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14 22:14
汪芝琳,老生演员,50年代毕业于中国戏曲学校,先后在中国京剧院四团、北京京剧院三团工作演出。经常上演的剧目有《辕门斩子》《红鬃烈马》《四郎探母》《失、空、斩》等戏。2006年1月17日在北京博爱医院病逝,享年67岁。
记得大概是80年,那时候传统戏开始恢复演出,先生显得非常兴奋,每天都有很多朋友来先生家里“调嗓子”、“说戏”。当时虽然有些传统戏恢复上演了,但数量很少,也就是在先生家里,我大量的听了一些尚未恢复演出的传统经典的唱段,像“奇冤报”、“未央宫”“断密涧”等等,印象最深的是《古城会》,现在依然清晰的记得,先生的一段“勒马提到珠泪掉····”的唱段,无论是唱词和唱腔,都与目前舞台上“关中”的唱法不一样,唱词多,字字珠玑情感丰富,唱腔绕梁,余音不断。后来询问,先生说是宗红生泰斗李洪春老前辈的演法,先生拜李洪春老前辈学习红生戏多年,深得要领,先生曾说,最大的愿望是按照李派的路子演一回《古城会》,看得出对李老先生无限的崇拜。(83年前后,先生果然与李老的六子李世生、京剧院武生杨大旺合演了《古城会》,容后文细表)
是年夏天,先生拿回家一顶盔头,我前去寻看,先生一脸兴奋,说:这叫夫子盔,是老爷戴的(先生称呼关羽总是尊称:老爷),于是就详细的给我讲,盔头上的绒球、穗子是怎么的漂亮,先生高兴的像孩子一样。看着看着对我说:“来,我给你扮上!”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先生已经把彩匣子拿出来,让我坐在先生对面的小凳子上,给我勾脸~~一边勾脸一边说:“李先生的脸谱跟“关中”的不一样,眉子最好看,还有脸上的这个“痦子”最有神~~”我就像听天书一样的傻坐着,很快,脸勾好了,我对着镜子看了半天,也没看明白(这是实话)。一会,先生拿出包头(不是地名哈哈)、网子给我勒头。然后小心的把盔头给我顶上,又拿出先生珍藏的一挂“头发三”髯口给我戴上,但没有绿蟒袍,先生在屋子里转悠,一会大笑着拿出一条绿色大白格子的床单,对我说,我给你披上,照出来肯定看不出来,于是就有了这张照片。由于是黑白的,脸上的红色显现的不很清晰。但我脸上的茫然与兴奋还是能看出来的。一晃三十年了
2006年1月17日14时许,我的老师北京京剧院老生演员汪芝琳先生因患脑血栓在北京博爱医院病逝,享年67岁。老师的告别仪式1月19日上午在北京大兴天堂陵园举行。
汪芝琳先生50年代毕业于中国戏曲学校,先后在中国京剧院四团、北京京剧院三团工作演出。经常上演的剧目有《辕门斩子》《红鬃烈马》《四郎探母》《失、空、斩》等戏。曾受业于李洪春先生、贯大元先生、雷喜福先生等前辈大师。文革中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回团工作以后,多年活跃于舞台。1984年后调北京京剧院三团工作,受到李宗义先生的提携指导。与著名的戏剧理论家刘增复先生私交甚好,刘老曾多次向他传授濒临失传的剧目。
我从1973年11岁时向老师学习京剧,以一段现代戏《红灯记》“天下事难不倒共产党员”开蒙。后学习很多戏剧的基本知识,也曾与先生同台演出,与老师学业三十余年,往事历历再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