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二村

更新时间:2024-08-02 10:24

沙二村隶属于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位于沙井街道中部,距街道办事处约3千米。相邻自然村有沙一村、蚝一村、蚝二村、蚝三村。沙二村是沙井大村一部分。

历史沿革

宋元至明万历元年(1573年),属东莞县;明万历元年至清朝,属新安县。1914年,属宝安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属宝安县松岗、沙井、新桥、雍睦、凤凰联乡;1951年,属宝安县第四区沙井乡;1958年10月,属超美公社;1959年属沙井公社沙二大队;1963年属朝阳大队;1979年1月,属深圳市沙井公社;1981年10月,属深圳市宝安县沙井公社;1983年7月,属宝安县沙井区朝阳乡;1986年10月,属沙井镇沙二行政村;1993年1月,属深圳市宝安区沙井镇;2004年,属沙井街道沙二社区。

经济

传统经济以水稻、红谷、蔬菜种植为主,养鱼为辅。改革开放后,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房屋出租、集体经济分红、金融投资。

人口

2015年末,户籍人口513人,其中男性206人,女性307人;80岁以上24人,最年长者101岁(女)。非户籍外来人口约8000人。祖籍该村的香港同胞61人、台湾同胞2人。祖籍该村的华人华侨人数不详,主要分布在美国和加拿大。

历史文化

村民姓氏

村民主要为陈姓

地方方言

世居村民为汉族广府民系,使用粤方言

传统建筑

该村传统民居为广府民居,入门为厨房,接着是天井,过了天井是正房,正房后部是卧室,卧室有楼廊。三合土墙,房顶以杉木为梁、桁、桷。以天井、明瓦和墙上开一小窗采光,卧室光线很暗。20世纪80年代以后,传统民居被拆,新建楼房。

地方习俗

沙二村普通人家的祭祀习俗基本与附近村落(除了客家人和疍家人)大同小异。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一般都择时(吉时)添香、烧元宝、点花烛,最后放鞭炮。正月会择日祈福(俗语说年头作福,年尾酬神),一般会请专人择时,有些人家为了省事自己查看“黄历”(称“通书”,当地人习惯叫作“通胜”)择日。当地人都有打牙祭的习惯,原每月的初二、十六都要加菜打牙祭。现在一般是正月初二开头牙(因正月初一吃斋),年尾十二月十六做尾牙,其余都省去了。还有人日、正月初八、十五元宵、十九要做薄撑,用米粉加南乳、炒花生或番薯煮熟拌成糊状用油煎成薄饼,意为纪念女娲补天,同时在大门框两边(当地人叫门夹)插上桃树枝和连叶片的大蒜。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煮斋菜拜观音。三月清明扫墓拜祭祖先。另外春分和秋分在家里蒸肉饼(加蛋)一碟,拜祭一些失散的祖先。五月初五端午节,裹粽子,有普通的米粽和碱水粽,还专门买一些食品如螃蟹、鸡蛋和苞粟(玉米)等,给小孩过节,叫卖粽奶;另外包一些特小的粽子,可以玩耍也可以吃。六月十九观音诞,煮斋菜。七月初七,食凉粉;据说当日用水泡凉粉留作药用,可清热解毒。七月十四鬼仔节。八月初三煮汤丸,俗称糖不甩。中秋节吃月饼和各式各样的水果,一定要吃柚子( 当地称和辘 ) 、 柿子 、 杨桃 、 香蕉 、 菱角;给小孩吃的月饼仔约3厘米左右,还有猪笼饼(把饼做成猪的形状,配上一个竹丝编的小猪笼)。小孩用两个菱角做成玩具菱角车。九月初九重阳节,没有登高的习惯,但要扫墓,外出的人,尤其是香港的沙井人一般都要回乡扫墓。十二月十六尾牙,会吃一顿较为丰盛的饭菜。冬至的菜肴最为丰富,俗称“冬至大过年”。除夕晚送旧迎新,也是酬神的日子。有的家庭每天都上香三次,时间是在早、中、晚饭前。也有每天上香一次的,还有只在农历每月初一和十五上香的。

舞南狮是沙二村的特色民俗,多在喜庆的日子进行。如逢年过节、店铺开张、集会庆典等,村民会舞狮助兴。狮子用彩布条制作而成,每头狮子由两个人合作表演,一人舞头,一人舞尾。在锣鼓及音乐伴奏下,舞狮者要以各种招式来表现南派武功,舞动时以马步前行。狮头以戏曲面谱作鉴。

本地美食

特色传统食品有炒米饼、茶果、油角(主要为年货)。

公共设施

民主大道经过该村。1979年通电,1980年通自来水,1985年通电话,1988年实现村道水泥硬底化,1998年通互联网。村内小学有立才实验学校和冠群实验学校,共设15个年级,100个班,2015年,在校学生共约6000人,教职工约300人;有立才幼儿园,在园幼儿约500人,教职工约50人。村中设有沙二新村篮球场、沙二新村活动室和沙二图书室,图书室藏书约5000册。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