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厝村

更新时间:2024-10-19 08:55

沈厝村(沈厝),隶属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钱东镇,位于钱东镇东部,地处粤东沿海,东临饶平县城,西临钱东镇区,北靠高堂镇区,占地面积5.6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末,沈厝村户籍人口8238人;截至2019年8月,沈厝村家庭户数1673户。

历史沿革

南宋绍兴年间(1130年~1162年),入饶始祖沈鸿冈从诏安白石迁至该地,创尖峰山下之“长富春村”,因该村落主姓为“沈”,后易名“沈厝村”。

1951年,称沈厝乡;

1958年,设沈厝大队;

1983年,称沈厝乡;

1986年,设沈厝村委会;

1990年,称沈厝管理区;

1999年,经饶平县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沈厝村委会。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世纪50年代初,港墘和后巷同属饶平县第七区(钱东)沈厝乡;

1953年,沈厝乡拆出港墘区域成立港墘乡;

1956年底,港墘乡属饶平县钱东乡沈厝村;

1958年,设沈厝大队;

1963年末,港墘并入沈厝生产大队;

1999年6月,港墘村从沈厝管理区拆出成自然村。

区划详情

截至2019年8月,沈厝村有居民小组数5个。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沈厝村位于钱东镇东部,地处粤东沿海,东临饶平县城,西临钱东镇区,北靠高堂镇区,占地面积5.6平方千米,自然资源丰富,物产丰饶。

地形地貌

沈厝村北部及西北部为山地丘陵,东南部为黄冈河冲积平原,地势西高东低。

气候

沈厝村气候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平均温度22℃,多年平均降水量2341毫米,是广东沿海多雨地区,平均年日照率44%,平均相对湿度81%。

水文

沈厝村域河流主要有钱东镇一支渠,从汕汾高速公路北的总干渠分流,经施厝、上浮山、沈厝、李厝等村东流入黄冈河,并分流出三支渠和四支渠。

1958年以前,黄冈河下游分西溪、猪哥溪、渔橱溪、大澳溪、东溪和东溪仔共6条支流入海。1958年,因饶平围海造田,以及整治黄冈河项目,干流改为东溪独流出海,其余五溪均因筑堤拦水而流量大减,仅存西溪、猪哥溪还残存,但均失去入海口。西溪自黄冈虎头山南始,往南转西流至钱东李厝村,在沈厝村入青山埭。

人口

截至2019年8月,沈厝村家庭户数1673户。

经济

沈厝村原是个纯农地区,现大部分人以生意贸易或打工为生,落户的外资企业6家,内联企业4家,民营企业20多家,带动家庭小作坊。沈厝村制订了发展经济的策略:“宜鱼则鱼、宜莲则莲、宜果则果、宜蔬则蔬、宜工则工”的五宜发展格局,建立三高农业种植基地,较先引进的台湾水果番石榴就使30多农户走上致富道路,靠鱼、虾、莲、果、蔬致富的农户不胜枚举,南美白对虾养殖是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钱东镇沈厝村当地农民的主要工作和经济收入来源。外资内联企业的引进解决了沈厝村富余劳力的出路。有近2000亩的连片高配置渔虾池,近千亩连片莲池。2010年统计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5亿。其中,工业产值1.2亿,农业产值3000万,人均纯收入5300元。

沈厝村地处钱东南部的青山埭片区,地势低洼易涝,过去收成一直不大好,是低产田。1996年,沈厝村部分农民引进优质莲种,将低产田改种莲藕,大胆的尝试,莲藕种植的效益明显高于种植水稻等其他农作物,于是莲藕生产发展迅速,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种植户们通过反复不断的摸索和探究,成功引进了优质莲种“庭藕”,攻克并掌握了双季莲藕的栽培方法,第一季是夏莲,在端午节前后上市,比一般莲藕早20天;第二季叫秋莲,在晚稻收割的时候上市,提高单产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每年夏季,成片的莲田,荷香四溢。青山埭的莲藕果实色白、节多、茎粗、味甜、口感脆、无污染。出产的莲藕,主要销往汕头、潮州、揭阳等周边城市的蔬菜市场,部分远销外地,有的通过速冻加工,出口瑞士和日本等国家。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1950年09月25日,办立饶平县钱东镇沈厝小学。

1993年06月01日,办立饶平县钱东镇沈厝幼儿园

2018年6月27日,成立饶平县钱东镇沈厝教育促进会。

2017年8月1日,饶平县国防教育训练基地建设用地项目,在钱东镇沈厝村举行正式交地仪式。项目座落于饶平县钱东镇沈厝村,占地面积约32.197亩。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饶平县开展国防教育训练的重要阵地。

2019年10月,饶平县钱东镇沈厝小学新建教学楼项目公示启动,拟建1幢四层教学楼,建筑面积1896.92平方米,基底面积509.86平方米,新教学楼高度15.8米,北面退离用地红线12.08米,东西面分别与已建三层教学楼相接。

医疗卫生

沈厝村设有村内卫生站。

文化事业

2016年2月,沈厝文化公园竣工投入使用。

2017年3月10日,饶平县妇联以“绿化饶平•巾帼行动”为主题,联合县林业局、县社保局、钱东镇干部群众等100多人,在钱东镇沈厝村种植了一片巾帼林。同年12月,由广东省文化厅主办,饶平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和县文化总馆等单位协办的2017“三百工程”文化惠民进基层巡演活动走进钱东镇沈厝村,为当地群众奉献了一场文化艺术大餐。

2019年12月10日,钱东镇在沈厝村文化公园举办廉政文化主题公园落成启动。

基础设施

1995年,建成沈厝办公楼。

2009年,投资60多万元建设钱东镇沈厝村龙凤山公墓,并配套管理处、停车场。

2013年,钱东镇根据上级部门的批复同意立项,批准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6200亩,建设地点为大陇、港墘、李厝、钱塘、沈厝、西港、下浮山、峙头等8个村(居)连片农田,项目建设主要内容有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护堤、沈厝村耕路过路涵洞工程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工程,该项目于2015年1月份通过公开投标并顺利开工,投资估算744万元。

2014年9月初,钱东镇沈厝村的村民自发筹款修建了三条水泥村道。沈厝村一片区的宫头南路、二片区的富南路和四片区的荔园路原先交通一直不便,路面坑坑洼洼,烂泥满地。为减轻村里的经济负担,当地不少村民们自发筹款对这几条村道进行了修建。三条村道开工铺设水泥路和排污管道,半个月的时间全面完工,总长约630米,共投入资金60万元,其中村民自发筹款40多万,剩余17万由村里出资建设。同年11月,钱东镇拟抢抓冬修水利的良好时机对镇域内的四条渠段进行清淤,清理支渠段包括:从下浮山排洪闸到沈厝村,长880米,宽3米;西溪段,流经李厝、沈厝、港墘三村,长2200米,宽15米。

2015年7月27日,钱东镇沈厝村推进专项治水,村内整治各主要池塘和主要沟渠,把脏臭的池塘建成休闲小景观,变堵塞黑的沟渠为流水;村外与高校合作建设OAB污水处理系统及人工生态塘,净化水环境。

2018年,沈厝村获上级单位补助27万元、村委会投入90多万元,完成沈厝村通往沈氏六一祖墓及凤山公益公墓宽4米、长1900多米水泥硬底化道路建设。

2019年,沈厝村委会投入资金210多万元,完成沈厝村中堤路、新溪路(龙欣路)约3000米路基拓宽填高基础工作。

2020年,沈厝村获上级单位“四好农村路”项目建设资金约100万元,用于标准路面宽3.5米水泥硬底化标准基础;沈厝村委会投入约60万元,提升到5米路面水路硬底化建设标准;另有企业捐资路基钢筋及水泥路面增加厚度资金,完成约3000米水泥硬底化道路建设。

2021年6月,沈厝村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启动。新建1栋公共厕所1、新建4栋公共厕所2、道路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外立面修缮及相关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约176平方米。

沈厝在原来村主干道全面进行水泥硬底化亮化绿化的同时,向村外道路发展。通过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把违章建筑拆下来,村里也拆了很多危房、猪圈、牛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在村主干道和人群密集处设置了平安视频,由治保会日夜监管,村还组织治安巡逻队,通过伏击有效遏制犯罪分子嚣张气焰。

交通

沈厝村地处粤东沿海,东临饶平县城,西临钱东镇区,北靠高堂镇区,南与汫洲镇接壤。S502线(老G324线)穿村而过,距三百门深水码头11千米、G15沈海高速钱东出入口6千米、G15沈海高速饶平(黄冈)收费站7.9千米、距潮汕机场55.8千米、厦深铁路饶平站6.5千米。

历史文化

闽粤古道

宋元明清年间(1130年~1912年),由揭阳、潮州通往汾水关的闽粤古道,该线路:樟林(今属澄海)—钱东大北山畔—林姜寺—钱塘(有宋桥)—小东—水帽(紫云)—施厝—铺尾—上浮山(现有中兴街)—沈厝—李厝—龙眼城—黄冈—三霞—碧春—碧冈—仙春(一路往汾水关)—横山—北山—大港所城千户所(现有古驿站)—柘林古渡口。沈厝村为古驿道之一。

潮剧文化

1949年后,除专业剧团外,农村业余剧团、文工团、文工组也很活跃,相继建立,1954年至1958年,饶平县共有业余剧团(含文工组)120多个。改革开放后,农村业余潮剧团重新活跃起来,沈厝业余剧团相继成立,经常演出。

文物古迹

潮州市乡村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目录沈厝村文物包括:宋朝非文物建筑“沈六一墓”、清代文物建筑“沈厝村沈氏大宗祠”、清代沈厝西祠堂、文物建筑“铁岭衍绪宗祠”。

位于村中心的祠堂前大池和村西面的四德堂池,分别是村内面积第一、第二大的池塘,为沈厝村风水宝地。

重大事件

围海造田

民国二十八年(1940年),潮汕开始闹粮荒,作为沈厝村中的文化人沈英名,见村前海滨有一大片浅滩,可围成水田耕种,面积约六百亩。经征得乡人同意,着手拟出经纬,组织信用合作社,规定凡乡人皆有投资入股的资格,并将其计划呈准县政府立案。民国二十九年(1941年)清明节后的第一个清晨,围海造田工程动工。每天一千多名民工战斗在浅滩上,在多方的协作下,历时六个月,合盛围工程于当年中秋节完成,围田六百余亩,每年可产稻谷五六千担。

修复海堤围

民国三十二年(1944年)9月24日,沈厝村发生的风灾。沈厝乡里所有的围田都崩决了,无路可行,沈英名巡察见围中万亩稻禾淹没,从东大新、西大洋、南顺、南盛、合盛、新围、新兴、新埭仔、三角仔等围共决口167处,总长六、七百丈宽。当晚,全村父老挤满一堂开会,商量计策,一致赞成开始修复堤围。第二天清晨,由沈英名安排项目后,便分头开始工作。沈英名则向县政府及地区司令部请准沈厝村购买杉木用于修复崩堤。修复缺口工程,自八月初十日开始,直至越年春耕前完成,全部沙田都可耕种。据统计共费四万余工,平均每人各服工十天,完成修复。

民俗风情

纪念沈氏祖公诞辰

每年阴历七月二十四晚是沈厝村纪念沈氏祖公诞辰的日子,东西两个祠堂分别唱大戏(潮剧演出),村民家家户户都会卤大鹅,邀请亲戚朋友到家里吃饭,成了村子里每年必做的习俗。缘由是:当年沈氏祖公被官兵追杀,躲到鹅寮里,因惊动了鹅群暴露行踪,险些被官兵杀害。所以每到祖公诞辰,全村杀鹅祭祖。

风景名胜

沈厝文化公园

沈厝村投入1300万元打造沈厝文化公园,结合沈厝传统历史文化元素而建,集休闲、娱乐、健身、欣赏于一体,设计理念新颖,人性化程度高。园内配套足球场、篮球场、老年人活动中心等,早上有村民来这里健身休闲,每年在桃花盛开时也吸引了周围乡镇群众来这里游玩,网红直播也来这里打卡直播。平时傍晚时就有潮剧票友来这里唱潮剧,还有广场舞阿姨来这里跳舞,晚上人山人海。

尖峰山

尖峰山海拔232米,古时候作为沿海船只的航标,作为认定点。

三枞榕

沈厝村有古树名木3颗: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钱东镇沈厝村委会南盛复线边、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钱东镇沈厝村委会三丛榕西侧、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钱东镇沈厝村委会三丛松。较为出名的古榕树为三枞榕(三枞松),树龄是150年以上。

著名人物

沈英名,字孟玉,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生,饶平县沈厝村人。厦门大学毕业,黄埔军校第四分校学生,担任该校《新军日报》和汕头《侨声报》编辑。抗日战争时期在广东韶关参加国民党中央训练团党政班第十二期训练。结业后回乡组织钱东民众抗日自卫队,任队长,率众抗日。1950年到香港,后移居台湾,在台北文化大学和中华函授学校任教。对中国古典文学、词学较有研究,著作有《孟玉词谱》《词学论要》《宋词辨正》《敦煌云谣集新校订》《古诗文选释》《中国文学史话》等。1995年去世。

沈之敬,又名思敬,民国四年(1915年)11月生,饶平县沈厝村人,上海文治大学文科毕业。抗日战争时期,在广东韶关参加国民党中央训练团党政班第十二期训练,曾任汕头岭海通讯社社长、中央通讯社抗日战地记者、广东省政府参事及新闻处长、广东国民大学讲师、广东省参议会参议员、中华民国参政会参政员,后选为候补立法委员。民国三十年(1941年)至1949年任广东省汕头《大光报》主笔、常务编辑,为出版人之一。1949年移居台湾,在阳明山“革命实践研究院”第21期结业后递增为正式“立法委员”。曾任台湾“立法院侨政委员会召集委员”。1959年任台湾出席联合国人权会议顾问。

沈炎贵,2016年9月入伍,下士军衔,现任西部战区陆军某部侦察班班长。入伍后多次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比武竞赛,被评为优秀义务兵1次、优秀士官1次。2020年7月,参加西部战区陆军组织的“陆军侦察骨干集训比武”,沈炎贵在自己完成课目训练的同时,带领队员主动和教练员一起研究训练方法,因人施教。在最后的集训比武中,带领队员取得了9个团体第一,在140名队员中取得综合排名第2的好成绩,受到战区陆军通报表扬,荣立二等功。

荣誉称号

2012年12月21日,沈厝村被评为“广东省卫生村”。

2019年,沈厝村成功入选“2019年启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40个示范村”名单。

2021年9月3日,沈厝村被拟确认为2021年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单位。

2021年11月,沈厝村被评为第三批“潮州市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