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12 09:37
《法律逻辑研究》是2015年8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荷兰]雅普·哈赫。
《法律逻辑研究》共收录了9篇相互关联的论文,这些论文所讨论的主题是法律逻辑、法律认识论和法律本体论。这些论文都是作者在出版了《运用规则的推理》一书后才完成的,从而对该书中的诸多问题都给出了新的讨论。其中有几篇论文是未曾发表过的,余下那些论文尽管之前发表过,但收入《法律逻辑研究》时也进行了实质性的修改。总体而言,这些论文所要突出的是分析的方法,而不是逻辑的技术。
《法律逻辑研究》讨论了规范的本质、法律中的融贯性、可废止性的本质、论辩术理论在人工智能与法领域中的作用、法的静态学和动态学,以及规则的一致性问题。
而且,书中还给出了“理由逻辑”的一个新的、简洁的版本,该版本具有更强的表达力。同时,书中也用了大量的实例,来展现如何将这一逻辑应用到法律推理的分析当中。这些例子既涉及法律理论的建构,也涉及案例推理和司法证明。
《法律逻辑研究》的目标读者主要是分析法学以及人工智能与法领域中的研究者和学生。同时,《法律逻辑研究》也同样适合于那些对哲学逻辑和认识论研究感兴趣的读者。
雅普·哈赫,男,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法律基础与法律方法学系教授,当代知名法律逻辑学家、法理学家。其主要研究兴趣涉及法律理论、法律方法、规范、人工智能与法等领域。在法理学和法律方法研究领域,他对于法律融贯性、法律规范的本质等问题有深入研究,提出了“整合融贯性”等理论。在法律逻辑研究领域,他尤其关注法律中的“规则应用”,以及非单调逻辑在法律领域中的应用,提出和发展了“理由逻辑”,在人工智能与法研究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谢耘,男,200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逻辑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为中山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逻辑与认知研究所专职研究人员。主要研究兴趣涉及非形式逻辑、法律逻辑以及当代论证理论研究,曾在国内外发表论文多篇。
出版说明
总序
译者引言
中文版序言
导论
第1章 法律与可废止性
1.1 导论
1.2 不同类型的“可废止性”
1.3 法律推理是可废止的吗?
1.4 法律推理需要非单调逻辑吗?
1.5 结论
第2章 法律与融贯性
2.1 导论
2.2 证成
2.3 相互支持
2.4 一个个案研究
2.5 个案研究的结论
2.6 整合融贯主义
2.7 证成的相对性
2.8 融贯性的基础
2.9 权威性vs.融贯性?
2.10 结论
第3章 理lil逻辑
3.1 作为谓词逻辑扩充的理由逻辑
3.2 理由逻辑的语言和本体论
3.3 理由
3.4 运用有助益的理由进行推理
3.5 规则
3.6 运用规则的推理
3.7 理由逻辑作为一种非单调逻辑
3.8 附录
第4章 不同选择之问的比较
4.1 正确与更好
4.2 定性的比较推理
4.3 理论的建构
4.4 比较某一案例类型的解决方式
4.5 目标集的比较
4.6 案例推理作为比较推理的一种形式
4.7 定性的比较推理与法律证明
4.8 理由集的比较
4.9 有助益理由集之间的比较推理
4.10 不同选择之间的比较
4.11 对于形式刻画的应用
4.12 相关的研究
第5章 规则的一致性
5.1 导论
5.2 规则作为条件句
5.3 一致性、相容性和约束条件
5.4 规则作为约束条件
5.5 无条件的规则
5.6 规则的例外
5.7 规则的模型论
5.8 约束条件
5.9 事态之间的相容性
5.10 规则的一致性
5.11 例外的最少化
第6章 何为规范?
6.1 导论
6。2规范的命令理论
6.3 规范作为命令的效果
6.4 道义事实
6.5 真之符合论
6.6 基于理由的事实
6.7 道义事实
6.8 关于规则
6.9 何为规范?
第7章 法的静态学与法的动态学
7.1 法的建模
7.2 事态之间的两种关联
7.3 事态
7.4 事件
7.5 规则
7.6 签订一个买卖合同
7.7 分类
7.8 权利
7.9 法律行为
7.10 有效性
7.11 法律事实
第8章 人工智能与法领域中的论辩模型
8.1 导论
8.2 洛伦岑和洛伦兹的先驱性工作
8.3 可废止性与论辩术
8.4 诸种不同的论辩术主题
8.5 真与证成:一个离题的哲学讨论
8.6 戈登的“诉答博弈”
8.7 法的程序式本质和修辞性本质
8.8 法律规则在确立法的对话中的作用
8.9 关于对话规则和对话步骤的推理
8.10 证明责任以及仲裁者的作用
8.11 中介系统
8.12 总结性评论
第9章 法律推理与法律整合
9.1 导论
9.2 谋杀配偶案
9.3 法作为一个开放的体系
9.4 理由及其逻辑
9.5 规则推理的涵摄模型
9.6 规则应用的“理由模型”
9.7 法的双层模型
9.8 规则应用之理由模型和法的开放性本质
9.9 案例推理的“理由模型”
9.10 案例推理和规则推理的对比
9.11 再议谋杀配偶案
9.12 可能与现实
9.13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