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第一七0中学

更新时间:2024-10-13 11:20

沈阳市第一七〇中学,是沈阳市境内的一所市级重点高中。

历史沿革

经过近40年的风雨历程,学校不断发展壮大。学校主动适应大学扩招、人民群众对高中教育需求迅速增长的形势变化,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上下团结,锐意进取,加快学校改革和建设步伐,促使学校发展驶上了前所未有的快车道。

教学条件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107人,其中高级教师25人,一级教师37人。学校现有2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共有一千二百余人。一线专任教师本科学历100%,研究生学历(包括正在进修)19人。学校教师年龄结构合理,各学科配备齐全,能够满足学校的教学需要。其中有省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优秀教师4人,市优秀班主任1人,市骨干教师4人,参加市骨干培训13人,市三育人标兵1人,区学科带头人1人,区骨干8人,区示范教师3人,区师德标兵1人,许多教师在省市区有较高的知名度,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办学特色

特色之一,国防教育特色。该校2001年5月成为中国空军飞行学员早期培训基地,几年来共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飞行大学输送飞行员35名,荣获“招飞工作突出贡献奖”,连续两年出飞率全国第一,成为空军飞行员的摇篮,好男儿飞翔之梦开始的地方,;

特色之二,体育教育特色。该校从2003年开始招收体育特长生,2005年该校学生周游获“国家体育健将”称号,被东北师范大学轮滑专业录取,排球专项向沈阳体育学院输送5名学生,健美操专项向高校输送9名学生,该校健美操队在辽宁省、沈阳市各项比赛中屡获大奖,8名学生成为国家二级运动员,该校设有专业体操房供学生训练;

特色之三,国际教育特色。该校与韩国光云大学江原道立大学、关东大学等院校签定了联合办学协议,

2005、2006两年共输送留韩学生8名,拟招收韩国学生到该校学习。

校园环境

在振兴“大于洪、大教育”的前提下,为了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在区委、区政府领导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的正确指引下,作出了一七〇中学异地重建的重大决策。在绿意葱茏的环北国际开发区,一幢幢雄伟的建筑映入眼帘,整个校园气势恢宏、巍峨壮观。大气磅礴的主校门、雄伟壮观的综合教学楼、飘逸灵动的食堂大楼、独具特色的体育馆,使学校成为一座现代化的美丽校园。 灰色底蕴夹带着橙黄色条纹,预示着学校辉煌的未来。

新校区占地近90亩,于2005年10月开工建设,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四高”要求,投入0.6亿元人民币,用一年时间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中综合教学楼13706平方米,两幢宿舍楼9722平方米,食堂4722平方米,体育馆1720平方米,锅炉房和浴池877平方米,配置了8个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及辅助设备,3个微机室, 2个语音室,2个多媒体网络教室,1个教师电子备课室,2个校情展室,1层图书馆,1个体操房,标准的音乐、美术教室各1个,1个524平方米的多功能演播室,400米标准跑道和3个篮球场在内的标准化体育运动场。

学校现有教学班26个,高二10个班,高一、高三各8个班,学校学生近80%为红十字会会员,教师95%为红十字会会员,积极参加红十字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在活动中起良好的带头作用。

教育教学

校训:勤奋 求实 文明 团结

校风:以德治校 依法治教 以人为本

教风:求实 求精 求深 求新

学风:笃学 励志 勤勉 善思

考风:实事求是 抄袭可耻

杰出校友

学校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强化管理为保障,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以德启智、以管辅德、以情化境的教育可持续发展之路。我校被评为市、区体育卫生先进单位,市级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区级“花园式学校”先进单位,并荣获区“优秀团委”、“优秀党支部”等光荣称号。2003——2004学年度荣获辽宁省精神文明单位。管理特色是全封闭准军事化管理,班主任坐班制。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学校在硬件上增加投入,为教育现代化做充分准备;在教学改革上,探讨课堂教学艺术,以创校内名师工程为目标,让德才兼备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在学生辅导上,我们的教师是诲人不倦,有耐心、恒心、热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高考升学率2006年为80%,2007年为85%。教学特色是小班化教学(每班学生在35—55人之间),精讲多练、辅导为主。

升学率是评价一所学校教学质量好坏的最重要的指标,也是任何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在2002年以后,学生的升学层次不断提高,南开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东北大学、吉林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四川美院、鲁迅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名校都有我校的毕业生,为高校输送了无数优秀的毕业生,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和好评。

学生上大学后多数成为学生会、班级的骨干,加入党组织的学生很多,还有许多高职院校来预定学生。在升学的同时,还为社会提供了一批优秀的学生直接参加工作,成为当地经济建设的合格人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