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产业

更新时间:2024-01-28 22:58

沙产业,以发展知识密集型的农业型新兴产业。

定义

沙产业的定义,尚无准确的科学表述。一般是指利用沙地、荒漠半荒漠地区的独特优势进行经济开发,由社会投资并实现自我循环的经济运行活动。西部“不毛之地”上发展新兴产业——沙产业,即利用现代化技术,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技术的全部成就,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转化太阳能,使用节水技术。沙产业是21世纪的新兴产业,自1984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首次提出沙产业以来,经过20多年的实践证明,这是一项前景广阔的事业。

来源

沙产业、草产业理论是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他预言创建知识密集型沙产业、草产业,将是21世纪在中国出现的第六次产业革命。经过中国西部的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陕西等省区的成功实践,不仅证明了钱学森先生知识密集型沙产业、草产业理论的科学性、前瞻性、战略性和可操作性,而且证明了发展知识密集型沙产业、草产业是推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选择。

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预言:“农、林、沙、草、海”5大产业将在21世纪掀起第六次产业革命。其中,沙产业理论是专门针对广大沙漠干旱地区提出的。钱学森以一个科学家的创新思维,为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描绘了一幅美好蓝图。

钱学森认为,沙产业要充分利用沙漠戈壁上的日照和温差等有利条件,推广使用节水生产技术,搞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化农业。由此可见,沙产业正是干旱沙区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沙漠化防治专家刘恕认为,沙产业有四条标准,一要看太阳能的转化效益,二要看知识密集程度,三要看是否与市场接轨,四要看是否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

预言

十八年前,俯瞰着西部中国广袤而贫瘠的荒原,科技泰斗钱学森抛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预言——西部中国16亿亩的沙漠戈壁将会为国人每年生长出几千个亿!而这绝不是神话,它只需要走一条途径:发展沙产业。

他做出这个预言的理由十分独特:

沙漠戈壁在中国大约有16亿亩,与东部南部的农田总面积相近。传统农业时代的人们潜心于东部南部的农田,通过精耕细作养育了一个民族;新型农业——21世纪的大农业必须开拓新路子,转移战略核心,潜心于我们未知的领域——沙漠戈壁,沙漠戈壁的原始状态以及人们对它的未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加映衬出它所蕴藏的巨大潜力。因为,沙漠戈壁并非绝对的“不毛”,只有极少数的地域干旱不长植物,只要有些降水,沙漠戈壁就有植物生长,甚至有大量多年生植物。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因素,造就了沙漠戈壁植物的独特性和难以复制性,如特殊药材,各种习性特别、品质特别的沙生植物等,这些为沙漠生“金”提供了可能。

而事实上,在西北沙区,有着充足的太阳能资源,有着无可比拟的天然、无污染的绿色环境,只需要转变沙区的常规思维定势,就可以寻出新型农业的有利条件。于是,钱学森进一步将其沙产业理念升华,郑重提出“第六次产业革命”,即以生物技术为核心所引发的大农业革命。

雏形

十八年后的2002年,在西部省份宁夏境内的荒原上,触目所及的依稀是当年钱学森所见过的那片西部荒原,在夜幕即将落下的瞬间,记者再次体味了前人吟咏过的那种无法遏制的、无限蔓延着的荒凉……

从一份发布的名为“宁夏贯彻实施《防沙治沙法》情况汇报”的文件中,粗略地了解到该省份近年在治沙领域的业绩:全区沙漠化土地面积为125.7万公顷,截止2002年累计治理达33.33万公顷,仅企业治沙为30多万亩;林地面积由八十年代初的6.87万公顷增加到42.53万公顷,个人造林近64.8万亩;此外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还林还草46万亩,荒山造林58万亩。除了这些数字表现出的业绩以外,还有一项堂皇的目标:争取在10年之内治理沙化土地65万公顷。然而对于沙产业的描述,却仅限于“做好沙产业基地建设工程”寥寥几字,要知道,遭沙漠三面围攻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应该是西部沙产业集中凸显的区域。因为,依据有关专家的说法,治沙以及发展沙产业的地段一般多集中在沙漠的边缘和大面积的沙地、干旱地带,宁夏在此尤为突出。

但是得到的有关沙产业的介绍令人心凉,“这个沙产业的各种数字统计基本没有,要说整体规模,这个不好说!周边的几个县都在种柠条,正在研究柠条加工饲料养畜的路子;中草药主要是种点儿麻黄、甘草,苦豆子种了也长不出来……”的确,在治沙和重点发展沙产业的盐池县,看到了呈带状沿公路生长的柠条、花棒和沙棘,显示出人工栽种的痕迹,还有零星片状的麻黄和甘草,此外就是农民开垦出的不规则的田地里散播着的灰白色荞麦。起伏的沙地被围栏隔开,生畜圈养和轮牧似乎落实得比较到位,但并没有让人看出对沙产业的开发有多少刺激。种种迹象表明,在该地区沙产业依然徘徊在起始阶段。

一直以来,内蒙古的阿拉善盟亦被视为重点发展沙产业地区,频有颂扬该地沙产业的文章见诸报端,据说这里梭梭林的规模达10万亩之多,还有一个数字说是630万亩,而肉苁蓉酒已被传媒渲染为当地沙产业的最高成就。然而当记者拨通该地区党委宣传部一负责人的电话要求实地参观沙产业基地时,却遭到了该负责人的一再拒绝,先是说部里没有越野车,接下来表示沙产业基地距盟政府所在地太远,最后告诉记者“其实去了也看不到什么!”该负责人还举例说:不久前,当地为了做对沙产业的宣传,曾请了一批记者到巴彦浩特来,就是因为以上的原因,不得不请记者们的采访围绕着“看录像片和分发材料 ”进行。不过,一篇有关内蒙古沙产业报道中的两个数据让记者略感欣幸:据内蒙古自治区计委的初步框算,“十五”期间,内蒙古十大沙产业重点项目建成后,将新增销售收入超过30个亿,利税可能超过10个亿。

发展

自1984年钱学森提出沙产业的理论以来,中国沙产业受到各地的重视并发展迅速。内蒙古、甘肃、新疆、宁夏等西部省区的沙产业开发如火如荼,已经成为当前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一项激动人心的事业,有力地推动了西部地区生态建设。

中国现有沙漠化土地面积153万平方公里,几乎占国土面积的1/6。尽管各级政府和沙区人民多年来为保护环境和防治沙漠化作出了艰辛的努力,但中国沙化土地每年仍以2460平方公里的面积加速递增,绿化速度依然赶不上沙化速度。沙产业的兴起,使防沙治沙工作由过去的被动防治走向主动开发利用沙地资源,既控制了沙漠化的蔓延,又为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

各地充分利用沙区日照长、温差大等有利条件,推广使用节水技术,搞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向沙地要产出、要效益,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人们的防沙治沙的资金问题,而且解决了沙区人民赖以生存、脱贫致富的物质资源问题,实现了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内容,发展沙产业是沙漠地区开发与发展的正确方略,也是西部地区实现跳跃式发展的一个突破口。可喜的是,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国东起科尔沁沙地,西到天山南北,都已经掀起了加快发展沙产业的热潮。

举措

大力发展种植业

积极培育灌木资源,突出发展特色经济林种植业,适度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注重发展生态经济兼用林。通过林草、林药间作。积极发展市场需求最大的绿色食品等产业。

巩固发展养殖业

以发展畜禽养殖为重点,积极发展特色养殖业,立足于林木资源,发展林下养殖。要由过去单纯追求养殖数量向提高养殖质量转变,逐步改良牲畜品种,优化畜禽养殖结构,大力发展舍饲养殖业,加强舍饲基础设施建设,实行规模圈养,提高品种质量。

积极发展精深加工业

搞好木材深加工,提高加工工艺水平,增加产品附加值。积极发展以灌木资源为原料的饲料、饮料、人造板及造纸加工业。努力提高贮藏、精深加工水平,大力提升适应国内外市场的加工工艺水平。

适度发展生态旅游业

合理开发和利用森林、沙漠等旅游资源,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基础上,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发一批独具特色的森林旅游、沙区特色旅游、生态观光旅游项目。中国沙漠和沙化土地约占国土面积的18%,面积相当于农田面积;草地面积近4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42%,是农田面积的4倍,蕴藏着巨大的生产潜势。二者既是中国重要的国土资源,也是维系中国生态安全和民族地区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但过去我们重视的程度和有效的利用措施有限。

重点项目

既要看到西部的沙区、草原区是资源富集的地区,也要认识到这里也是一个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还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边疆民族地区。应该充分尊重这一地区的特殊规律,换一种思维看西部沙、草资源的优势和劣势,“利用阳光,通过生物,延伸链条,创造财富”,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的沙产业、草产业;并按钱学森先生的建议,将林、草、沙三业结合起来,开创中国西北沙区21世纪的大农业,实现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链,达到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

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

在经济发展较快、水资源丰富、立地条件较好的河套平原、土默川平原、西辽河平原、嫩江流域等平原区,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

沙区灌木原料林

结合重点工程建设,大力营造工业原料林和饲料林。

特色经济林基地

依靠科技进步和区域特点,积极调整和优化林种结构,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经济林基地。突出抓好新品种的引进、繁育和技术推广。

中草药种植与加工

根据特点和市场需求,沙区中草药植与开发要以甘草、麻黄、肉苁蓉、锁阳为主。适度开发天然资源,稳步发展人工种植。

果品加工

依托经济林基地和绿色品牌,重点发展杏仁、沙棘、葡萄、枸杞、苹果等生产加工业。

木浆造纸

重点发展以灌木为原料的箱板纸加工业、以乔木为原料的制浆及造纸业。

人造板制造业

合理开发利用沙区灌木林资源,发展人造板业。

灌木饲料加工

以加工企业为龙头,充分利用灌木林资源大力发展灌木绿色饲料加工业。重点生产专用化、特种化、保健化、颗粒化复合饲料。

生态观光旅游

充分利用沙区的自然景观,发掘人文景观,大力加强沙区生态旅游产业化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经营管理机制,完善服务体系,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逐步形成集旅游、商贸、文化娱乐于一体的产业化经营体系。

意义

沙产业、草产业给中国传统的生态建设方式带来了巨大挑战,但政府部门的现有政策措施、管理方式、思想认识滞后于实践,存在诸多的不适应。大力发展沙产业、草产业,会使西部成为中国新的战略能源基地、绿色生态屏障,会为未来新增人口提供生存空间。中国的综合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也将因此得到可靠的物质保障、生态环境保障。

一是把大力发展沙产业、草产业补写进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当中。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农业部、林业局等都曾下文强调积极发展沙、草产业。甘肃省把沙产业写进了“九五”、“十五”计划,内蒙古连续三年把沙产业、草产业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并列入自治区“十一五”规划。国家发改委应把“发展沙产业、草产业”明确补写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其相关内容包括:1.研究制订专项规划,加强对沙产业、草产业优先发展领域、重点发展地区、重大示范项目的前期工作;2.落实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3.加强条块协调,形成支持合力。

二是把大力发展沙产业、草产业写进正在规划、起草当中的国家《西部开发促进法》,以保证西部大开发又好又快地深入进行。

三是要在今后的大部委中设立一个沙产业、草产业的专门管理机构,从促进中国建设生态小康社会建设和保护全球生态安全的角度,举国家之力,统一规划、协调指挥、有序推动全国沙产业、草产业的健康发展。钱学森院士1992年就建议:“今后几年国家体制改革中,在国务院应设沙业部”。

四是在内蒙古、甘肃和其它有条件、基础好的地区建立试点,作为我国沙产业、草产业健康发展的试验示范基地,在资金、政策和基础公益性项目上给予倾斜,激发企业、个人和社会组织参与沙产业、草产业项目开发的积极性。走出一条有别于以色列“贵族农业”的,中国特色的,融合知识农业、阳光产业、高新技术、系统思想、循环经济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新路来。千方百计实现“生态生计兼顾,治沙致富并重,绿起来、富起来结合”的双赢目标。

五是支持、鼓励围绕沙产业、草产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加强“中国沙产业、草产业网站”建设,利用国际互联网宣传、交流沙产业、草产业的成功经验;完善沙产业人才队伍的培养机制,在西部高校开办“钱学森沙产业奖学金班”的基础上,开设新型专业,编写专门教材,培养沙产业、草产业人才。在宣传十七大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容中,加进科学发展沙产业、草产业的内容。

发展前景

10年前,钱学森预言沙产业“是高科技农业生产的试验”, “是未来农业,高科技农业,服务于未来世界的农业” 。宋平同志概括沙产业“是在沙漠干旱地区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利用阳光优势,实行节水、节能、节肥、高效的大农业型产业。” 时为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在1995年11月9日批示:“钱学森同志和宋老提出,在我国西部戈壁沙漠发展沙产业,这些重要的理论和意见值得重视。一些地区的成功经验充分说明,办好这件事不仅有经济意义,而且有社会和生态意义。” 沙产业的虽然达到的规模和水平仍属“雏型”,证明着他们的论述切中要义,预示着美好远大的光辉前景。

中国18.2%的国土是沙化土地,每年还在以3436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直接受沙化影响的人口有4亿多。沙产业使沙区资源“变害为宝”,黄沙产“黄金”,为创业者提供了一个大有作为的天地。草产业也潜力很大。国际市场草的需求量很大,中国出口能力较弱,养殖业的发展使国内草产品市场也逐年扩大,前景诱人。

自1984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沙产业、草产业的理论以来,沙产业、草产业日益受到各地的重视。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陕、甘、宁、内蒙古等省区涌动起一股沙产业、草产业发展热潮。这些新兴产业不仅激活了地方经济,引领农牧民脱贫致富,还为中国生态建设探索出一条新路。近年来,由于中国政府重视采取一系列促进生态恢复的政策措施,“退耕还林还草”,“以草定畜,舍饲圈养”,“封育天然植被”等,已在鄂尔多斯等部分沙漠地区获得了恢复植被控制沙化的效果。出现了被群众称之为“人退,畜退,沙也退”的良性循环,为中国治沙实践积累新的经验。

推进生态环境条件脆弱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尚存有不少未解的难题。多年实践表明,只有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下,将防沙治沙措施,融入振兴地区经济总体规划中,以求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这才是具有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抽薪止沸”的治沙治本出路。

沙产业、草产业“钱”途无量。

先进单位

2008年中国沙产业十大先进企事业单位:

1、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

2、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有限公司

3、内蒙古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

4、广东金沙纬地生态技术有限公司

5、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6、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

7、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

8、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9、青海柴达木高科技药业有限公司

10、内蒙古天兰科技治沙产业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