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1-05 19:42
霞山法国风情街区被打造成新的城市旅游观光区;区内延安路临街建筑的装饰工程即将展开,这条路将被建设成法国特色文化街。
文化把脉湛江“欧陆风情街”
“推进霞山区汉口路、洪屋路片区旧城改造,务求实质性进展”已经被写入《湛江市政府工作报告》2009年的工作日程中。霞山区汉口路、东堤路、洪屋路一带,将结合旧城改造,打造欧陆风情街,成为湛江新的城市文化名片!“欧陆风情街”是何模样?为什么选址在这里?“欧陆风情街”将给湛江带来些什么?……记者深入挖掘,为港城读者解密湛江“欧陆风情街”的“前世来生”。 【背景】
洪屋街片区——湛江“老古董”之一
汉口路—东堤路—洪屋路片区位于湛江市区东南部的沿海地段,是湛江最为古老的城区之一,历史悠久。
清朝末年,这里曾作为法国殖民地租界,现时仍遗留有大量的反映殖民地特点的西式建筑,体现了当时流行的建筑风格,充满浓郁的文化氛围。20世纪90年代以前,该片区是城市核心区,是最为繁华的商业黄金地段之一。同时汉口路—东堤路—洪屋路也是霞山区城市内环路系统的组成部分,在城市交通组织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时间推移,当地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严重老化,建筑结构危旧,道路破烂不堪,商业、居住功能逐渐衰退,逐渐成为城市中交通系统的瓶颈地段,当地居民工作、生活环境恶劣,社会矛盾非常突出,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和面貌,急需进行改造和更新。
为实施城市拓展与更新战略,将城市道路拓宽与历史街区保护有机结合,湛江市政府提出要适时编制《湛江市汉口路东堤路洪屋路“欧陆风情街”修建性详细规划》。并邀请拥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实际规划经验的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该项目的规划研究和设计。
【未来】
富有传统和活力的历史街区
湛江“欧陆风情街”未来是何模样?记者了解到,其规划目标为:保护历史建筑与传统街道风貌,梳理空间结构,挖掘文化内涵,强化汉口路—东堤路—洪屋路片区的历史风貌与特色;通过对规划区的土地使用进行调整,使其功能布局趋于合理,区位价值得以发挥出应有的经济效应;通过对规划区建筑环境的整治,改变建筑景观不协调、建筑品质不高的现状,营造出一个富有湛江传统风貌特征和充满活力的历史街区。
【解析】
“欧陆风情街”提升湛江文化内涵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周俭教授等专家指出:湛江的旅游业发展至今,初级的旅游吸引虽然仍然具有一定的潜力,但在强劲的旅游发展势头下,应当思考如何将旅游的影响向更深层次引导,发挥和培育城市其他方面的优势和吸引力,为城市未来的良性发展做出准备。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应考虑使建设能够将湛江原有自然和历史资源的吸引拓展到深层次的文化吸引,而汉口路—东堤路—洪屋路地区的改造和建设无疑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契机。
除此之外,由于霞山渔人码头及水产品批发市场搬迁改造规划的实施必将带动规划区域的发展。
基于以上的分析,在对该地区所具备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周边环境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汉口路—东堤路—洪屋路地区的发展定位宜成为文化性、休闲性、游览性并存的特色地区。该地区的发展与建设应既反映湛江的原有的传统和文化,又注重历史风貌与特色,同时也体现21世纪湛江现代化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特点。
该地区的发展更应注重将其融人城市的整体发展,特别是作为霞山区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它不仅对城市经济发展、旅游发展起推动作用,而且为霞山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作出贡献,避免使其成为一处“旅游博物馆”。为此,规划将该地区城市功能的文化含量提高到一定的层次,并力求通过合理的交通组织加强该地区的可达性,使汉口路—东堤路—洪屋路地区能够成为未来湛江本地及旅游的高文化素质人群聚集和停留的地方。
打造:霞山法国风情街区--法国风情将再现
陈耀光书记率领市有关职能部门到霞山调研时指出,没有文化就没有生命力,霞山要充分挖掘、利用好其历史和文化资源,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体现出城市文化内涵。并要求霞山区要把绿荫小区改造建设成为具有法国历史文化特征、法国风情和集爱国主义、休闲、购物、旅游为一体的小区。
我们了解到,目前 ,霞山法国风情街区经多方设想,专家已初步拟出了以下方案:湛江海滨公园到绿荫路段定位为法国风情酒吧街,可与法国总公署等建筑相互辉映,景观魄力无穷。
为了纪念在抗法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在街口设立抗法群英雕像,让人们缅怀先烈,弘扬民族精神;法国驻广州湾总公署作为湛江抗法纪念馆,收集散失民间的抗法英雄遗物和纪念品展览。
绿荫路到民治路段定位为古玩商品经营街区。此路段较开阔,法国汇丰银行、天主教堂、霞山福音堂就在此路段,给延安路的宗教文化色彩重重抹上一笔。
这段路如能成为略带古典宗教文化色彩的古董、字画、玉器等的收藏和鉴赏,以现场的展示和一些鉴赏知识讲座场所。将其它地方零碎经营的古玩商家纳入其中,既能规范经营又能形成规模,提高品位。
民治路至逸仙路段定位为文化用品经营街区。以老字号新华书店为龙头,形成以“书”和“文房四宝”为主的经营街区;逸仙路至民享路段定位为旅游纪念品经营街区。
主要经营湛江特产和具有湛江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如南国珍珠饰品、海洋生物贝类饰品、船舶模型、狮子模型、小石狗模型等。
以儿童公园为支点,在“广州湾”风情街配套建设霞山文化广场;配套建设文化书画艺术长廊、文艺表演舞台、古书画碑林和设置休闲健身的活动设施等等,让游客逛完旅游文化街后有一个小憩的舒心场所,使它成为连接 “旅游文化街”与“民享商业步行街”的休闲绿心。
走在霞山一些老街小巷,当年“广州湾”的魄力依然不时可见:典型的法兰西特色——法式钢筋的法国驻广州湾总公署;欧洲12世纪至15世纪最流行的双尖塔式的维多尔天主教堂;精湛富有风味的广州湾法国汇丰银行、威严坚固的法国军部办公楼、红砖红瓦平调的福音堂……给霞山这个海港城区增添了几许欧洲建筑风味的气息。
漫步延安路、绿萌路、逸仙路、海滨路一带,满目法国风情的古建筑。我们踏上那一条条旧青石铺砌的小街,遗存在那里的法国古建筑引发我们对这段历史的追忆。70岁的李伯是霞山绿荫路的老街坊,他告诉我们,“这些古建筑是当年法国人入侵湛江遗留下来的痕迹。多年过去,现在已经变成霞山一道独特的风景。这是霞山的一块宝。”
在霞山生活了27年的,小吴说,无论走到哪,总是觉得外地比不上自家。建筑就是城市的眼睛,见证着城市的历史变迁和发展,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城市不能没历史,离开历史的城市,是一个不能凝聚人心、没有发展前程的地方。小吴说,“这些法国殖民者遗留下的经历100多年历史的法国建筑群,是法国殖民者当年强占广州湾、实行殖民统治的历史见证,但同样也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殖民法国的旧建筑群本身就是一本活生生的教科书,不妨把它建设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后人牢记‘贫穷就遭挨打’的殖民统治历史,鼓励下一代人为国富强争荣誉。”
湛江霞山,在历史上不但凝聚着湛江人民抗法、反对外来侵略的民族精神,也遗留着见证这段历史的法国古建筑艺术精品。
如今,漫步霞山延安路、绿荫路、逸仙路、海滨路一带,触目皆是法国风情的古建筑,两路交汇的地方是维尔多教堂,与此不足200米的延安路上另有天主福音堂及过去的法国银行,遗迹相当集中。这片法国风格的建筑群,已成为湛江旅游的“新亮点”,更是世界古建筑史极为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 是的,当你踏上那些旧青石铺装的小街小巷,也仿佛将自己浸在了那段回旋的“浪漫曲调”里,那是彼此文化的撞击和相融,是交流和灵感的火花闪耀……
汉口路—东堤路—洪屋路地区打造“欧陆风情街”?因为这里有不少历史的“老面孔”。 这里的历史建筑是指1949年以前建造,反映汉口路、东堤路、洪屋路地区风貌特色的建筑,在规划区范围,历史建筑主要分布在海滨路、延安路、绿荫路及东堤路周围地区。
■东堤一横路
东起东堤路,西至民治路。建于清代。居住小贩、手工业作坊者较多,住房铁皮屋瓦平房参半,街通海边可见潮汐,其时人称海潮为“括流”,故叫“括流街”,建国后改现名。
■汉口路
南起逸仙路东,北止青岛路,长171米,建于清代,是西营古老街道之一。旧称丹社路。
■逸仙路
北起解放东路,东止湛江水道,建于清末。法占初期最早铺设的道路,又名“贝当街”,街名取自法国贝当政府。回归后改现名,1966年曾称红旗路,1980年复现名。
另外,当地还有本地的居民(主要是当时的地主和资本家)修建,用于生活或商业用途的建筑。按照修建时间的顺序可以分为三种:法国殖民前中期修建的仿法建筑;二战时香港沦陷期间,许多外国侨民和香港当地富人在广州湾避难时,修建的一批建筑物;抗战后到解放前(国民党统治时期),法国人撤离广州湾以后,当地的居民在修建房屋时加入的一些“广州湾”时期的元素,如窗花、柱子的修饰,地中海式的骑楼建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