惊叹,不能不折服。这也其实并非我个人的感受,国内不少著名画家、评论家也都与我具有同感。下面不厌其详,广泛列举,但无分先后,供读者参考:

著名画家喻继高先生言:“汤文选的画力度大,给人以精神上的震撼与振奋,汤文选先生在大写意的成就与贡献上,当今无人可比。”

前中国美术馆馆长、著名画家杨力舟先生言:“汤文选先生对齐白石等前辈大师的优点有所吸收,但他还有自己特殊的创造。借物喻情,借物喻意,这些拟人化的手法汤先生运用自如,就这一点,我觉得他超过了前辈大师。”

著名画家刘大为先生言:“在传统上继续向前推进很难,推进一寸都难,但汤先生作了卓有成效的追求。汤先生画的老虎、小猪、麻雀、花鸟册页小品很精到,可以说是神品。”

著名画家孙其峰先生在看了汤先生的一幅六尺白梅后,欣然题字:“文选学长,笔墨纵横恣肆,气势磅礴,有如怀素、青藤之狂草,难能可贵。”

著名画家杜滋龄先生言:“汤老有长者风度,平时说话很少,但他的画却是大境界,大气魄。”

著名作家、画家冯骥才先生参观画展时动了真情:“这比吴昌硕画得强烈,您的用笔有速度、有激情。”“当今画坛水墨老虎非您汤老莫属。”“您这么好的作品,在首都刊物上介绍不多,您是在埋头做学问。看来真正的大画家还在地方,您这么好的艺术应让更多的人来欣赏。”

著名画家何家英先生言:“汤先生的画里有一股浩然正气,令人感动。他对审美的理解太深,太透彻了;他的作品,无论大小,都非常洗练,非常概括,在审美中,他非常敏感,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情节,一些小情趣,他拿到手上来,归纳后,一下子便大起来,表现得非常大,所以他的作品哪怕是小画,也能给人震撼,看了过后叫人喝彩。”

著名画家贾广健先生言:“汤先生是我们年轻一代画家了解得比较多的老画家,他是继齐白石潘天寿之后最引人注目的花鸟画家。我从80年代初就非常关注汤先生的画,汤先生在我心灵中的地位非常高,对汤老的艺术我非常崇拜。”

著名画家吕云所先生言:“汤先生继承了中国传统写意花鸟最精髓、最本质的东西,包括拙、壮、重、大、厚、沉等,有很强的金石韵味。当代的花鸟画坛,汤先生是佼佼者。汤先生画的老虎,与徐悲鸿的那种严格的写实风格不同,与张善孖的也不同。汤先生在水墨老虎上确确实实是自己提炼了一套语言,大泼墨,大粗线,再收拾。行笔的自由、线条的量感,使作品显得特别的磅礴和深厚雄强。真是特别的难能可贵。”

著名画家宋玉麟先生言:“汤老和黄胄亚明是同时代的杰出艺术家。以前的人物画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这次画展,汤老以水墨大写意花鸟为主。他的水墨老虎,前人没这样画过,是属于汤老的创造,气魄很大,给人以震撼,表现出时代精神。汤老下笔很重,但很有韵致,给人以美的享受。他和前人拉开了距离。齐白石作品小,很精致;汤老尺幅大,有气势。齐白石注重色彩对比,色彩很丰富;汤老以水墨为主,讲究单纯。同样是农村题材,齐白石往往取农村生活中的局部或一角,而汤老往往在一个大的背景中表现,跨度也很大。齐白石用笔的线条圆韵,讲韵致,苦禅先生线条也是圆韵;汤老的线条偏方,有点块面的味道,有现代感,这是否和汤老学过西画有关?当然,这都要有很高的功力,否则不可能达到这样高的境界。”

著名画家范扬先生言:“看了汤文选老先生的画展,真是了不起呀,画面气势夺人,雄风犹在,震撼人心。那松树、老虎气势相当摄人,应该说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成就。尤其在用笔的厚度上,不让白石,不让齐白石呀,一流一流,一流高手。”

美术评论家刘曦林先生言:“汤先生是我很尊敬的前辈,他现在是同辈中最有成就的画家。”

美术评论家金维诺先生言:“在花鸟画上,汤文选先生以敏锐的观察、巧妙的构思、精湛的技巧,开拓了花鸟画的新领域。”

美术评论家陈绶祥先生言:“汤先生是不多的有文化的画家。他的画大幅的非常有气魄,小幅的非常精到,有深厚的传统功力。”

美术评论家马鸿增先生言:“大写意画领域发展相对慢,为什么?不是画家不努力,而是难度太大,有几个大师摆在那里。齐白石潘天寿摆在那里,很难突破。但汤文选先生在他们的基础上又迈出了很大的一步。……汤先生有多方面的突破,包括从观念到题材、到技法,他在前辈大师的基础上又迈出了很大的一步。”

美术评论家董玉龙先生言:“从历来入中国美术馆的藏品来看,除1954年创作的《婆媳上冬学》外……前后共十件作品,在三十五年的不同时间内,先后经评选参加历次全国美展,后又在不同的地点、由历次不同专家组成的选评组一致推崇,并收藏于中国美术馆,应当说,这是中国画创作和收藏史中的新记录。”

美术评论家孙美兰教授言:“透过观赏汤文选精品力作,可以得到一个总体印象:在境界类型上,是诗的、文学的,有时是戏剧的、情节性的。在境界表述方式上,前人曾区分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他超然于‘有我’、‘无我’之间。在境界形态上,有‘写境’、有‘造境’,他已出乎‘写境’,入乎‘造境’。在绘画形式感上,他力举‘突破文人画雅淡疏朗、闲情逸致的格局’,而通达畅怀于‘崇高而又宏伟的精神气度’,这一系列对传统美学规律的综合、提炼、排挞、强化、拓展和对西方现代艺术的筛选、融汇、吸收、转化,使他晚年的作品凸现出具有强烈现代气息的东方表现性意象特征,一派大写意浩荡豪迈之气度。难怪汤先生画展在广州举行时,学者李正天先生坦言:‘将汤先生作品拿到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与西方任何一位现代派大师的作品同时展出,将毫不逊色。’”

等等等等,类似的评论还有许多。

事实证明,汤文选先生国画大写意艺术水准的高超,的的确确已经获得广泛的公认,并受到国画界上上下下一致极力的推崇。正是因此,我坚信我的论断:汤先生真真实实是20世纪最后仍然在世的写意国画巨匠。而且我更进一步强调,汤文选先生的成就还是全方位的:在国画写意人物方面,他是一流的大师;在国画写意山水方面,他仍然是一流的大师;在国画写意花鸟方面,他更是超一流的大师。正是因此,我非常赞同2003年11月第4、5期《中华财富》封二上的标题:“汤文选——继齐白石之后又一位承前启后、借古开今的国画大师”的提法,汤文选先生在国画领域的实力和价值,无可置疑。

诚如天津美术评论家王振德先生所言:“从艺术紧跟时代来看,像汤先生这样的艺术家很少有。在新中国成立的几个重要时期,汤先生都拿出了自己的力作,而且均得到了美术界的认可。20世纪五十年代初,汤先生创作的一批新人物画,咱们不说他得奖的频繁,收藏的档次之高。就群体来看,汤先生绝对应属于王盛烈周昌谷黄胄等反映新时代人物画劲旅中的一个主将。《说什么我也要入社》、《婆媳上冬学》等这些作品都画得特别精到,现在看来,仍无可挑剔。那时汤先生二十出头,创造力确实很高,他不仅勤奋,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我还佩服先生过人的天赋。到20世纪七十年代,汤先生画了一批山水画,山水里面安排有火车、汽车等,表现山乡巨变。这批作品对山水画的革新,也是很突出的。他画的山水画,不是口号式的,而绝对是表现了强烈的时代特征,把它摆在像钱松岩先生、李可染先生,包括王颂余先生等山水大家里面,汤先生也毫不示弱,也有他自己的特点,也是里面的一员干将。等到20世纪八十年代前后创作的这批花鸟画,完全体现了汤先生对艺术的追求和主张,他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我认为这里最重要之处,是汤先生在中国画的继承和向前推进方面,所做出的贡献确实很了不起。汤先生作品里面可以看出齐白石的水墨韵致和凝重老辣,在似与不似之间大做文章,有齐派的风韵,但不是齐白石;可以看得出来有吴昌硕的纵横和金石气,但不是吴昌硕;也能够看出来有潘天寿的气度与雄强,但绝不是潘天寿;还能够看出来有朱屺瞻先生的那种率直和野趣,但又不是朱屺瞻,最后表现的是汤先生自我的艺术个性。从汤先生画语录里,可看出他对中国画充满了信心。……我觉得这么多年来,汤先生紧跟时代的步伐前进,弘扬民族文化精神,表现了强烈的艺术个性,为中国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我相信汤先生在中国绘画史上,在当代绘画史上会留下重重的一笔。”

王先生代我说了很多话,但我还是要补充几点。

汤先生的人物画至今仍是一座标杆,写意人物不仅没有进步,而且大大地倒退,一些人竟然只靠“单线平涂”便当上了今天的“大师”;

汤先生的山水画也是有创造性的,他运用西方水彩画的烘托法、反衬法大面积地取代传统的皴染,例如《舞练图》(1978年)、《幽涧车声》(1978年)等,取得了传统山水画中从未有过的全新效果,从而大大丰富了中国写意山水画的“语言”。此外,《红日照丹江》这幅不足六平方尺的小幅绘画,却有着宏大奇伟的气势,几乎可与傅抱石关山月的《江山如此多娇》媲美。

至于汤先生的写意花鸟、走兽、畜禽等,那是他艺术生命的最后寄托之所,自然他会有奇深的发明和创造。关于这一点,我们留待下面讨论。苦难的历程与艺术的升华  人类中的天才,几乎都是超越苦难的产物。察看历史上每一个天才的生平,他们几乎无不是在与苦难比拼意志、比拼毅力、比拼智慧中度过,并从而战胜苦难、超越苦难,实质上也同时是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以达到智慧的升华而终于成为天才。

中国历史上的天才显然均是如此,或许还更不得不如此(关于这一点,有兴趣的读者可继续参阅我的著作,例如《问人性》)。中国的历史之父司马迁可以为我作证:“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也。此人皆意有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失明,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实际上司马迁自身的遭遇也同样是如此。此外,宋代苏轼在《留侯论》中亦言:“古之所谓豪杰人士,必有过人之状,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汤文选先生既是中国20世纪最后的国画界巨匠,无疑应是中国国画艺术中的天才,所以,他的命运也终于难逃上述中国历史对“天才”的“符咒”。然而幸运的是,不论汤先生是自觉还是不自觉,反正他的确是选择了“淡泊”以明“思来者”之“志”,“临之而不惊”、“加之而不怒”,忍辱负重,宁静致远,从而才会有他的今天。

汤文选先生的艺术人生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四个阶段:1957年前,写意人物画走向成功与辉煌; 1957-1976年,人生的磨难和对艺术痛苦的执着; 1976-1979年,写意山水画的突飞猛进; 1979年后,开始对花鸟、虫鱼禽畜走兽等写意画艺术终极的追求。 下面,仅以尽可能简略的文字,叙述汤先生的生平及其艺术追求的历程。可以这样说,

汤先生的一生,简直就是中国现代国画艺术史的一个精彩的缩影。每当国画发展遇到危机的时刻,汤文选先生都会以他那天才的方式作出具有象征意义的回答,而这种回答也将作为重要的信息载入中国现代国画的历史。

汤文选,号拳石园主。所谓“拳石园”,是指他武汉原住处小院,有朋友送他的一座太湖石,石状如“拳”,“园”其实极小,取其平淡,故名。

汤先生出身于湖北孝感一户儒医之家,后不幸划为“地主”。不幸中之大幸,汤先生没有在家乡像他的两个兄弟那样直接变成“阶级敌人”,而是在武昌艺术专科学校学习国画(花鸟)的时候迎来了共和国的诞生,并接着以艺术服务于共和国的事业。

1951年,汤文选赴北京中央美术学院进修素描,有幸面聆徐悲鸿等艺术大师的教诲,学习西方,且特别是前苏联油画艺术中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顺理成章,汤文选从原来的“写意花鸟”转向了“人物”,但他依然坚持国画,而不是油画。

正当大家都在怀疑国画的前途,并质疑国画能否表现现代题材,特别是人物题材的时候,一批青年画家涌现了出来,他们是汤文选、黄胄杨之光方增先周昌谷等,他们为中国写意人物画,无论从笔墨、造型、意境等各方面,均作出了具有空前高度的创新,汤文选更是首当其冲。汤文选在1953年创作的《婆媳上冬学》参加1954年全国美术展览,获得一等奖,原作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应国家文化部委托,他又重作一幅送往前苏联文化部,在前苏联艺术刊物上发表,且有专文评介;国内五十多家报纸、杂志也纷纷刊载、评论;不久,日本出版的《世界美术全集》也收入了这幅作品。真可谓一炮巨响,且多响。

更须指出的是,195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首发美术邮资信封,共28枚,其中《婆媳上冬学》居然编为第1号,而许多其他大师的作品反倒编在后面,例如徐悲鸿的《喜鹊登梅》为第5号,齐白石的《虾趣》为第11号。可以想见,当时汤文选的作品所产生的影响之巨大。

紧接着,1955年汤文选创作了《喂鸡》参加全国美术展览,原作又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56年汤文选创作了《说什么我也要入社》、《送粮路上》参加全国美术展览,原作又双双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其中,《说什么我也要入社》还在《中国画》杂志创刊号上发表。

1954年,汤文选仅29岁,如此年轻,即连续在全国美展上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并受到国内外美术界的关注,真是太春风得意了。

可是谁也不会想到,1957年风云突变,仅仅一夜之间,“紧跟时代的著名青年画家”即成了“资产阶级右派”。1958年,汤文选被下放农村改造。就在这一年,他的大儿子汤成(12岁)病逝。1959年,一次严重的工伤压断了他的第12根脊椎骨,“监管者”竟然拒绝他回城就医,结果落下了终身残疾,永远直不起腰来。人格的屈辱、身体的病痛、体力劳动的重负,强制、占据了他的有形的生命,但却不可能灭绝他追求艺术的意志。白天不能画,他晚上画,偷偷在油灯下作画。他画喂猪的农民、画放鸭的青年,更画了大量的猪、牛、羊、鸡、鸭、鱼等等,艺术是他更执着的精神生命,尽管他肉体的生命却几乎是逆来顺受。

1963年,他创作了《天空任鸟飞》参加全国美术展览,并入选《现代人物画选》。

1966年文化大革命,汤文选的厄运重又开始。他的人物画被“上纲上线”,变成了“反革命毒草”,他又重新被戴上了右派分子的帽子,他的一家,妻子和三个孩子,全都被牵连。

整整十年,简直就是“地狱”,批斗、凌辱、劳改……,几乎彻底置他于死地,然而,他惟一痴心未改的依然只有国画艺术。

1976年文革结束,他再次被平反,再又拿起画笔。这次他多出了一个心眼,不敢再画人物,宁可转向不直接面对“人”的山水。这其实是命运要求他为山水画作出贡献。事实证明,他从事山水画写意时间仅仅短短数年,但其作品却别开生面,成就斐然。

1976-1979年,他怀着艺术创作的热烈渴望,走向大自然,他的足迹遍及鄂西神农架、房县、恩施、长阳等地的村村寨寨、山山水水。汤文选奇迹般地创作出了一大批山水画新作,不少作品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他的山水画,既继承了传统,又发展了传统。他把写实的创作方法和水彩的技法天衣无缝地融合进了山水画的创作,从而使他的山水画更具有了一种全新的艺术魅力。在我看来,其中有一些作品,例如《山乡之歌》、《幽涧车声》、《红日照丹江》等,简直就是中国写意山水画中的不可多得的神品。

谈到汤文选1977年创作的《红日照丹江》,却不能不重提一件让人伤心的事。尽管这幅画获得了上上下下一片的叫好声,可是令人遗憾的是,当这幅作品被印成大量的宣传画时,因为汤文选是改正的右派,竟然取消了他的署名权。

1978年,汤文选应邀赴北京藻鉴堂文化部创作组作画。同年,汤文选二上黄山,情感激越,作诗一首:

沧桑喜巨变,十载复登临;

云随人意展,雨洗物华新。

殊壑轰鸣里,群峰掩映间;

看山心未已,终见夕阳明。

汤先生在苦难中挣扎了二十年,只是到这时才真正看到了明亮的夕阳。这让人感动,也让人心酸。

1980年,汤先生再次应邀赴文化部藻鉴堂作画,同时作画的画家还有:朱屺瞻、叶浅予、陈大羽李苦禅诸乐三钱松岩崔子范等。这次,他还与两位老画家,朱屺瞻陈大羽,应北京画院邀请,三人合作了一帧大幅的花鸟画,后由北京画院收藏。

1981年,汤文选被任命为湖北美术学院副院长。

大约从1979年开始,汤先生就拿定宗旨专攻写意花鸟,包括虫鱼、畜禽、走兽。用人们的话来说,这是汤先生走向了“返朴归真”。实际上,他画了半生的人物,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也带来了巨大的凌辱、痛苦,以及心灵中永远也说不清、道不白的迷茫。“人物”的生命太强烈、太敏感,人老了,心也累了,罢、罢、罢,罢了;“山水”无生命,山水的生命是人赋予的,山野也太空旷,虽不乏奇伟,但老年人容易感到凄冷;还是画花鸟、虫鱼、畜禽、走兽好,艺术,原本就是人类生命发现、再现和表现的综合体能,而花鸟、虫鱼、畜禽、走兽的生命虽不及人类那么丰富多彩,确也与人类息息相通,却少了许多人类之间的丑陋,乃至邪恶。

1983年以后,汤文选的艺术进入了又一个高峰期。他创作了一大批反映农村生活题材的花鸟画,如《村头拾趣》、《战正酣》、《晨光》、《秋忙时候》、《晨雀》等,这些作品在参加全国美术展览之后均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从美术史的角度上讲,汤文选的这批写意花鸟画创作,丰富了传统花鸟画的题材,拓展了花鸟画的艺术境界,更重要的是,他赋予了花鸟画以空前的人文情怀,包括戏剧性的艺术情感。

在1985年美术新潮的时期,著名画家叶浅予先生一次在参观了汤文选的作品后情绪激越地说:“武汉汤文选的大幅通景,画了一大群麻雀,旋风似地向打谷场冲锋而下,题目《秋忙时候》。这是一幅创中国画奇妙境界的作品,真是气象万千,令人心旷神怡,谁说中国画不能创新奇?”⒆叶老先生的话是对的。从汤先生的这幅画也让我联想到齐白石的一幅作品:《蛙声十里》,画中仅见水中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蝌蚪。最优秀的画家总是在用心灵作画,而决不只是在用手机械地涂抹。

前辈美学家王朝闻先生在给汤文选的信中也写道:“你现在改画花鸟画,但在艺术创意方面仍然继续了《婆媳上冬学》的好传统——绘画掌握戏剧性。作品是否富有吸引力,包括花鸟画,体现矛盾的戏剧性是必要条件。有些论者对情节性这一概念理解太窄,以为只有故事内容的作品才要有情节,其实你画鸡的《战正酣》、画猫的《顽猫》,以及画虎的《双雄》,正如唐人‘红杏枝头春意闹’那样有戏。”⒇

1985年,汤文选当选为湖北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汤先生的作品中,动物画,尤其写意画虎,是一大景观。从《画集》中看,汤先生最早的写意“虎”出现在1980年,然而大批写意“虎”的出现则在90年代。虎是中国画中常见的题材,但在汤先生的画面上, 不仅笔墨精简,形韵气和,更且意境神奇。用通常的话来说,即老虎具有了丰富的“人情味”。例如《三春晖》、《天伦图》中的舐犊情深,《情却有情》、《双雄》中的伉俪间的依恋,《无猜》、《四喜图》、《双童虎》中的天真童趣,《他日兴风会有时》、《三日於菟气吞牛》中的意气风发,《英雄梦醒》、《盘龙卧虎》中的壮志雄风,《不向中原逐鹿肥》、《消夏图》中的豪迈威武,《群英会》、《风云际会》、《神威天纵》中群虎的壮观气象等等,这些人格化了的艺术形象,是汤先生满怀激情的创造,是他的“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精神情怀的艺术的再创造。正如前面有人曾讲到的,汤先生是少有的“有文化的”画家,只有“有文化的”画家才能有如此的创新

1996年,汤文选个人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首都文艺界反响强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乔石及其夫人也来参观画展。北京荣宝斋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当代中国画名家经典.汤文选花鸟画》,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大师谈艺丛书·汤文选谈艺录》,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汤文选中国画集》。

北京展出后,又接着赴广东、深圳、山东、武汉等地展出,到处反响强烈。面对如潮的好评,汤文选写下了《七十抒怀》:

风雨连宵梦迹新,挥毫欣对晓窗晴;

浮名浪得惭知己,系日长绳伴我行。

虽然心情分外舒畅,但“系日长绳”也不免令人感到一丝惘然之慨。

1997年以后,汤文选开始了新的思考,即如何在绘画形式感上突破传统文人画雅淡疏朗、闲情逸致的旧格局,而赋予中国水墨画以崇高、宏伟的精神气度和境界。

1998年,汤文选与其子汤立赴台湾,于《国父纪念馆》举办大型中国画联展。

2001年,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研究院共同举办的《衰年变法——汤文选新作展》在中国美术馆的圆厅展出。展出1996年以来汤文选创作的六十余幅作品,包括许多大幅的近作。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美术星空》分别播出有关汤文选画展的专题片。

面对新世纪的中国画坛,汤文选对民族艺术充满了自豪感,他强烈地感到,中国水墨为尚的写意画,在国际上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他毫不怀疑,随着国力的增强,我们的中国画绝对不亚于西方任何的画派。在绘画艺术上,没有高低之分。

我赞同汤先生的这种看法,但补充一点,在艺术上,进一步在美学上,始终存在的问题是:如何使生命,进而智慧的发现、再现和表现,真正做到充分地融合、调和和完备。关于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进入下一节:

人道与画道

前面总的讨论了两个问题:

1、 汤文选先生是国画界的巨匠,是天才;

2、 汤文选先生的不少作品属于神品,其代表性的作品则可入神上极品。

本节希望讨论的问题是如何成为“天才”,如何创造“神品”,或简言之:人之道与国 画之道。

作为一位研究人学的学者,我之对汤先生及其作品感兴趣,希望深刻地研究他和它们,既是为了给这位天才的艺术家作出公正而客观的评价,中国人理应如此认识汤先生及其作品;也是为了后人,为了让更多愿意学习汤先生及其作品的年轻画家尽快成才。正是因此,我必须尽一切可能,充分展示汤先生及其作品之所以能够获得巨大成功的最根本之“道”。

我曾在多种场合介绍过我的18个字的“人之道”,再述如下:

正道:食、色、性;平(等)、(自)主、开(放);信、知、爱;

反道:贪、懒、妒;暴、骗、谎;恐(惧)、焦(虑)、孤(独)。

无论正道、反道,第一组三个字对应的都是人的本性或其对立面的反本性:原恶;第二组对应的都是人的社会性或其对立面的反社会性:原罪;第三组对应的都是人的精神性或其对立面的反精神性:原苦。任何一个人,要想使自己的一生真正走向成功,就都必须促使自己进入上述的正道。如果不慎让自己误入了上述的反道,成功的可能性就只会越来越小。笔者认定这是真正做人的规律。我可以用这个规律来检验汤先生之所以走向成功的路径。

相应地,我总结“国画之道”如下,同样是18个字;

正道:笔、墨、性;形、韵、意;精、气、神;

反道:无(笔)、无(墨)、无(性);无(形)、无(韵)、无(意);无(精)、无(气)、无(神)。

类似地,第一组三个字对应先验的本性或其对立面:本性的缺失;第二组三个字对应经验的能力或其对立面:能力的缺失;第三组三个字对应超验的追求或其对立面:追求的缺失。任何一个人想要画好国画,他就必须让自己进入上述的正道,如果不慎误入反道,则如同放弃绘画这门行当。笔者认定这是真正学好国画的规律。我同样可以用这个规律来检验汤先生之所以取得国画成功的路径。

通过第三节的讨论,读者将可以很容易检验汤先生的做人之道。就反道而言,前面的六个字基本上与汤先生无缘,汤先生既不贪、不懒、不妒,也不暴、不骗、不谎,但的确一生都在恐惧、焦虑和孤独中度过,然而由于汤先生具有强大的追求艺术美的“信、知、爱”的精神力量,所以,只要具备最基本的“食、色、性”的生存条件,他就可以等待社会性的平等、自主、开放的偶然机遇,从而让自己不失去任何一点走向成功的可能。在这里,我们只能说汤先生是幸运的,更重要的是,他从来就没有放弃过主观的努力,而且他具有别人几乎不可能具备的天赋,所以他终于成功了。谈到天赋,我们就不能不说到涉及国画之道的“精、气、神”了。

要想学好国画,笔、墨、性是最基本的先验、(民族)本性的条件。有人说“笔墨等于零”,这讲的不是国画,或根本就是要废除国画。

顺便说说,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的民族性的东西几乎都只在于“术”,而且更主要在于艺术。我认定最重要的有三项:中医中药技术、中国字画艺术和中国戏曲艺术。如果说在当今的时代,什么东西都在被由西方文化所主导的“全球化”的话,我则要说,惟独这三项,决不可能被“全球化”,也不应该被“全球化”,而且越是民族的,便越是现代的。至于其他方面的被“全球化”,则基本上是难以避免的。

正是因为这样,汤先生坚持要从国画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应该说是非常正确的。古人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我更补充云:“外师造化,中继前贤,内得心源。”而汤先生正是这样做的。这也正是他之所以能够走向成功的最根本的前提条件。面对国内外画界的种种新潮,他毫不动摇。他冷静地指出:写意的国画艺术,或所谓文人画艺术,“肇始于宋,成熟于元,发明于明,至清以石涛、八大、扬州八怪、任伯年、吴昌硕为代表,分别将文人画推向了三个新高潮。这段文人画发展史,即使在世界艺术史中都应有它极其辉煌的一页。它现在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段话说得很自信,也很正确。

看看从凡·高到毕加索,到杜尚,再到波洛克的整个西方艺术发展的趋向,实质上,西方的艺术已经不是在走向“美”,而是更在走向“丑”。我认为,这是因为西方哲学真是“死了”(关于这一点,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拙著《西方哲学死了》一书,此书已由工人出版社2005年出版),所以,西方的艺术家们,事实上也已经不知道如何运用自己的“头脑”和“心灵”去绘画。正是因此,才会产生诸如毕加索人物的几何变形,杜尚的屎尿盆,乃至波洛克的漏滴颜料的画布,等等等等,这一切,全都可以在顷刻之间变成人类最高级的“艺术”作品。波洛克的漏滴颜料的题为《1948.第五号》的画布,竟在拍卖行中获得了一亿四千万美元的身价,这是迄今绘画艺术品中最高的拍卖价格;它们,全都被标示为西方现代最时尚的,或者最“抽象”的、“表现主义”的艺术。问题的实质正发生在这个“表现主义”上,这个世界,真是存在任何孤立的“表现主义”么?我断言:任何坚持孤立的“表现主义”的所谓艺术,都不可能是“美”的艺术,而只可能是丑术。这次的波洛克作品的拍卖,以其说它是美国画家波洛克“抽象”的、“表现主义”艺术的成功,莫如更应该说是墨西哥的某个叫大卫·马蒂内斯的富翁的 “财大气粗”的成功的“抽象”的“表现主义”。我坚信,任何真正“美”的艺术,都必须而且只能是:客观的“发现”、相对的“再现”和自由的“表现”三者不可缺一的,从而最完备的“综合”的艺术。

汤先生的写意国画显然即兼具有这(发现、再现、表现)三者极其生动的综合,而且达到了极高的水平。用我的理论来说,笔、墨、性即在于发现,形、韵、意即在于再现,精、气、神即在于表现,但必须注意,精、气、神决不是孤立的表现,而是贯穿发现、再现之后的“天才”的表现。精,首先是笔、墨(加上彩)之精,其次是用笔造型之精;气,首先是墨(加上彩)、韵之气,其次是形、韵立意之气;神,首先是民族性、个性之神,其次是意境之神,最终是精、气之神,正是这种只有“天才”才能具备的“精、气、神”的神力,才能最后真正达到艺术最高的境界——天地神韵。天者,乃空间、真的永恒;地者,乃时间、善的普遍;神韵者,乃美的意义的终极。而这,正是我文章的题目,至于题目中的另外四个字:惟尚尔汤,惟尚,可视为“唯上”,也可视为“唯在”、“尚剩”;尔汤,啊,汤先生您!

以上,即我所作《天地神韵,惟尚尔汤——国画巨匠,汤文选先生画赞》全文。最后一段,限于篇幅,言不尽意,谨留悬念;有心的读者,有空时不妨思之。(2007.3.1)。

出版图书

他人评价

新中国美术事业的开创者徐悲鸿,1953年曾对人说,在传统写意画的基础上,汤文选引进了西画的理念、技巧、思维,对国画传统的笔墨、形韵、精气进行了改造,开创了中国人物写意画的先河,成为大写意花鸟画领域继齐白石之后又一座高峰。

生平轶事

磨难人生

他的大儿子汤成(12岁)因无人照顾,贫病交加,竟至夭折。汤文选还未从失子之痛中走出,1959年,一次严重的工伤压断了他的第12根脊椎骨。重伤之下,“监管者”竟然拒绝他回城就医,结果落下了终身残疾,永远直不起腰来。 人格的屈辱、身体的病痛、体力劳动的重负,强制、占据了他的有形的生命,但却不可能灭绝他追求艺术的意志。白天不能画,他晚上偷偷在油灯下画。他画喂猪的农民、画放鸭的青年……艺术是他的精神生命,尽管他肉体的生命几平是逆来顺受。

1961年,汤文选的右派帽子被摘除,他回到了艺术学院的工作岗位,以残疾之身继续创作。1963年,他创作的《天空任鸟飞》入选《现代人物画选》;1964年,他与人合作,创作了四幅人物画《白手起家》参加全国美术展览,原作又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署名权被剥夺的《渡头春早》

回到武汉后,汤先生又画了第二幅《渡头春早》,参加全国美展。由于当时美术作品不能署名,汤先生再作的这幅《渡头春早》在展出时就成了没有署名的无款画作。

自己的绘画作品为什么不能署名呢?这是因为当时文化部的主要领导为了迎合文革极左政治需要,作出了艺术家不能在作品上署名的规定,理由是农民种稻谷,没有在谷子上写名字,工人造机器,没有在机器上刻上自己的名字,而美术作品署个人的名,是突出个人的资产阶级思想,要批判。所以在那个时期,美术作品就不能署名。

俗话说:“树怕伤根,人十白伤心”。《渡头春早》同一款式、同一内容、一样的规格,但是送人在先,展出在后,加之署名权被剥夺,画家的心情和人格遭受的打击和挫伤之状难以言表。事隔二十二年后的1995年,汤文选先生才在《渡头春早》上补款:“此余二十年后,所作当时署名之权利被剥夺,今日重提画心,感慨万千。”

活动年表

1925年 出生于湖北省孝感市一个书香门第。兄弟三人,他排行第二。曾祖父为清朝举人。

父亲谙熟经史,精通医道,母亲为大家闺秀,知书达理。家藏古画典籍甚多,对画家幼年有潜移默化的熏陶。

1928年 由父亲亲自教导读书学习,导读《三字经》、《幼学琼林》、《论语》、《孟子》等书。   1931年 已能模仿家藏古画,竟然颇得形似。

1934年 进县城中心小学,插班三年级。

1935年 模仿八仙过海中篮采和、铁拐李等人物画,其神态惟妙惟肖,博得乡邻赞誉。

1936年 回乡下,先后师从乡儒姚秋成、汤子书先生读私塾,学了《纲鉴》、《左传》、《古文观止》、《诗经》、唐诗等。

1946年 考入武昌艺术专科学校,师从张肇铭、张振铎、王霞宙等名家学习中国画。学习画史、画论及研习历代名家名作。

1948年 作品参加汉口市美术展览,并开始卖画资助学费。

1949年 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毕业。参加进步学生团体,做了一些迎接新中国解放的事情。

1950年 在武汉市青年文工团任美术干部。有国画、年画在武汉报刊发表。

1951年 赴北京中央美术学院进修素描,开始接触和学习苏联油画艺术中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有作品在北京报刊发表。

1952年 任武汉市《长江日报》美术编辑,出版发表了多幅中国画、连环画和宣传画。 调华中师范学院图画系任教。创作的国画《农村四季》、《刘海砍樵》,连环画《罗文应入队》为中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1953年 创作了现代人物画《童趣》,并开始创作《婆媳上冬学》、《喂鸡》等作品。

1954年 创作人物画《婆媳上冬学》参加全国美展,评为一等奖,获得了全国性声誉,数十家刊物杂志发表、出版、评介,原作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另受国务院文化部委托,重作一幅赠送前苏联文化部。当年前苏联“杂术”杂志刊载,又收录入日本版《世界美术全集》。

1955年 创作的人物画《喂鸡》在北京参加全国美术展览,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前苏联“艺术”杂志发表并撰文评介。

1956年 创作的人物画《说什么我也要入社》、《送粮路上》参加全国美展,均为中国美术馆收藏,《说什么我也人入社》在《中国画》创刊号和《美术》杂志上发表。

195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首次发行美术邮资信封,以《婆媳上冬学》为图被编为第1号,这是中国首枚美术邮资信封。

春季赴广西苗族、侗族地区写生,画了一批反映苗、侗族兄弟民族生活的作品。秋季赴四川大凉山彝族地区写生,画了一批反映彝族同胞生活的作品。

1958-1961年 被下放到当阳县草埠湖农场等地劳动,在极其艰难的处境中,仍画了大量的动物速写。  1962-1963年 重回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任教,担任毕业班创作指导老师,同时继续人物画创作。  1964年 创作人物画《天空任鸟飞》参加全国美展,并被编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现代人物画选集》。创作动物画《平岗细草》,年画《年年有余》,为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1965年 与画家雷碧农、李承荫等到新洲县体验生活,合作了人物画《白手起家》组画四幅参加全国美展,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1966-1971年 被迫停止画画。

1972年 创作了人物画《实践出真知》,参加省美术作品展,获热烈反响,但因政治原因,展出仅一天时间后被强行撤下。

1973年 创作了人物画《渡头春早》,因政治原因,创作展出时,被取消署名权。

1975年 开始从事山水画探索,到鄂西北神农架等地体验生活,进行写生活动,创作出《武当晨曦》、《长江天际流》、《彩练舞云端》等一批山水画作品。

1976年 被派往农村各地辅导农民画创作,借此画了大量的农村人物写生。

1977年 创作了山水画《红日照丹江》,印刷后广泛发行,但被取消署名 权。

1978年 创作花鸟画《晨雀》参加全国美展,送日本展出,原作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创作了《晚晴图》、《土家山寨春意浓》、《幽涧车声》、《舞练图》、《战天图》等一批现代山水画作品。应文化部之邀请,赴北京颐和园藻鉴堂参加文化部国画创作组创作。

1979年 与周韶华鲁慕迅等共组“晴川画会”,创作的作品曾赴北京、南京、杭州、成都、西安、广州等出展出。

1980年 再次应邀赴藻鉴堂文化部创作组作画,并与朱屺瞻陈大羽两位画家一起应北京画院之邀,赴该院三人合作大幅花鸟画一幅。

开始再次系统地学习和研究宋、元、明、清及近、现代中国画发展演变史;研读西方各时期、各画派画集。

1981年 到山东阜曲、泰山等地观光,赴河南大学美术系讲学,并录制花鸟画教学片。

《秋芦立鹭》为开封博物馆收藏。

被省任为湖北省美术院副院长。

所作《春消息》为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所收藏。

1982年 应邀赴广州美术学院讲学。由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汤文选画辑》。所作《兰竹》为丹麦女王的丈夫菲利浦亲王所收藏。

1983年 开始创作《农家一瞥》、《双栖》、《初生之豚》、《扁豆双鸡》、《夏昼长如年》等一批反映现实农村生活场景的花鸟画作品。

1984年 动作动物画《村头拾趣》,参加全国美展,原作为中国美术馆收藏。《月乍明》为湖北省博物馆收藏,另一幅《月乍明》为深圳博物馆收藏。《频闻户户唤猪声》为湖北省博物馆收藏。

与画家查世铭等赴绍兴、宁波、普陀山、杭州等地游历写生。

1985年 赴成都游青城、峨眉诸山、观赏乐山大佛、九寨沟等名胜,又乘车至云南昆明、大理等地,后又到贵州,观赏山川景色。创作的《梅》为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所收藏。创作《荷塘双鹭》参加日本举办的现代水墨精选作品展。香港文汇报通栏专版发表作品。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北分会副主席。

1986年 在武汉、青海、新疆、甘肃、河南等地举办个人作品巡回展,为各地电台、电视台、报刊、杂志广为评介。此行参观了莫高窟、麦积山、炳灵寺及新疆诸石窟、交河、高昌故城。

作品《晨光》、《战正酣》为中国美术馆收藏。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汤文选花鸟画集》。应中国函授大学之邀,录制花鸟画教学片一、二、三集,在全国发行。

1987年 《迎春花》杂志专版重点发表多幅作品。

任湖北花鸟画研究会会长。任湖北中国花鸟画刊授学院院长。被评为国家一级美术师。

创作大幅梅花《早春图》。

1988年 应邀赴汕头大学讲学。

为我国驻埃及大使馆作《双虎》大幅国画。

1989年 与子汤立一道,应邀赴伦敦访问并举办父子联合画展,英国女王的弟弟麦可王子出席画展。英国BBC电台向世界各地两次播放画展消息。

创作的《秋忙时候》入选全国美展,并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1990年 应香港三石轩之邀,赴香港大会堂举办画展,并出版《汤文选画集》。

香港《收藏家》杂志、《龙语》杂志作了重点介绍,各发表作品多幅。

1991年 香港《新晚报》发通栏专版多幅作品

1992年 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大型精装《汤文选作品集》

到山西、内蒙等地参观游览。灿烂的古代文化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草原的浩瀚无垠、壶口的雄伟,给画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艺术与时代》杂志专栏发表作品多幅。

应天安门管理处之邀,赴北京为天安门城楼创作巨幅国画《鹤寿》、《群飞》。

1993年 为毛主席纪念堂作巨幅国画《祖国万岁》,北京《求实》杂志发表该幅作品。

1994年 元月赴新加坡举办个人画展。

应邀至青岛游崂山、蓬莱等名胜,参加齐国旧址、蒲松龄故居。

香港《文汇报》贺岁版整版发表作品和评介文章。

1995年 中国教育电视台、湖北省电化教育馆联合录制《汤文选创作录》, 介绍画家作画过程及作品,湖北省电视台录制并播放《花鸟画家汤文选》专题怎,武汉电视台录制并播放专题片《汤文选的画》。

1996年 5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个人画展,展出花鸟画作品70余幅,首都文艺界反映强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携夫人参观画展,各新闻传媒作了报道,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及时报道了展出情况,中央电视台播放人物写真《画家汤文选》专题片。

北京荣宝斋出版社出版发行《当代中国画家经典·汤文选花鸟画》。

7月,在武汉举办个人画展。

9月,在广州岭南画派纪念馆和深圳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关山月先生贺诗一首:“健笔生花开眼界,谢君送宝到南天”。

11月,在汕头举办个人画展。汕头《特区工报》整版发表作品和评介文章。

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精装《汤文选中国画集》。

1997年 5月,在山东济南举办个人画展。

1998年 2月,访问台湾,与子汤立在台湾国父纪念馆举办大型中国画联展。台湾《世界论坛报》等报刊三次用整版篇幅刊载画展作品和评介文章,画展反映强烈。

3月,湖北经济电视台播放专题片《此身应共山林老,不向中原逐鹿肥——记老画家汤文选》。

5月,湖北电视台播放专题片《千锤百炼铸新风》;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画名家丛谱《汤文选画虎》、《汤文选画鸟》。

7月,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汤文选画虎》。

创作6尺整纸国画《盘龙卧虎》、《风神独秀》、《片石遐观太华峰》,8尺整纸国画《雄风盖世》等。

1999年 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千锤百炼铸新风——汤文选的艺术世界》。

有感于新世纪将至,创作了8尺整纸国画《龙腾》、《漫江老笔写春花》;创作了丈二匹国画《一树晴霞》、《绿云》、《冰雪精神》、《威震八方图》;6尺整纸国画《丛梅似望峨眉山》、《风神》、《香雪》、《笔走龙蛇》;画梅花长卷《冰雪精神》,兰草长卷《风神独秀泽边兰》。

2000年 创作巨幅国画《群英会》,6尺整纸国画《我知鱼乐》、《老汤抒怀》、《浩荡逼年华》、《松魂》、《五湖烟水》、《朝霞》、《月满寒溪》等。3月,中央电视台播放专题片《中国画50家——中国画家汤文选》。

6月,汤文选画展在河南省博物馆展出,“汤文选艺术研讨会”同时举行,画展反响十分强烈。

7月,湖北电视台播放专题片《汤文选画展在郑州举行》。

8月,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画名家丛谱《汤文选画梅》、《汤文选画兰》。

10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创作中心承办的《汤文选中国画展》在天津美术馆举行。

2009年5月25日23时25分,湖北省美术院原副院长、顾问、中国画画家、美术教育家汤文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昌逝世,享年84岁。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