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阳三棒鼓

更新时间:2023-07-27 20:46

沔阳三棒鼓是湖北省有着悠久的历史的曲艺曲种之一。沔阳三棒鼓是一种技艺性的歌舞。唐代称三仗鼓,以杂耍三根特制的鼓棒击鼓伴唱而得名。

起源

宋元时,城市中的娱乐场所叫“瓦舍”或叫“瓦肆”。“瓦者野合易散也”,瓦舍内设有表演杂剧和曲艺的勾栏(即戏棚),后逐步走向农村。

明沈德符《顾曲杂言》载:“吴下向来有妇人打三棒鼓乞钱者,余幼时尚见之。”

明代后流入湖北。又据《沔阳实录》中载:“氏(陈友谅之妻)女形美而善歌舞,脚常曲行,口吐依呀……氏善刀法,三刀齐发,来回如飞……谅(陈友谅)编歌子队,演唱军兵间。””,民间羡慕其技艺精美,欲仿难学,通过不断探索改进,便用三把农村收割麦子的镰刀,将其锯成只留下一手能捏的小把,用双手轮换抛丢,很快成了民间的一种演艺形式,由于水灾连绵,百姓为了讨米谋生,只有将镰刀除掉剩下三根木棍,即成为“三棒鼓”。

《沔阳实录》又云:“清中业,三棒流行,城内不得演,文人多唱花鼓于茶楼”,可见“三棒鼓”在清中业期间,就遍及沔阳城乡。然而“三棒鼓”的演变公式基本是:武功--娱乐--杂耍--谋生,这就是“三棒鼓”的来由。

清代末叶三棒鼓与凤阳花鼓合流,流传更广。为谋生计,沔阳、天门一带的人们背井离乡,浪迹天涯,到中欧,到东南亚,走到哪里,唱到哪里,他们被称之谓“中国的吉卜赛人”。

艺术特色

沔阳三棒鼓是一种技艺性的歌舞,是曲艺的一种,其表演方式是:腰系鼓,颈挂锣,用两端嵌有铜钱的三根木棒,轮流抛于空中,双手一边丢棒,接棒,一面击鼓,一面敲锣,同时应节而歌,这是单人的玩法;二人表演时,更为精彩,一人丢棒接棒,击鼓歌唱,一人敲锣,并为丢棒者伴唱,棍棒时儿在空中划出三条晃晃的曲线,时儿变换成一个个多彩的花环,稳稳地接住,抛起,再接住,再抛起——那种精美的表演,真让人看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三棒鼓的鼓面直径七寸五分、高四寸,每根长七寸,凿三个不同侧面的小方孔于棒上,嵌入铜眼钱。三根鼓棒共是九眼十八铜钱。三棒鼓丢打起来,眼钱相互碰击,鼓棒上下翻飞,落鼓合拍成音。丢打三棒鼓的技艺约二三十种,如“金线吊葫芦”、“姑娘纺棉纱”、“白蛇吐飞箭”、“麻雀钻竹林”、“乌龙搅水”、“簸簸箕”、“砍四门”、“单跨花”、“双跨花”、“单背花”、“双背花”、“织布”、“绞花”等。

沔阳三棒鼓词有十多种唱法,多为天沔小曲沔阳民歌,曲调简练朴实,叙事性强、灵活多变;鼓词格式为“五五七五”,通称“五七韵”,也称“纯七韵”,它的内容常因对象不同而不同,因人而异,即兴变换,但不论如何变换,都少不了奉承,吉祥,恭喜之类的内容,最终达到给钱给物的目的。演唱不插道白。

如到杂货铺去打“三棒鼓”,唱的歌词则是杂货铺“发财”一类的词句,如碰到结婚喜庆之家则唱祝福恭喜或早生贵子一类的吉祥词句等等,也有东家爱听奉承,甚至要求重唱、另给钱物表示满意。然而“三棒鼓”在开唱前要打“引鼓”(即过门的意思),“引鼓”打完后,即双手轮耍三根棒子,一二句唱完必伴以“咚咚”之声,唱完后又打“尾鼓”。如果再唱第二第三段则以“尾鼓”代“引鼓”,直接转唱下一段。由于用三根木棒轮流抛起,落下击鼓很单调,后来又加上一人打马锣和鼓声同时伴奏,为了突出舞棒节奏就将木棒两头打空,穿上铜钱,使木棒舞动落手时,产生悦耳的“坡坡”之声,有许多舞棒手式技艺娴熟者创造出许多舞棒花样,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

表演分单人和双人两种。单人表演者自己抛耍三根嵌有铜钱的鼓棒击鼓伴唱,并敲挂在鼓侧的马锣。双人表演则一人丢棒击鼓,另一人奏马锣,二人对唱。三棒鼓的鼓面直径七寸五分、高四寸。三根鼓棒,每根长七寸,凿三个不同侧面的小方孔于棒上,嵌入铜眼钱。三根鼓棒共是九眼十八铜钱。三棒鼓丢打起来,眼钱相互碰击,鼓棒上下翻飞,落鼓合拍成音。三棒鼓唱词通俗,词句简短,每段押韵。唱词结构各地不同,较常见的句式有“五、五、七、五”句,四句一组。还有“五、五、七”句,三句一组。三棒鼓的声腔风格朴实,委婉低沉。由于抛棒击鼓有严格规律,歌唱时节奏平稳,变化不大。

发展

“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身背三棒鼓,流浪到四方,鼓儿咚咚,锣儿哐哐,含着眼泪去卖唱,好不叫人痛断肠。”听来令人肝肠寸断,伤感万分!可以想象,历史上的沔阳,天门一带的地势是何等的低洼,水灾是何等的频繁,百姓们的生活又是何等的贫穷。据《沔阳州志——地埋》记载,天沔一带因“土瘠民穷”、“十年九水”被称为“泽国”。自乾隆三十年间到同治九年的一百零四年间,天沔共发生水灾五十四次,“水势横溢数百里,人畜淹死无数,老弱转移,十室九空”。因此,穷苦的人们只好身背三棒鼓,或夫妻,或兄妹,或父女,流落他乡,穿林过市,沿门乞讨唱花鼓。由此可见,特殊的环境创造了三棒鼓艺术。

声腔发展到后来,除[平腔]、[悲腔]、[凤尾腔]、[杂花腔]、[鱼尾腔]外,还有[十枝梅]、[ 摘 花 调]。唱词多为三五一七句,即各句字数为五、五、七、五。三棒鼓传到湖北天门、沔阳后,融入当地花灯锣鼓、田歌等,富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天沔民间常说:“打工喊号子,下田打锣鼓,上山唱山歌,逃荒也有三棒鼓。”

三棒鼓在清末时就由逃荒糊口的演唱变为二人化妆三人化妆表演故事,进而组成草台班子参加农村迎神赛会、民俗节日、家族礼仪等聚会活动。在演出时用几张桌子搭成戏台,故农村称之为“平台花鼓戏”。在城镇演唱中与汉剧、楚剧有了更多交流,从而吸取了汉剧 、楚剧的表演程式。在音乐方面也增加了丝弦伴奏,形成了独立的富有地方特色的花鼓剧剧种之一 。沔阳(湖北)花鼓戏就是“渔鼓、三棒鼓敲出来的”。

曲目

沔阳三棒鼓曲目丰富多彩,既有传统的,又有现代的。传统的多是反映旧社会人民的悲惨生活,如《逃水荒》、《宣统皇帝坐金銮》、《开门曲》、《十恨》等。也有以描叙古人和四时景色为题材的曲目,如《十绣》、《唱八景》等。还有一部分曲目是采自民间的民歌小调,如《月望郎》、《孟姜女》、《叹五更》等。现代的都是歌颂人们新生活,新风貌,如《我们湖乡新事多》、《敲锣打鼓上北京》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