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23 09:28
法门,宗教用语,原指修行者入道的门径,今泛指修德、治学或作事的途径。古称南门为法门。
3.途径;方法。
宋 陈亮《又乙巳秋书》:“此英雄豪杰所以自绝於门外,以为立功建业别是法门。”
清 赵翼《瓯北诗话·七言律》:“东坡出,又参以议论,纵横变化,不可捉摸,此又开南宋人法门,然声调风格,则去唐日远也。”
茅盾《子夜》八:“我得了一个翻本的法门,特地来和你商量。”
佛教指修行者所从入的门径。《聊斋志异·卷七·金和尚》:“此一派也,两宗未有,六祖无传,可谓独辟法门者矣。”
佛所说的法,因是众生超凡入圣的门户,故称法门。梵语Dharma-paryāya,即佛法、教法。佛所说,而为世之准则者,谓之法;此法既为众圣人道之通处,复为如来圣者游履之处,故称为门。又起信论义记本中云:“轨生物解曰法,闻智通游曰门。”法界次第亦云:“门谓之能通。”故知门之一辞,实为通入之义。其次,门者,亦含差别之意;以佛所说之法义有种种差别,故称“如来开法门,闻者得笃信”、“以种种法门,宣示佛道”。如是,法门一词既可作为佛所说教法之总称,而以“不二法门”总括其教说之绝对性;亦可以“八万四千法门”含摄其重重无尽之个别性,以应众生千差万别,重重无尽之烦恼;盖众生有八万四千之烦恼,故佛乃为之说八万四千之法门。法门既可无尽无量,故以大海喻其深广浩瀚,不可测量,称为法门海。华严经亦谓:“佛刹微尘法门海,一言演说尽无馀。”准此,一切菩萨初发心时,即以“法门无尽誓愿学”一语为四弘誓愿中之一愿,而缘四圣谛中之道谛,以广学无尽之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