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虫

更新时间:2024-10-11 21:38

沙虫(学名:Sipuncula)是星虫动物门动物的统称,包括方格星虫纲、革囊星虫纲2纲,4目,6科,12属的39种动物。沙虫又名海蚕沙、海蚕、沙肠子、海肠子、星虫。沙虫身体呈长圆筒形,表面光滑,呈乳白色,略带淡红色,体长 50-250mm。体壁上有纵肌和环肌交错排列,形成格子状花纹。沙虫的吻部短小,长约15-35mm,表面没有环纹,但有许多疣状突起,前端伸展时呈星状。

动物学史

星虫动物的研究始于16世纪,最早作报道的是Rondelet,他对两种星虫分别作了描述并绘图,将其称之为小喙蠕虫和大喙蠕虫。前者在以后被订名为裸体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后者是前者的同物异名。1766年,Iinnaeus在《自然系统》第十二版中订立了方格星虫属(Sipunculus),并分别称前两种动物为(Sipunculus nudus)和(Sipunculus saccatus),把它们归入蠕形动物。

星虫动物作为一个独立的类群得到承认最早是在1823年,Delle Chiaje在对裸体方格星虫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描述后,提出它应属环节动物,并将该类动物取名为Sifun-culacei。1827年,de Blainville则称之为 Sipunculidia,认为它与寄生的蠕虫有关。1828年,Leuckart建立了革囊星虫属Phascolosoma。1847年,Quatrefages 建立桥虫类,包括星虫类、螠虫类和曳鳃虫类,认为这三类动物是连接环节动物和海参类的桥梁,此观点在以后的数十年间曾得到广泛的承认。但是,1881年,Hatschek又否定了桥虫类的提法,而将星虫与螠虫同归人环节动物门。1898年,Sedgwick认为星虫动物应提到高一级的分类阶元,反对采用桥虫类名称,于是建立了星虫动物门 Sipunculoidea。以上的各种分类学命名法无一被广泛接受,而Quatrefages在1847年提出的桥虫类观点却被逐渐采纳,并在许多动物学书籍和刊物中得到应用。1964年,Stephen提出用 Sipuncula作为星虫动物门的名称,这个名称一直沿用。

形态特征

沙虫呈长圆筒形,体长50-250mm,表面光滑,呈乳白色而稍带淡红色。体壁上具纵肌,与环肌交错排列,呈格子状花纹。两侧对称,分为吻部(翻吻)和躯干部(后体部)两部分。吻部短小,吻长约15-35mm,表面无环纹,但有许多疣状突起,吻部前端伸展时如星状。躯干部较粗,肌肉层发达。其前部的背面有肛门,腹侧面各有1个肾孔。

吻部

沙虫的吻部呈筒状或长管状,长度通常为躯干部的一半或更长,少数种类(如瘤体星虫)的吻部长达躯干的数倍。吻部末端常生有角质小钩或棘刺,称吻钩。吻部顶或前端称口盘,其背侧通常生有具叶状瓣的项器,口孔位于门盘的中央。门盘围缘上生有许多触手,触手分围口触手和项触手,触手的形状变化较大,形似折叠扁平,指状或细长丝状。

躯干

沙虫的躯干呈粗筒状,体色多样,包括乳白色、浅灰色、黄褐色和棕褐色等。体表有许多腺细胞群,导致表皮凸起,形成皮肤乳突。肛门位于靠近躯干前端的背中央,瘤体星虫的肛门前移至吻部。在近肛门处的腹侧面有2个肾孔,倭革囊星虫科只有1个肾孔。穴居礁石生活的盾管星虫科,躯干前端表皮增厚,组成坚硬的角质或钙质的盾状物,称肛门盾。肛门盾有助钻洞活动和堵塞洞口,起防御作用。

栖息环境

沙虫主要栖息于沿海潮间带滩涂区,埋居于潮间带中、低潮区的泥沙底质中,以低潮处最多,呈穴居,穴深20-40cm。

分布范围

沙虫分布于中国的台湾、山东、浙江、福建、广东和广西沿海,日本、菲律宾、新加坡、马六甲、新几内亚、巴拿马和地中海等。福建沿海泥沙质海滩中常可采到。

生活习性

食性

“沙虫属于食碎屑动物,一些种类具有高度发达的纤毛触手,可以从海水中或基质表面将小颗粒物质导入 口中。沙虫的消化道内通常含有泥沙、珊瑚颗粒、贝壳碎片、棘皮动物外骨骼碎片、硅藻和有孔虫骨骼等。

共栖

沙虫还可以与其他海洋生物共栖,例如海绵、珊瑚、海葵、足动物、单肠动物和内肛动物等。例如,海绵常与厥目革囊星虫和长颈枝触星虫共栖;单体珊瑚与米氏盾管星虫共栖;梨体星虫则与海葵和腕足动物共栖。

再生

星虫动物的再生能力因种而异,有的只能再生失去的部分触手或翻吻的顶部或躯干后端部分,有的则可再生整个翻吻,在翻吻再生过程中,变形虫状的腔细胞首先集结于伤口处,并分化为再生部的中胚层细胞,而后储在神经索中的再生细胞经过迁移以形成再生部的外胚层。

生态类群

根据沙虫的运动、栖息及摄食习性,可划分成4个主要的生态类群。如下:

穴居-吞食型

穴居-吞食型包括方格星虫科(全部)、革囊星虫科(几个种,大部分为深水种)、戈芬星虫属(大部分)及瘤体星虫属(全部),这类星虫能主动运动并无选择地吞食基质,属潜底动物。它们在软泥砂底质中相当活跃,可利用泥砂来保护自己并作为自身的食物来源;它们能通过咽来无选择地吞食沉积物。

固着石内型

固着石内型包括盾管星虫科(大部分)及革囊星虫科(大部分),这类星虫能用吻乳突及吻钩刮取基质上的碎屑,其主要群落生境为珊瑚礁,属隐居动物。它们能钻入坚硬的岩石,或在坚硬基质的裂缝或腔隙中躲蔽敌手。

隐居收集型

隐居收集型包括盾管星虫属(部分)、倭革囊星虫属(大部分)及云体星虫属(某些种),这类星虫藏于空螺壳或管中,以触手收集沉积物,大部分属底栖动物。个体一般较小,能将空螺壳、多毛类及须腕动物的管子作为其隐蔽处,唯一例外的是栖泥倭革囊星虫,它能建造粗厚的灰色泥管,并以其吻上发达的触手从周围的沉积物表面收集碎屑。长大后,它们更换狭窄的栖息场所,寻找更大的隐蔽处栖息。栖泥倭革囊星虫较偏爱易受海水冲刷的腹足类空壳或被食肉的玉螺科软体动物钻空的掘足类。该类星虫往往很少运动,其密度常受可利用空壳及管的数量所限,多在潮下带的粗砂底质中有所发现。

食浮游物型

食浮游物型包括枝触星虫属和缨心星虫属,这两个属的星虫具有发达的二歧式触手排列,其摄食方式与上述种不同。它们通过纤毛分泌黏液的机制摄食:水中悬浮的碎屑颗粒落人带黏液的纤毛冠中,运动的纤毛将碎屑收集成食物团并将其导人口中。这类星虫大部分属潮下带种,栖温带和热带海域。

生长繁殖

繁殖

在生殖方式方面,目前已知只有极少数种类的沙虫可以进行无性生殖,例如布罗克盾管星虫可以通过后体部发生横断进行无性生殖。在有性生殖情况下,生殖腺在腹收吻肌基部或其附近产生。性细胞尚未成熟,便落入体腔,在体腔液中漂浮数月方达成熟状态,然后经肾口进人肾管,在肾管内储存很短时间后,再从肾孔排出体外,在水中受精。在生殖期,肾管就兼作生殖管。

由于星虫和大多数的海洋无脊椎动物一样,都是将精、卵产入海水中,因此,排精和排卵的同时性对确保受精的顺利进行和种的存活必不可少。这种同时性取决于星虫对以下两个过程的调节:①体腔中的配子进入肾管;②配子从肾孔释放到海水中。雌性星虫的产卵与雄性星虫排精的顺序在不同种中有所不同。普通戈芬星虫一般在夏季的夜间产卵(或精子),从夜晚至黎明间的几小时内,精子或卵子呈云雾状自肾孔喷出,精、卵的排出并不同时发生。雄性星虫先从水底抬起身体前端,边摇摆边排精,精子一旦进入水中,便有了活力,而排精具诱发雌性星虫排卵的作用,当卵子排出后,随即进行受精。

发育

沙虫的发育过程有四种模式:一是直接发育(不出现纤毛幼虫期的发育),胚体自黏性卵膜中孵出时即呈蠕虫状,可爬行,无纤毛,但可区分为轮前区、(口前)纤毛轮区和轮后区三部分。二是只经过担轮幼虫期的发育,担轮幼虫的特点是有具纤毛的口前纤毛轮和顶鞭毛束。三、四都是先经过担轮幼虫期(亦属卵黄担轮幼虫)之后,再经海面球形幼虫的发育,海面球形幼虫有显著的具纤毛的口后纤毛轮带,口前纤毛轮无或退化。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沙虫全虫可入药,有清肺止咳健脾,滋阴降火的功效,主治阴虚盗汗,骨蒸潮热,肺痨咳嗽,胸闷痰多,牙龈肿痛,慢性痢疾,夜尿症等疾病。

食用价值

在福建、台湾、广东、海南等沿海地区,渔民家庭常用沙虫煮粥喂养幼儿,具有健脾、增强抵抗力等食疗作用。

人工养殖

围塘养殖

1、苗种来源。苗种可采用自然繁殖生长的未成熟个体(天然苗)或人工繁殖的苗种。

2、质量要求。苗种个体大小均匀、活力强,应激躯干绷紧,遇氧体色浅红,体表易粘附沙粒;个体重量大于0.3克,潜沙率在95%以上。购买种苗时取样观察量:10万条以上抽样1千克,10万条以下抽样0.5千克。

3、场地准备。围塘养殖可以选择废弃旧虾塘或改造低洼滩涂,必要时以推土机推挖,推出的沙土直接作为塘基,塘基要高出最大潮水高线。池塘的底质以沙质为主,富含腐殖酸、腐殖质及有机物,内部主呈灰黑色、表面淡黄色为佳。围塘留取一个1-4米宽的海水进出口,便于水体交换,进水口以30目的围网阳拦敌害生物,每月大潮或高潮时换水。围塘准备好后,每667平方米(亩)用30千克生石灰全塘泼洒,清除敌害生物。

4、放苗。放苗时将池塘注水至0.3米高,将苗种均匀撒播于围塘中,放苗密度为3万条/667平方米,苗种规格1-3厘米,待钻沙后进满水。

5、养殖管理。每月大潮高潮时纳水进行水体交换,设防逃网防止沙虫夜间游泳出逃。塘基损坏及时修复,每隔两个月排干水进行观察统计,确定苗体数量,生长情况和分布情况等。定时检测海水的PH值和盐度,确保海水变化幅度在沙虫耐受范围之内。大雨期间加大海水变换量,力争盐度变化小于15。排水观察的同时,清除塘底明显的敌害生物及海藻,发现有机物质堆积时也要及时清除或疏散。越冬养殖需在池塘加满海水以控制池塘的水温,保证沙虫冬季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另外,围塘养殖过程一般不需要投喂饲料,海水富含大量的有机质可以满足沙虫的生长。

6、收获。一般经过15-20个月养殖,沙虫生长至每500克30-40条时即可收获。

滩涂养殖

1、场地选择。有天然沙虫生长的海区滩涂均可作为养殖滩涂。优质的沙虫养殖海滩沙质粗细全面、均匀,富含有机质,颜色深但沙质不腐臭;潮流平缓,每日拥有一定的沙面流水量,但潮水冲击力一般不影响沙表地貌;底栖海藻类丰富。

2、准备工作。放苗前在养殖场地插标,标记养殖场地范围和放苗位置。标杆选材为木杆或竹竿,高60-100厘米。插植标杆时,底埋40厘米,杆间距1-2米,围成方形,面积100-500平方米。

3、放苗。海区滩涂养殖苗种主要为中培苗(1-3厘米),放苗密度为每667平方米5000-10000条。放苗时需根据潮水情况进行调整,低潮时,水面高过滩面不超过2厘米,参照标杆标注的位置将苗种均勾播散在场地内。如果退潮至滩涂干露,则将苗种均匀播撒在滩面上,然后泼海水于苗体上,助其潜沙。健康苗种一般2-8秒后即钻入沙中。放苗需避开雨天和风浪时期。放苗前,逐步调节苗种运输温度至养殖环境温度。放苗1个月后观察,苗种密度低于3条/平方米时,及时补苗至密度约10条/平方米。

4、养殖管理。沙虫在养殖期间容易因场地环境不同而逃逸,逃逸是养殖期间损失的主要原因,一般损失达30%-80%。在整个养殖期间不投饵,不施药。养殖过程中发现有淤泥及敌害生物时要及时清除。套养贝类时,养殖场地每养殖3-4年应休养1年。

5、收获。养殖8-18个月、沙虫达到商品规格时即可收获。收获时间可选择沙虫市场价格较高的时节,雇请多人挖取,挖大留小。挖掘时依经验判断,注意不要伤到沙虫身体,以免影响销售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