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23 14:35
沈秋水,原名沈双清,清末民初时上海滩的一名艺妓。沈秋水后嫁与史量才。
沈秋水是清末民初时上海滩一个名声不大,但颇有内蕴的艺妓。她原名沈双清,出身贫苦,被卖到上海滩做雏妓。因被卖给上海四马路的花翠琴,改名花慧芝,她排行第三,前有大姐灵芝、二姐采芝。
沈秋水的早年经历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史量才与沈秋水相好多年,历经波折才娶至家中。当时陶骏保对沈秋水已有爱慕之情,欲为其赎身。辛亥革命时,陶骏保参与新军起义,被委任为镇江都督府参谋长。他本已准备纳沈秋水为妾,但因为贪污起义军枪械军饷,被就地正法。陶骏保非常宠爱她,陶骏保死后,巨额资金落入沈秋水手中。后嫁与史量才。另一种说法是沈秋水因才貌出众,被一位皇室贝勒赎身入京。几年后贝勒病故,她带着部分遗产回到上海,邂逅史量才。他们的初见亦是一段佳话,沈秋水回到上海后,因无住处,直接来到一故友家中,故友大喜,带她出去吃饭,而她从京城带回的全副身家,就交由在座的一个朋友看管。等他们兴尽而归时已是深夜,却发现那位朋友还坐在那里守着沈秋水的财物,他便是史量才,上海某报社主笔,也是名动一时的才子。
此后,二人越走越近,视对方为知己。史量才替她改名为沈秋水,取庄子“秋水时至,百川灌河”之意,她亦以身相许,还将自己的身家全部交予史量才。
得19岁的沈秋水之助,财力雄厚的史量才,据说先开了两家钱庄、一家金铺和一家米行,紧跟着于1913年以12万元巨款购得上海历史悠久、影响最大的《申报》,此后又收购《时事新报》《新闻报》等,一举执上海报业之牛耳。1921年,他还与侨商合力创办了中南银行。
在遇到沈秋水之前,史量才便已与表妹庞明德成婚,并生有一子。这位原配夫人品行甚佳,当年还帮史量才创办了上海女子蚕桑学校,所以沈秋水只是史量才的二太太。只不过,史公馆里的妻妾关系不同于一般家庭,沈秋水主持家业,各种迎来送往的应酬也由她负责。
沈秋水婚后没能生育,十分伤心,史量才为博美人欢心,常带她来杭州游览西湖。
可没过几年,史量才又有了外室,这个名叫李恩纯的女子亦有才气,在事业上也可帮助史量才,并为他生下一个女儿。沈秋水为此郁郁寡欢,史量才为表歉意,便在杭州西湖边的北山路上购地置宅,仿照《红楼梦》描述的“怡红院”,建造了山庄。史量才亲书匾额“秋水山庄”。据载,沈秋水初见秋水山庄时,欣喜万分,那背倚葛岭、面向西湖的景致,那青砖白栏的雅致,乃至正门口由史量才手书的“秋水山庄”四个大字,都让她忘却了之前的烦恼。她擅长七弦琴,常为史量才焚香弹奏,一片寂静中,琴声清冷。每逢节假,史量才就来到山庄,与沈秋水切磋琴技、棋道,从《广陵散》、《梅花三弄》到《阳关三叠》……
两年之后,1934年,由于史量才力主抗战,被国民党当局视为眼中钉。 在一次由杭州返回上海的途中,被特务暗杀,同行的沈秋水亲眼目睹了爱人死在身旁。
夫君遇害后,秋水悲伤难抑,咯血不止。她身着白衣素服,怀抱着那把和她共奏过乐曲的七弦琴,在灵柩前弹起了《广陵散》,乐曲将终时,“蹦”的一声琴弦断了,秋水随即将琴投进了火中。
之后,她选择离开伤心地,将秋水山庄捐给慈善机构,成为“尚贤妇孺医院”所在地。她还将史公馆捐给育婴堂,自己避居斗室,吃斋念佛,再不问世事,直至1956年去世。临终前,她留下遗愿:死后不做侧室,独自安葬于杭州南山公墓,落“秋水居士”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