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7 15:37
河下镇,隶属于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地处新余市城西郊,东与袁河街道和珠珊镇接壤,东南与良山镇为邻,南连九龙山乡,西南与分宜县东坑林场和钤山镇交界,西北邻界水乡。区域面积108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河下镇户籍人口为20549人。
民国元年(1912年)后,属洋津区水口乡。
20世纪30年代初,在江口、潭汾等地曾建立过乡苏维埃政权。
1949年后,属县城区保平乡,浒溪、划江、白湄村属洋津区划江乡,礼珠、礼泉村属水口区礼珠乡,龙伏、增头、江口、洋田村属水口区江口乡。
1956年,礼珠乡并入江口乡。
1958年,并入界水公社。
1962年,从界水公社分出设立河下公社。
1968年,界水撤销公社并入。
1972年,界水划出复立公社。
1983年12月,撤公社设乡。
1995年6月,撤乡设镇。
2000年6月16日,由仙女湖风景名胜区代管,岭泉、郑家村划入沙土乡。
2011年末,辖河下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河下、礼泉、礼珠、平川、浒溪、划江、白湄、江口、龙伏、增头、洋田、花园12个村民委员会;下设3个居民小组,111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河下镇辖1个社区、12个行政村:河下社区、河下村、礼泉村、礼珠村、平川村、浒溪村、划江村、江口村、龙伏村、当头村、洋田村、白湄村、花园村,镇人民政府驻河下村。
河下镇,地处新余市城西郊,东与袁河街道和珠珊镇接壤,东南与良山镇为邻,南连九龙山乡,西南与分宜县东坑林场和钤山镇交界,西北邻界水乡。区域面积108平方千米。
河下镇属半山区半丘陵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峦连绵,丘陵起伏,西北有王主龙,海拔443米,南有狗古垅山峰,海拔256米,平原处平均海拔57米。丘陵相间处有小块平原,袁河环绕于南部边境,与仙女湖相连。
河下镇境内河道属袁河水系。袁河自洋田村西入仙女湖,由西向东流经洋田、花园、江口、白湄、礼珠、划江、平川浒溪8个村,由浒溪村潭下自然村出境入珠珊镇,境内河道长4.6千米。流域面积108.27平方千米。袁惠渠从源头仙女湖坝下开始,流经白湄、划江、浒溪3个村,于丁塘自然村入珠珊镇,境内长4.5千米。
河下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旱涝、洪灾、低温、霜冻等。
河下镇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赤铁,地质储量150万吨,可采储量120万吨,已开采10万吨。现有赤铁矿1座,年产量4万吨。动植物资源丰富,主要有杉树、松树、毛竹和黄鼠狼、穿山甲、猫头鹰、蛇类等;水产品有名贵鱼种鮭鱼。
2011年,河下镇有耕地面积1.73万亩,人均0.9亩。河下镇袁惠渠有灌溉面积3500亩。
河下镇境内有全省四大水库之一的江口水库(仙女湖),库容量达8.9亿立方米;另有中小水库16座,蓄水量达84万立方米。
截至2011年末,河下镇辖区总人口20491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2458人,城镇化率60.80%。另有流动人口5780人。总人口中,男性10615人,占51.80%;女性9876人,占48.20%;14岁以下3134人,占15.30%;15~64岁16059人,占78.37%;65岁以上1298人,占6.33%。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20491人,占100%。2011年,人口出生率11.72‰,人口死亡率4.86‰,人口自然增长率6.86‰。
截至2017年末,河下镇常住人口为23267人。
截至2019年末,河下镇户籍人口为20549人。
2011年,河下镇财政总收入7600万元,比上年增长27.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190万元,比上年增长65.8%。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185.5万元,增值税24.3万元,企业所得税353.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5%、26.4%、32.5%。人均财政收入3709元,比上年增长26.0%。农民人均纯收入9196元,比上年增加20.1%。
截至2019年末,河下镇有工业企业36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4个。
2011年,河下镇农业总产值达到9413.4万元,比上年增长5.8%,农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6.8%。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水稻种植面积29581亩,产量21538.2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等。棉花种植面积2286亩,产量300吨;花生种植面积849亩,产量197吨;蔬菜种植面积2300亩,产量1690吨。
河下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5.0万头,年末存栏2.22万头;家禽饲养量6.7万羽,上市4.9万羽。截至2011年末,林地面积8.9万亩,累计造林1.1万亩,林木覆盖率53.8%,活立木蓄积量20.3万立方米。果林面积3200亩,其中柑橘3000亩,产量4000吨。2011年,水库(塘)养殖面积782亩,产量200吨。
河下镇是化工、矿产开采与加工、机砖生产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工业总产值2011年达到23.7亿元,比上年增长2.0%,工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84.3%。截至2011年末,有工业企业30家,职工1730人,其中赣锋有机锂公司、华晨钢材批发城、大强磷化、协盛矿业、河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为境内骨干企业,2011年,实现产值15.6亿元。
截至2011年末,河下镇有商业网点56个。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3亿元;城乡集市贸易市场2个,年成交额0.5亿元。
2011年末,河下镇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5.0亿元,比上年增长2.0%;各项贷款余额5.3亿元,比上年增长15.0%。
2011年,河下镇全年电信业务收入200万元。
截至2011年末,河下镇有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630人,专任教师22人;小学3所,在校生1200人,专任教师8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850人,专任教师76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310万元,占财政总支出比例的27.0%,比上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
截至2011年末,河下镇有农业技术推广站1个,科技协会个,科普协会6个,科普基地3个。
截至2011年末,河下镇有镇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12个中心书屋1个,藏书近30000册。
截至2011年末,河下镇有体育场所14个,其中学校体育场6个。12个村、1个社区都建有运动休闲场所,5个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0.0%。
截至2011年末,河下镇有医疗卫生机构19个,其中卫生院1所,卫生所18所;病床2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0张。专业卫生人员23名,其中执业医师5人,执业助理医师2人,注册护士9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1人、执业(助理)医师0.3人、注册护士0.4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3.9万人次。2011年,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5.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7255人,参合率100%。
2011年,河下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69户97人,支出24.9万元,比上年增长42.2%;城市医疗救助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97人次,共支出8000元,比上年增长13.4%。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645户719人,支出90.6万元,比上年增长16.7%;农村医疗救助217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750人次,共支出2.2万元,比上年增长10.3%。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1人,支出12.9万元,比上年增长15.0%。敬老院1家,床位50张,集中供养农村五保人员41人,另有分散供养五保人员85人,共支出1.1万元,比上年增长27.4%。社区服务中心1个。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6910人,参保率98.0%。
截至2011年末,河下镇有邮政支局1处,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36千米,乡村通邮率100%。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2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500门,固定电话用户15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30%;移动电话用户15500户;互联网用户1300户。
河下镇有乡级公路3条,总长13.8千米。境内新余汽车西站已基本完工,日客运量6000人次。2011年末,镇区有客运站,日发客运汽车84班次,日均客运量9500余人次。
仙女湖原名江口水库,地处新余城区西南20千米,是江西省4大水库之一,相应水面面积75平方千米,库区有大小岛屿72个, 50平方千米的水域,97个岛屿,沿湖140多公里的岛屿山林,古树名木、农舍村寨、响泉飞瀑,形成一幅幅天然图画。据考古学家考证,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在仙女湖地区繁衍生息。千百年来,先人们的智慧和劳作,为这方水土留下了深厚凝重的文化积淀和人文胜迹。尤其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任分宜教渝时撰写的《天工开物》,为仙女湖灵山秀水平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湖内有闻仙塔、万年桥、读书台、铃岗岭、昌山庙、龙王庙等人文景观,开发了蛇岛、白鹭岛、猴岛形成仙女湖风景旅游区的一大特色。
2022年3月,入选拟命名2021年度江西省级卫生乡镇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