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自然博物馆

更新时间:2024-10-15 10:47

河南自然博物馆(Henan Natural History Museum),即原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金水东路18号,建筑面积5870平方米,布展面积4100平方米,是河南省自然资源厅直属、正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是一所科普型自然类博物馆。

历史沿革

1956年,河南省地质局筹建处成立,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同时开始筹建。

1960年,在郑州市金水路80号(原20号)建成地质博物馆楼1栋,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同年5月,全国博物馆会议将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列为全国七大省级地质博物馆之一。

1966年,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已有9个陈列室,馆藏各类标本3.4万多件。文化大革命期间闭馆。

1983年,重新筹建地质陈列馆,迁郑州市互助路25号。

1984年,重新开馆,设置金属矿产、能源矿产、非金属、岩矿、古生物、宝玉石等6个展室,仅余标本1600余件。

1985年9月,恢复“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名称。

1991年,河南省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河南省地质矿产技术经济研究室,为河南省地质矿产局直属事业单位,并将地质博物馆、地质资料馆、地质图书馆划归其管理。

2001年5月,河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豫编[2001]19号文件批准,撤销地矿局省地矿技术经济研究室,将其所属的图书馆、资料馆、地质博物馆分离出来,组建河南省地质博物馆,作为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管理的直属正处级事业单位。

2002年,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新馆(即现院区)筹建。

2005年,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新馆基建完成。

2006年,启动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新馆布展工程。

2008年4月1月,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新馆试开放。同年4月26日,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新馆正式对社会免费开放。

2012年,国土资源厅对厅属单位重新进行职能调整,豫编办[2012]316号文件明确博物馆主要职能为:承担地质博物收藏与展示工作,负责土地、地质资料、档案管理工作,开展全省古生物化石(古猿、古人类化石及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四纪古脊椎动物化石除外)的调查评价、发掘研究工作。

2017年,国土资源厅成立河南省国土资源宣教中心,豫编办[2017]140号文明确,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挂河南省国土资源宣教中心牌子,新增职能为:承担全省国土资源宣传和干部职工教育培训任务。

2018年11月29日,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新馆主管部门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机构改革后更名为河南省自然资源厅。

2021年,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调整省自然资源厅部分所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事项的通知》(豫编办〔2021〕13号),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河南省国土资源宣教中心)更名为河南自然博物馆(河南省自然资源宣教中心)。

建筑布局

综述

河南自然博物馆建筑面积5870平方米,布展面积4100平方米。馆内设有地球厅、恐龙厅、生命演化厅、古象厅、矿产资源厅、生态厅、矿物厅、4D动感影院(多功能厅)和地震海啸感受剧场,馆外有矿石林、科普广场、恐龙雕塑等。

展厅

地球厅向大家介绍奥妙无垠的宇宙和地球的有关知识包括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地球的形成、演化和圈层结构;了解、认识地质作用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岩石;亲手操控古大陆的聚合、分裂与漂移;在地震剧场感受地震带来的震撼和灾境;了解风化、喀斯特地貌和冰川作用对人类的影响;体会黄河、黄土和黄河文化。

恐龙厅又称中生代展厅。在此展厅大家可一睹中生代陆地霸主恐龙、海洋霸主鱼龙、空中霸主翼龙的风采。这里展示了出自河南的世界较大的一窝恐龙蛋化石,亚洲体腔较大、较重的恐龙,世界上较小的窃蛋龙,中国的结节龙,十余件珍贵的长羽毛恐龙,恐龙足迹等珍贵标本。还设有《与恐龙赛跑》《与恐龙比体重》《恐龙拼图》《恐龙下蛋》《恐龙盖章留念》等寓教于乐、供大家参与的互动项目。

地球上的生命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是在螺旋式发展进化之中,而生命胞核的DNA又呈现双螺旋结构。生命演化厅展示创意就依此而来。

象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动物,也是现代陆地上较大的脊椎动物。虽然大象不多见,但在遥远的古代,它们遍布于世界各地,黄河流域曾经是大象的王国。河南已发现古象化石产地100多处,有10多个种属,分布在14个地市。

凡是能被人类利用的天然的岩石矿物,不管是固态、液态或者气态,都是矿产。矿产分为能源、金属、非金属和水气矿产四大类。街主要展示介绍河南的主要矿产资源和矿业经济概况。设有吸铁砂、找宝石、比体重、观看各种各样媒体等互动项目。

矿物是大自然恩赐给人类的瑰宝,经过亿万年的孕育、演变,形成了千姿百态、班十色的靓丽群体,对人类的生活有着广泛的影响。人们的生机乎每天都离不开矿物。该厅展示了数百种精美绝伦的矿物晶体、宝石标本。

地质环境厅展出面积虽然仅有350平方米,但游客仍能从这里领略到中原大地16.7万平方公里内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了解地质环境对人类生存与健康、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影响,认识进步的影响,认识地质灾害与群防群治,从而学会与大自然、地质环境的和谐共处。

电影室展厅内循环播放有针对河南地域特色原创的《地质.河南》《矿业.河南》《走进河南地质公园》《西峡恐龙蛋富集之迷》《太行山隆起》等16部三维动画影视、幻像;《大陆漂移》《地质环境与人类居住》《地球的生命进化》《恐龙世界》等18部多媒体查询系统,内容科学通俗易懂、引人入胜。还设有《有奖知识问答》《河南地质遗迹搜寻》《寻找宝藏》《与恐龙赛跑》《与恐龙比体重》《恐龙拼图》等寓教于乐、供大家参与的互动项目,以及喀斯特地貌、冰川、碧水丹霞、溶洞、露天采矿、金矿洞等30余处仿真度很高的景观模型。

馆藏文物

综述

河南自然博物馆收藏了省内外地质矿产、古生物、矿物标本3万多件,收藏精品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恐龙化石和精品矿物晶体标本。截至2019年末,河南自然博物馆有藏品20097件/套。

重要藏品

河南自然博物馆重要藏品也是十大镇馆之宝。

中华贝贝龙中华贝贝龙世界恐龙发现史上一件珍贵而著名的标本,流失海外多年又失而复得的传奇经历闻名世界,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龙胚胎骨骼化石。

巨型汝阳龙是迄今发现世界上最大的恐龙,荐椎最大、背椎椎体最大、骨骼最粗壮,是本馆自主发掘、研究、复原装架最大的恐龙。

汝阳黄河巨龙是本馆第一次发现并开展规模性发掘的恐龙,对河南的恐龙发现具有里程碑意义;也是本馆第一个研究命名、第一个自主复原装架的恐龙;发现的肋骨是世界上最长肋骨,也由此实证是世界上体腔最大(也就是肚子最大)的恐龙。

迷你豫龙在中国中部地区首次发现和命名的窃蛋龙,骨骼化石精美完好,是已知的世界上最小的窃蛋龙。

洛阳中原龙中国中部地区发现的第一个鸟臀类恐龙,也是本馆正式命名的唯一一件鸟臀类恐龙;也是发现的第一个具有确凿证据的结节龙类甲龙。

西峡巨型长形蛋南阳恐龙蛋化石群的发现被称为“震惊世界的科学发现”“20世纪世界第九大自然奇迹”。西峡巨型长形蛋是其中最珍贵的一种,也是河南独有品种,是迄今已知最大的恐龙蛋巢化石,单个蛋和蛋窝直径都是最大的。

君昌豫鸟迄今河南发现的中生代唯一的、最古老的鸟化石,为纪念对河南恐龙研究做出巨大贡献的吕君昌博士而命名的化石。

中原豫俊兽是中国已发现的保存质量最好的一块多瘤齿兽标本,是欧亚大陆已知最大的多瘤齿兽,是我省发现的与恐龙同时代、最古老的哺乳动物。

复齿河南龙是河南发现的最古老的脊椎动物,是1963年由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奠基人杨钟健先生在济源地区发现,是新中国成立后命名的河南第一批古脊椎动物。

义马银杏是全球公认的典型银杏化石代表,是河南最有影响力的古植物化石,本标本保存结构最为完整。

机构领导

机构设置

河南自然博物馆设有办公室、党务办公室、博物展览部、运行保障部、科普研发部、藏品管理部、古生物研究室、科研部、地质资料部、档案管理部、图书编辑部、宣传影视部、教育培训部13个部门。

现任领导

馆长:徐莉。党支部书记:王星。副馆长:李杰明、夏梦丽。

所获荣誉

2020年12月21日,河南自然博物馆(原河南省地质博物馆)被公布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2021年11月30日,河南自然博物馆被公布为首批河南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基地。

2022年3月30日,河南自然博物馆被命名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2024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河南自然博物馆获评第五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河南自然博物馆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金水东路18号。

开放时间

周二一周日,9:00—16:30,节假日正常开放。

门票价格

免费。

交通指引

郑州市市内地铁一号线农业南路站,公交43路、47路、115路、186路、305路、b38路可达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