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06 18:13
沫河口盐卡位于安徽省五河县沫河口镇境内,由清政府建于光绪五年秋,它距今已有130多年历史,现存钦立石原碑一块,单层建筑一栋,重梁精柱结构,为标准清代的建筑风格。
现在已经列入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沫河口设立盐卡,是清朝为充税课而建。为了解决绕、漏盐税的问题,时任督司蓝翎王殿昭、朱学元、文生何如春、武生吴镇、朱大猛共同上书朝延,钦命布政使记名盐运使,随即将沫河口只收一般货物课税的关卡改为盐卡。
沫河口在境内的北淝河入淮口。北淝河上游从涡阳、蒙城、淮北、怀远、蚌埠流入这里,已经是末端,人们就叫它“末河口”。由于它是河口,就在“末”字旁加了三点“水”。还有一种说法,当年,有许多小河汊流到这里,在河口形成了很多泡沫。因此引来大量鱼虾游到这里寻找食物,而渔民们也就随着来这里打鱼捕虾。渔民们看到这个河口有大量泡沫,就把这里叫做“沫河口”。到了明代,官方正式才把这里命名为“沫河口”。
清代光绪五年秋,由政府建立的沫河口盐卡,就在沫河口镇南侧淮河内堤一块突出的高地上。它距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现存钦立石碑一块,单层建筑一栋,重梁精柱结构,为标准清代的建筑风格。现在已经列入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沫河口设立盐卡,是清朝为充税课而建。当时盐税是国家主要财政收入来源,而淮河又是盐商运输的重要通道。一些盐商为逃避繁重的课税,在经过沫河入淮口时,从沫河绕道而行。
为了解决绕、漏盐税的问题,时任督司蓝翎王殿昭、朱学元、文生何如春、武生吴镇、朱大猛共同上书朝廷,钦命布政使记名盐运使,随即将沫河口只收一般货物课税的关卡改为盐卡。
关于沫河口设卡的地理形成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这里地势低洼,方圆几十里苇草丛生,不适农耕,人烟稀少。那时,在河滩头住了朱氏三兄弟,打鱼为生,地势低洼形成河面宽阔,水流舒缓,在上游500米处是一方长年淤积而成的,方圆一里左右寸草不生的大沙滩,就在这沙滩下隐居一个磨盘大小的千年金龟,每年春秋两季,金龟都到沙滩晒盖,散射金光100多米,活像一把拱形金伞。不知何年何月,来了一位骑驴垂钓老翁,足足坐钓一年,竟然连猫鱼也没钓到一条。后来,何仙姑送来了女山湖的九天莲子作钓饵,这金龟才被老翁钓走。原来垂钓老翁是八仙之一的张果老。从此女山湖不生莲,沫河口不长龟。接着,三天的暴风雨使河北岸犯冲地倒塌,变成了陡峭的峡壁,而河床也开始北移,南岸则成了淤积成堆,形成仅有200米河面的独笼口。这里因水流湍急,过往商贾船只好下船拉纤,才能安全通过,这就是当地人常说的“上有王嘴,下有沫口”。由于各地行船比其他地方都增加了许多,清代光绪年间,才选中这里设关立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