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国河

更新时间:2023-01-05 14:07

沙国河,1934年5月7日出生于四川成都,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34年05月07日,沙国河出生于四川成都。

1950年11月,在高中二年级时响应共青团号召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并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步兵学校参训队受训。

1952年06月,进入兰州大学干部补习班进行培训了三个月,9月复员转业后进入西北工学院学习。

1955年09月,因全国院系调整转入北京石油学院(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炼制系人造石油专业。

1957年03月,从北京石油学院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

1984年—1986年,在德国慕尼黑Max-Planck量子光学研究所作访问研究。

1986年,晋升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1年—1996年,担任国家“863”计划强激光主题专家组专家。

1997年—2000年,担任“九五”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分子反应动力学和原子分激发态”首席科学家。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6年,72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8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FRSC)。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沙国河于20世纪60年代从事硼烷合成、气相爆震波及高温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建立了中国首台化学激波管。20世纪70年代研制成功微波吸收材料,满足了国防急需研制成功连续波和脉冲氟化氢化学激光器,进行了激光与靶面作用研究,给出了激光支持爆轰波传播及等离子体屏蔽的清晰物理图像。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激光化学和分子反应动力学基础研究中,发展了激光双共振多光子电离光谱技术,研究了分子激发态碰撞传能的机制、倾向规则及取向变化规律。20世纪90年代,沙国河作为863-410强激光主题专家组专家,根据出光的动力学过程,通过概算,正确地比较了连续波与重复脉冲激光的破坏效果,提出了发展连续波氧碘激光的技术路线。

沙国河与同事的“碰撞传能中量子干涉效应”研究,被选为1997年国际“戈登”会议中心主题,并应邀作大会报告。他领导完成的创新成果“分子碰撞传能中的物质波干涉现象”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并当选200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根据2020年3月何梁何利基金会网站显示,沙国河先后在中国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了论文百余篇。

根据2020年3月何梁何利基金会网站显示,沙国河先后获得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7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以及1980年国防科委颁发的重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等共8项。

人才培养

2001年,沙国河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小学生讲科学。这是他第一次接触科普教育活动。在这次活动中,他感受到孩子们对科学的向往之情。此后,科普成了他工作中的又一重点。沙国河将实验室的瓶瓶罐罐和与老伴制作的各种小仪器带进了课堂。这种科普演示的形式让“很多学生都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外,沙国河讲授科普知识的视频还被做成光盘,在大连电视台《科技之光》栏目不定期播放。

根据2020年3月何梁何利基金会网站显示,沙国河先后培养了硕士、博士研究生30多人。还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沙国河担任《化学物理学报》顾问委员会委员。

人物评价

沙国河为中国强激光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中国科学院评)

沙国河从小便受家人影响,一心向党,参加工作后因“室、组变迁”、“人事变动”和“十年动乱”等客观原因始终未能如愿。可他在工作中,顾大局、讲政治,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党外布尔什维克”。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他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加一丝不苟,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取得了多个领域内的卓越成就。(《中国科学报》评)

沙国河从事科学研究四十年,在固体燃料,化学激光器研究,特别是激光化学基础研究上,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评)

沙国河建立了中国第一台化学激波管、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化学激光器、首次实验观察到量子干涉效应,他在科研上攻坚克难、生活中无私奉献的精神也在激励着更多学子奋发向上。(运城学院评)

人物影响

沙国河一直热心于面向青少年的公益科普活动,他与夫人余道容还资助贫困中小学生,已经连续资助贫困学生十多年,累计捐款额20万元左右。

2005年8月,沙国河和夫人一同前往乌鲁木齐参加会议。夜宿一位牧民家时,他们了解到当地很多孩子由于家庭贫困不能上学,随即与当地“春蕾计划”联系,提出每年捐助2000元资助5名新疆特困学生的学杂费、书本费。此后13年,他们的资助从未间断,且资助金一添再添,从最初的2000元增加到4000元又到了现在的6000元。

2005年10月,沙国河夫妇二人在回四川老家探亲时又资助了当地5名贫困学生。资助金额也从最初的每人每年200元达到每人每年2000元。

沙国河夫妇还两次前往四川贫困山区看望被资助的学生,当了解到一名受资助男孩的姐姐玲玲是聋哑儿童,已经12岁还未上学时,两位老人四处奔波,辗转成都雅安两地,终于为玲玲找到合适的学校,使她能够享受与同龄人一样的受教育权利。

2012年时,当沙国河夫妇了解到大连农村也存在因家庭困难上不起学的学生时,他们又资助了5名来自庄河的孩子,每年向他们每人提供2000元用于生活学习,两人表示将资助他们一直到高中毕业。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