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1-03 13:37
这是泉州城内最为繁华的一条中心市街。这里日夜涌动的车流人潮,鳞次栉比的时装店、精品店,还有美式快餐“肯德基”,无不体现了这座城市现代生活的新潮和前卫。但是,乍一步入泉州城的外地人,却总是闹不明白,这条街道竟然拥有这么一个老土而又拗口的名字:打锡街。
东起九一街口,西至中山中路,打锡街全长仅有300多米。老一辈的泉州人大都知道,直到上世纪初期,这里还只是古城的一条小巷。因为曾经集中了城内专门制作和销售锡器的作坊店号,这里也就天经地义地被称为“打锡街”。
对于过去的泉州人来说,自从有了打锡巷,锡器就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了。它是日常居家的生活用品,也是重要的礼器、祭器。城内大户人家几乎都置有“房内九件”和“厅堂九件”,诸如斗灯、果盒、花瓶等,无不刻镂堆贴、鎏金绘彩,极尽制作之能事,也极尽典雅和华丽。每当有女出嫁,嫁妆中也必须有锡器,而锡器的多少优劣,又直接关乎娘家的体面,关乎新嫁娘在婆家的地位。说起来,似乎没有哪个地方有如泉州,人们对锡器如此珍爱,又对锡器工艺的贡献如此之大。
打锡街东段的北侧原是清代的考棚,考棚内中有大堂,后有内署,前有大门、仪门、东西辕门,左右有东西廊。东西辕门外,还有提调堂、公署、巡捕厅、供给所,规制完备,规模宏大。科举时代,泉州府内各县学子纷至沓来,参加在此举行的考试,也在这里年年复年年,演绎着进入仕途的悲喜剧。
因为有了考棚,打锡巷多了一个颇有书卷味的名字,叫做“考棚巷”。巷内以及附近的道口街、石墙边、海清亭、小泉涧、百源、黄门埕一带人家,也多了一条生财之路。每当考期临至,这里大多成了考生的租寓之所。不少文风较盛的县乡,更是在这里购买房屋作为“试馆”、“行馆”,以便应试的同乡族亲住宿。考棚外东西两个辕门周围环绕着木栅,遇到考试的时候,栅栏外总是挤满了叫卖点心食物的摊贩,成为这里独有的一个热闹集市。
会做考棚生意的不只是这些贩夫行商,这里的辅仁堂、绮文居、郁文堂、聚德堂、崇经堂等书坊对于考生来说似乎更加重要。光绪以前清廷以八股文取士,这些书坊因而各自拥有经、史、子、集、说部等木版,不断刊印发行。光绪末年废除了八股制,改考经义、史论、时务等,这些书坊又纷纷新刻经义史论诸书,以及科岁试和乡试的试艺闱墨以应时趋。书坊的店小二根本用不着吆喝,却也同样门庭若市。
书坊因了考棚而兴,也因了考棚而落。辛亥革命后,科举不再,考棚改为泉州府中学堂,木版印刷也被石版印刷取代,这些书坊有的停业,有的则代售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的教科书聊以维持。书坊的刻版工人除了部分延揽洪潮和《通书》和《历图》的石版刻印,也大多改行雕刻印章,或是远赴南洋另谋发展了。打锡街之近现代
打锡街由巷而街的拓改始于1923年。这一年,泉州史无前例的拆城辟路运动方兴未艾,打锡街也由原来宽不过丈余拓为8米。从此,这里有了人力车夫穿梭的背影,有了自行车铃的叮当声和汽车的车辙,也有了一份全新的喧闹。1989年,迫于人车拥挤不堪,交通阻塞严重,打锡巷再次进行拓改,拆除了南侧的民房,改建为带有“屋脚架”的骑楼式建筑,街面由8米拓宽至18米。10年后,又对北侧民房进行改造,使之与南侧建筑相一致。至此,打锡巷正式更名为打锡街。
今天的打锡街已经不闻“打锡”之声,街内的考棚在解放后也先后成为泉州五中、泉州市人民政府和鲤城区政府所在地。新楼崛起,旧构无存,惟有附近的扶卿巷内,还保留着当年主持修葺考棚的泉州名士黄贻檀的故居,故居的南墙上,镶嵌着一方清末《重修泉郡试院记》石碑,记述着考棚的过去,以及那过去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