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寺

更新时间:2023-02-20 06:04

法华寺,始建于唐朝,距今有1386年历史,位于湘阴县城东南樟树镇的湘江之滨、阳雀湖畔,距县城十五公里。

寺院历史

法华古寺始建于唐朝,位于湘阴县城东南,距县城十五公里。据清嘉庆阎擎烺主修县志载:“法华寺,县南。唐武德九年建,康熙元年僧又先重修,嘉庆十八年邑人危屏南等捐银倡修,外众姓共捐香火田九石。” 现任住持早国法师。

近代寄禅法师,名敬安,俗名黄读山,在十八岁时投湘阴法华寺当了和尚。曾任中华佛教会第一任会长,是清末著名的诗僧,别号“八指头陀”。

寺内舍利

一八七七年敬安廿七岁之时,在宁波阿育王寺佛舍利塔前燃二指,并剜臂肉燃灯供佛,自此号“八指头陀”。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文史出版社推出了一套《清末民初文人丛书》。

丛书的“序”中谈到,“对于生活和写作在清末民初的那一代文人来说,面对危如累卵的国势,他们不得不执著于民族促进与民族文化的独特性,这会影响到他们对人类整体命运更深层的关切”;“那是允许选择,鼓励选择的年代”;“选择,体现着人在历史情境中可能有的主动性。

作为社会转型和信仰转捩时期的‘清末民初’已经成为过去,但它向后来的中国文人昭示着对‘人’和‘文’做出不同解释与不同选择的可能性。这样的可能性永远都会存在”。其中关于八指头陀的一册,是章亚昕编著的《八指头陀·评传·作品选》。该《评传》开篇即指出:“八指头陀宛若历史风雨中的一枝白梅,为苦难的时代阐释着生命的意义。

文化象征

以出家的苦行来回应社会的巨变,他是最后一位充满传奇性神迹的高僧,又是民国初年中华佛教总会的第一任会长。其人其诗,遂构成了对于文化冲突的一个文化象征”。 由此也可见其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历史作用。正因为如此,近年还有人撰写长文——《“中华佛教总会”研究(上)(中)(下)》 等等,显示着他对后世的吸引力,因为原本的历史,具有一次性和不可更改性。八指头陀,只有这一个。

法华古寺历史悠久,法脉渊远流长,名胜繁多。旧时方舆家认为法华寺与佛教名山浙江普陀山、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耒阳观音岩、长沙麓山寺、湘阴玉华山山水共脉,佛源同根,前人留下“法界蒙熏,湖泽锺灵藏古佛 ;华寺弘威,江水回环绕普陀”古联,民间有“九龙荟萃基地”之说。

隋唐时代,天台宗高宗智颐、灌顶等,常在隋代巴陵郡和唐代岳州传法度僧。湘北天台宗盛极一时,法华寺即建于斯时。寺院依山傍水,桐林环抱,松篁幽邃,江波荡漾,烟霞际会。

鼎盛时期

法华古寺鼎盛时期,庙宇规模达上、中、下三进,四厢斋房为木石结构,各殿分别供奉释迦、观音、弥勒、四大金刚等佛像。暮鼓晨钟,梵音缭绕,香客前来朝拜者络绎不绝。

寺旁建有一座巍峨壮观的七层古塔,四面八方映衬着阳雀湖。寺周古樟经历几朝,七人方能合抱,遮天盖日,远近闻名,风光优美,引无数墨客骚人吟诗作对。民国后寺产为官中所据。解放后,改为完全小学。

地理位置

法华寺位于湖南省湘阴县城东南,距县城15公里,始建于唐朝。

据清嘉庆阎擎烺主修县志载:“法华寺,唐武德九年建,康熙元年僧又先重修,嘉庆十八年邑人危屏南等捐银倡修,外众姓共捐香火田九石。”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