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建筑大学

更新时间:2024-08-28 18:58

沈阳建筑大学(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是以工为主,工、管、理、文、农、艺术等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省部共建高等学校,属于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是国家百所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

办学历史

学校溯源

1948年4月,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军区军工部党委决定建立一所军事工业学校,培养和训练兵器工业技术和管理干部,学校后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军工部工业专门学校;11月2日,沈阳解放,辽沈战役结束。东北军区军工部随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军区由哈尔滨市迁到沈阳市。

1950年6月,军工部划归东北工业部,改为军事工业局,学校因此改为军工局工业专门学校;暑期,因当时军事工业部分转人和平生产之故,奉上级指示,学校规模缩小,大部分教职员及学员并入东北工学院。

1951年8月,奉工业部指示,学校在原有兵工学校的基础上扩充为正规大学性质的兵工专门学校——东北兵工专门学校。

1953年2月25日,二机部发文通知,东北兵工专门学校于该年2月底结束,兵工专业教师及二年级上、下两期全体学生调入北京工业学院,基础技术课程教师调至二部二局其他中等学校(沈阳)工作,下余全体职员及全部普通课程教师仍在沈阳原校址。从3月1日起,另行组成一个土木建筑中等技术学校,校名为“第二机械工业部土木建筑技术学校(沈阳)”,简称为二部基建学校。学校隶属关系由部二局领导改由二部八局直接领导。

1953年9月3日,第二机械工业部发文通知,经中央高等教育部批准,原土木建筑技术学校(沈阳)改名为东北建筑工程学校。

1954年4月,学校奉命由“东北建筑工程学校”改为“中央人民政府建筑工程部沈阳建筑工程学校”。

1955年5月6日,根据建筑工程部发文通知,学校名称由原“中央人民政府建筑工程部沈阳建筑工程学校”改为“建筑工程部沈阳建筑工程学校”。

1956年7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程发文称: “根据你校专业设置及发展远景,为使你校更好地担负起培养建筑机械方面中等技术人才的任务,经部批准将你校改名为建筑工程部沈阳建筑机械学校。”

1958年5月,由于形势需要,建筑工程部决定把部属沈阳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和沈阳建筑机械学校合并创办沈阳建筑材料工业学院;6月18日,沈阳计划经济学校并入沈阳建筑机械学校。

1959年7月中旬,按建筑工程部党组指示,沈阳建筑材料工业学院改名为沈阳建筑材料工业专科学校。

1968年8月,沈阳建筑工业专科学校改建建筑工程部沈阳建筑工业学校。

1973年9月,沈阳建筑工业学校更名为辽宁省建筑工业学校。

1951年10月,沈阳市技术干部学校成立。

1952年9月,沈阳市技术干部学校更名为沈阳市工业技术学校。

1953年10月,沈阳市工业技术学校更名为沈阳市工业学校。

1955年10 月,沈阳市工业学校更名为沈阳工业学校。

1956年7月,沈阳工业学校更名为城市建设部沈阳城市建设工程学校。

1958年10月,城市建设部沈阳城市建设工程学校升格为辽宁省建设学院。

1964年5月,辽宁省建设学院改建为辽宁省建筑工程学校。

1973年9月,辽宁省建筑工程学校更名为辽宁建筑工程学校。

合并升格

1977年7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两所中专合并组建辽宁建工学院,由辽宁省领导。

1978年10月,学校划归国家建筑工程总局领导。

1979年11月,辽宁建工学院更名为辽宁建筑工程学院。

1984年7月,学校更名为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2000年,因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学校划转辽宁省,实施“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办学管理体制;8月,辽宁省建筑工程学校并入沈阳建筑工程学院;11月,辽宁建设职工大学并入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2004年,更名为沈阳建筑大学。

2013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2017年,学校入选辽宁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2018年,学校申报的“现代建筑工程装备与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成为国家“111计划”高校成员之一。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设有18个学院(教学部),本科教育包括7个门类下23个专业类,共49种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14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导师743人,教授225人,副教授432人,具有高级职称700人;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人,国家级专家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教育部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中国博士后“香江学者计划”入选者1人,“兴辽英才计划”相关人才30人;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辽宁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在全国第五轮一级学科评估中,5个博士一级学科及学校总体排名均位列辽宁省属理工类高校前列,5个博士一级学科入选省一流特色学科重点建设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11个。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80门;17个专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专业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专业获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6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6个专业通过建设部专业评价;建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省级实验中心及实践基地28个。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承担省级教改立项630余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9项。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3个国家级科技平台,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9个,省级重点人文社科基地2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辽宁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辽宁省易班发展中心)落户该校;拥有“兴辽英才计划”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及辽宁省创新团队8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12月,“十三五”以来,学校获得科技总经费7.33亿元,累计科研立项460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优秀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家和省部级奖励50余项;发表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2740余篇,其中多篇学术论文在《Nature Geoscience》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在中国高校产学研实力排行榜中排名第13名;入围“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TOP100)”,位居省内高校第一。

学术资源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75.4万册,当年新增44600册,生均纸质图书82. 95册,阅览座位近3000个;与各院系分馆互联互通,建立了本校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库、本校教师著作专架、共和国部长书架、校友书架等特色专题类资源,订购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读秀、维普期刊、超星电子书、EI、 Springer、 Emerald、 ASCE、 ASME 等中外文数据库,与辽宁省情报所联合建设沈阳建筑大学图书情报基地,藏有50万册专利文献;图书馆还与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图书馆建立了业务联系,面向全校师生开展文献传递、科技查新、收录引用等服务;图书馆加盟了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CADAL)。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选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核心)》《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文献检索系统;学报入选《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Q1区;获得教育部科技期刊一等奖、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期刊一等奖、全国编校质量优秀期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优秀期刊奖、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辽宁省一级期刊、辽宁省高校学报一等奖、辽宁省高校优秀科技期刊等奖项。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选入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等文献检索系统;获得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期刊二等奖、全国理工院校社会科学版优秀学报、《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建筑与美学”特色栏目奖等奖项。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所大学建立校际交流或科研、合作办学关系;受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委托牵头成立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国际合作专业委员会;与美国班尼迪克大学合作举办信息管理硕士学位教育项目,与罗马尼亚特来西瓦尼亚大学共建孔子学院,与美国马赫西国际大学开展管理学博士联合培养项目;获批与Ara坎特伯雷理工学院合作办学项目;引入ISEC(本科学术互认课程)项目。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徽志采用识别性较高的圆形样式,“沈阳建筑大学”采用毛泽东同志手写体。徽志中心区下半部分是原校区西院主教学楼剪影。中心区上半部分采用现校区校园抽象图案。内圆齿轮的含义为学校地处工业重镇沈阳,也寓意学校为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徽志中的1948代表学校于1948年创立。

学校校旗颜色为校识色,旗面左上角是徽志,中间是采用毛泽东同志手写体的白色中文校名。

精神文化

博学善建,厚德大成

校训“博学善建,厚德大成”,由四组词构成,出自中国传统文化的三部典籍。

博学源于孔子《礼记·学记》篇,原文为“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善建源于老子的《道德经》,原文为“善建者不拔”;厚德源于《易经》坤卦中的《大象》篇,原文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成源于老子《道德经》,原文为“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博学善建,即全校师生应当博学多才,在治学上不仅要专,而且要博,广泛地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和文化,要善于创建完美,为国家建功立业;厚德大成,即在博学的基础上,师生更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才,志存高远,厚道宽容,虚怀若谷,成为集大成者,成就大业。校训中的前后两句,更是有意识地嵌入了“建”和“大”两个字,寓意明确,反映出沈阳建筑大学校是以建筑为优势和特色的学校,建大人应当成为具有广博的学识和高尚品德的创新型人才。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友情况

以上参考资料

所获荣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