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04 08:51
2012年底湖南卫视跨年晚会上,龚琳娜的一曲《法海你不懂爱》引发了网友大规模的吐槽。同时,由于歌曲所指的“法海”,历史上是佛教禅宗祖师法海禅师,这种指向了宗教领袖的娱乐风潮,引起了佛教四众弟子的强烈抗议(当代中国佛教信众首次公开向戏谑佛教的低俗文化说“不”),导致“法海事件”,同时激发文化界对“娱乐底线”的讨论、各界抵制风潮,以及网友对当前中国娱乐界的低俗、庸俗、媚俗之风气的强烈排斥心理。
2012年底某电视台跨年晚会上,龚琳娜的一曲《法海你不懂爱》引发了网友大规模的吐槽。同时,由于歌曲所指的“法海”,是佛教禅宗祖师级的宗教领袖法海禅师,这种直接针对宗教领袖的娱乐风潮,引起了佛界的高度关切。1月18日,凤凰佛教发表了明贤法师的署名文章,“一位僧人眼中的《法海你不懂爱》”,得到佛教界的响应,以及文化界、文艺界、法学界、社会学界、高校学生等各界人士和网友的认同与支持,之后又陆续发布了明贤法师的《还“法海”清白不是小题大做》,上海佛学院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客座教授金易明的《向“娱乐无底线”说“不” 》,《 龚琳娜戏谑佛教跌破娱乐“道义”底线》等文章,文章发布后立即引起强烈反响,数百万网友参与了评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王志远教授、复旦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王雷泉教授也接受凤凰网采访并发表文章认为,广大网友的呼声是值得珍惜的民意,佛教界的诉求合情合理,佛教界能站出来说话,是历史的进步。在数千条网友评论中,不管是不是佛教徒,多数网友都认为有必要划定娱乐“道义”底线。然而,就在民心所向追问娱乐道义的当口,龚琳娜于日前该电视台小年夜晚会上再次上演更加雷人的“神曲”《金箍棒》,此节目继续恶搞佛教,而且突破了全社会的审美底线。
龚琳娜,贵州人,歌手,提出中国新艺术音乐并将自己定位为创始者和奠基人。中国音乐学院毕业,曾获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民族唱法专业组银奖。2010年,因演唱歌曲《忐忑》的夸张表情视频流传而走红。2012年底,推出《法海你不懂爱》、《金箍棒》等系列新歌,引发网友吐槽,被称“神曲”,同时因歌曲内容及表演戏谑佛教,引发佛教信众强烈抗议。
因《法海你不懂爱》、《金箍棒》歌词及表演戏谑佛教,遭佛教界严正抗议及要求致歉。新华网刊登了明贤法师在其个人博客发表的“一位僧人眼中的《法海你不懂爱》”署名文章,文中希望龚琳娜能够向佛教界道歉,并撤销所有调侃佛教领袖法海禅师的相关资料,得到北大禅学社、人大禅学社、天大禅学社、北大国学社等诸多高校文化社团的认同及推荐。凤凰网刊登华东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上海佛学院导师金易明教授文章《龚琳娜戏谑佛教跌破娱乐“道义”底线》。网络评论累计参与人数超过千万(见网络文章参与人数),激发文化界对“娱乐底线”的讨论。
从2013年元月中旬开始,凤凰网华人佛教频道发表了佛教界法师及学者撰写的一系列护法文章,高调向“娱乐无底线”说“不”。在这场面对底线的文化论战中,有数千万网友参与了评论,并发表一系列文化反思文章。
正如天津大学学生社团所撰写的《何必硬要“栽脏”佛教?》一文所说:何必硬要编排一个宗教,这便是“高调行恶”的社会解读吗?我们的文化生活本来就很被动,元明清以来对于传统精华不断的篡改编排,使当代人传统文化自觉意识不足,价值观模糊,人文情怀跌入谷底。为了将来的文明希望,我们社会在进步的同时,实在有必要进行反思。
佛教与社会关系的处理,必须建立在对彼此真实的了解之上。如果不了解佛教所蕴含的济世利民、觉悟有情的真精神,那么栽赃佛教的恶行将会无日无之。十一世班禅大师说,“护国利民,是佛教对国家和社会做出的庄严承诺”。佛弟子衷心希望通过“法海事件”,能够从此,少一些栽赃佛教的龚琳娜,多一些赞扬美善的正法音;更希望从此打开一扇理解的窗口,让社会大众感受佛法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方便、给人希望的博大胸襟!
歌曲戏谑佛教祖师形象的做法,引起了宗教界的高度关注及佛教界强烈抗议,佛教界的法师及专家学者们撰写了大量署名文章,对低俗娱乐直接调侃宗教界神圣性人物表达了他们的看法,获得佛教人士和广大信众的关注。但是,似乎有一个潜规则在默默地支持着一些人的选择。他们知道:如果调侃其他宗教的宗教领袖,必定将招来无休止的麻烦,付出无尽的代价,而唯有戏谑和调侃佛教领袖,是无需付出代价的。因而,软土深掘而肆无忌惮地调侃与诽谤。不久前,西方某导演拍摄《穆斯林的无知》导致了严重社会动荡,《达芬奇密码》引发了西方社会的重大激变……类似事件屡见不鲜。似乎,唯独调侃佛教的禅宗领袖是无需担忧的。其实不然,禅门也不见得就永无底线,看中国历史,佛教的众护法金刚绝非虚设。且当《法海你不懂爱》的作者是出于无知,既对中国文化缺乏理解,更对佛教文化全无敬重之心,因而伤害了佛教信众的情感。但是,佛教徒有责任点醒这种行为,及早地消除其恶劣的影响。于佛教,于信众,于歌曲作者本人,都不失为一个善举。宗教并不只在中国存在,尊重自己不了解的宗教是一种常识,更是一种修养。这种常识不能总在犯下错误以后再去弥补,很多时候会来不及,就像不能以舌尖舔刀头之蜜。
要求龚琳娜就调侃和戏谑禅宗祖师一事向佛教界作出道歉,并撤销所有调侃佛教领袖法海禅师的相关资料,正如佛教界网友们所说:“我们尊重龚老师,并随喜除以上两首以外的其它艺术创作,期待您的题材更为广泛的并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 “但是,请谨慎牵涉到佛教形象的创作内容。我们支持与龚老师团队善意与相互尊重的沟通。欢迎向佛教界作‘正式’的、‘彰显大度’的道歉,这是‘不失身份’的。一次‘正式的’而不是‘观点式声明’的道歉,会使您赢得整个佛教界全面的尊重与爱戴,使您所希望的‘爱’也走进无数佛弟子的心,大家会从心底更加尊重您!
“法海,你不懂……”,类似这样语句的“法海体”在法海事件后屡见不鲜。日前,重庆某高速路段一则户外广告“法海,你不懂南方的冷”再次引发佛教界护法情怀。北海禅院明贤法师发布微博公开信,说明法海禅师是佛教界有很深影响的大祖师,请求撤除具有戏谑法海禅师成份的格力广告,引起佛门弟子的积极响应。面对抗议,格力空调迅速做出回应,说明撤除全部不宜广告,并发表了致歉信,“法师您好,非常感谢您的及时提醒和警醒,当时只考虑借势社会热点做广告创意,忽略了不良影响,在此,我们致以诚挚的歉意!同时,您的指正也警醒了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更加努力和严谨,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再次致以歉意和感谢,希望能得到您的继续关注和监督!”格力公司知错即改的坦诚、敢于正视问题的勇气、建立在平等之上的尊重和切实的行动,赢得了佛教徒的广泛赞誉和敬重,也让人倍感温暖和欣慰。通过格力事件,我们看到人们对于社会责任的承担,并愿意为坚持善良、坚守底线而努力。
经历了法海事件,可以看到人们对于媒体所担负的社会影响及文化责任有了更多思考。
良效突显 中移动撤销戏谑佛教广告
2013年3月下旬,中国移动上海分公司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出了延续恶搞风格的消费套餐广告。自3月27日起,佛教信众就中国移动上海分公司相关戏谑佛教广告提出抗议,广州、上海、武汉、香港、北京、杭州、长春等地众多佛教徒从各种渠道投诉该广告,并密切关注中移动的处理结果,截止3月30日晚10点,中国移动上海分公司就戏谑佛教广告再三道歉,并清除了全部相关戏谑广告。
3月30日晚11时,经反复核查证实,上海移动戏谑佛教祖师广告已全部清除。与格力电器、维他奶戏谑佛教事件相比,此次中移动涉事广告的处理时间较长,但在4昼夜的投诉追踪中,参与投诉及关注此事件的佛教徒人数及范围可谓空前,佛教信众自觉意识的表达明确且坚定,法海事件的良性效果开始显现。
龚琳娜自从唱了“忐忑”之后,她的名字在人们心目中已经开始闪光了。但是她越滑越远。以至于演唱低下恶劣东西污染广大听众。我很怀疑这《金箍棒》还能称之为歌曲吗?我们的媒体在宣传什么?我们的文化官员们又在干什么?请还给歌唱舞台那片晴朗天空吧。
——作曲家许镜清
能感受到她是在用心创作。但乐队中有观音菩萨形象的乐手弹奏乐器等,这值得严谨探讨,艺术创作需要尊重宗教文化。
——六小龄童
《忐忑》被上下传诵有一定的机会性,这首“歌曲”,则实在是考验大众智商底线的。
——陈道明
无论是《忐忑》还是《法海你不懂爱》或者《金箍棒》,无不反映当下社会的猎奇心理及以丑为美的审美趣味,这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背道而驰。
——莫隆剑
在时至今日的部分娱乐和媒体圈里,多元主义的标签却屡屡被强势者盗用。那些从角落里翻出来的噱头,从弱势者那里寻来的兴奋点,用“聚焦小众、呈现多元”的理念一包装,再助以强势营销,几乎殖民了主流的文艺形态。真是钱赚了、名聚了、牌坊也立上了。警惕“被多元”,警惕“被工具”,让我们从“法海事件”开始吧!
——社会学博士王潇凝《从“法海事件”看娱乐圈“多元主义”遮羞布》
我觉得龚琳娜夫妇是一个很完整的策划,背后有很高明的团队在操作。用“爱”和“不爱”之间的无厘头,伤害了太多佛弟子的感情。用观世音菩萨在收视率这么高的舞台恶搞,不仅很多佛教徒接受不了,非常愤怒,很多歌手提起来也很生气。道歉是最低的,像恶搞观世音菩萨是要认罪。
——作家腾征辉,凤凰网《问道》特辑(1):别拿信仰开玩笑
为了新奇、刺激而寻求新奇、刺激,我们不仅会因满足欲望而奔跑不停,疲于奔命;而且在一次又一次的新奇、刺激中会变得日渐麻木:丧失了对于自我的反思,对于世界的思考。而此时更会出现求“新”不成而求“异”的现象。“神曲”也罢、“法海你不懂爱”也罢的出现便是在这一过程中走入扭曲、歧路之表现。
——北京大学国学社《娱乐至死就是世界尽头》
歌曲《法海你不懂爱》将调侃佛教僧人当作“幽默”,以此噱头哗众取宠的同时,也将对佛教和文化的误读迅速传递给大众。
——人大禅学社《从“法海事件”看明贤法师的“显正”价值》
该事件在网络上引发了关于“娱乐道义考量”的严肃讨论。华东师大客座教授、上海佛学院导师金易明在《龚琳娜戏谑佛教跌破娱乐“道义”底线》一文中指出,作为大众传媒主要承载体的娱乐性文艺,应当担当弘扬和传播社会“道义”,抵制恶俗之风。对宗教性事务、信仰性内容的无知、或者无动于衷,缺乏敬畏感、未能生起神圣感,这是娱乐圈有人提出“娱乐无底线”因而颟顸宗教的重要因素。娱乐底线即是道义,凡事有道义的考量,无论是社会上何种职业,方能谨守职责,遵守规范,坚守底线。
“娱乐底线”这个词汇在这次事件中高频出现。金易明教授《向“娱乐无底线”说“不”》一文中指出,才女林微因说过:文艺不是蓬勃丛生的野草;而以文艺为表现形式和承栽体的娱乐圈也不是蓬勃丛生的野草苑。娱乐是有底线的,对宗教信仰本身及其神圣者的调侃、戏谑,甚至恶搞,其折射的是鉴赏能力上低俗的情感,粗俗的趣味。对包括佛教在内的宗教信仰的神圣性、宗教圣贤、以及对于其他涉及民族英雄、文化伟人的作品,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诗歌、流行歌曲、影视作品,必须杜绝出于纯粹商业目的,为市场盈利而作的恶俗操作。因为,一切宗教的信仰具有神圣性,所有的圣贤英灵具有典范性,对其随意的褒贬,轻浮的戏谑,肆意的调侃,不仅会销蚀民众精神诉求的品位,更会抽去民族精神境界的基石,与个体、民族乃至社会而言,绝非福音。
针对本事件的深入分析指出,龚琳娜的此类歌曲实际会影响我国人民的文化自觉意识。北京大学国学泰斗楼宇烈先生说过:一个没有文化自觉的国家,一定不可能成为大国,更不会有所谓的崛起。
龚琳娜在面对质疑的回应中,特别强调了其个人音乐在努力将“中国音乐、传统文化”国际化,保持音乐“有中国文化的根”。国际化与保持传统恰是文化自觉中的重要内涵,然而,除了因使用需要粗劣抽用的中国文化符号,我们在其作品中更多看到的是恶搞与戏谑,以及对于文化自觉具备的消极掣肘作用。
如果任此“娱乐无底线”无止境地发展,戏谑佛教之风愈演愈烈,媒体为博收视率而肆无忌惮地亵渎信仰、颠倒美丑、恶俗媚俗等娱乐内容充斥电视荧屏,那么,蚕食、消磨的只能是我们民族精神中的神圣、美善,腐蚀文化成为事实,“文化自觉”反将成为一句空口号。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王潇凝撰写的《论娱乐圈的“多元主义”遮羞布——关于《法海你不懂爱》戏谑佛教事件》一文中,从社会学角度阐发了娱乐圈“多元主义”的危害,文中指出,这次“法海事件”里,不少龚琳娜的同情者摆出了“多元”这个词汇,为其边缘娱乐形态求取正当性。不难总结出,某些娱乐界大亨,面对市场利益时,以恶搞博出位,而面对质疑时,旋以“多元化”做遮羞布,有着把网民和观众玩弄于股掌之上的自信。
“多元化”的娱乐旗号,并不见得给予了网民和观众审美、审丑、审穿越的自由。以市场机制运作的娱乐圈,在借助职业化的营销手段,来强行抓住我们的眼球、锁定我们人性中的不堪来营造共鸣时,多元与自由的其他维度,就已经被抢占了。
与此同时也不难观察到,“法海事件”的关涉者,除了把受众被动“多元化”以外,甚至还有着因增加“传统文化”的曝光率而表功的心态。让人啼笑皆非。正如北大禅学社撰文指出的,这属于粗劣抽用中国文化符号,借以显异惑众、吸金赚名。这就是娱乐界最流行的“工具主义”。
在“工具主义”风行的后娱乐时代,是不是有必要提醒一下自己:是不是文化、传统、信仰被利用了?是不是我们自己也被利用了?
警惕“被多元”,警惕“被工具”,让我们从“法海事件”开始吧!
法律层面解读“法海事件” 被误读的“自由”
《法海你不懂爱》还引发了法学界评论。对于本歌引发的佛教界抗议,是否是干预文艺创作甚至侵犯言论自由,邢彦超律师表示,“言论自由也有其界限,而娱乐的底限正是法律的界线”,龚琳娜歌曲实际已经触犯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所规定的信教与不信教群众间“相互尊重与和睦相处”的法律界限。
法学博士谈“法海事件” 美国宗教言论的启示
王雷泉教授在文章《我看“思凡”与“法海”事件》最后提出:“湖南卫视、江苏卫视、辽宁卫视等官方媒体,可以提供舞台给艺人戏谑调侃佛教,那么是否也敢提供节目频道和时间,让佛教徒和佛教学者正面宣讲佛教的思想?”总结一句话,公共媒体是否有责任为言论自由的双方提供平等的机会?
此建议并不陌生,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已经形成成熟的制度措施。反观中国,王教授的提议是否有可行性呢?中国现行的宪法都写入了言论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但是并没有在具体的法律制度中贯彻“思想的自由市场”的法律理念。美国的公共媒体法律发展已有百年,颇为成熟。中国的媒体法制与规范的发展仍有长远的道路要走。以收视率至上的电视媒体不妨先积极行动起来,学习台湾“思凡事件中”的媒体,邀请言论双方,特别是佛教一方参与辩论,即可增加收视率,又可为社会公众提供一个了解真理、认识佛教的窗口。
一个国家的强盛需要建立民族凝聚力,而将国民凝聚成一体的根本在于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勇敢、自强不息的独特民族精神。颟顸宗教、亵渎信仰,戏谑民族文化,无疑会动摇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然而,娱乐无底线已经到了无所畏惧的地步,戏谑佛教之风愈演愈烈。其实,部分艺人个人的“娱乐无底线”行为,若无拥有巨大影响力的电视媒体的推波助澜,其负能量终究有限。所谓的“娱乐无底线”,往往就是这些强势媒体在收视率面前最先失去了底线。个别媒体为博收视率肆无忌惮出卖良知,亵渎信仰、颠倒美丑、恶俗媚俗等“毁三观”的“娱乐”内容充斥电视荧屏,毫无顾忌地蚕食、消磨我们民族那越来愈薄弱的神圣与信仰。
网友“象象的腿”评论道:有人曾说过“要想毁掉一个民族,先毁掉他的文化;要毁掉文化,先毁掉他的语言;要毁掉语言,就先从学校下手……”社会象是个大学校。如果它的某角落成为一个专毁文化的场合,这不是我们民族的福音,它释放的信号在减损中华文明的光彩,在动摇人们赖以心安的信念,这个信号却还普遍风靡,这个信号不吉祥!
新华日报关于“娱乐无底线”问题时评中说道:如果我们一味低着头不说话,文化就会越来越驼背。或者故作清高不屑与娱乐讨论,娱乐就会更加无底线地占领空间,文化即使再高大也会被挤到墙根边!
我们在这家著名电视台身上着实领教了他们不止一次的“高调行恶”。也许,这就是一个高调行恶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我们呼唤佛教界有更多的明贤法师为法忘躯,挺身而出,降魔除恶,捍卫尊严。同时忠告个别媒体,不要为一时的眼前利益放弃了应有的底线。否则就要应了那句老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只是这业报苦果,要由我们这个民族一起吞咽。
——凤凰时评《龚琳娜戏谑佛教再“毁三观” 媒体难逃其咎》
20世纪,中国佛教走上人间佛教的现代化转型,特别在1987年台湾解严之后,在1988到1989年间发生了“思凡事件”。当时正是台湾佛教处于由弱转强的阶段,当然也仰仗昭慧法师等人的挺身护法。在明贤法师发表文章之后,道坚法师跟帖:“这是台湾思凡事件在大陆的重现。”法海事件与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的台湾思凡事件有相似之处,复旦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导王雷泉《我看龚琳娜“法海你不懂爱”与台湾“思凡”事件》中指出,在这高调行恶的现时代,以弱势群体戏谑开涮的节目具有广泛的市场,也恰恰证明佛经所说,我们的时代属于五浊恶世,众生病得不轻!即使如此,这些节目也只能归入流俗、恶俗一类,为有识之士所不齿。以佛门人物作为戏谑调侃对象,在中国由来已久,文艺作品中的这些负面形象和轻薄言论,一方面反映了佛教衰颓的现状以及社会对佛教的观感和误解,另一方面也与当时佛教抱残守缺、一盘散沙、处于社会边缘的状况相关。
昭慧法师记叙20多年前台湾佛教护法组的文章,对于大陆佛教走出围墙困境,至少有四个方面可供我们思考:1、佛教由弱转强的主体性自觉,大陆的中青年佛教徒正面表达自己的主体性和神圣性的诉求;2、思凡事件中当即成立护法组织而不仅仅停留在个人抗争,2011年年初有两个小青年恶搞佛教后来在法源寺被公安拘留这一事件中,就有人提出要成立佛教护法组织;3、昭慧法师他们通过发动佛教徒不订报等各种经济抵制手段,以及与教育、艺术相关部门沟通等各种善巧方便;4、以中道智慧,在信仰自由与艺术自由间取得平衡。
佛教冲破围墙困境,改变边缘化处境,进入主流社会,不仅要有护法的勇气,更有对社会问题发声的道义责任。台湾佛教界从思凡事件之后,大力推行环境保护,在抵制核电站和赌场等社会运动中,展现了社会批判的力量。只有改变整个社会高调行恶的大环境,才能真正维护佛教界自己的权益。在这个意义上,艺人戏谑调侃佛教这类事,也算是推动佛教界奋起的逆增上缘,所谓即烦恼而成菩提是也。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变革之中,佛教理应为中国的社会进步作出贡献。拥有大量受众的官方电视台播出这类戏谑佛教的节目,可以辩解说是尊重艺人的艺术自由,那么也应该尊重佛教界的信仰自由和言论自由。
明贤法师:一位僧人眼中的《法海你不懂爱》
引言:娱乐界开始流行一首龚琳娜演唱的《法海你不懂爱》,引起了宗教界的高度关切。明贤法师在他的个人博客中发表了“一位僧人眼中的《法海你不懂爱》”的署名文章,对娱乐界直接调侃宗教领袖发表了他的看法。北大禅学社、人大禅学社、天大禅学社、北大国学社等学生社团深度认同法师的看法,共同推荐给广大读者,以期待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更加进步!全文如下:
韩国一首《江南Style》的歌曲出名了,它让人放下心理隔阂由复杂而向简单中寻找快乐;龚琳娜的《法海你不懂爱》似乎也出名了,但她却是以调侃汉传佛教禅宗祖师级的宗教领袖--法海禅师作为噱头。而动辄以宗教领袖为戏谑对象来取宠大众的事,恐怕也只有在中国才能时时发生。
有人在默默忍辱,有人则有话要说。
佛弟子都知道,歌曲中的法海禅师,是一位佛教的真实历史人物。俗家时,他是大唐著名的宰相、大文豪裴休的独生儿子,因为夙具善根,考取翰林学士学位以后,向父母恳请出家求道,获双亲慈允才剃度出家。他拜当时湖南沩仰宗的开山祖师--沩山灵佑禅师为剃度师,成为一名清净行持的禅宗僧人。他刻苦修行,不辜负师长父母的期许,很快彻证禅法心髓,受师命往江苏方向弘法,后因缘和合到达镇江金山,因获地方信众的大力维护,始建金山江天禅寺,并迅速圆满功德。法海禅师,实为今天江苏镇江金山江天禅寺的开山祖师。从他开始,江南禅风一时闻名朝野,不光影响当代,其鼎盛的禅风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
古来禅宗有“上有文殊宝光、下有金山高旻”的谚语,是说,在禅宗,最能打造善知识的大祖庭,长江上游有文殊院和宝光寺,都在四川;长江下游有金山寺和高旻寺,都在江苏;又有“金山的腿子、高旻的香”的谚语,是说,在长江下游的两大丛林中,金山江天禅寺的道风是以“腿子”出名的,如果没有双盘腿长坐的基本功,根本进不了寺院门;而高旻寺的道风,则以坐香的时间长闻名于世,普通的一枝香,动辄好几个小时,虽然不讲究双盘坐,但如果没有久坐的工夫,也是不能进禅堂的。金山寺在禅宗的地位可想而知。
明末清初,因为历史及文化形式的影响,代表佛教特质的禅宗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时刻,长江下游的金山寺与高旻寺力振颓风,涌现出大量的祖师级禅和子,从禅修系统的制度到方法,进行根本性的梳理,记录在《金山规约》和《高旻规约》中,使唐代传承而来的禅宗法脉,获得了鲜活的生命力。几乎可以说,自明末至当今,使汉传佛教禅宗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就来自江苏的金山江天禅寺,来自那位被调侃为“不懂爱”的法海禅师。
也许有人会说,一首通俗歌曲就引来这么多的批评,是否有些夸大其词了?但是,我们要问的是:一个社会的娱乐精神是否可以毫无底线?!
虽然我们处于娱乐至上的时代,可是有些必须尊重的道德及宗教伦理是不可以打破的。即便是比我们更早进入娱乐时代的欧美国家,在这方面也是极其慎重的。曾国藩有言:“乐不可极,以礼节之,以制吾性,以防吾淫”。克己复礼是中华民族一贯的美德。
中国社会正在热烈地迎接传统文化及宗教伦理的回归。据不完全统计,正式皈依佛教的信众多达数亿,还有更多的虽无形式上的皈依,但在内心非常亲近佛教的人士。这些人中,也不乏文化界的精英。而这样的一首无视宗教底线的歌曲,会严重伤害佛教信众的宗教情感。
一直以来,有损法师尊严的《白蛇传》风波尚未止息,龚琳娜的一曲《法海你不懂爱》又席卷而来,都直接针对佛教界最为敬重的祖师级领袖。佛教是慈悲宽容的,佛弟子总是在遭受强烈羞辱的时候,还能将面前的事件看做忍辱的修行。不过,佛教中还有护法众神,会承担起保护善良,惩治邪恶的护法使命。2012年,70后作家冯唐在香港出版编造辱骂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淫秽书籍,佛弟子们忍无可忍,行护法之责,开始奋力反击。
回顾中国历史,裴休、王梵志、苏东坡等名士,既是学贯古今的文化大家,又是著名的佛教护法居士。苏东坡与佛印禅师应机对答的故事,千百年来传为佳话。可见,中国文化并不缺乏灵动和活泼,但绝非将肆意妄为误读为幽默。对历史人物、特别是佛教历史上祖师级别的宗教领袖,必须要有一些敬畏之心。
自古圣贤教化民众追求幸福生活,都以“使俗人学君子”为大原则,以使社会良性发展的规则不被破坏,最忌“使君子学俗人”。因此,低俗的、缺乏道义的、诽谤他人的文字和思想是不能流行的。我想,进入现代社会,今天一定比古往更先进、更开明、更让人感受到希望,不会让过分流俗、过分无知的行为长期延续,经过时间的沉淀,必然将和谐与高雅置于社会道德的金字塔顶,成为影响大众、帮助大众的主流力量。
我想,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意愿,还有很多人,也在这样期待!
明贤法师:还“法海”清白不是小题大做
拙作“一位僧人眼中的《法海你不懂爱》”在凤凰网上发表以来,受到凤凰网友的关注和热议。对于持有相同观点的网友的力挺,深表感谢。而对于有些网友所谈到的不同意见,这里不妨再谈一谈。
总结一下,反对的意见不外有三点:一、此法海非彼法海;二、歌曲的取材来源于民间传说,该负责的不应是当代人;三、区区一首自娱自乐的小歌,何必小题大做。
关于第一点:此法海非彼法海
是否可以说,在《法海你不懂爱》中的“艺术法海”,与同名影射效果下佛教原型中的僧人身份、及法海禅师其人毫无关联?
“同名认知”成了这里的主要话题。
正如网友“素书堂主”说:
站在社会心理的角度说,歌者是以“不改名”并“用真名”的方式,而使用大众对于法海禅师的历史性“同名认知”,释放“僧、爱”等暧昧信号,来推动群众古今对照的“身份刺激”效应,获取群众响应。既用真名,而真名沿革又并非其他来源——歌中法海依据《白蛇传》法海,《白蛇传》法海依据金山寺法海,金山寺法海就是身为唐裴休宰相之子而出家成道的法海禅师,这段历史佛教没忘掉。不能以“爱”之名戏谑无底线(从影射实效方面说)。不能说,昨天借人钱,睡一晚以为人家忘了,今天就说没借钱,这叫不负责任。佛教对于法海禅师的历史,从来不需要借《白蛇传》去了解,所以从冯梦龙的“白娘子永镇雷锋塔”到今天《法海你不懂爱》,佛弟子从来不会认同“彼此无关”之说。如果这段历史真的无法记忆,也无话可谈。而这段记忆,佛教从未遗忘过。
可见,大家还是认同,歌中的法海禅师与历史上的禅师是分不开的,同名的连带效应直接影响到僧众的根本形象。身为佛弟子,自己的祖师惨遭调侃,必是不会袖手旁观的。此事关系到,作为一门重要宗教的——佛教,在当前这个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佛弟子无心、也无力干预社会人士的娱乐嬉戏,但当一位功载千秋的禅门宗师也被“娱乐”时,一定会有一个声音说“不”。
关于第二点:歌曲的取材来源于民间传说,该负责的不应是当代人
我们不妨一起梳理一下关于“白娘子”的由来。
在历史上,法海禅师是苦行得道、深受地方民众敬仰的金山开山祖师,他公案众多,但从来没有拆散别人家庭的历史说法。史书中仅有一则驱赶咬伤人兽的白色蟒蛇进入长江的记载。想必,冯梦龙的《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锋塔》正是由此而得到的灵感。
明末作家冯梦龙在创作《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锋塔》的故事中,法海禅师是一位真正的有道高僧。但是,在后人演绎的地方戏剧《白蛇传》版本里,逐渐将法海禅师塑造成“破坏美好爱情的糊涂僧”。
这种对官本的篡改,与明清时期,封建礼教对人们心灵的禁锢而激起的反叛不无关联。随着人们所寄予的价值观的演变,“艺术的法海”所承载的价值观也一直在变,大多数艺术作品引夺了大众对于“法海禅师佛法意义”方面的知情权,并以讲唱戏曲等方式广泛传延,本色法海禅师的精神内涵被逐渐消解,并被冠以不同时代的大众意愿,仍用法海禅师实名,却拒绝了禅师真实的佛法意涵。
后来版本中,为了反衬爱情故事的冲击效果,法海禅师终于成为了“封建伪善”的全部代言人,这不仅出于简单的“反衬真善”目的,其中已多少杂糅了历来文化认知中,将世间情感与“佛教出离心”之间进行的人为对立。
但是否对立呢?佛教二真理(二谛——神圣、世俗)的和谐精神,在深度认同人世间的不圆满性时,铺开对于生命真谛的全面追求,“如来终不在天上成佛也”,佛教没有抛弃世间,“万丈红尘,是佛子立足处,也是转身处”,六祖说“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佛教的出离精神,是化解自我入世和出世矛盾的一种具体努力,佛弟子在这种内心张力的消解中前行,不可能形成如“艺术法海”般对于大众情感的强势干预。不只不干预,还时刻关心大众生命的安乐与否。
出离心,是在独立状态下进行“存在大反思”以后,才诞生的生命关注。这种负责任的关注同样面对所有人。如此重要的生命责任和反思,是宝贵而不该被调侃的!但不少文艺作品的“法海描述”,径直将其拉到了佛教精神的反面,是“不符合佛教精神的典范”,这是法海禅师身上不可能发生的事,却被一直附着在法海禅师的名义上,这种扭曲现象是不应该继续的。法海禅师本不可能强势干预世间情感,何必非要用佛教形象来反衬情感的真善?何必非要将佛教僧人假定成为情感矛盾的制造者?
我们衷心希望还原法海禅师真正的佛教面貌。虽然影射与调侃不是由《法海你不懂爱》开始,但希望能够在此结束,这是时代进步的需要。我们不回避当代佛教界仍然存在的不足,但改良要有空间,还原历史则是重要的、大众共需的改良空间,否则,佛教进步的路会被人为堵死!
已经作古的人所犯的错误,和已经有一段历史的错误,不能成为今人将其延续的理由。错误虽然不是在这里开始,但我们探讨的是:在这里结束!
我们没有能力去涂抹一个民间故事在几百年来留下的印记,却可以选择尊重历史和事实,书写更好的未来。跟随人类文明前进的脚步,在宗教文化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还原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还法海禅师一个清白。
明贤法师:蛇年注定是我们了解究竟真理的年份
金蛇之年到了。
蛇年,必将是充满光荣与梦想的希望之年!在佛教的传统教义中,历来将蛇作为成熟、特达、微妙智慧的代言者。蛇具有“烦恼”与“智慧”的两面。当人们尚未了解“贪、嗔、痴”之心的恼害作用时,大众日间的常用心,便难免被“烦恼毒蛇”所盘踞;但如果了解“贪、嗔、痴”心的负面作用时,烦恼毒蛇便立即转化为微妙智慧的“摩尼宝珠”,随所愿求,都能成满。
印度那烂陀寺方丈月称菩萨在《入中论》中说:“惑染意蓝空,皎洁若秋星,或如心蛇顶,所有摩尼珠,愿普世有情,证真速成佛。”虽然我们的心地难免被贪嗔痴影响,但对于真理的追求,就像秋天蓝色虚空掩映之下那毒蛇顶上的摩尼宝珠,它象皎洁夜空中的闪亮明星,满足所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虽然大众智慧难免有缺陷,但却能让普世大众都成就追求真理的所愿,这,就是蛇的非凡功德!佛教第二能仁龙树菩萨的项间光明中,便是表徵般若智慧的七只灵蛇,是无上智慧的代表。
也许正是因了蛇的这个特性,也预示着佛弟子们所遇到的与“蛇”有关的烦恼,必会随着众人对究竟真理的辨析和追求,而获得圆满的解决。
就在蛇年即将到来之际,诸多佛弟子通过某电视台的晚会,看到了调侃佛教禅宗祖师的那首“法海,你不懂爱”。就在数以万计网友们纷纷谴责作者和歌者无视佛教的神圣性时,他们再次打破娱乐底线,在随之而来的“金箍棒”中,佛弟子们又听到了无厘头插入的继续调侃佛教祖师的声音。
如果说第一首歌是因无知而调侃,那么第二首恐怕就是有意识的亵渎了。准确地说,这是一种拿捏历史误读之“虚”、而务今日戏谑之“实”的现象!其由法海禅师到观音菩萨、从《法海你不懂爱》到“法海懂爱”的持续操作过程中,我们看到一种步步紧逼的对佛教的戏谑和逼迫。以娱乐之名,将人们心目中珍藏的美善的佛教文化符号一个个毁灭殆尽。
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当龚琳娜女士回应所有对于这两首歌的质疑时,居然高举着“中国传统文化”这面旗帜。如果龚女士及其团队,坚持将这样的无底线娱乐标榜为“传播文化”的话,我们就有必要来认真解读一下被他们所戏谑的禅师及禅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构建方面所做的贡献。
“禅”对于中华文化的贡献,实在是无处不在的。禅虽常常不为我们所了解,却从未离开过我们!
钱穆先生在《六祖坛经大义》一文中说:“在后代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有两大伟人,对中国文化有其极大之影响,一为唐代禅宗六祖慧能,一为南宋儒家朱熹。自佛教传入中国,到唐代已历四百多年,在此四百多年中,求法翻经,派别纷歧。积存多了,须有如慧能其人者出来完成一番极大的消化工作。他主张不立文字,以心印心,直截了当的当下直指。这一号召令人见性成佛,把过去学佛人对于文字书本那一重担子全部放下。如此的简易方法,使此下全体佛教徒,几乎全向禅宗一门,整个社会几乎全接受了禅宗的思想方法,和求学路径,把过去吃得太多太腻的全消化了。也可说,从慧能以下,乃能将外来佛教融入于中国文化中而正式成为中国的佛教。”
看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禅宗祖师的地位不该被轻易忽略、误解!而对于六祖大师、法海禅师及禅宗文化内涵的再重视,则无疑是文化自觉与中华文明复兴的重要标志!
理净法师说:“《法华经安乐行义》卷1云:‘若有菩萨行世俗忍,不治恶人,令其长恶败坏正法,此菩萨即是恶魔非菩萨也,亦复不得名声闻也!何以故?求世俗忍不能护法,外虽似忍,纯行魔业。菩萨若修大慈大悲,具足忍辱建立大乘及护众生,不得专执世俗忍也。何以故?若有菩萨将护恶人,不能治罚,令其长恶恼乱善人,败坏正法,此人实非菩萨,外现‘诈似’。常作是言:我行忍辱——其人命终,与诸恶人俱堕地狱。是故不得名为忍辱!’”
崇慈法师说:“当年太虚大师痛心疾首地教导我们所有佛弟子:决不要做‘哑羊僧’,而要做‘海潮音’、作‘狮子吼’!古圣贤曰:‘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若对诋毁正法的现象无动于衷,我们能安心念佛吗?”
心廉法师说:“当前的佛教界,急需强烈的护法意识!”
网友“佛教观察”就《上世纪八十年代“思凡事件”的前前后后》一文谈到:“思凡事件发生在台湾解严之后的1988年到1989年间,既有时代的共业环境,使佛教处于由弱转强的阶段,也仰仗昭慧法师等人的挺身护法。这篇记叙20多年前台湾佛教护法组的文章,对于目前的大陆佛教走出围墙困境,颇具借鉴价值!”
我们迎来了一个护法新时代。
长久的隐忍与迁就,终于开始表达。从拙作《一位僧人眼中的“法海你不懂爱”》、《还法海清白不是“小题大做”》写完,到金易明教授《向“娱乐无底线”说“不”》、《龚琳娜戏谑佛教跌破娱乐“道义”底线》,以及凤凰网华人佛教独家时评《龚琳娜戏谑佛教再“毁三观” 媒体难逃其咎》、《龚琳娜“毁三观”论战升级、水军浮现网友痛击》等系列文章,数百万网友参与了讨论,关于“道义”的声音,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同声共鸣,“文艺创作与传媒要有‘道义’考量,要谨守良知底线”成为众多网友的共识。
真诚地希望,有一天,龚女士与她的团队及其相关媒体,能够善用自己的艺术素养,善待传统文化,珍惜千百年来民族精英传承于我辈的生命滋养,回归到正面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道路上来。
我们度过了一个失望之冬,迎来一个希望之春;送走了一个怀疑的季节,迎来一个信仰的季节;跨越一个无底线的时期,迎来一个有道义的时代!
世间一切的烦恼之火,终会化为菩提之清凉!
蛇年,注定是我们了解究竟真理、获得全面智慧的年份!
明贤法师:誓言“以法护法”戏谑不停 护法不止
以《法海你不懂爱》开始的戏谑佛教禅宗祖师事件,至今已一月有余。虽然包括佛教界在内的社会各界抗议之声不断,但当事者从未正面回应过大众的质疑。并且在湖南卫视、江苏卫视的推动之下,戏谑之声愈演愈烈。
《法海你不懂爱》播下的是一颗不良的种子,正如觉真法师所说:“唱的是爱,表现的是刺,吐出的是怨。在消费主义的商品社会里,爱,成了激动、冲动、私欲与排泄烦恼的代名词。”因为顺应了一些人的熏染恶习,连歌者本人也无法把控这一串习的蔓延。有网友说:“70后认为法海为了收妖而为难白蛇,80后认为法海喜欢白蛇而为难白蛇,90后认为法海喜欢许仙而为难白蛇。”任由此类串习肆意发展,必将导致的结果让人不安。
《楞伽经》云:“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人类无法忽视种子串习的力量,因为,善的串习将影响一个人向善的方向调整,恶的串习将影响一个人向恶的方向倾斜,人类对于恶行的防范手段,往往滞后于恶行的发生,付出重大代价以后的反思,总是尴尬和沉重的!所以,中国文化很早就诞生了“防患于未然”的智慧,讲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显然是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但这种精华却被大多人遗忘,乃至遗弃!
这样的情形,促使我们开始积极地思考及寻找更加有效的护法方式,用以改变当下戏谑圣贤的现实!
看来,掌握应机施教的护法方式,是新时代护法的关键所在。
这使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古人那段“以法护法”的名训。
在唐代道宣律师修行的净业寺天王殿上,悬挂着一块十分古旧的匾额,上书“以法护法”四个大字,此处的“以法”是指合乎时宜的正确方法,以此来强调顺应时节因缘选择适宜护法方式的重要性。
从中国佛教的历史看,护法一直有“显正”和“辟邪”二种方便。“显正”是正面开显大义,“辟邪”是反面破除非义。它们之间不是对立的矛盾,而是互为增上的助缘。遭遇不同事缘之时,应病施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随机应对,正确抉择,正是佛法大智慧的应用。
历代大德以各自不同的护法实践,对“以法护法”作出了功载千秋的不朽注释。
古印度龙树、提婆二大士,以不设“自立量”的方式,破而不立,以为道义作正名。
大唐盛世,佛教的教法体系初始完备,所出现的障难多半是对于佛法道理的不理解。因此,破除邪见以后,继而将道理讲明白,问难的对方也会接受。所以,此时的“以法护法”,侧重于积极“辟邪”,也是符合历史因缘的。
而唐以后的情况则不尽相同。
北宋时期,世风日下,严重影响佛教的正面形象。此时的护法重心,进一步落实到“辟邪”的功用。北宋张商英居士《护法论》的宋濂序说:“《护法论》不容弗作也!盖风气随世而迁故,奈何抵之、奈何斥之?世人观此论,可以悚然而思、惕然而省矣!”
明朝末年, 社会风气更是急转直下。中国传统文化面临根本性的考验。以莲池大师、憨山大师、紫柏尊者、蕅益大师等四大师为代表的佛教力量,奋力挽救佛教及中国传统文化于狂澜,护法的重心更偏向于“辟邪”。蕅益大师云:“先展转纵夺以破外邪,后申立正义!”
民国时期,以西学东渐、五四运动、庙产兴学、世界大战等诸多社会事件为因缘,使本就羸弱的佛教更加岌岌可危,法师们纷纷寻求振兴佛教的应世良方,尤以“辟邪”的护法行动最为可圈可点。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太虚大师和守培法师。
太虚大师说:“要做狮子吼,发海潮音!不要做哑羊僧!”守培法师云:“平生最好是非辩,最恨是非秘不宣;明白是非如佛也,是非不别似茫然。是非混乱迷真理,颠倒是非误后贤;不到无是无非处,我终不把是非捐!”佛弟子不务是非,但也不惧是非。
当前,社会已经步入一个信息极度发达的时代。足不出户,便可将天下之事尽收眼底。信息传播的便捷性,使得“坚守道义底线”成为权衡利益时一个重大的难题。在这既可以极端公正又可以极端偏斜的特殊共业环境中,佛教于世间的存在,早已不同于古人闭门自修便得以偏安求道的状态。正如太虚大师所说:“利害得失,既不能独享,也不能独免”。
这,也许正是佛教在当今社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现实状况的某种写照。
社会风气既已实难回避,唯一能做的就是——面对!
此时,“辟邪”方法所产生的积极护法效应不容忽视。
圣严长老说:“对方已经不幸,切莫让他再制造更多的不幸!”放眼于人世间那五浊相争的巨大名利环境,这样胸怀的“护法”总让人倍感清凉、倍感暖意。慈悲当然是佛门不变的胸怀,辟邪的护法,本身已是无尽的慈悲。当代社会,面对恶性竞争行为对佛教名誉、形象所产生的矜伐,既要使佛门不受损,又要令恶行止得住,那该需要何等广大的悲愿和智慧的手眼?
星云法师说:“修行者什么都可以失去,唯有慈悲爱心不能舍弃;学佛什么都可以容忍,唯有毁佛谤教,不能姑息!”
昭慧法师在“思凡”事件的总结文字中提出:“‘显正’之外还需‘破邪’的积极性,权益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如果不去努力争取,对方能有任何改变吗?”。
都坎章法师说:“阻止社会的歪风邪气,那就是我的慈悲观!”
法藏法师云:“到相关电视台去‘严正表达关切’!”
文空法师说:“维护祖师尊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坚决向这样的娱乐无底线说‘不’。”
显然,面对宗教信仰自由与言论自由在公共领域内的界分,甚至需要积极争取,才能获得信教与不信教公民的相应尊重,才能真正实现和睦相处。
当《法海你不懂爱》这一戏谑佛教事件发生时,佛教界又一次面临新时代的护法抉择。有人提出侧重“显正”:做好自己就行了,戏谑佛教的事将会自然减少。而另外,也有更多人认为应重在“辟邪”:戏谑者全无对佛教和祖师的敬重之心,佛弟子有责任将其点醒并遏制其影响的蔓延。情势迫在眉睫,倾巢之下已无完卵,一己偏安,实难保全,故应重于破邪以应急。
如若反将“辟邪”的魄力和勇气误读为争讼和执着,势必纵容了戏谑者的侥幸心理,令其更加肆无忌惮,不知悔改。
白岩松说:“我们现在拥有全世界最高的道德期待,但是却拥有不断突破的道德底线。中国接下来最重要的是心灵变革,所有的决策都要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人性是什么?人性就是我们都一样,既有好的东西也有不好的东西。关键看周围的东西是抑制我们的恶,还是抑制我们的善,而不是你是坏人我是好人!”
在“以法护法”原则的指导下,我们知道,对于这种拿捏历史误读之“虚”,而务当下调侃戏谑之“实”的行为,选择“一笑而过”和“听之任之”是不负责任的做法,令当事者不知收敛反思,令大众是非混淆,贻误后学。此类事件会反复地发生,而不可能“在这里结束”!
没有反思,就没有人性的复苏;没有争取,就没有道义的落实;
没有警醒,就没有人性的回归;没有提倡,就没有人性的关照!
任何一个民族,都必定有几座不可以被戏谑的神圣丰碑。周国平先生说:“世上一定有人的欲望不该亵渎的价值,我把那不可亵渎的价值称作神圣。”
为了这份神圣,有识之士们向戏谑行为提出抗诉。其实,佛弟子于自身无索无求,今日所争,只为大道。争道义反践踏,争礼节反颟顸,争底线反戏谑,争善待反调侃!面对有意编排的调侃戏谑,反对高调行恶,于天理、国法、人情,皆无不当之处。非但合理,而且道出了大众共同的心声。就佛弟子而言,这时的破邪,便是大爱——爱国、爱教。保护国粹文化即是爱国,保护敬畏之心即是爱教!
以法护法,应机设教,不是在“非善即恶、非你即我、非死即活”之间的刻板选择,而是回归人性、还原神圣的重要关怀。
“以法护法”的古训,世世代代的佛弟子都做出了属于自己那个时代的精彩诠释,从远古到未来,形成一座古今不移的护法长城。中华民族二千年的佛法精髓才得以薪火相传。“有我在便有佛法在”的无畏气概,一直震撼着各个时代四众弟子的心魄,形成洋溢在心间的信仰暖流——让灵魂有托,让生死有望,让信仰有空间,让生命有尊严!
我们迎来了一个“以法护法”的时代,更迎来了一个向所有戏谑佛教行为说“不”的新时代!
戏谑不停,护法不止!
不到无事无非日,我终不把是非捐!
愿社会各界携手同心,同愿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