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8 02:36
《法庭内外》是峨眉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剧情电影,由从连文、陆小雅执导,田华主演,于1980年上映。
温泉市某区法庭宣判了一件交通肇事案:市革委夏主任的司机许大怀酒后行车,将女体操运动员姜燕燕撞倒,当场死亡;虽系过失犯罪,但主动投案、态度好,免于刑事处分。人们对此判决纷纷不平,上告到市中级法院。法院院长尚勤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调查中首先发现被告不应是夏主任的司机,他系顶替者。随着案情调查的深入,尚勤遇到了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和压力。市物资局副主任柳茹濂依仗丈夫夏主任的权势,用收买、拉拢、威胁、诱骗等手段制造“替罪羊”,为儿子顶罪。此计不成,她又到处找老战友、老首长求情,搞官官相护。在这一切活动中,善于拍马钻营的林秘书积极帮着“吹喇叭、抬轿子”,出谋划策。法院审判员老金胆小怕事,害怕矛盾,借病脱身。市革委会打字员唐小素受人威逼推翻证词。尚勤卷入了一场法与权、法与情的斗争。在斗争中,她不断克服内心的苦恼和犹豫,也得到人们的信赖和支持。法院女书记员小甘理解她、帮助她。她所敬重的老上级夏主任从儿子犯罪的痛苦中惊醒,坚定地支持她。被害者的亲友信任她,向她倾诉正义的呼声。为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她坚决战胜来自各方面的种种重压,坚持“法不徇情”的原则。尚勤刚正不阿,执法如山。在她领导下,一件掩盖在“交通事故”假象下的强奸杀人案的真相全部查清。不仅揭露了案情本身的严重性,还鞭挞了无视法制、破坏法制的旧势力、旧习气。最后,社会主义的法制精神终于冲破封建特权势力的障碍取得了胜利。在庄严的法庭上,尚勤代表政府和人民宣判了杀人罪犯夏欢的死刑。经过正义的审判,尚勤更加坚信“没有法制,就不能成为一个国家;有法不依,等于无法”的真理。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角色介绍参考资料
拍摄花絮
穿帮镜头
创作背景
该片的编剧之一陈敦德创作《法庭内外》是受到三件事的启发。第一件事是:在农村广播站工作时,他遇到过一件流氓冒充招兵的军官欺骗、强暴农村姑娘的案子。当时,因为案犯是某负责干部的儿子,所以案子不了了之。受害者气愤而痛苦的面孔一直深深印在陈敦德的脑海中。1979年,《刑事诉讼法》重新修订,已经调到专业创作岗位上的他马上联想到那个少女的遭遇,希望能把她的命运反映出来。第二件事是:“四人帮”被打倒后不久,陈敦德在搞艺术创作时,了解到一桩“车祸”案件,文工团的青年女演员被汽车撞死,而肇事者正是之前冒充军官的强奸犯的兄弟,肇事者没有驾照,车是借来的,最后法院却“从轻发落”。这两件事成为他创作《法庭内外》中姜燕燕案的灵感来源。第三件事是:陈敦德认识的一位法官在审案时,罪犯父亲的单位组织上来人暗示他网开一面,交换条件是对方在毕业分配方面照顾他女儿。法官经过思想斗争,宁可女儿被分配到边远山区,也不循私枉法。那位法官成为《法庭内外》中主人公尚勤的原型。
剧本改编
看了剧本初稿后,导演从连文、陆小雅被深深吸引,认为剧本的主题对于加强法制建设、促进安定团结,对恢复和发扬实事求是的优良革命传统、促进“四化”大有益处。但是,初稿的情节发展不够生动,人物刻画也还显单薄。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使情节发展线索更合情合理,他们修改了三稿文学剧本和一稿分镜头剧本。为了给尚勤增加更多的困难和压力,他们增写了柳茹濂亲自到尚家求情、老金劝尚勤“考虑关系”网开一面等情节,从而揭示尚勤不徇私情的原则立场;又增写了她在困难时的思想斗争,描写她从丈夫的话“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历史”中获取力量和勇气。为了加强尚勤同夏家的关系,在影片开头增加了她去夏家看望柳茹濂和给夏主任送咸菜的情节。为了使人物始终处于矛盾中,在最后宣判前还增加了一小段律师辩护的戏。除了主角外,从连文、陆小雅还注意挖掘配角的戏。为了揭露抬轿子的林秘书的丑恶灵魂,增加了尚勤传讯他的戏,借法官的心声对林秘书进行道德审判。为解决剧本单薄的问题,他们还增加了打字员唐小素的戏,使她不单纯是完成证实车祸的任务,而是写她由于轻信而险些自杀,使剧情更曲折。
影片风格
导演认为像这样表现现实生活的重大题材,要用真实、质朴的表现手法,他们确定影片的风格应该是:在严肃、深沉中充满激情。因为影片是略带惊险样式色彩的正剧,他们在拍摄中强调朴素地再现生活,因此确定内景、外景都用实景拍摄。在灯光效果上也要求尽量创造出接近生活的环境气氛。在化妆和服装方面,也不搞奇装异服,不搞唯美主义造型,一切以有利于创造真实可信的环境气氛、有利于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为主旨。
演员指导
由于正式开拍后,时间紧张,无法按部就班地排练,所以剧组采取了两种方法。对于有相当表演经验的老演员,他们采取研究、讨论的办法,在每场戏开拍前几天,导演和演员互相探讨,达成统一的表演方案。对于青年演员,特别是初次拍片的青年演员,则采取勤拍练的方法。通过排练使他们逐步掌握自己的角色,有时深夜排练很久而有的演员还是出不来戏,但就算这样,他们也还是不放松要求。
该片的编导敢于拿易引起争议的题材,敢于拿自己第一次创作的生命来冒险,这是可贵的。该片风格朴素,清新可喜,虽然人物性格塑造有从意念出发的地方,电影语言的运用也不是无可挑剔的,但小瑕不掩真玉之美。(《电影评介》评)
该片的导演以现实主义艺术家的勇气,把中国人民为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而斗争的生活画面生动地在银幕上再现了出来。该片真实而不是虚假地揭示了尖锐的社会矛盾,直率而不是遮遮掩掩地揭露了现实生活中的阴暗面。它用入木三分的笔力,勾勒出了一些掩饰在革命面纱下、正在丧失革命精神的发霉的灵魂,告诉观众必须正视同这类人的斗争。(《电影艺术》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