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06 17:28
沈盘生(1893-1967)南方昆曲著名小生演员,浙江湖州人,出生昆曲世家。祖父沈寿林于清朝同治年间搭大章班唱小生。父辈也都是昆曲名家。
自幼从大叔父沈月泉学小生,十三岁搭昆腔名班“全福班”,演遍江南城乡。三十岁开始教戏,同时曾搭“鸿福”弋腔班演唱。1950年应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邀请,参加中国戏曲研究院,在导演组、音乐组工作。后调中国评剧院任导演。1957年调入北方昆曲剧院,担任教师、导演和院艺委员会委员。沈盘生艺术造诣深、戏路宽、会戏多、生旦净丑,无一不精。所教《下山》《醉皂》《借靴》《花婆》《小宴》《梳妆、掷戟》《寄柬》《寄子》《出猎、回猎》等都是北昆没有演过或很少演的戏,这是南北昆曲的艺术交流,互相学习,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并且推动了昆曲艺术的挖掘、继承和发展。1965年,北昆解散前夕,沈先生被迫退休,十年浩劫,给他身心留下严重创伤,沈盘生会400多出戏,来北昆一直郁郁不得志,说自己这.一身的功夫就算是绝了。南归后不久,于1967年病逝,终年74岁。
全福班、仙霓社名角。籍属无锡,生于苏州。出身于昆剧世家。祖父沈寿林(工小生),父沈海珊(工白面),叔沈月泉(工小生)、沈斌泉(工副)、沈润福(工老生)等,皆为清末苏州昆班名角。盘生自幼耳濡目染,又得到大叔沈月泉的亲授,艺业猛进。凡小生,巾生、冠生、鞋皮生等,他均能应行,尤以雉尾生成名;晚年,曾改演丑角和老旦。盘生于清宣统元年(1909)登台后,长期搭姑苏文全福,也一度搭过昆弋文武全福班,随班辗转演出于苏、杭、嘉、湖一带。1920年1月3日起,随文全福赴上海新舞台、天蟾舞台、小世界游艺场等处献艺,先后主演了《西厢记·跳墙、着棋》《牡丹亭·游园、惊梦》《玉簪记·琴挑、问病、偷诗》《长生殿·定情、赐盒、惊变、埋玉》《桂花亭·送饭、夺食、亭会、三错》《蝴蝶梦·访师、吊奠》《白兔记·出猎、回猎》《连环记·梳妆、掷戟》以及《钗钏记》《绣襦记》等各类小生戏,均获好评。1933年起,参加“传”字辈组成的仙霓社昆班,更艺名为沈传璞(按:是接用正旦沈传芷工小生时所题的艺名),与“传”字辈青年演员们同台献艺。1938年10月5日,仙霓社在上海东方书场演出,盘生曾与原全福班名旦尤彩云、施桂林同台客串《游园》《惊梦》(沈饰柳梦梅,尤、施分饰杜丽娘、春香)。1951年4月17日,应邀在苏州参加解放后首次昆剧观摩演出时,他已改演丑角,饰演《惊鸿记·吟诗脱靴》中的高力士。同年,赴北京供职于中国戏曲研究院导演组、音乐组;不久,又转入中国评剧团(院)任身段教师。1956年10月,作为北方昆剧代表团成员,随团赴上海、杭州、苏州、南京等地参加昆剧观摩演出。这时,盘生已年逾花甲,主要是承担北昆的配角及乐队伴奏工作。例如:在韩世昌、白云生主演的《游园惊梦》中配演杜母。这虽仅是一个老旦“小搭头”角色,但他能演得颇合人物气度、身份,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该代表团基础上,北方昆曲剧院于1957年6月22日宣告成立,他列入正式编制,任剧院艺术委员会委员、教师,从事青年演员的培养工作,偶而也上台作一些示范性的演出。1960年,该院为沈盘生摄制了《西厢记·佳期》(片断)昆剧舞台录像片,现仍保留在该院艺档室。尔后,俞振飞、言慧珠赴京演出京剧、昆剧数场,亦邀请沈盘生于昆剧《游园》《惊梦》中配演杜母,成为其一生中最后一次登台表演。他关心北京昆曲研习社的活动,经常到社内指导曲友的演唱。“文革”中,于七十年代初返回故乡苏州定居。1974年病逝于苏州,终年八十周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