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家社

更新时间:2022-05-25 21:31

980年1月从南京林学院林学系森林病虫害防治专业毕业后,分配到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工作、先后任武夷山保护区管理处研究室科员、桐木管理所副所长、所长、管理局办公室主任、研究室主任,2004年3月起任管理局科技科科长。汪家社同志1989年入党,1996年通过省高评委评审获得林业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

个人经历

汪家社同志热爱自然保护事业,在武夷山保护区工作、任职25年来,他带领干部职工深入山林巡护调查、摸清家底,编制保护区总体规划,建立资源档案,走访社区,协调关系,潜心致力于森林昆虫学研究,为武夷山保护区的资源保护和科学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主要成就

他现兼任福建省武夷山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副主任,在社团中担任中国昆虫学会理事、中国昆虫学会蝴蝶分会会员、中国林学会会员、福建省昆虫学会理事、福建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常务理事、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福建昆虫志》编委、福建华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系客座副教授、福建省南平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顾问等职。他参加工作以来,从未间断过对森林昆虫的研究,25年来先后在《昆虫分类学报》、《林业科学研究》、《森林病虫通讯》、《昆虫知识》、《植物检疫》、《武夷科学》等刊物以及在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9篇,合著《武夷山保护区叶甲科昆虫志》、《武夷山保护区螟蛾科昆虫志》分别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在其主持与参与的多项课题研究或发表的学术论文中,《武夷山竹林区白纹伊蚊垂直分布及蚊种组成调查研究》获卫生部、爱委会协作课题一等奖、南京军区后勤部科研成果五等奖;《武夷山保护区经营方案》获省林业厅科研成果一等奖;《武夷山保护区马尾松毛虫生态习性研究》获省林学会森保专业委员会优秀论文二等奖;《森林植物检疫证书微机办证开发与应用探讨》获省林学会森保专业委员会优秀论文二等奖;《武夷山枯叶蛾科昆虫研究初报》获省昆虫学会优秀论文奖;《武夷山保护区森林昆虫资源微机管理系统》被选入《中国科学技术文库》;《武夷山保护区叶甲科昆虫多样性研究》获省林业厅科研成果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武夷山保护区三个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汪家社同志具有较强的党性原则、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较高的政治素质。他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十六大精神。作为管理局的一名领导干部,他在开展“三个代表”学习、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和向谷文昌同志学习中,率先垂范,注重理论学习,参加省直机关党校培训学习和省林业厅组织的各类理论学习班,并能把理论学习与深入调研和解决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与此同时,他还积极参加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先后参加了全省森林病虫害普查培训班、全省森林植物检疫培训班、林业部自然保护区管理干部培训班和省林业厅工程师外语培训班的培训学习。汪家社同志对自然保护事业孜孜追求和默默奉献,为他赢得了很高荣誉。自他参加工作以来先后16获得保护区管理局“先进工作者”和“森林防火先进个人”的表彰,1989年和1990年两度获得省林业厅森防检疫“先进工作者”奖,1999年被国家林业局、国家环保总局、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四部委授予“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先进工作者”称号,2001年被省林业厅授予“全省林业科技工作突出贡献者”称号,2002年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奖章”。

汪家社同志以艰苦奋斗、顽强拼博的创业精神,为自然保护事业奉献青春。汪家社同志家在福建永泰,到武夷山保护区工作后,夫妻常年两地分居。他的妻子吴赛玉,1956年2月出生,永泰县大洋医院妇产科医师,福州市劳模。1986年患心脏“马氏综合症”,先后在永泰县医院、福建省立医院治疗,并到南京、上海、广州等地四处寻医问药,1987年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进行胸外科更换“主动脉瓣膜及升主动脉”心脏手术,术后需终身服抗凝药。其子汪鹏,1981年11月出生,1993年患“脊柱侧弯”症,1994、2000年先后两次在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总院进行“脊柱侧弯纠正”手术,病症基本稳定,但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并被残疾人联合会确定为肢体二级残疾。他自己又于1996后4月被确诊为“右鼻腔恶性淋巴瘤”,经多次住院治疗,病情已得到控制,但要长年忌口。二十多年来一家三口经历9次住院6次大手术,面对肆虐的病魔他没有退缩,始终以一位共产党员超强的毅力、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为广大自然保护工作者树立榜样。

出版图书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