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县志

更新时间:2024-01-12 10:51

沂水县修志始于明代。明嘉靖《沂水县志》由沂水知县李如楫主修,未刊、已佚。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 公鼐主修《沂水县志》,共6卷,未刊,早佚。清康熙十一年(1672)沂水知县黄胪登主修《沂水县志》,共2册,约6万字,是沂水现存最早的县志。道光七年(1827)沂水知县张燮主修《沂水县志》,共10卷,18万字。民国23年(1934)县长张里元纂修《沂水县志》,后因战乱志稿遗失。

图书概述

新编《沂水县志》1983年1月始修,搜集资料1500余万字,五易篇目,四易其稿,于1997年11月出版。本志上限始于1840年,有的溯至史事发端;下限至1990年底,部分史事延至1995年底。除序、凡例、概述、大事记、人物、附录、编后记外,全书31卷,依次为:行政区域、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工业、电业、交通、邮电、商业、粮油、财政·税务、金融、经济管理、城乡建设、党派·群团、政权·政协、公安·司法、军事、民政、人事、劳动、教育、科技、卫生·医药、体育、文化、广播·电视、风俗·宗教、方言。

沂水概况

沂水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沂山南麓,临沂市北部。隋开皇十六年(596) 改东安县为沂水县,沿用至今。因沂河流经境内而得名。此后沂水县境域又多次变动。1990年,全县总面积为2434.8平方千米,辖10镇、21乡。

沂水县是个山区大县,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62.5%。其山脉多为沂山、蒙山山脉。北部沂山南侧的泰薄顶,海拔916.1米,为县境最高峰。境内大小河流622条,其中沂河为山东省第一大河。北部的跋山水库,为山东省第三大水库。地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干冷,雨雪较少。1990年,全县人口1107917人,汉族占99.55%,还有回族、满族、藏族、朝鲜族、白族、高山族、壮族等16个少数民族。沂水县物产丰富,现已探明矿藏32种,以铁、花岗岩、石灰岩、钾长石、石英岩为主;是全国花生生产基地县、百强县;烤烟享誉省内外;苹果、山楂、板栗、核桃、柿子、桃等干鲜果品丰富。沂水酸枣仁产量居山东省第二位,是全国酸枣仁生产基地县。

沂水县是农业县,农业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农作物主要为小麦、玉米、地瓜、花生、黄烟等,畜牧业以猪、羊、牛为主。199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3.7664亿元,是 1978年的2.89倍、1949年的11.9倍。

改革开放后,全县工业生产和乡镇企业获得快速发展。1990年,全县形成食品、纺织、建材、化工、裘革、冶金等14个门类为主的工业体系,工业企业达7929个,工业总产值7.3258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6%。主要产品100多种,有13种产品被评为省级以上优秀产品。

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程度的提高。1990年城镇居民人均收人1754元,比1980年增加1.7倍;农民人均收入507元,比1980年增加4.5倍。城乡存款5.038亿元,比1980年增加6.08倍,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1990年,全县有省、县、乡公路28条,总里程546.11千米,村村通公路,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的辐射状交通网。邮电机构有30处,邮路总长度3113.5千米,城乡电话总容量4120门,初步建立起现代化的邮电通讯网。

沂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境内有属旧石器晚期的南洼洞遗址,新石器晚期的干洞遗址,著名的齐长城遗址等。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文化事业获得更大发展。l990年全县有普通中学67所、中等师范1所、职业中学5所、小学1230所、幼儿园44所。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广播电视台、电影院等文化设施基本齐备。

沂水县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时期,山东省委、分局曾驻此。《大众日报》在此创刊,八路军山东纵队在此成立,沂水一度是山东革命根据地的领导和指挥中心。罗荣桓,徐向前、洪涛、黎玉、张经武、朱瑞、王建安等均曾在此战斗工作。抗战时期,在中共领导下,沂水人民奋勇抗日、支持抗日。发生在沂水的重大兵事就有9次,先后成立了11支抗日人民武装,有3170名青年参军,966人为国捐躯,并涌现出模范军属王步荣,拥军支前模范李强德,“沂蒙红嫂”祖秀莲和“战斗模范村”李家峪,“丛山密林的红堡垒”南墙峪等典型代表。解放战争中,又成为山东解放区的重要根据地,全县出钱出力出人支援解放事业,有11926人参军,2474人壮烈牺牲,支前民工有27万人次。粟裕、陈毅在沂水指挥了著名的孟良崮战役。沂水县人民为民族解放、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贡献。

图书获奖

新编《沂水县志》2005年获山东省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