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廷扬

更新时间:2024-03-02 18:36

沈廷扬(1594年-1647年7月2日),字季明,号五梅,南直隶苏州府崇明(今属上海)人。少为诸生,慕忠义大节。崇祯中,以国子生武英殿中书舍人,历官户部主事郎中兵部侍郎,好谈经济之学。辑《海运书》五卷以上。清军入关后,坚持抗清,曾造海舟试行,督舟师窥三吴,至鹿苑,遇风船坏,为清军俘杀,年仅五十三。

人物生平

议复海运

沈廷扬家境富有,为人慷慨有志气,崇尚侠义。崇祯十二年(1639年),为解决辽东粮饷运输,内阁中书舍人沈廷扬上《请倡先小试海运疏》,建议恢复元代朱清所开创的海上漕运,并将《海运书》五卷和《海运图》进呈崇祯帝。崇祯帝命造海舟试之。沈廷扬“乘二舟,载米数百石,十三年六月朔,由淮安出海,望日抵天津。守风者五日,行仅一旬。帝大喜,加廷扬户部郎中,命往登州与巡抚徐人龙计度。山东副总兵黄廕恩亦上海运九议,帝即令督海运。先是,宁远军饷率用天津船赴登州,候东南风转粟至天津,又候西南风转至宁远。廷扬自登州直输宁远,省费多。寻命赴淮安经理海运,为督漕侍郎朱大典所阻,乃命易驻登州,领宁远饷务。”(明史·志第六十二·河渠四)

崇祯十五年(1642年),清军入侵,锦州告急,沈廷扬被加以郎中官职,至山东登莱,筹划海运粮饷,接济锦州明军。翌年,漕运总督史可法保荐沈为光禄寺少卿,又升太仆寺正卿兼户部事。崇祯帝对沈十分器重,曾说:“居官尽如沈廷扬,天下何难治!”崇祯十六年(1643年),沈廷扬被任命为国子监司业。受命把漕船改为长江兵船,并负责军事物资供应。

坚持抗清

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南下攻破南京,杀弘光帝。沈廷扬、淮安巡抚田仰淮河镇总兵张士仪、淮海镇总兵张鹏翼各统率水陆军数千、船数百,相继到达崇明岛。众人推戴义阳王(周定王橚七世孙)为监国。十月,明军出兵浏河,被清军击溃。张士仪降清,张鹏翼、沈廷扬、王臣缙奔浙江,田仰则投奔浙东的潞王,义阳王亦同去。沈廷扬则到达舟山群岛,投奔总兵黄斌卿。之后,被鲁王封为兵部右侍郎兼户部左侍郎,总督浙直水师。

永历元年(1647年),清廷苏松提督吴胜兆欲在苏州反正,起事前联络舟山明军支持。明军以张名振领军,沈廷扬副之,张煌言监军,率将士数万人、战船两百,于四月初六自岑江(即舟山岑港)出发。永历元年(1647年)四月十三日,在崇明岛外突遇风暴而大败。沈廷扬的战船翻沉于徐六径,士卒多溺死。张名振、张煌言、冯京第混入降卒中逃遁。清军在岸上呼“剃发者不死!”沈廷扬叹曰:“风波如此,其天意邪!吾当以死报国。然死必有名。”乃呼“吾都御史,可解吾之南京。”与部下700人被俘。已经降清的江宁巡抚土国宝向沈劝降,沈不应;许以大官,又不应。700名部下也无一人肯降,皆在苏州被活埋。

慷慨就义

沈廷扬被转囚至南京,清廷大学士洪承畴是沈廷扬故交,想要救沈一命。“诡曰:我闻沈廷扬已为僧,若敢乎?廷扬之。遂下狱,犹遣其门人周亮工说之。廷扬曰:“毋多言!吾今日非一死不足塞责。”永历元年(1647年)七月二日酉刻,五十三岁的沈廷扬身着方巾宽袍,被押往南京三山街淮清桥。他端正衣冠,向南叩拜,高呼“为国而死,死而何憾”,慷慨就义,遗体由其甥黄仲融安葬在虎丘五人墓西边。南明永历帝追赠沈廷扬为户部尚书,清乾隆中追谥“忠节”。在崇明县城学宫西侧建有沈忠节公祠,供祭祀,现无遗迹。

明史文载

沈廷扬,字季明,崇明人。好谈经济。崇祯中,由国子生为内阁中书舍人。十二年冬,帝以山东多警,运道时梗,议复海运。廷扬生海滨,习水道,上疏极言其便,且辑海运书五卷以呈。帝喜,即命造海舟试之。廷扬乘二舟由淮安出海,抵天津,仅半月。帝大喜,即加户部郎中,往登州与巡抚徐人龙计海运事。初,宁远军饷率用天津船,自登州侯东南风,转粟至天津;又侯西南风转至宁远。廷扬请从登州直达宁远,帝用其议,省费多。十五年命再赴淮安督海运,事竣,加光禄少卿,仍领其事。 及京师陷,福王命廷扬以海舟防江。寻命兼理饷务,馈江北诸军。南京失守,走还乡里。后航海至舟山,依黄斌卿。唐王在福建,授兵部右侍郎,总督水师。鲁王授官亦如之。鲁王航海之明年(1647年),廷扬督舟师北上,抵福山,次鹿苑。夜分飓风大作,舟胶于沙,为清兵所执。谕之降,不从,乃就戮。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