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特·威廉

更新时间:2023-12-13 16:19

沃尔特·威廉博士(Dr. Walter William,1864-1935)是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创始人、世界报界大会会长、中美新闻界友好交往的先驱,先后于1914,1919,1921,1927和1928年五次访问中国,其中三次造访申报馆,足见他对《申报》的垂青和重视。他亲手制订的《记者守则》是世界上最早成文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被译成50多种文字,在世界新闻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威廉曾先后两次来华讲学,当时,留美学习新闻专业并回国从事新闻工作的人都受过他的影响,其新闻学说和道德思想深为中国资产阶级新闻学者所推崇和接受

人物生平

1864年7月2日,沃尔特·威廉出生于密苏里州朋雯尔市,其家庭因美国内战影响而陷入贫困。14岁之前,他一直寄养在一家孤儿院中,朋雯尔中学毕业后即辍学,然后进一家印刷所作了一名学徒工。他的第一份工作是为《朋雯尔新闻报》做校对,不久也开始为该报撰稿。《朋雯尔新闻报》被《朋雯尔广告报》合并后,他被任命为编辑,当时他只有21岁。

1890年,他被《哥伦比亚信使报》的出版人斯蒂芬斯雇佣,负责该报报务。斯蒂芬斯现已逝世,1908年元月21日曾访问过中国,并曾以美南浸信会主席和美国南北浸会第一届联席主席的身份,为沪江大学思晏堂奠基。

1887年威廉被推选为密苏里州报业公会会长,当时他仍然非常年轻,是被赋予如此荣誉职位的最年轻的一人。此后几年,他又多次享有此等殊荣,先后被推举为美国报纸编辑人协会主席、世界报界大会会长。1908年,他在密苏里大学创办了新闻学院,1930年更是被公举为密苏里大学校长。尽管威廉博士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但是他一生著述颇丰,有多部著作问世。他被多所大学或学院授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威廉夫人

自1908年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建院起,就没有缺少过中国留学生的影子。其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中,有不少来自沪江大学。威廉博士本人也曾数次到访过上海和中国其他地方。他最后一次访华是1928年,当时由威廉夫人(saralockwoodwilliams)陪同。威廉夫人自1938年1月起成为密苏里大学派往燕京大学的客座教授。先前在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取得过硕士学位的沪江大学毕业生有青岛的高克毅,现南京中央通讯社的沈剑虹。燕京大学和密苏里大学第一个新闻学交换生、上海路透社中国总部主任卢祺新,也曾在沪江大学学习过一个夏天的新闻学。此外还有曾在沪江大学教过一段时间的新闻学的hubertliang,他是燕京大学新闻系的教员。

迄今为止已有25名中国学生毕业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他们当中的许多人都活跃在中国新闻界。

在沪江大学本部和沪江商学院(又称中区商学院,1932年在圆明园路真光大楼创办,院长朱博泉——译注),有超过40人选修了一门以上的新闻学课程。沪江大学新闻系有2名教师跟威廉博士过从甚密,一个原是毕业于密大新闻学院,另一个是以前燕京大学新闻系的毕业生。燕京大学新闻系的好几任系主任都是密大校友。

在沪江大学的校园里曾出版过一份以该校学生为读者的校园刊物《shanghaiweekly》,其编辑室设在思晏堂内。思晏堂是沪江大学第一座教学楼,由《哥伦比亚信使报》的出版人斯蒂芬斯奠基。威廉博士曾在斯蒂芬斯的《哥伦比亚信使报》服务多年。

威廉博士首访申报

1914年3月27日,威廉博士为考察世界新闻事业环游全球,首次抵达中国,访问北京,受到中国报界热情欢迎。28日,北京报界同志会开欢迎会款待威廉博士一行。29日,北京数十家报馆在醉琼林饭庄公宴威廉博士。威廉博士访华,引起了远在千里之外上海《申报》的关注。29日,申报以“北京电”形式报道了威廉博士在北京报界欢迎会上向中国报界发出的参加第一届世界报界大会的邀请,此后又以《北京报界欢迎美国新闻家纪事》、《中美报界之酬酢》、《太平洋东西岸之新闻家大欢宴》为题进行了积极的报道。此次访华,威廉博士并没有关注到上海《申报》。回国后,他撰写了反映世界报界现状的《TheWorld'sJournalism》一书,中国的报纸有大陆报、北华捷报、北京日报、新闻报四种,没有提到《申报》。但《申报》在史量才的经营下,蒸蒸日上,蓬勃发展。当威廉博士第二次访问中国时,《申报》成为他考察的重要对象和第二届世界报界大会受邀代表。

1919年2月8日,威廉博士抵达上海,开始了他的第二次中国之行。2月10日下午5时半,沃尔特·威廉同日本《东京广告报》经理法兰休,美国《慕世哈报》经理亚斯华,来到新建的五层《申报》馆参观,并“欲邀记者往澳与会”。史量才亲自陪同沃尔特·威廉一行参观。他首先引导他们参观了营业部,沃尔特·威廉将它与美国《纽约日报》相提并论,说“布置极似美国之《纽约日报》”;参观完机器房,他称赞道:“此机器每小时能印四万八千张,不独可称中国第一大报,即在世界大报中,亦占一位置矣。”接着他们依次参观了照相铜版部、排字室、纸版室、铸字室等处。当参观藏书楼时,他看见藏书楼内有“全国县志千余部”,惊叹道:“就此一端,即世界各大报亦不易观。”在翻阅馆藏的40年《申报》后,沃尔特·威廉赞扬了《申报》“改良进步之速”。参观完后,他深有感触地发表了谈话,寄语“中国政府及全国国民均能受本报之指导,不久即成为富强之国”。最后,他在申报馆留影存念。

威廉博士访问并邀请《申报》出席第二届世界报界大会,使史量才深受鼓舞。2月11日上午,他乘车北上后,《申报》对他在北京的活动进行了连续追踪报道。

申办世界报界

1921年10月,第二届世界报界大会将在美国夏威夷檀香山举行。中国报界派出了六名参会代表,其中申报馆就有两名代表,王伯衡和驻檀香山访员王天木。

9月20日,史量才在申报馆五楼为参加

第二届世界报界大会中国代表设宴饯行,并委托他们转交给威廉博士一封信。10月11日上午,第二届世界报界大会在檀香山隆重开幕。来自世界50多个国家的230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

威廉博士

史量才向威廉会长及大会表达中国举办第三次世界报界大会的愿望,反映了中国各界人士的共同心声。在中国总商会、中华全国教育联合会、中国银行家协会联合发给大会的贺电中也表达了中国承办下一届世界报界大会的愿望。

第二届世界报界大会持续了20天,至11月1日结束,共召开了十次会议。期间,申报代表大放异彩。王伯衡被指定为提案委员会(CommitteeonResolutions)委员,他的演讲《中国与报纸》,受到了大会各国代表的热烈反响。他在演说中介绍了中国报刊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向大会强调了《申报》的历史和在中国的地位,“中国自有报纸以来,在报界中,亦有享有极荣誉之盛名者,厥为《申报》。《申报》之历史,为一极长而极有趣味之历史。五十年来,天下共晓,传观所及,达于里卷……申报二字已成为普通新闻纸名字。”“《申报》今日在中国,为一最有势力之报纸。”呼吁各国代表“互相协助,使其恢复其固有之元气与精神,使太平洋上之风云,不止一日有险恶之像,使世界之共和国,均能安全度日,谋全世界之幸福也。”中国报界代表们的出色表现,改变了各国代表对中国报界的看法。

1921年10月20日下午,世界报界大会举行了第九次会议,威廉博士再次当选为世界报界大会会长,申报馆主史量才当选为副会长,来自广州《明星报》代表黄宪昭也当选为副会长。在国内,《申报》特意开辟《檀香山通信》专栏对这些会议进程都进行了及时而连续得跟踪报道。如10月21日《申报》刊登“檀香山电”报道了中国代表在大会上的发言情况。10月22日,《申报》迅速报道了威廉博士、史量才、黄宪昭(黄新)当选的喜讯。

1921年11月1日,世界报界大会举行第十次会议后胜利闭幕。中国报界代表在世界报界大会的出色表现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他后来对采访的中国记者说:“此届檀香山世界报界大会,中国代表到会者,有六人之多,殊足引起到会各国代表之欣慰,对于中国代表所发之言论,亦颇表同情。”

重访申报

世界报界大会闭幕后,威廉博士率领美国新闻代表团访问中国,于12月1日抵达北京,开始了他的第三次访华之旅。在北京期间,他出席北京万国报界协会欢迎会,访问北京大学,参加中国全国报界联合会欢迎茶会。《申报》对威廉博士此次访华非常重视。12月6日起,就开始报道他在北京的访问情况。

12月10日晚,威廉博士一行抵达上海访问。11日上午10时半,史量才派遣得力助手张竹平、谢介子、汪英宾前往密勒氏评论报拜访威廉博士。张竹平见到威廉博士后,首先向他解释了史量才缺席世界报界大会的原因,“本馆史君量才,因父丧不克在檀香山报界大会出席,故特派王伯衡君代表出席。”威廉博士回答说:“《申报》代表,在大会中颇能发挥,大会对之颇称满意。”并询问了中国申办第三届世界报界大会的意见,“下届报界大会,是否在吾华举行。”威廉博士说:“下届大会地点,已由大会执行部决议,将在大西洋诸国举行,因此届既在太平洋之一国,下届似宜在大西洋诸国中任何一国举行,至究在何国?尚未拟定。大约将在意大利、西班牙、英吉利等国中,择定一国。”

汪英宾则向他咨询如何留学密苏里新闻学院的问题,“中国学生欲往密苏里大学学习新闻科,须有何种程度,并毕业期限须几年。”博士详细解答到:“新闻毕业期限系四年,欲习此科者,须有大学二年级以上之程度。惟似圣约翰大学毕业者,毕业期限可缩短为二年,二年之期,对于已授学士学位者似觉太久,惟新闻事业,系专门科学,极少须有二年之训练。”

12日中午12时,《密勒氏评论报》主笔裴德生公请各界在联华总会宴请威廉会长和美国报界联合会会长、

密勒氏评论报

世界报界大会副会长哥登(Mr.Grodon)博士。申报史量才应邀出席,此外报界代表还有汪汉溪、汤节之、谢福生、沈能毅、戈公振、张竹平等;学界代表有黄炎培等。宴席前,威廉博士向史量才问到:“中国办报,除经济外,其困难之点何在?”史量才说:“编辑方面以消息为最难抉择,盖今日之新闻界尚少忠诚之通信员也。”宴席完后,威廉一行至总商会参观商品陈列所,再到圣约翰大学演讲。

下午五时,威廉博士一行故地重游,自圣约翰大学来到申报馆参观。贵宾驾临,史量才非常重视,特意邀请了上海各界名流代表,如圣约翰大学校长卜舫济博士、密勒氏评论报主笔裴德生、前教育总长范静生、沪江大学白校长、省教育会黄任之(黄炎培)、沈信卿、子林西报陈汉明、大陆报星报谢福生、泰晤士报芬区,法文新汇报温帝来、英文沪报彭君、时报戈公振,侯可九、时事新报周孝庵、民国日报邵仲辉(邵力子)、中华新报吴应图、商报汤节之,索克斯,费公侠、中国晚报沈卓吾、中美新闻社克劳、俄文洛斯德通讯社巴郎乐夫斯基、联合通讯社张振远,国闻通讯社严鄂声等出席茶话会,共叙友谊。他首先引领大家参观了申报馆全馆,然后在三层大厅召开茶话会欢迎威廉会长一行。

史量才主持茶话会并首先致欢迎词,表达了向他学习请教的强烈愿望,高度评价了威廉博士对世界新闻的贡献,他说道:“此次博士来华,在沪无多延留,吾人不敢多领教益,至为怅惜。惟是博士精神健旺,倾复谈及颇为乐游吾国,则将来屡临沪地,亦属易易。吾人畅领教益之机会,正未有艾也。博士现任世界报界联合会会长,可谓交游满天下,又为美国密苏里大学之新闻学院院长,其门生遍及世界各国。博士令人敬佩,信有以也。方今世界多事之秋,报界之责任,日益重大,深愿得聆博士请教,伸吾人更知何以负责而为世界服务也。今即敬请博士惠教。

接着,威廉博士致答谢词,寄语中美两国互惠互利、友谊长存,“惟最望中美人士,互得政治上、经济上,各方面之利益,使邦交日增亲睦。”并赞扬申报取得的进步和发展,“今日获来贵馆,见一切设备,皆甚壮观而有精神,引起一种对于报界之荣光,使人知报之为业,为一种甚有光荣之职业也,且现绝无沉寂之感。

由于晚七时半,上海总商会与江苏省教育会宴请威廉会长,茶话会持续了一个小时后结束。在沪期间,威廉会长参观了商务印书馆、沪江大学、吴淞大中华与华丰纺织厂、出席美国大学俱乐部与太平洋会公宴、上海新闻记者联欢会、上海各报公宴等,行程繁忙。14日晨八时半,威廉一行乘金邦邮轮离沪经日本返回美国。申报馆张竹平、汪英宾等前往码头送行。

威廉博士此次重访申报馆,成为《申报》发展史上的盛事。1922年,申报五十年纪念。申报馆五十周年纪念册《最近之五十年》,对威廉博士此次访问申报馆做了详细记录。正是这次访问,汪英宾于1923年,远渡重洋,赴密苏里新闻学院留学攻读新闻学专业。

再访申报

1927年8月21日,威廉博士来到上海第四次访问中国。早在8月19日,《申报》就发表了预告性新闻,并承担起报界联络欢迎威廉博士的工作,“沪上任何团体或个人、如欲加入该项宴会者、可与爱多亚路四号密勒氏评论报鲍鱼尔君、或与三马路申报馆程与清君接洽、均所欢迎。8月21日,《申报》再发消息,“如有团体个人、欲偕往者、请于下午一时半前、到三马路申报馆与程与青君等集合后,同时出发。在《申报》汪英宾、程与青的组织下,中外报界数十人前往码头迎接威廉博士。

8月22日,《申报》负责组织起上海各报六十余人宴请威廉博士于一品香。威廉博士在演讲中,指出:“为一个新闻记者、应具有下列三种主义:正确,同情,自由。”王英宾等也发表了演说。8月23日下午二时半,威廉博士第三次来到申报馆参观。但由于没有记载,具体详情鲜为人知。8月25日,威廉博士回国。

1928年8月初,威廉博士第五次访问中国,申报馆派出了汪英宾代表迎送接待,但此次未到馆访问。由于密苏里大学开学在即,威廉博士于7日返国。威廉博士此次虽然未访问申报馆,但并不代表他遗忘和不重视它。回国后,他撰写了一本反映远东地区报业发展现状的报告《新远东,新“新闻业”》(ANewJournalism,InANewFarEast),其中特别记载了《申报》。他认为《申报》是当代中国日报的三大典范之一,是古老而传统的类型代表。他写到:上海连续出版的最古老的中国日报是《申报》,史量才接手后《申报》处于中国报界的“领军地位”,并向密苏里学生和美国读者介绍了《申报》的编辑方针:“这份报的前十年旨在提供大众需要的,它的最近十年已经开始提供大众应该知道的。……自负对一个记者而言并不是坏事。记者是大众的向导同时他也被公众舆论引导。……阐释公众的观点是报纸的职责所在。尽管一个记者很难离开公众的支持而把每一件倡导的事情付诸实践,但他必须保证自己所说的和所做的不是相左的。

盖棺定论

1935年7月29日,威廉博士以70岁高龄,积劳成疾,溢然长逝。《申报》闻之噩耗,立即向读者进行了发布。8月2日,《申报》以“密苏里新闻学院惠廉故院长举殡”为题,对威廉博士逝世举殡的盛况的进行了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长惠廉博士星期一之夜逝世,今日在此间教堂举殡,参与殡礼者,在教堂内有七百人之多,站立教堂外者亦数百人,可见美国人士对氏之哀思矣。

同时在新闻版头条配发了长达700字左右的时评侧卓惠廉博士,高度评价威廉博士对中国新闻事业的贡献,“惠廉博士毕生从事于新闻事业,学问道德足为举世模范。其门人遍天下。我国之留美习新闻学者,尤多受其教益。博士……对于我国新闻事业关怀至切。沪津等处若干报纸,曾蒙指示,而有改进。北平燕京大学之创设新闻学院,博士亦与有力。”并介绍了他为新闻事业鞠躬尽瘁的生平事迹,“惠廉博士自高等学校毕业后,即投身报界,初任报馆手民,旋升记者,历主若干地方报纸笔政。1908年,由密苏里日报公会推任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其后又任该大学校长。今春以衰老多病,不克兼顾,始辞校长职务,单独主持其手创之新闻学院。博士毕生心力,尽瘁于新闻事业。尝谓从事新闻事业者应以此为终身事业,不应视此为猎官致富之捷径。年前民主党一再欲推博士为密苏里州长候选人,彼均固辞。罗斯福总统就职伊始,华盛顿方面有以威廉博士任驻华公使之议,但博士又以不愿晚年入仕途而婉谢,可见其所信之坚所行之笃矣。”盛赞威廉博士,“人格之伟大,学识之渊博,在新闻学方面固不仅为美国导师,抑亦全世界之导师。”表达了哀悼之情,“今者吾人骤闻噩耗,殊不能无黯然之哀思也。……今者不幸谢世,自为新闻界之莫大损失。”最后,以摘记威廉博士《记者信条》大意,勉励新闻工作者。

为悼念外国人士,配发长篇社论,在《申报》史上,乃至在中国新闻史上都非常罕见(《申报》曾在北岩爵士去世时刊登短评)。《申报》对威廉博士可谓情谊深切。在《申报》报道之后,上海日报公会于8月4日电唁威廉夫人,对威廉博士的逝世表示哀悼。

总而言之,申报馆因威廉博士的三次访问,提升了自己在中国报界的威望和影响力,登上了世界报界大会的舞台,认识了世界报业的状况,学习了西方先进的办报理念;威廉博士对它的鼓励和赞扬,促进了《申报》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威廉博士也因三次造访申报馆,增进了对中国报界的了解,扩大了世界报界大会在中国的影响,普及了世界新闻教育的活动。《申报》对威廉博士的访华活动进行了详实而充分的报道,为中外新闻界交流提供了宝贵经验和资料,威廉博士和申报馆共同推动了中外新闻界的交流与合作。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