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1-01 16:06
张家港市(Zhangjiagang),别名“沙洲”,江苏省辖县级市,由苏州市代管。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江苏省东南部,总面积999平方千米(其中陆域面积777平方千米),经纬度范围为北纬31°43'12″~32°02',东经120°21'57″~120°52'。全境地势平坦,地跨长江三角洲平原的两个地貌副区,即长江南岸古代沙嘴区和靖江常阴古沙洲区。张家港市属北亚热带南部湿润性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截至2023年,张家港市辖3个街道、7个镇。截至2023年末,张家港市常住人口144.02万人。
8000年前,张家港市南部地区就有人类活动,有11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时间分布在距今2500年至8000年之间。商末,属勾吴之地。春秋时期,属吴国延陵郡。
秦代,属会稽郡。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毗陵县暨阳乡,为境内有据可查的最早的乡级行政建置。西晋太康二年(281年),以暨阳乡、南沙乡和无锡北部,合置暨阳县,为境内第一个县级行政建置。东晋咸康七年(341年),划暨阳东为南沙县。南朝梁太平元年(556年)废暨阳县,在暨阳之墟建梁丰县。
隋代,南沙并入常熟县,梁丰并入江阴县。唐武德三年(620年)复置暨阳县。九年,并入江阴县。此后1300多年间,属常熟、江阴两县分治。
唐宋年间,香山和镇山之间有一涧谷流漕,终年涧水不绝,溪流潺潺。如遇大雨,山洪直冲流漕所在东江湾沙,形成水渠。这条水渠就是后来的“张家港”。宋代开始,境内北部沙洲在长江中积涨出水,并形成了夹江。为了加快成陆,扩大田地,人们在夹江中筑坝截流,围圩造田。
明代万历元年(1573年),张南山自靖江生祠堂卜居香山北麓,在此开发圩塘,流渠旁边遂形成村落张家埭。由于开发的圩田常受山洪的涝渍,及为让经营粮米的木船可以停泊在自家门口,张氏家族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两次拓宽流渠,形成河面宽7丈,底宽3丈,重载木船可进出自如的大河,但无河名。因此河乃是张氏祖上所开,后来又是张氏裔孙拓宽,至康熙三年(1664年)冬,江阴县衙正式批文命名此河为张家港。
清代,常通港以北属南通县(今南通市)。由于长江中沙洲积涨迅速,至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年)大片沙洲与江南古陆接连。清代同治十三年(1874年)至民国,划常通港以北约10平方千米沙地予通州。
清末民国初,境内北部曾成立沙洲市。从此,沙洲之名便正式使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曾一度在北部沿江地区建立沙洲县,南部及常熟、江阴两县的边界地区设立虞西县(县治今张家港市塘桥镇妙桥办事处),1941年2月和1944年10月曾两次在这里建立沙洲县民主政府。
1949年4月22日,沙洲全境解放。沿袭民国建制,东部属常熟县,西部属江阴县,常通港以北划归常熟县。1957年11月29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沙洲县,以江阴、常熟两县的各一部分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1958年,江阴县人民政府组织6万民工和千名解放军官兵拓浚张家港,河总长达38.11千米。1962年1月1日,常熟划出14个公社和常阴沙农场,江阴划出9个公社,沙洲县正式成立,隶苏州专区。1968年沙洲县人民政府再次拓浚,张家港遂成为内河6级航道。1970年,苏州专区改为苏州地区,沙洲县属苏州地区。1983年3月,撤销苏州地区行政专员公署,并于苏州市,实行市管县体制,沙洲县隶属苏州市。1982年,张家港港正式对外开放。1986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沙洲县,设立县级张家港市,由苏州市管辖。
参考资料:
截至2023年,张家港市辖3个街道、7个镇;市人民政府驻人民中路8号。
张家港市另设3个经济功能区。
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3年,位于张家港的主城区。2011年升格为国家级经开区。区域面积为153平方千米,总人口58.6万,其中户籍人口29万;下辖4个城区街道、5个城郊办事处,管理53个社区、22个行政村。获评“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20多项“国字号”荣誉。
截至2024年5月,累计批办外资企业490家,其中世界500强和国际行业龙头投资企业50多家。拥有上市企业11家,规上工业企业382家,其中销售超亿元工业企业160家,入库税金超5000万企业42家。2023年,完成GDP1001.37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952.8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5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76.93亿元、工业投资81.7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7亿美元。
张家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江苏省级开发区,位于张家港市东南部,2015年11月筹建。截至2024年5月,张家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区域面积约94平方千米,总人口约17万人,户籍人口9万人;下辖3个区域综合管理服务中心、14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另于2023年成立3个动迁安置社区。是苏州唯一连续荣膺六届的全国文明镇,先后荣获“中国棉纺织·毛衫名镇”“中国精纺·毛衫名镇”、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2023年,开发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8.4亿元,可比价增速12.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19亿元,同比增长23.7%,规上工业总产值207.23亿元,增长3.5%,固定资产投资61.29亿元,其中,工业投资12.5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947万美元。
冶金工业园位于张家港市北部,区划面积114.32平方千米,辖2个办事处、23个行政村、1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7万,其中户籍人口11.48万。蝉联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全国文明镇”,获评江苏省乡村振兴先进集体、苏州市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地区、苏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示范镇。
园镇现有工业企业超1800家,世界500强企业3家、规上企业153家、销售超5000万元企业74家、省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企业2家、境内上市企业5家,获评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19家,形成新材料、新医疗、新能源三大优势产业板块,拥有沙钢、信义、浦项不锈钢、劢迪等一批龙头型企业,建有江苏沙钢研究院、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家港产业中心,张家港医疗器械高新产业园跻身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十大基地,玖隆物流园获评全国优秀物流园区。2023年,园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76.69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1775.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96亿元,位列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第8位。
张家港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江苏省东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湖北部,是沿海和长江两大经济开发带交汇处的新兴港口工业城市,位于长江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汇处。经纬度为北纬31°43'12″~32°02',东经120°21'57″~120°52'。陆地分别与常熟市、江阴市接壤;北濒长江,与靖江市、如皋市、南遥市隔江相望。与靖江、南通(含如皋)、常熟、江阴交界线总长189.86千米。张家港市被大中城市环绕四周,东南距上海市98千米;南近太湖,分别距无锡市58千米、苏州市90千米;西距常州市55千米、南京市200千米;北隔江距南通市62千米。截至2022年,市域总面积999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的0.92%、苏州市面积的11.62%。其中陆域面积777平方千米。陆地东西最大直线距离44.58千米,南北最大直线距离33.71千米。北宽南窄,呈三角形。
张家港境内的地质,与江南古陆的莫干山地和太湖流域区的地质活动密切相联。江南古陆具有很大的活动性,震旦纪以来经常表现有垂直升降运动。莫干山地为古陆轴带,作东北——西南方向延伸,张家港在这一轴带的北部。加里东运动以来,莫干山区以上升为主,太湖流域以下降为主。莫干山区上升受到的剥蚀和切割造成太湖流域深厚沉积的条件。经过白垩纪,到第三纪的地壳运动,使莫干山区发生断裂上升,形成断块山地,太湖流域沉降形成凹陷。第四纪以来逐步形成如今的地貌状态。
张家港市主要受扬铜地震带所控制,在大地构造上属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古拗陷的东部,苏锡中台拱的北东部,北邻苏北中新拗陷,南部和东部与钱塘褶皱带相连,西部是常州中凹陷。境内基本构造格架为“二隆二凹”构造形式。“二隆”是段山―张家港褶断束、顾山―同官山褶断束;“二凹”是祝塘―锦丰凹陷、谢桥凹陷。境内有北北西向、北西向和北东向(华夏)构造发育,形成网络系统。其中北北西向断裂有鹿苑―大新断层;北西向断裂有龟山(张家港)断束,凤凰―三甲里断层,西张―后塍断层,港口―张家港断层,福山―鹿苑断束,东常断层和南丰断层;北东向断裂有顾山―同官山褶断束,鸷山―福山断层;北东向断裂有顾山―同官山褶断束,鸷山―福山断层,张家港断束,华市断层,砂山断层,段山断层,定山断层,香山断层和沿江断层。华夏系的顾山―同官山褶断束、张家港褶断束和段山褶断束向北东延伸可与江北南通地区构造相连接。
张家港境内主要是第四系沉积覆盖,厚度为90~240米,是全新统现代沉积。西南零星出露基岩属泥盆系茅山群的紫红色砂砾岩。第四系覆盖层从地面向下依次为:可耕层为2~3米;耕层下面是砂质粘土、粘土层,隔水性能较好,厚度为50~70米;在地面以下70~150米之间,有含水性较好、透水性较强的细砂层、粘质砂层、中砂层、砾石层,但中间夹有含砾粘土层、粘土层等不透水层;在地面140~240米以下是砂岩、灰岩、砾岩层。在第四系覆盖层下有白垩系的杂色砾岩、粉砂岩及灰岩,厚度约210米;三迭系青龙群的灰岩和钙质泥岩,厚度约600米;二迭系龙潭组的海陆交互相岩层、砂岩、灰岩、泥岩等,厚450余米;石炭系的砂岩、灰岩和泥岩等,厚450余米。
张家港全境地势平坦,地跨长江三角洲平原的两个地貌副区,即长江南岸古代沙嘴区和靖江常阴古沙洲区。北面临江,双山沙孑立江中,长江水域宽阔,沿岸滩地绵长。平原上散落着零星山丘。长期的人类活动,使张家港地貌形态复杂多样。
张家港市境内地貌根据地面黄海高程(吴淞高程——1.924米),可分为丘陵、高平田、平田、低平田和圩田。其中,南部地区主要为高平田、平田和低平田,北部地区均为圩田,丘陵主要散落在塘桥镇的妙桥地区、金港镇的南沙地区和凤凰镇的少量地区。
张家港市南部地势高亢,高程(吴淞零点,下同)为5~8米,古代沙嘴的不连续形成了一系列地平田和碟形低洼地,高程4~5米。还有许多不规则的池塘以及弯曲的塘浦。古长江岸线断续地横亘东西,高7~8米,成为全市之脊。北部由江中沙洲和边滩积涨而成,地势低平,高程为3.5~5米,江岸边滩仍较发育,沿岸江中还有浅滩沙洲,水涨淹没,潮落露出。人们为了抗御江潮,围圩垦殖,在沿江圩区留下了纵横密布、鳞次栉比的堤岸,一般高出地面2—3米。沿江的主江堤高程为8~9米。
张家港市属北亚热带南部湿润性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全市的四季时间为:3月至5月为春季,6月至8月为夏季,9月至11月为秋季,12月至翌年的2月为冬季。境内受季风环流影响较为明显,其中冬季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温高温润。
张家港市年平均气温为16℃,气温的月际分布变化较大,夏季平均气温最高,为26.5℃;其次是秋季,为17.9℃;再次是春季,为14.6℃;冬季最低,为4.9℃。全市最高气温月出现在7月,月平均气温27.9℃,最低气温月出现在1月,月平均气温3.5℃。年平均降水量1077.9毫米,年际降水量变化较大,降水的四季变化也比较明显。夏季降水集中,平均降水量502.5毫米,春、秋季分别为262毫米、170.5毫米,冬季降水量为142.9毫米。秋、冬、春三季均可能降雪,年平均降雪日数7.6天。全市年平均雨日为127.9天,年际差异比较明显。平均年日照时数1887.2小时,占可照时数的43%。日照时数的时间分布规律同降水量相一致。夏季平均日照时数为538.9小时,秋季为489.3小时,春季为470小时,冬季为389小时。各月平均日照时数以7月份最多,为196小时;1月最少,为124.5小时。初霜日期平均出现在11月11日,终霜日期平均出现在次年的3月30日。平均无霜期为225天,最短为191天(1992年),最长为251天(1994年、2002年)。
夏季常年6月17日入梅,7月9日出梅,梅雨量250毫米。张家港市其中,春季常有晚霜、倒春寒危害,梅雨结束后易出现伏旱。夏季常有强雷暴、破坏性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等局地强对流天气,初秋时常有连阴雨,冬季会出现大雪、暴雪。
张家港北临长江、南近太湖,属于长江流域太湖水系。河、港、套、塘、浦纵横贯通,交织成网。长江环绕西北、北和东北面。张家港河、二干河与太湖相通。境内的纵向河道一般称浦、港,横向河道一般称塘、套,也有统称河、泾。截至2023年,全市有大小河道7300多条,长江岸线80.4千米。其中张家港、盐铁塘、二干河、东横河、南横套5条河道为区域性河道。通江主干河道有张家港、十字港、太字港、朝东圩港、一干河、二干河、三干河、四干河、五干河、六干河、七干河共11条河道,与其它主干河道一起贯穿全市。
张家港港位于感潮河段内,潮汐属非正规半日潮,最高潮位6.69米,最低潮位0.74米,平均潮差3.19米。潮流流态为往复流,但在洪水季节有时为单向流,流向均与岸线走向基本一致,无回流等现象。大潮平均流速0.32米/秒,落潮平均流速0.48米/秒。航道吃水限制:13~14米,受铜沙金浅滩影响,船舶吃水在淡水9.5米以下可乘潮而进。
2004年,张家港市正式编制完成《张家港市水资源综合规划》。该规划统筹考虑了全市防洪安全、饮水安全、水资源供给和节约保护、水运物流发展、水景观与水文化建设等,从宏观上确定了全市中长期水利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对重点水利建设项目作出具体安排,计划通过10-15年时间沟通骨干河道,形成“十纵——六横——八湖”的水系网络,使全市水系纵横互通,相互联系,从根本上改变张家港市生活、生产和生态水环境。2005年,张家港市水利局根据全市区划调整和总体发展框架相继编制完成了全市各片区水系调整和水环境建设规划,进而细化为城乡河道疏浚整治、农村河道拆坝建桥等专项规划,并积极推进规划的实施。与此同时,张家港市水利局编制完成《百年一遇江堤建设规划》,全市初步形成了以水资源综合规划为核心,范围覆盖全市陆域、江堤、长江河道的较为完整的水利规划体系。
张家港市境内土壤分为水稻土、潮土、黄棕壌3个土类、6个亚类、9个土属、34个土种、9个变种。
其中,盐铁塘以南地区系泻湖相沉积物发育而成的水稻土区,主要分布在金港镇的南沙、后腔地区,和杨舍镇、塘桥镇、风凰镇,主要以黄泥土、白土、乌珊土三个土属为主,青泥土仅限于塘桥镇个别村少量面积。
盐铁塘以北至沿江地区系长江冲积物发育而成的潮土区,主要分布在杨舍镇的东莱、阳地区,金港镇的德积、中兴、双山和后滕部分地区,塘桥镇的妙桥、鹿苑部分地区,大新镇、锦丰镇、乐余镇、南丰镇、常阴沙管理区。其中夹砂土分布在盐铁塘以北的广阔圩区,砂土主要分布在锦丰镇、乐会镇、南丰镇、大新镇和金港镇的中兴、后睦,杨舍镇的东莱部分地区。潮泥土主要分布在盐铁塘两岸和杨舍镇、金港镇的后腔地区、塘桥镇的鹿苑部分地区。白蚬土主要分布在塘桥镇的鹿苑、金港镇的南沙部分地区。
山丘地区为黄棕壤土区。主要分布在凤凰镇的凤凰山,金港镇的香山、长山等山丘。
张家港市地处长江河口感潮河段,受到长江上游径流和沿海风暴富侵袭的双重威胁,洪潮灾害多发。境内灾害性的风暴潮往往发生在天文大潮、台风、上游大洪水三者汇聚或遭遇其中两者时。1986年~2005年,全市有灾情记录的56次,其中重大灾害38次。主要气候灾害有干旱、雨涝、台风、龙卷风、冰雹、低温冻伤、雷击等。
张家港市地处长江下游南岸,自然环境优越,地势平坦,平原广泛分布,丘陵零星分布;城镇化建设程度高,地质环境条件较脆弱,地质灾害易发,地质灾害类型为地面沉降、地裂缝、滑坡、崩塌、岩溶塌陷以及特殊类土灾害等。
2019年,张家港市有3次台风影响,分别是第9号台风“利奇马”、第13号台风“玲玲”、第17号台风“塔巴”。其中,第9号台风“利奇马”于8月10日1时45分在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城南镇沿海登陆,22时进入苏州境内的太湖金庭镇,先后经无锡市、张家港市继续向北,于11日4时进入南通市如皋市境内,是1949年以后登陆东南沿海的第3个超强台风。受“利奇马”影响,8月9日夜里到11日,张家港全市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锦丰镇197.7毫米、金港镇148.7毫米、凤凰镇136.1毫米、南丰镇117.1毫米、杨舍镇110.4毫米、塘桥镇110.2毫米、大新镇110.1毫米、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02.1毫米、乐余镇95.8毫米。锦丰出现每秒21.1米(9级)大风,乐余出现每秒19.7米(8级)大风,常阴沙出现每秒19.1米(8级)大风。
截至2021年,张家港市地表水中河港蓄水量丰水年为2.36亿立方米,中等干旱年为9700万立方米。全市沿江各闸共引水11.58亿立方米,排水38.59亿立方米。其中,汛期沿江各节制闸共引水5.89亿立方米,排水24.33亿立方米。全年实际用水量:地表水9.18亿立方米(火电企业用水量为全口径计算),浅层地下水106.8万立方米。
截至2019年底,张家港市共有耕地26194.42公顷(39.29万亩),园地4064.44公顷(6.10万亩),林地2625.03公顷(3.94万亩),草地476.83公顷(0.72万亩),湿地2064.33公顷(3.10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5188.22公顷(52.78万亩),交通运输用地4200.14公顷(6.30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3715.75公顷(35.57万亩)。
截至2021年,张家港市境内共有野生动物资源13纲292个品种。其中,鱼纲类有刀鱼、河豚、鲫鱼等96种,爬行纲类有龟、鳖、蛇等21种,鸟纲类有野鸡、野鸭、鹰、雀等104种,哺乳纲类有野兔、刺猬、鼠等8种,另有野生无脊椎动物63种。2021年10月至2022年5月,据悉,张家港对全市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发现维管植物802种、野生哺乳动物3种、鸟类99种、鱼类73种、底栖动物22种、浮游动物81种、浮游植物125种。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0种,省级保护动物1种、中国特有鸟类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13种,中国特有鱼类5种。《张家港沿江湿地鸟类资源监测报告2020~2022》显示,截至2022年,张家港市沿江湿地调查发现鸟类213种。
张家港境内栽培植物主要有四大类,近60个品系,粮食作物有小麦、花生等,经济作物有棉花、西瓜等。圆艺作物有橘子、柿子等,蔬菜类有白菜、青菜等。据2004年调查,境内常见的绿化植物有314种,主要有香樟、雪松、银杏等。
张家港市野生植物资源比较丰富,有百余科近500个品种,常见的有24科80个品种,分布在田间、山丘、河边、滩地,可用于农、牧、渔业生产,手工编织及疾病治疗。另有常见绿化植物314种。
截至2021年,张家港市境内矿产资源已发现的矿产品种主要有:砂石、砖瓦黏土、矿泉水、煤炭、天然气等。其中探明的储量有:砂石约6000万吨,煤炭约2010万吨,天然气约8000万立方米,矿泉水约8000万立方米。2003年建成凤凰地热井温泉,水温45摄氏度,日产地热水624立方米。
2023年末,张家港市常住人口14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74万人,下降0.5%。城镇常住人口108.13万人,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5.1%,比年初提升0.7个百分点。年末户籍总人口92万人,出生人口3495人,死亡人口9557人,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6.55‰。城镇化率为75.08%。
张家港市人口以汉族为主。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全市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81%,有少数民族34个。张家港市属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具有外来少数民族人口流动日趋活跃,散杂居城市化特征日益明显等特点,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市共有少数民族2.2万余人。其中,常住少数民族0.39万余人,流动少数民族1.8万余人,有苗族、土家族、彝族、回族、壮族、满族、布依族等44个民族。
张家港市的4大主导产业为冶金新材料、智能装备、化工新材料、高端纺织。4个特色新兴产业为新能源、数字经济、先进特色半导体产业、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产业。2023年,张家港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65.8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09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1681.35亿元,增长3.6%;第三产业增加值1653.36亿元,增长3.6%,三次产业比重为0.9∶50.0∶49.1。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3.31万元,增长3.7%。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7.07亿元。全年新设市场主体25362户,其中新设企业8382户。年末全市共有市场主体22.37万户,其中企业7.90万户,比上年增长11.7%,个体工商户14.47万户,比上年增长12.7%。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883元。
2022年,张家港市第一产业有优质粮食、绿色蔬菜、精品园艺、健康畜禽、特色水产五大主导产业。拥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1个、苏州市级现代农业园区8个,高标准农田、高标准池塘建设占比超80%,农机化综合水平达94.91%,拥有各级农业龙头企业72家,其中省级以上11家,拥有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4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70家、示范家庭农场265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15.47:1。
2023年,张家港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7.43亿元,增长3.5%。其中农业产值36.36亿元,林业产值5.61亿元,牧业产值3.32亿元,渔业产值2.81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32亿元。全年粮食实现稳产目标,播种面积47.22万亩,增长0.2%;总产量22.30万吨,增长0.7%。主要农产品中,蔬菜产量26.43万吨,增长0.4%;猪肉产量3005吨,增长33.1%;水产品产量9555吨,增长0.5%。
2023年,张家港市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08万亩,全国农田建设综合监测监管平台上图入库高标准农田22.08万亩。全市农机总动力30.43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99.65%,特色农业机械化水平81.97%。农业电子商务销售额21.27亿元,新增苏州市智慧农业示范生产场景3家,农业物联网推广应用面积14592亩。
工业是张家港最大的“看家本领”。截至2024年1月,张家港打造了涵盖33个工业大类的工业体系,拥有工业企业17000多家、规上工业企业1566家,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47%以上。冶金产业是张家港支柱产业之一,也是优势产业。氢能是苏州八大未来产业之一,而且苏州将张家港设定为发展氢能的“主阵地”之一。装备制造业是张家港市重要的支柱产业,约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17%左右。
张家港市有全球最大的粮油加工产业园——中粮东海粮油工业(张家港)有限公司,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面板制造商——信义光能控股有限公司,全球最大的工业激光设备生产商——大族激光。2023年,张家港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638.32亿元。其中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840.98亿元,同比增长5.8%,增加值同比增长7.8%;装备制造业中汽车制造业实现产值269.38亿元,同比增长16.2%。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220.42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9.4%,高于同期0.5个百分点。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51.83亿元,增长4.1%。其中建筑、安装工程产值248.96亿元,增长3.3%;竣工产值213.42亿元,增长40.3%,竣工率为84.7%。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522.27万平方米,下降12.4%,其中新开工面积346.12万平方米。
从2024年起的未来三年,张家港市计划升级焕新钢铁、化工、纺织等传统支柱产业,发展壮大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前瞻性培育新型储能、第三代半导体、商业航天、氢能等未来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到2026年,张家港要实现新型工业化,实现工业领域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形成冶金新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智能高端装备、高端纺织、新能源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工业产值超1万亿元。
张家港市第三产业中主要行业包括航运物流和旅游业两部分。2023年,张家港市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7.22亿元,新兴产业投资253.21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205.59亿元。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6.31亿元,进出口总额2835.1亿元,本外币存款余额6138.71亿元,新增上市企业3家、资本市场直接融资38.13亿元。年末上市企业累计达34家,其中境内上市企业32家(科创板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累计77家。全口径保险业务收入80.27亿元。年内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23家,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1078家。
2023年,张家港市货物运输周转量完成73.65亿吨千米,港口货物吞吐量2.52亿吨,外贸进出口运量7043.5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00.8万标箱。全市实现邮政业务总量12.91亿元,快递业务9288.53万件,快递业务收入12.45亿元。通信业务总收入22.91亿元。
2022年,张家港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15.65亿元,下降18.9%;接待国内外游客598.83万人,下降15.5%。
截至2023年末,张家港市有各类学校183所,在校学生23.12万人,专任教师15805人。其中高校2所,在校学生17139人,专任教师558人;普通中学45所,在校学生61189人,专任教师4850人;小学41所,在校学生102654人,专任教师6138人;幼儿园89所,在园幼儿36601人,专任教师3153人。2023年,张家港市通过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实地核查评估验收;通过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的评估认定。
2023年,张家港市新增普惠托育机构11家,公办幼儿园提供托位1715个;云盘小学沙洲湖校区等5所新建学校投入使用,新增学位4320个。
2023年,张家港市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23家,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1078家。新开工科创孵化载体面积66.06万平方米,新增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新增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5家,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245项。引进科技招商项目1880项。苏州市瞪羚计划入库数同比增长70.2%,增速列苏州第一;3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获评省级绩效评价“优秀”等次,优秀数量列苏南县(市)第一。
2023年,张家港市全市新增张家港市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112名。新增国家重大人才工程A类人才20人、省“双创计划”人才17人、“姑苏计划”人才39人,长期引进外国专家82人。在全国首创“县域创新格次赋分机制”、首发“产业专家创新资源平台”;获评苏州市唯一的外国专家江苏省“友谊奖”。
张家港有着数千年的古老文明,文化事业历来比较发达。
城南文体中心
张家港市城南文体中心于2023年建成开放,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总投资2.2亿元。该馆整合全民健身、体育培训、艺术普及、全民阅读、文旅客厅等功能,日均接待超一万人次。
图书馆
截至2022年,张家港市共有2个市级图书馆、29个镇(分馆)办事处图书馆、142个村农家书屋、109个社区图书室,还有森林书屋(梁丰生态园)、湖畔书房(暨阳湖生态园)、竹林童话书屋(张家港公园)、源书房(沙洲湖)、艺书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多个城市益空间,另外还有“共读张家港”微信小程序(线上)。2023年,张家港市全市累计建成24小时图书馆驿站56家;市级图书馆总藏书量313.14万册,其中图书301.49万册。
美术馆
张家港市美术馆位于人民东路5号市文化中心内,2009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展厅面积2600平方米,拥有600米标准展线,现有藏品800余件。美术馆秉承“展览是兴馆之策、收藏是立馆之本、教育是强馆之路”的理念,成功策划举办了三届“全国中青年中国画邀请展”等精品展览;组织开展了“移动美术馆”等公共美术教育活动,其中“张家港美术馆自闭症儿童个体绘画干预与听障儿童艺术创作指导”和“行走中•美的力量——张家港市美术馆公益行”项目分别荣获了由文化部和旅游部艺术司颁发的“2016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公共教育项目奖”、“2017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公共教育项目”提名奖,“看得见的二十四节气——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获评文旅部2018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公共教育项目为新时代提升公众审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文化供给和服务。
保利大剧院
张家港保利大剧院位于张家港人民东路605号,是张家港市人民政府投资建设的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是张家港市委、市政府在“十一五”期间重点民生工程。剧院总投资2亿多元,总建筑面积22117平方米,观众席位共1143座。剧院配备有贵宾化妆间、贵宾接待室、排练厅等多项附属设施。可满足国际、国内各类文化演出及大型会议的接待需求。
张家港博物馆
张家港博物馆是集教育、收藏、陈列、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总建筑面积为12000平方米,有“长江文化博物馆”“张家港历史文化陈列”“张家港民俗文化展厅”“书画艺术展厅”“碑刻陈列展示区”五大主题陈列。有各类馆藏文物5783件(套),钱币10000余枚,种类涉及石器、陶器、瓷器、金银器、玉器和钱币等,同时还收藏了各类现代字画。博物馆参与发掘的东山村、黄泗浦等遗址分别取得了“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等多项考古成果,已陆续出版发行《张家港市历史文化资源报告》《文明溯源——张家港文物精粹》《东山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等书籍。张家港博物馆自2004年起实行免费开放,除基本陈列外,博物馆年均引进各类展览10余个,年均接待观众10余万人次。
2019年7月,张家港市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挂牌成立,是全省首批试点的县级融媒体中心之一。中心(集团)成立了新闻融合传播中心、广告融合经营中心,打造报、台、网、端、微、屏、抖、户外“八位一体”的全媒体传播矩阵。“今日张家港”客户端主动对接智慧城市建设,截至2022年9月接入全市1500多项服务功能;拿下张家港高铁站内的媒体资源,开辟县级媒体主导高铁站广告发布的先例;与京东合作打造全国第一个县级融媒体·京东直播基地,探索“县级融媒+头部电商”的新模式。
2021年,张家港市融媒体中心《突出“三维赋能”,构建“媒体+数字政府”新生态》入选江苏省18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优秀案例;2022年荣获长三角媒体融合先导单位称号,是江苏省唯一获奖的县级融媒体中心。截至2022年7月,张家港市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拥有“今日张家港”APP、电视新闻综合频道、广播综合频率、《张家港日报》、“张家港发布”公众号、“偶俚张家港”公众号抖音号视频号、“遇见张家港”公众号视频号等多个平台,粉丝量超300万。
截至2023年末,张家港市拥有卫生机构537个,其中医院37所;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总数14877人,卫生技术人员1223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004人,核定床位数9753张。全市村(居)民医疗互助已覆盖203个村(社区),61.85万人,募集资金超3.2亿元,补助总额2.61亿元。八大类慢性病患者配药不出镇(区)比例达80%,不出社区比例达50%。职工和居民医保住院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分别达89.5%、77.8%。
截至2022年7月中旬,张家港市共有定点医药机构903家,其中:定点医疗机构307家、定点零售药店596家。定点医疗机构中,定点医院37家(三级医院3家、二级医院11家、一级及以下医院23家),定点护理院6家,妇保所1家,疾控中心1家,定点社区卫生中心(站)193家,门诊部、诊所62家(普通诊所2家、口腔诊所40家、中医诊所18家、眼科诊所1家、盲人医疗按摩所1家),卫生所6家,医务室1家;定点零售药店中,单体药店405家、连锁药店191家。其中,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被确认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市中医医院被确认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澳洋医院被确认为三级综合医院。
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始创于1962年,是苏州市县级医院首批三甲综合医院,入选江苏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单位。是苏州大学附属医院、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张家港临床医学院,承担医疗、护理的本科教学任务。是苏州市首家电子病历功能应用五级医院,全省少数拥有自建平台的互联网医院,获评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甲等医院。医院占地面积180亩,建筑面积23.87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873张。医院在职职工2342名,其中高级职称710名,硕博士456名,硕/博士导师14名,江苏省“333人才”2名、姑苏医学领军人才1名、姑苏医学重点人才2名、姑苏医学青年拔尖人才4名、张家港市名医14名、张家港市学科带头人23名。2023年,诊疗总量160万人次,出院7.43万人次,手术3.04万人次。
全院共有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4个,苏州市重点学科3个,苏州市重点专科16个。是江苏省县级医院首家肿瘤防治中心、标准版中国胸痛中心、中国房颤中心、国家高级卒中中心、江苏省VTE联盟副主席单位唯一的县级市医院,在苏州地区首批获得五大救治中心大满贯。
截至2023年,张家港市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5.73平方米,万人拥有健身设施数92.29件。义务教育阶段累计建成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44所、全国校园篮球特色学校4所、江苏省足球后备人才示范学校3所,张家港市体育运动学校获评“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在第十九届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