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12 15:29
高大肾蕨(学名:Nephrolepis exaltata (L.) Schott)是肾蕨科、肾蕨属多年生中型地生或附生蕨,植株高30-80厘米,叶长可达1米,根状茎短而直立,向上有丛生叶,向下有线状匍匐茎从叶腋向四周扩展,叶草质、光滑,叶形变化多端,孢子囊群圆形,生于每组叶脉的上侧一小脉顶端,囊群盖圆肾形或少为肾形,以缺刻着生,暗棕色,宿存。孢子椭圆形或肾形,不具周壁,外壁表面具不规则的疣状纹饰。高大肾蕨原产于美洲地区,中国有大量引种栽培。高大肾蕨忌阳光直射,喜明亮散射光的半荫环境,性喜温暖。栽培要求疏松透气的中性到微酸性土壤,培养土可用腐叶土与珍珠岩等量配制而成。
多年生中型地生或附生蕨,植株高30-80厘米,叶长可达1米。根状茎短而直立,向上有丛生叶,向下有线状匍匐茎从叶腋向四周扩展,叶草质、光滑,叶形变化多端,返祖型叶强壮直立,为1-2回羽状深裂,小裂叶纸质0.5-1厘米。突变型叶较柔软,稍下垂,为2-3回羽状深裂,小裂叶草质0.1-0.3厘米。在同一叶片中亦有两种小裂同时生长。
孢子囊群圆形,生于每组叶脉的上侧一小脉顶端,成为1列,接近叶边,囊群盖圆肾形或少为肾形,以缺刻着生,暗棕色,宿存。孢子椭圆形或肾形,不具周壁,外壁表面具不规则的疣状纹饰。染色体x=41。
高大肾蕨忌阳光直射,喜明亮散射光的半荫环境,也能忍耐较弱的光照。性喜温暖,生长适温为夜间15-21℃,白天24-28℃,高温35℃以上停止生长,处半休眠状,冬季能忍耐-2℃低温,相对湿度50-60%也能生存。栽培要求疏松透气的中性到微酸性土壤,培养土可用腐叶土与珍珠岩等量配制而成。
高大肾蕨原产于美洲地区,在中国有大量引种栽培。
高大肾蕨无性繁殖能力特别强,最常用的方法是分株繁殖。在春季翻盆时,把从生植株分离,保留连带基部四周横向生长的线状匍匐茎重新上盆。也可以把植株四周的线状匍匐茎牵入小营养袋中,上压培养土或旧花泥,进行压条繁殖,就能长出新苗,加强水肥管理,待新苗长大分离母体,独立栽培。高大肾蕨在中国南方可以在半荫环境地栽,因地下茎横向生长迅速,能很快地成为自然群落,除作庭园绿化观赏外,也正是最理想的无性繁殖基地。
培养条件: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阶段选择以下培养基:
①芽诱导培养基:可采用添加BA1毫克/升+NAA0.1毫克/升+磷酸二氢钠100毫克/升的1/2MS培养基。
②诱导培养基:可采用添加NAA0.1毫克/升+磷酸二氢钠100毫克/升的1/2MS培养基。
③继代培养培养基:可采用添加NAA0.1毫克/升+IAA0.5毫克/升的MS培养基。
所有培养基均要添加蔗糖20克/升;琼脂6克/升;并将pH值调整为5.7。
外植体处理:高大肾蕨的组织培养以匍匐茎的茎尖作为外植体效果较好。可从用分株法所繁殖的植株上取材,以保持品种种性。在取材前2-3周,最好把母株置于温室内培养,不要给它喷水。在接种前选择健壮无病的匍匐茎的茎尖剪下,将其进行常规消毒后备用。
培养方法:切割已经灭菌的匍匐茎茎尖,使之长5-8毫米,然后保持极性接种在芽诱导培养基上。经1-2个月的培养后,外植体明显膨大,这时可将其切成数块进行继代培养。再经过3-4个月的培养,在培养材料上会长出小植株,这时可将较大者切下诱导生根,较小的植株进行继代培养。培养温度为24-26℃;每天光照12-16小时;光照度为500-1000勒克斯。
当试管苗高约3厘米并生有3-4条1厘米左右长的新根时,可进行移栽,基质可采用经过灭菌处理的由腐叶、细砂按体积计以1:4的比例配成的混合物。移栽前期,要将空气湿度保持在70-80%间,遮光率为70%,环境温度控制在24-28℃间。经1-2个月的管理,即可定植于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中。在定植时不必施用基肥。
水分:高大肾蕨喜微潮的土壤环境,要经常给小苗喷水,可以每天淋水1次。
光照:高大肾蕨忌日光直射,喜疏荫环境,光照不宜过强。
温度:其喜温暖,怕严寒,最好将环境温度保持在15-25℃间。
施肥:生长季节每月施用氮磷钾等量的复合肥一次。
换盆:水肥充足,环境适宜,生长自然旺盛,根系满盆,每年春季都要脱盆换泥一次,翻盆时必须剪除全部老叶,并进行分株繁殖。
返祖:栽培过程常出现返祖现象,可能是新叶内出现少量大叶的小裂叶,也可能出现新叶整叶返祖,严重的是新芽返祖,失去观赏价值,处理方法是淘汰反祖植株。返祖现象与光照太强和施用氮肥过多有关。
高大肾蕨生命力强,栽培容易,奇特的叶形叶姿和青翠碧绿的色彩,使人赏心悦目,适宜家居栽培,常以盆栽或吊篮置于阳台或居室的窗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