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30 19:47
“沙家浜连”驻地在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明港镇,所属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0921部队,该部队为中部战区某摩步旅一营二连。 阳澄湖畔的“沙家浜”是指澄、锡、虞湖荡地区周边环境,位于苏州常熟、昆山、相城区、太仓交界区域,大部分属于常熟市,常熟市1999,年将该地的“芦荡乡”更名为沙家浜镇,2003年合并了该地的“唐市镇”,现为大“沙家浜镇”。
”沙家浜连“的前身为新四军浙东抗日游击纵队(1938年),1939年2月,根据中央“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根据陈毅的部署,新四军第六团向沪宁线东路地区进发,与当地抗日武装江南抗日义勇军会合,随后部队以江南抗日义勇军名义继续东进到苏州地区,后以《沙家浜》中36个伤病员等为骨干组建起来的“新江抗特务连”,在以苏(州)常(熟)太(仓)地区与日本侵略兵、国民党、日伪展开周旋(相关事宜已被改编为文学《血染着的姓名》(1957年,崔佐夫),文学《火种》(1958年,刘飞),沪剧《碧水红旗》(1959年,文牧,后改名为《芦荡火种》),京剧《沙家浜》(1963年,北京京剧团)、电影《沙家浜》(1971年,长春电影制片厂),电视剧《沙家浜》(2006年))。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沙家浜连”编入新四军第6师18旅,该旅下属3个团,后所在部队组建入苏浙军区(1945年2月),下辖第1(6师16旅)、第2(浙东游击纵队)和第3纵队(南下部队),第4纵队(1945年4月成立)。
1947年1月,“沙家浜连”所在部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各旅分别改为第1、第2和第3师。解放战争中作为华东野战军主力,转战于华东战场。参加过孟良崮战役,挺进豫皖苏和淮海战役队。
1949年2月,苏浙军区第1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属第3野战军第9兵团,军长刘飞,政委陈时夫,各师分别改为第58、第59和第60师。 “沙家浜连”编入第20军59师175团,随后参加了渡江战役。
1949年5月下旬,沙家浜部队参加解放上海战役,晚上进入市区后,为不惊扰群众,战士们就露宿在马路边。胜利之师睡马路,自古以来所没有。第二天早上,上海市民看到马路边的战士,大受感动,都说“这是真正的子弟兵,我们欢迎这样的队伍”。
1949年下半年,“沙家浜连”所在部队在江浙地区整训,作为解放台湾的战略预备队伍。
1950年11月,沙家浜部队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第20军军长兼政委张翼翔率领下,跨过鸭绿江,先后参加了第二、第五次战役和“三八线”上的阻击战,完成43天的战斗任务后,北移整训,1952年凯旋。
1952年10月,所在部队驻防浙江,20军军部在浙江省杭州,属华东军区(1955年后改为南京军区)。
1955年1月,所在部队与华东军区海、空军共同参加解放一江山岛战斗,这是解放军历史上第一次三军协同作战的战斗,“沙家浜连”为解放一江山岛立下赫赫战功。
文革中,”沙家浜连“所在部队在浙江支左,由于受”林彪事件“的影响,文革中的事宜受到批评。
1975年,邓小平主军后,所在部队(第20军)与济南军区的第1军实现防地对调,移驻河南省,20军军部在河南省开封市,”沙家浜连“驻地河南省信阳市明港镇。
1979年2月,”沙家浜连“所在部队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
2008年5月18日早上7时30分,“沙家浜连”所在部队官兵,经过千余公里30多个小时的长途机动,刚刚到达四川彭州白鹿镇灾区,顾不上休息吃饭,来不及卸车安营,就立即派出100名党员突击队,在当地村民带领下,赶赴龙门山深处,营救被困在2800米高山上的16名老人。
在建军90周年阅兵和建国70周年阅兵中,沙家浜连官兵光荣接受党和人民检阅,向国人展现了威武之师的过硬作风与胜利之师的强大力量。近年来,连队官兵出色完成南苏丹维和任务、“共同命运-2021”国际维和实兵演习,向世界展示了文明之师的深厚底蕴与和平之师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