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茨基海隆

更新时间:2022-01-06 12:52

沙茨基海隆,位于西北太平洋的Shatsky(沙茨基)海隆是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324航次的重点研究区域。该大洋高原位于三洋脊交叉节点处,面积较大,形成于磁倒转时期。对于该大洋高原的形成机制一直存在着争议,其中最主要的为洋脊假说和幔柱头假说。前期的一些调查研究显示该隆起的形成与洋脊或幔柱头存在某种联系。该航次的目的就是对该区域进行深入的调查,从而更好的了解该高原的形成机制。因为若是它的形成原因为脊脊脊三联点,即洋中脊成因,那它就可能代表了一种类型的大洋高原的形成机制,若是结果显示它更符合幔柱头假说,那么它就可以为幔柱头假说的成立提供又一证据。所以对沙茨基海隆地区形成机制的研究就变得非常重要。前人曾对沙茨基海隆地区做过一些研究,但是因为沙茨基海隆地处太平洋,为大洋高原,难以采样,所以一直缺乏足够的样品和证据。因此IODP(IntegratedOceanDrillingProgram综合大洋钻探计划)特意为该地区设计了324航次来进行此地区的地质调查,以期望能进一步了解该地区的形成原因。而本文就是将该航次所取得的FMS(FormationMicro-Scanner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测井)资料进行处理,解释并同时结合磁条带,地震,岩心等其他资料对该地区的形成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FMS成像测井技术是目前来说较为先进的测井技术,由于其具有高分辨率、直观性等特点,在原始产状识别恢复、沉积相态等的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应用的是综合地质处理解释软件Geoframe,对该航次U1347A、U1348A、U1349A3口钻井中的FMS成像测井资料进行了处理并进行了相应地质构造的解释、产状恢复。接着又应用由FMS成像测井资料恢复的岩心节理的真实产状值,绘制了产状玫瑰花图,进行了构造应力场的探讨。得出的结论是,沙茨基海隆地区TAMU地块的形成比较符合大洋中脊扩张学说,而对Ori地块的应力场分析则显示Ori地块的形成较符合幔柱头假说。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内容:沙茨基海隆的研究区概况;FMS成像测井原理及产状恢复原理,主要介绍FMS测井仪器,测量原理,断层解释及产状恢复原理;本次应用的基础资料,包括取得通道、324航次的钻探计划、磁条带、岩心资料组成及构造、地层单元的描述、FMS测井图像的描述;FMS测井资料的处理解释过程;处理、解释应用的软件Geoframe的介绍及相应的FMS资料处理解释流程;FMS构造识别,产状恢复结果及古构造应力场的分析;沙茨基海隆形成的各种假说及前人的先期研究;以及结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