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兰杨

更新时间:2024-07-01 23:09

沙兰杨(学名:Populus × canadensis Moench subsp. Sacrau 79)是杨柳科、杨属植物,乔木,树干高大微弯;树冠大而开阔,呈圆锥形;树皮灰白色或灰褐色,基部浅裂,裂纹宽而浅。芽三角状圆锥形,先端弯,具赤褐色点状粘液。叶柄侧扁,光滑,淡绿色,常带红色。只有雌株,花序长3-8(10)厘米。果序长20-25厘米;蒴果长卵圆形。花期3-4月,果期4-5月。

形态特征

乔木。树干高大微弯;树冠大而开阔,呈圆锥形;树皮灰白色或灰褐色,基部浅裂,裂纹宽而浅,上部光滑,具明显较大菱形皮孔,散生;侧枝稀疏,枝层明显,长枝或萌枝具棱线,灰白色或灰绿色,短枝黄褐色。

芽三角状圆锥形,先端弯,具赤褐色点状粘液。短枝叶三角形或三角状卵形,长8-11厘米,宽6-9厘米,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截形或阔楔形,边缘具密钝锯齿,微内曲,有半透明边,上面暗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两面具黄色粘液。

叶柄侧扁,光滑,淡绿色,常带红色,长4-8厘米,先端常具1-4腺体;长枝叶三角形,较短枝叶略大,先端短尖,基部截形。

只有雌株,花序长3-8(10)厘米。子房黄褐色,具光泽,圆形,柱头2裂,花盘碗形,淡黄绿色,边缘波状,苞片三角形。

果序长20-25厘米;蒴果长卵圆形,长达1厘米,2瓣裂,具柄,长0.5-1厘米。种子灰白色,纺锤形,长约2毫米。花期3-4月,果期4-5月。

近种区别

该种极似来比锡杨,但干皮浅裂,灰白色,腋芽紧贴枝上,叶下面淡(蓝)绿色,柱头2裂,可以区别。枝层明显,似健杨,但干皮灰白色,基部浅纵裂,又为雌株,易于区别。

生长环境

沙兰杨喜光的强阳性树种,适应性强、生长迅速。对土壤水肥要求较高,在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条件下最能发挥其速生特性。在适宜条件下,10年生即可成大材。河南洛宁县,9年生高达24米,胸径43厘米。在低温盐碱地、粗沙和干旱瘠薄的地方、则生长不良,土壤轻度盐渍化(含盐量0.3%)或短期积水的地方,对其生长影响不大,而林地温度过大或地下水位过高。对其生长十分不利,常产生根腐。喜温湿,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生长良好,抗寒性差,在绝对最低温度-31.4℃时,常受冻害。

分布范围

该品种是美洲黑杨黑杨杂种无性系的栽培品种,起源于欧洲。1954年从东德引入中国。先后在东北、华北、西北各地,内蒙、江苏、湖北及新疆等省区引入试栽,实践证明在辽宁省盖县、辽阳、兴城,北京顺义、黄村,河南省洛宁、南召、堰镇、滑县、新乡,陕西省周至,山西省太原及山东省等地区生长优良。适于辽列南部、西南部、华北平原、黄河中下游及淮河流域一带的广大地区栽植,适生于河滩、淤地、谷地、河流两岸及水肥条件较好的荒山和“四旁”。世界各国均有引植。哈尔滨市、嫩江、肇东等地有引植、生长不良,不适在黑龙江省发展。 

繁殖方法

沙兰杨通常采用扦插育苗。

圃地选择

圃地位置:按就地育苗、就地造林、缩短苗木调运的原则,且位置适中,交通便利。

圃地条件:圃地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气、湿润、pH值为6.5-8.0的轻沙土、沙壤土、壤土为宜。盐碱地、茅草荒地、过于黏重、板结不透气的土壤、排水不良的重黏土、低洼易涝的沼泽地,pH值小于6.0或pH值大于9.0的土壤,不宜选用。同时,圃地要靠近水源,地势平坦,便于排灌,并具备阳光充足的条件。

圃地整理

深耕细耙:在土壤封冻之前,深耕1次,深度30厘米以上,以利冻垡和拦截雨雪。翌春,土壤解冻后,施入基肥,再深耕1次,耙细后,整平。

施足基肥:春耕前,施厩肥和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同时撒入敌百虫粉或0.25%硫黄粉或其他农药每公顷22.5-37.5千克,防治地下病虫害。

筑床:各地通常采用平床育苗。苗床规格,应根据各地具体条件而定。一般床宽2-3米,长20-30米。筑床时,要建立合理的排灌系统.做到能排能灌。

种条规格

种条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扦插成活率,而且对苗木产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一定要选优质种条,细致剪穗。

种条来源:以选用1年生适宜粗度的(1.5-2.0厘米)苗干。若种条不足,也可以选用当年生壮苗修剪下来的枝条。

种条标准:以粗1.5-2厘米、芽饱满、无病虫害的1年生苗干存条为好。

插穗剪取

时间:插穗最好于冬季叶落后剪取。这时种条内养分多、水分足,春季随剪随插也可以。

方法:用锋利的枝剪截取插穗。插穗长17-23厘米,上切口离芽1厘米左右,下剪口离芽0.5-1厘米,剪口要求平滑、无破损、劈裂伤。插穗上端剪成平口,下端剪成斜口,以防倒插。

捆扎:插穗剪后,随即按粗细分级,30-50根1捆。捆扎时,要求下剪口平,严防掉芽。

插穗贮藏

插穗经冬藏后,即可形成愈伤组织,插后生根早、成活率高。通常用湿沙贮藏。其地方应选避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坑宽1-1.5米,深0.6米,长度视插穗多少而定。贮藏时,最好单层贮藏,先在坑底铺10厘米的湿沙或细土,耧平后,将插穗成捆直立排于坑内,捆间距1-2厘米,并以湿沙或细土填满空隙。同时,每隔2米左右设通气草把一束后,再覆30厘米左右湿沙或细土,并适当灌水后覆土高出地面呈垄状。春季要及时扦插,否则注意降温,防止插穗大量生根发芽。也可冬插。

扦插技术

扦插时间:土壤开冻后即可扦插,也可于2月随剪随插。

插穗浸水:扦插时.将插穗置于流水中浸泡5-7天;如在水池中,应注意经常换水。尤其在天气干旱、土壤湿度偏低时更为重要。

扦插方法:扦插时,土壤疏松,可将插穗直接插入土中。扦插深度,以上剪口与地面相平为宜。在扦插过程中,要保护芽子。若上剪口苗芽受损后弃之不用。

扦插密度:沙兰杨具有根深叶茂、生长迅速的特点,因而扦插密度不宜太大。其扦插密度,因培育年限、土壤肥力、管理水平不同而异。

苗期管理

沙兰杨苗期通常可分为4个时期:发芽生根期、生长前期、速生期、生长后期。在整个苗期管理上要促进苗木前期生长,控制后期生长,培育壮苗。其主要措施如下:

发芽生根期:插后至5月中旬发芽、展叶时为止。该期插穗发芽、生根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由插穗本身供给。这时期影响成活的主导因子是水分与温度。为此,插后立即灌透水,并及时松土保墒、提高地温、保持土壤的透气性,促进插穗剪口愈合、生根、发芽。若遇干旱天气,及时灌水和松土。

生长前期:5月中旬至6月中旬为生长前期。该期苗木各器官幼嫩,根系小弱,抗逆性不强,仍需细致管理,特别是及时灌溉、松土、除草,待苗高10-20厘米时,可施少量化肥,促进生长。

速生期:6月中旬至8月下旬,随气温升高、降水增加,苗木生长速度逐渐加快。其间苗木生长量占全年总生长量70-80%,要加强肥水管理,同时,在6月中旬至7月下旬,可追肥2-3次。每次施化肥每公顷1 50千克左右。8月中旬以后,不宜追肥,以免影响苗木木质化。6月对弱苗应补施1-2次化肥,促进平衡生长。此外,要遇旱即灌,遇涝即排,雨后立即松土、除草及培土,严防苗木风倒,为加速卣木粗生长,一律不抹芽或不修剪。

生长后期:9月气温下降,降水减少,日照缩短,苗木生长显著减缓,陆续封顶。一般不要特殊管理。但防止牲畜危害。

栽培技术

立地选择

选择适宜沙兰杨生长的造林地,是实现沙兰杨速生丰产的基本条件。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冲积土上生长最好,河南省的造林地主要在平原地区和河滩地。

造林地应具备以下条件:

细致整地

造林地经平整地面,修好排灌沟渠系统后,进行全面深耕(或深翻)30厘米以上,然后挖大穴,规格为径0.8-1米,深0.8-1米。

选用壮苗

选用良种:根据不同的培育目标选择已经通过省级林木良种审定的适宜的优良品种。

选用壮苗:试验证明选用2年根1年干或2年根2年干,高4.5米以上,胸径3.5厘米以上的苗木造林,不但缓苗期短,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强,而且生长快,成材早,出材量高。对壮苗的要求是:根系发达完整,苗木粗壮,枝梢木质化程度高,具有充实饱满的顶芽,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

造林密度

设计合理的造林密度,应根据品种的特性、造林地立地条件、培育目标、轮伐周期等因素来确定。立地条件好的造林地,生长快、树冠较大的品种,培养大径材的,密度小些;立地条件较差,选用干形通直、冠形较窄的品种,培育短轮伐期的林分时,密度可以大些。

根据国家木材标准对杨木的有关规定,结合山东省杨树丰产林造林密度的研究结果,认为短周期纸浆林的造林密度为2米×3米、3米×3米、3米×4米;胶合板材的造林密度为:5米×6米、6米×6米、4米×8米,以利培育大径材。

病虫防治

病害

危害规律及症状:3月底至4月初开始发病。幼树感病时多在干、枝部出现灰色或褐色水泡状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压之有黏液流出,5-6月水泡自行破裂,皮层坏死;大树主要在主干和大枝上,产生小型局部坏死病斑,初期病皮下陷,红褐色,后期干裂,皮易剥离。病原菌借空气传播,由气孔侵入,分生孢子在生长季节可多次侵染。

防治方法:①选用大苗、壮苗造林,随起随栽,科学栽植。②石灰水或波尔多液涂干;也可用代森锌或代森锰锌400-500倍液喷雾树体;还可刮破病斑后,用10%碱水涂抹病斑。

虫害

危害规律及症状:2年1代,幼虫经2次越冬,第三年4月初开始活动,4月底至5月初井始化蛹,5月中旬为化蛹盛期,6月初开始羽化,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羽化盛期,成虫产卵期在6月中旬至8月上旬。卵多产于径粗10-15毫米的枝条处。初孵幼虫仅取食皮层和木质部边缘,3龄后向木质部侵蛀,然后沿树干向上凿蛀,形成“S”形或“L”形虫道,每隔一定距离向外设一个圆形排粪孔,排出红褐色粉状粪屑。

防治方法:①幼虫活动期用磷化锌毒签或磷化铝片塞入虫孔内,封口毒杀幼虫,也可用注射器向虫孔内注入氧化乐果溶液或敌敌畏毒杀,还可用“打孔注药”法防治。②6~7月,利用成虫假死性,震动树干,扑杀成虫,也可采用“绿色威雷”200-300倍液喷雾树体,触杀成虫。

危害规律及症状:1年1代,2月底3月初,越冬蛹羽化。雌蛾出生后潜伏于树皮裂缝,夜间等候雄蛾交配产卵。卵多产于枝条或芽苞处,块状排列。每雌产卵200-600粒。4月上旬树叶萌发时,幼虫危害嫩芽嫩叶,4月中、下旬最严重,常将叶片吃光。5月上、中旬,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冬。幼虫耐饥饿能力强,能吐丝下垂,随风扩散。

防治方法:①根据雌蛾无翅的特点,于3月初将树干基部刮平,粘贴10厘米宽的塑料胶带或绑扎塑料薄膜,并在下方设毒环,(敌杀死:机油为1:100)阻止雌蛾上树。每天收集2次,集中焚烧。②4月上旬采用氧化乐果1:10倍液打孔注药或采用高效氯氰菊酯1500-2000倍液喷雾。

危害规律及症状:1年5代,4月中旬开始羽化。1-5代幼虫危害期分别为4月下旬至6月上甸、6月上旬至7月上甸、7月上旬至7月下旬、7月下旬至8月下旬、8月下旬至9月下旬。卵多块状产于叶面叶脉处,每雌可产卵400 500粒。初孵幼虫群集啃食叶肉,稍大后分散,7-9月危害最重,常将叶片吃光。幼虫白天隐伏,夜晚取食。成虫具趋光性。

防治方法;①幼虫2龄前采用高效氯氰菊酯1500-2000倍液喷雾或采用氧化乐果、久效磷1:10倍液打孔注药。②释放赤眼蜂或喷雾白僵菌。③冬翻林地冻蛹。④灯光诱杀成虫。

危害规律及症状:1年4-5代。4月上、中旬开始羽化。1-4代幼虫危害期分别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6月中旬至7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卵产于叶背面,每雌可产卵100-600粒。初孵幼虫群集啃食叶片下表皮,静息时头朝一个方向整齐排列。2龄后吐丝缀叶,形成虫包,白天隐伏,夜晚取食。3龄后分散取食,常将叶片吃光,仅剩叶柄。老熟幼虫在卷叶包内吐丝结茧化蛹,蛹期一般8天左右。成虫具有趋光性。

防治方法:①幼虫2龄前采用高效氯氰菊酯1500- 000倍液喷雾或采用氧化乐果、久效磷1:10倍液打孔注药。②释放赤眼蜂或喷雾白僵菌。③冬翻林地冻蛹。④灯光诱杀成虫。

危害规律及症状:1年4代。4月杨树放叶后,越冬幼虫开始危害,5月底化蛹,6月上旬第一代成虫出现,6月中、下旬出现幼虫;7月中旬第二代成虫盛发,7月下旬出现幼虫;8月中旬第j代成虫出现,8月下旬出现幼虫;第四代成虫9月中旬出现,9月下旬出现幼虫。成虫产卵于叶背面中脉两侧,每块50-100粒。初孵幼虫分散啃食叶表皮,随后吐丝缀叶呈饺子形,或在叶缘吐丝将叶片折叠,藏在其中取食。稍受惊扰即从卷叶内逃跑或吐丝下垂,老熟幼虫在卷叶内吐丝结白茧化蛹。成虫趋光性极强。幼虫8-9月危害最重,可将叶片食光。

防治方法:①幼虫二龄前采用高效氯氰菊酯1500-2000倍液喷雾或采用氧化乐果、久效磷1:10倍液打孔注药。②灯光诱杀成虫。

危害规律及症状:1年4代。5月中、下旬.成虫开始羽化。1-4代幼虫发生期分别为6月中旬、7月上旬、8月中旬、9月上旬(世代重叠现象严重)。成虫产卵于叶正面,与叶脉平行排列。每个卵块2-3行,每行2-5粒。卵极小,肉眼不容易发现。每雌产卵23-74粒,卵期6-7天。幼虫孵化时,从卵壳底部咬破埘1片,潜入叶内取食叶肉,使被害处形成黑色虫斑,常由2-3个虫斑相连成大斑,致使叶片枯焦脱落。老熟幼虫从叶正面咬孔而出,于叶背面吐丝结“H”形茧化蛹。

防治方法:①高效氯氰菊酯l 500~2 000倍喷雾。②氧化乐果等农药1:10倍液打孔注干。③灯光诱杀成虫。④扫除落叶集中焚烧。

危害规律及症状:1年2代。5月中旬开始化蛹,下旬始见成虫。第一代幼虫6月中旬至7月中旬发生,第二代幼虫8月下旬至9月下旬发生。10月下旬在树干和枝桠处结茧过冬。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卵散产于叶背;初孵幼虫群集啃食叶肉,3龄后分散取食,可将叶片吃光。

防治方法:①幼虫期采用高效氯氰菊酯1500-2000倍液喷雾。②人工灭茧。③灯光诱杀成虫。

危害规律及症状:1年5代。4月上、中旬,越冬卵开始孵化,5-6天后即大量出现幼螨。幼螨在芽内危害,致使叶组织增厚,叶片卷曲,颜色变红,而后干枯脱落。1-5代卵期分别为5月上旬、6月中旬、7月下旬、9月上旬和10月下旬。成螨寿命较长。大约为45天。从第二代开始出现世代重叠现象。

防治方法:卵孵化期用扫螨净200倍液叶面喷雾。

主要价值

木材淡黄白色,纹理直,结构细,易干燥加工,纤维长,是造纸和纤维工业优良原料;油漆性能和胶接性能好,是胶合板和人造板工业的重要原料,此外,木材可供火柴杆和家具等用,是分布区内重要用材树种,也是城乡绿化的重要树种之一。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