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大角鹿

更新时间:2024-07-13 17:15

河套大角鹿,是动物界鹿亚科大角鹿属动物,个体高大,身躯粗壮,鹿角眉枝扩展,呈扁平扇状,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吉林、河北等地。

大角鹿类是鹿类历史里出现较晚的了,属于少壮一族,曾经在欧、亚洲驰骋,昌盛一时,最出名的自然是我们熟悉的爱尔兰巨大角鹿,也叫爱尔兰大角大角鹿

肩高可以达到2.5米,个体超过3米高的屡见不鲜,雄鹿头上的角硕大,令人惊讶

最大的两角宽度足足有3米多,重量不言而喻,可是它们结实的骨骼和结实的肌肉却又告诉我们,大角鹿类却还是一类主要靠快速奔跑来逃离危险的动物,所以人们一直惊叹这些美丽的动物。

爱尔兰大角大角鹿主要分布在欧洲和欧亚交接、俄罗斯西北部地区,一些资料显示它们分布或许还要靠东,但是化石并没有支持这一说法。

可是作为一类动物,同属的其他成员则广泛的分布于亚洲。

这里我们只说在我国分布的大角鹿类。

说起我国的大角鹿类,多以为也是类似爱尔兰种,其实我国的大角鹿类化石出土的很多,研究有还是到位的,主要还是宣传不够才造成了误会。

我国只出产2种大角鹿,一种为我们稍微熟悉的肿骨大角鹿(我们也习惯的称呼为肿骨鹿),而另一种虽然早在1932年就发现了。可是我们却了解的不多。

这就是所有鹿类角最奇特,最为美丽的河套大角鹿

它属于反刍亚目Ruminantia

有角次目Pecora

鹿亚科Cervinae

大角鹿属Megaloceros

河套大角鹿M. (Sinomegaceros) ordosianus

这种鹿个体高大,身躯粗壮,最特殊的是鹿角眉枝扩展,呈扁平扇状,

几乎与头骨垂直,主枝为开阔的掌状而高耸于眉枝之上。

这在史前鹿类或者现代鹿类里都是独一无二的,头角虽然构造简单,但给人感觉却是高贵华丽到了及至,见过珍品的人都赞不绝口。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山西、甘肃、吉林、河北等地,是我国更新世末期最繁盛的一族。

它们的角异于其他鹿类,位置也不适合顶撞,所以人们一直在猜测这些鹿是怎么利用这对美丽的大角。

第一种意见,较保守,认为它们就是类似其他大角鹿,在雄性争夺雌性或者争夺领土时

直接依靠大角互相角斗,撞击,可是这样的结论对于头角特殊的河套大角鹿来说是不合适的。

再一种意见就是这些鹿,利用它们的掌状眉枝互相剐击,方式类似我们人类甩耳光的方式。这样解释了角为什么这样生长。可是反对者也说了,这样的举动在现代鹿里无法参考,且河套大角鹿的角较其他种类大角鹿要小,眉枝和头骨的角度过大。

如果是互相剐击,很容易对头部甚至头骨造成严重的损害,角的根基也无法承受这么猛力的撞击,很容易断裂。

还有一种意见,就是认为它们会利用这些角角斗,但不会猛烈撞击,而是互相抵住后用力推搡,直到一方屈服,撤出自己的角。

这样,符合河套大角鹿角的构造,也没有超出合理的范围。最为人接受。

河套大角鹿从历史时期的分布来看,主要适应草原生活,也较喜欢在池水多的地方和林地边缘活动,对干燥、寒冷的气候较温暖湿润的气候更适宜

总的来说,核桃大角鹿是以华北、东北为中心而四散分布的

更新世期间,东北的气侯和华北的差别不大,从晚更新世起,东北与华北在气侯上的差别越来越明显,这直接导致了东北、华北地区几大动物群相继灭绝或者成员重新改组

在这个时期的东北地区动物群主要组成由猛犸、披毛犀、洞熊等组成,非常类似俄罗斯西伯利亚动物群,成员一致或者为类似种。

林地动物比例略多于草原动物,气候也更加寒冷、改造。

而同时期的华北等地的动物群,主要是是由大角鹿、长鼻三趾马、水牛等构成,草原动物占了很大的比例,气候较东北地区缓和。

所以到了晚更新世时大角鹿类开始逐步退出了东北等地,而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中地区,且以华北地区为最后的分布中心。

爱尔兰大角鹿和河套大角鹿,虽然同是大角鹿类

可是二者在大小和骨骼上都有差异,我们也不难看出,河套大角鹿比爱尔兰大角鹿更为成功,从分布上看,河套大角鹿就已经占有优势,从分布地点的化石数量和比例来说

也是当时草原动物组成的最重要的一部分,同时核桃大角鹿可可以涉及到有水的区域,例如湿地沼泽的等地活动,说明适应能力极强。

虽然在同时期,在东北等地的分布数量已经开始减少,可是还是坚持到了更新世结束

整体来说河套大角鹿还是大角鹿里较寿延的一种

只是它们没有欧洲的亲戚这么好命,欧洲的一些大角鹿在大陆的偏僻死角和海岛上坚持到了公元前500—400年,而河套大角鹿则在大约10000年前彻底的消失了。

在它们消失后,麋鹿、梅花鹿、马鹿则很快的占据里它们留下的空间

对于爱尔兰大角鹿的消失,我们已经有一个较完善的认识。

于是也有些人推测这些观点也适用于河套大角鹿

可是我们不难想到这些理由里有一些其实是不适合用在河套大角鹿,虽然大角鹿一类最后消失的原因都非常类似。

首先河套大角鹿的角较其他大角鹿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动物自身的负担,其次这种鹿的四肢粗壮,运动能力不在其他同时期的草原动物,所以在逃避敌害时也并非处在劣势。

而这些恰好,却都是催使爱尔兰大角鹿衰落的几个原因。

虽然河套大角鹿的消亡不能完全用爱尔兰大角鹿灭绝的原因来解释,可是我们在一些共同点上,还是找到了原因

首先是气候:

因为它们适应了草木茂密的广阔原野,也适应较干燥和寒冷的气候,可是尽管如此,河套大角鹿却无法适应随后的寒冷期以及再随后的茂密森林,栖息地的消失和气候的更加恶劣的转化,是它们分布逐渐萎缩的一个主要原因

其次角,还是限制了它们的生活。

当然这也是所有大角鹿类彻底绝灭的一个共同原因。

这一主一次原因加上同时期其他鹿类动物的竞争,河套大角鹿无法继续打开局面,相反进一步退缩,最后只有零星的几处分布地,随着更新世结束前后的气候波动。

曾经征服北方草原的河套大角鹿衰落了,也宣告了这个家族的灭亡。

大角鹿类的大角,成就了它们,可是最后也是毁灭它们的凶手

首先鹿的角和身体的增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角是看得见的统治等级的符号,角大说明在群体地位就高,可以获得雌性的青睐,同时也可以威慑其他同类对手和敌害。

因而保证了繁殖的成功。也就是说,角越大它们得到配偶的机会就越大,繁殖的后代就越多,这是一种生殖上的自然选择。

就这样一代一代,经过历代的选择,大角鹿的角就越来越大了,最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征——庞大的鹿角

消失灭绝是所有物种的最后归宿,通常是由于物种的不能足够迅速地适应气候条件或竞争条件的变化。动物不会主动发展出有害的结构,但这种进化并不保证有用的结构在改变的环境中继续适应。

进化并不只肩负着催使生物繁华的使命,同时它也肩负着摧毁那些不适应新环境物种的责任。不管丑陋还是美丽,是强大还是弱小,进化都不会怜惜谁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