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堡

更新时间:2024-07-13 15:09

波罗堡是榆林镇重要关堡。位于陕西省横山区境内。据史载:波罗堡为正统十年(1445)巡抚马恭置,在天定河南侧黄云山上,依地势而筑,大致呈方形,“城周二里二百七十步,有东、西二门,楼铺十座,系极冲中地。万历元年(1573)重修,六、七年加高,共三丈五尺”。今堡城砖石砌筑部分,仅西墙和南、北两城角及北墙稍有残存。其余均被拆毁。夯土墙除南门以东基本被毁掉外,多残存。今尚存砖砌券拱同洞及北门洞,进深10米、宽4米高约5米。南门外筑有一座小瓮城。明时波罗堡辖长城“三十五里四十七步,墩台三十五座”。

地理位置

波罗地处毛乌素沙南鹿,与鄂尔多斯草原相接,北距内蒙乌审旗70余公

里,西临大夏故都统万城白城则约50余公里.原为民族相接杂居地区.北面与明长城隔河相望,在无定河南岸,城建在石头山上.沿川煤源丰富,小煤窑林立.陶瓷业自古就有,瓷器、银器等手工业产品,有史以来就很出名,由于水陆交通方便,物产丰富,工商业呈现出繁荣景象。自古以来成为兵家相争之地,也成为国家戍边的军事战略重地,也是历史上具有陕北军事特殊地位,据史可考波罗从建寨迄今560年的历史。

人世沧桑,变幻莫测,在慢长的悠悠岁月中,波罗堡有过繁荣辉煌的时期,也遭过多次战火纷飞,刀兵相接的劫数。抚今忆昔使人憾慨万分,兴叹无穷。

著名建筑

1、大龙王庙也叫黑龙王,建立西门外南下方,现叫龙王庙湾,庙宇宽大,有戏台,庙内塑一尊黑龙王很威武,天旱时群众祈雨许愿,年年唱戏,曾记民国33年(1944)天旱无雨群众着急,抬龙王爷祈雨,堡人梁升领头,当雨师祈雨,几天滴雨未下,人们都很灰气,我那时14岁,招集了我的一些同年伙伴,照大人样绑龙王楼子祈雨,大人用柳捎,木楼、木神牌位、木卦、敲锣打鼓,有旗有伞喊号令,很有派头。我用蒿草、板橙、贴纸神位也抬起板橙、抬楼子,引我的小兄弟,喊声价天的开始祈雨,记得当时有刘外外(叫刘世贤,解放后参军,打宜川阵亡,后来传说投胎转人,还回波罗城认原住地方。)韩五信、董还贵、曹海生、康思节(这几人都70岁以上的人健在。)下午起动身抬上满街跪,我是雨师(回庙楼子的活,实际雨师说话楼子左右前后移动表示神意。)用小木做卦,卜问指挥行动。真灵,我抬的楼子半天时间,下午西方黑云密布,不到天黑,就开雷声,千里闪电,一会大雨倾盆,雨下的满街大流,晚上转成普雨,久旱的禾苗,得了甘露,第二天一早,各类庄稼精神倍争,焕发容颜,生长茂盛,人们欢天喜地说,娃娃们祈雨真心,感动天地,施雨普救万民,我也很傲气,自觉有功。晚上把我的神楼同样和大人的楼子放进大龙王庙内。晚上回家安息。第二天早饭后到庙上,我们两支楼子抬起奔向无定河示威游泳。楼子游到深处,(我们叫油锅哨眼)这时梁升红眼跑来抓我的头,按往深处喝水。我见势不妙,一个屈水蒙子攒进水里抢出险境,梁升瞎心眼制服我。自觉没有祈下雨叫娃娃们把功抢走了。

2、黑虎庙,城西新寺沟过去,一座山上,建黑虎灵官庙是明代建修。内塑灵官赵公明,身旁一只黑虎很威风,进庙首先下你一跳,栩栩如真,庙座很高,人们叫黑虎庙洼,夏秋连阴雨时能收地软菌生植物很好吃。即木耳雨后沃地生长,色青绿似木耳,拌上鲜豆腐,做馅,吃饺子,包子最美,该地生一种野生植物叫“摘蒙”的调食之花。七月开淡紫红白色花。人采油炸调羹味辣香美。我小时和小男女伙伴同去刁:“摘蒙”。现该庙香火旺盛,每年说书唱戏。

3、堡城南五里白连沟村的永福寺,传说先有永福寺,后有波罗堡,大约庙建宋元时代,庙院正殿塑一尊弥勒古佛,稳健大方,笑容满面,姿态活泼。有一付对联:

大肚能容了劫人间多少事,

满腔欢喜笑开天下今古愁。

右殿建九天圣母娘娘,左殿建马明王宫、北建土地庙,南建关帝圣君庙。中建卫陀,药王等塑像。布局十分有序。底沟建五海龙王庙。相传白莲沟生长一棵白莲树,被“南蛮”人盗走了,破了风水,四面生沙,耕地淹埋,无地可种,人口疏流,明清时常住僧人,香火很旺,现存两桶石碑,是大清康熙、雍正时立,碑文中写有庙内主持和和尚,傅德、傅徼会首石生印,杨有智刘迁佐、张文智等人。捐布施波罗城各商号的名字,如波罗城四大当铺名,天顺当、永远当、和合当、恒顺当,商号有复兴号、长兴号、恒太馆、义盛馆等20几家。庙院有会首石生印字魁吾,手植槐树两棵,已经300多年,树大几围,现两树光树皮生长,枝叶茂盛,花开雪白,结子生根。是波罗地方有生命力的活古迹了。白莲沟永福寺有19份半军头信士入会,(每份粮3.73石)上至无定河上游鲍渠塞城梁,下至烂泥湾驼雁沟村。河北沙涧海子,。可见地域之大,信士之广,古刹名胜一时。我小时方园祈雨的老百姓,都到白莲沟五海龙庙取神水。

我查横山旧县志中著有怀德关在波罗堡南。我考白莲沟地处波罗城正南,藏梁墕有一个叫磨旗墩的烽火墩,高出方园群山,海拔1500米以上。站在墩顶能直视方园几十里。能看到榆林影形。隔沟有一山名曰大王山。墩前有一山名曰总兵官,墩底面积几里的涧地,是天然草场,传说当年的寸草滩。放马的好地方,怀德关当年是否在这里,是我的推测了。

4、堡南玉龙山法云寺:五龙山原属波罗堡营现殿市乡。建在唐代,殿阁峥嵘,高接云霄,古雷音寺。今昔香火旺盛,每年三月十八定期为会日,招来四方游客前来敬香。清时有僧人名曰普庆,侨僧法云寺,少年受戒,为人聪明机警,风仪雅度,凛然有儒者襟怀。其参禅礼璨清净,训徒悉本,释教奥谛,寺禅宇殿,经营巍峨,为一方胜景。

5、清风寺波罗堡南原属波罗堡管,黑木头川,王树卯沟后沟,塑无量祖师一尊,山高地险,解放前庙内常住“童真女”如尼姑不结婚。横山区养蜂能手王子和原为该庙善士,(道人)。婚烟法实行后与童真女结婚成家。后沟陈兴庄有个叫陈老道,修庙化缘遍走四方,见人求钱,把自己的头磕起一个圪塔,为修庙献出自己生命。

6、宝山寺,建在波罗城东十里地,上泥湾,拐渠沟内、寺建唐代,寺院修建宏伟,香火旺盛,庙内有名人题匾等古迹。现建一塔,高23米多,是我县一个奇景,登塔瞭望环绕群山,方园景物,尽收眼内,实系波邑一大配景。

7、波罗堡娘娘庙建在城外小西门对面,城墙脚下,庙塑有精致的九天圣母像,三霄良娘娘,送子娘娘,摧生娘娘,院内一对铁旗杆高大美观铸有图案文字,每根都在一吨以上,正殿对正,建戏台一座。戏台坐一幢石窑上。院内两旁有厢房数间,供庙内尼姑居住。常住尼姑两三人。民国年间住老王姑子。胡五驻波罗时,老爷庙和尚搬到娘娘庙和姑子住在一个院内。娘娘下方有石崖流淌泉水冬暖夏凉,供波罗人民吃水,又有边建汉菜地供城内军民吃菜。娘娘庙背石崖上有名人提刻四个斗大的字“固若金堂”为泉水提句。波罗人叫水门沟,生到波罗的人从会担水,先用小罐,后用水桶,长大了,用大柏木桶,爬水门沟洼,这是波罗人担水练就是基本功。这段路很艰苦,任你什么门户的人,都要过这一关,大家闺秀,新媳妇都得担水。

每年四月初八,唱戏办庙会,有送纸做鞋,红绸子大袍给娘娘穿。大匾布账,方园信士,特别妇女们,乔装打粉,引自己的儿或女,完关的续身的争先巩后怕误事,惹下神灵,怪罪下来吃不消。

卖吃喝的,要玩艺的,算命的,人山人海,挤的水泄不通,庵内尼姑更忙,给来庙敬神信徒祝祷念经,布油施药,供水供食忙的不可开交,收入自然丰足。

8、火神庙坐城东,外罗城上,石峻处,制高点、供火地真君、老君炼丹炉、塑像宏伟,院落较大,下面就是乌瓦窑了,瓷匠最信火神,常年供奉,每烧一窑瓷必先上庙敬神,保佑出好瓷,没破烂,好销售多赚钱。故波罗瓷远销内蒙,靖定西花池,延安等地。产品玲巧,美观耐用。

9、无定河河神庙,建在城外东山上,是康熙年间,邑人合资修建,因无定河河面宽,无固定渡口,泥沙淤集,行人往往溺入河中,每年人畜伤亡很多,所以到波罗来的南北两岸渡河群众,没有桥通行,只有祈求河神保佑,是唯一办法求无定河神爷保佑,渡河的人,背河的人,都提前到庙内敬神,保佑平安渡过,“渡到彼岸梵语波罗的意思”。

有史以来,波罗人和周边的蒙汉各族人民,多么想在波罗这里渡口有座桥,让他们平平安安回家,和家人团聚,众亲放心。如波罗九台村肖锦如爷爷肖登魁跑蒙地,发了财成南油房的东家,有一年冬天,十月天,冻冰河过河时失踪了,第二年春三月消冰时,芹河口发现尸体。谁也不知肖掌柜如何跌入无定河,到现在后人还是个谜,如冻河消河夏天发洪水,有天大的事也办不成。俗话:“隔山不化远,隔河不算近”。特别二八月冰凌河冬天的满河印水,水冷入骨,冰凌刺肉,血流两腿,还不平安,旧县志“嘉庆25年夏霪雨,波罗沙涧海子溃决口成沟十里。”“咸丰5年大雨,波罗堡硬条梁河洪水,横溃两月余天”。历史上的水推波罗西门滩,关厢街可能就在这两次发生的。传说关厢街商号林立,各族人民交易场所,住有五六百户人家,2000余人。由于暴洪经常发生。波罗城外不设市场,部户商店全部搬入城内经营。波罗堡在无定河岸渡口上放一小船,供过往行人和牲畜渡河便用。在河将要冻时,消河时,河水拢窄才能放船,有专人负责搬船,多数捎翁是杨沙畔人,杨永昌波罗边建汗、柳四、李招海等人,收取过河人付的报酬作为工资。船是地方上公有财产,有一些人疏财丈义,给船工工资,行人可以免费不出钱过河,叫做行善做好事,积阴德保子孙平安加福长寿。

自1979年有了桥不用船了,现船也不知去向了。波罗堡于1976年,文化革命后期,波罗公社张永新党委书记,代头倡导波罗渡口建桥,解决千百年来波罗堡齐河两岸及过往行人的愿望,张书记亲身组织建桥指挥部,动员群众投入建桥运动。请横山区水利管理技术员郭志和(关中人)设计报县委县政府王汉昌书记批准,组织副书记杨思智一线指挥,脱产干部王成发,任俊业为施工员,民工领导有张殿银、杨万山、高步强、李得才、郭子英(女)。成立民工连男连、女连,李得才、郭子英分为两连连长,张殿银、扬万山为指导员,又成立石工连,爆破排,运输排等,请有名石匠刘宏雄为技术指导,当时买不起炸药用硝安制炸药,我的儿子张新年为司号员,又是造炸药的技术员,负责装药点炮等工作。炸河槽近500余米,宽近50米,暴破用硝安700余吨,每日民工补助二角伙食费,半斤红高梁(在救济粮中付)投入人工平时不少350人。大会战时民工达到1200余人,于1976年3月初六日开工,79年工程结束,历经3年时间,桥建两孔每洞10米,桥建石壕中间,投资材料资金115万元,申请上级拔款10万元。下余款项,大桥俊工时,唱戏3天,发动各方面投资100多万元。施工暴破时,炸死奕河民工奕月明(小名收成)炸伤蔡家沟大队女民工两人,张义琴、张玉琴。原计与河北临近乡社合修,动工后河北人不干。只得波罗公社自己动手,去完成这一历史使命。24个大队建桥时农业产量歉收了,受到损失,但这一大工程,在无定河上成功了。原来估计无定河身不固定,泥沙底子,桥难建。可是共产党领导下,发挥群策群力,没有办不到和做不成的事。河槽固定了,洪水训服了,两岸造成无边水地,种上插秧稻子,各类五谷杂粮,把原来俗话说:“有钱不治河湾地、有钱不治半年闲”的说法没人去信了。现在杨沙畔人发了财家家喂大猪,也卖新鲜蔬菜赚钱,你看杨沙畔户户建砖窑,瓷砖门面;地板砖,坑上有地毯,地下有电视,轻年人骑摩托车身带手机。真是美而乐乎。波罗城原来没地种,现在有固定大面积的稻田,城西关铺面林立。家家以人口分配,修出街产, 自己不住,租给别人一年几千元收取房赁钱乐在其中。昔日的官厢街又复活了,比原来官厢街气派的多。

杨沙畔原来河身拉到沙丘根底,沙畔下方,根本不住人,人们把房屋建在沙梁上,现在都倒建在沙梁下河滩上。横山吃糠窝窝时代过去了,大蒸馍、白稻米屯屯不断。杨沙畔大棚菜、云梁的大西瓜、还有八台界林场的滩羊,名利全收,无定河上建起永定桥,这个千年愿望在共产党领导实现了,这个功应记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的天下,张永新同志倡导,杨思智同志亲临现场指挥,波罗人民的血汗换来的幸福,民工奕月明走了,但奕收成确实使两岸人民收到利益了。无定河河神庙无存了,也没有敬河神爷了,无定河以固定变成永定河了。

1987年,改革开放以后,在镇党委书记郭玉山同志倡导下,西门滩官厢街回复了原来风貌、建筑更为雄伟。

10、离城10里路,大川沟的娘娘庙,新盛峁村的龙泉寺。地处无定河南岸一条支流中,从小咀水磨沟流入无定河,沟源于10里地的新盛峁村,现有石窟三穴,原有石凿佛像,估计石穴出至北魏,传说庙建洪化年,清嘉庆年间重修,庙窟凿在悬崖上,庙下方是大石畔。形势险要环境独特,窑大宽敞是一石窟古迹的遗留,曾记1947年5月间,天旱无雨,群众祈雨求神,谣言新盛峁石畔出了蛇精,桶粗几丈长,蛇精作怪,造成老天不下雨,当时波罗镇长郭振华带兵丁,去新盛峁打蛇精。我也随去看热闹。没有看到蛇精,只见兵丁们持枪对准石畔乱放枪,没有出现蛇精,见对面石崖上被枪击起尘烟,算蛇精跑了。传说蛇精尾巴带伤,蛇精不知去向,天仍然不下雨,当年跌下大年馑遭了灾年,人民的苦难加重了。

大川沟口,左上方是大川沟娘娘庙,庙殿坐南向北,正殿塑一尊立马关王像,关公玉泉山显圣图岸,塑马踩云头,关羽提刀立马很显威风,旁塑周仓关平二人跟随,观者敬仰。每年三月十八日定为会期,唱戏三天,无定河南北两岸的信徒都来烧香完愿。祈保一年四季大吉大利,都数量不等地上布施,称大川沟是活娘娘,妇女们托儿带女,新装艳服来庙敬神给娃娃过关完愿续身等(续身许下入庙当姑子的孩童满12岁,拿上羊或鸡送到庙上,表示续回家了)近年庙塑更好除正殿关帝庙,左殿塑三霄娘娘催生送子等娘娘站像,右殿是菩萨像,游人很多香火十分旺盛。

大川沟下方十里塘,有烽火墩,从三捷关出一道关口,旧县志记载,距波罗城十里有石门岩,可能就在此处,因北隔无定河对面黑沙墩,是一座很大的烽火台墩。大川沟现由邑人叫思文国等,开出煤矿远销四方。

11、离城西十五里,顺无定河上经大川沟鲍渠村到寨城梁,现存土塞遗址,是当年守兵巨敌之所,寨城梁上方黄蒿峁西山上,马家西山处,有双墩焉,高出群山,有座峰火台,和寨城梁相对配合。

黄蒿峁下方建龙王庙。人称寨城梁是活龙王。如天旱无雨,方远的农民都到活龙王庙上求神施雨;黄蒿峁、寨城梁的农民,每年三十晚都到庙上守夜敬神,守至鸡叫打龙眼纸,用纸一塌放在磨眼上,用铁“纸钉”等到鸡第一声开始打,打出有眼的纸,就是龙眼纸,在夏秋天能止住冰泡侵击。同时杀公鸡祭老龙王。龙眼纸烧了能止雷雨冰泡,还能避邪镇妖,百病不生,百魔不侵,驱恶除邪。

传说很早以前,南方广西某地,活龙王要来塞城梁上任和一个赴任怀远县就任知县的人,同行结伴,拜为朋友,北上相随,活龙王给赴任县太爷送了一顶伞,作为一路不受太阳照晒之苦,后来走到怀邑不见送伞的朋友,只在头顶上有一朵乌云相随到了怀远县就任知县是位清官,能体贴民情,很好的一位县太爷,传说这位县太爷是广西直隶郁林州人,姓苏名其绍,字临九、号灵堂。雍正任子科举人,癸丑科进士。乾隆三年任怀远知事。到县既恤民艰,兼筹兵食,招抚流亡,多方赈贷。复建仑储、兴学校、置官署、改祠宇十余年间,教隆养溢,剔弊厘奸,百姓殷实,士风丕振。创纂县志24篇,后升邠州直隶州知州。

12、二石磕娘娘庙,无定河北,距堡十里,二石磕娘娘庙建在明代,庙院宽大,正殿供娘娘塑像,催生送子三霄娘娘,左建观音菩萨,右有眼光菩萨,院内北建几处尼姑住处,还建香客来庙敬神住地。原常住尼姑六七人,因他们都是从由小到老许愿入庵的,终身到老,敬神祝祷,祈保一方平安,二石磕姑子没有文化,口授经卷代代相传。他们被神权剥夺了生育自由,失去了人生最大乐趣的性生活,不能公开结合。据说也有私勾,怀上孕,养下私生孩子,只有作溺婴处理。她们都很善良,解放后还有五六人,因有庙产、有业、有地,政府给订了成份为中农,她们都很爱人,广积阴德,多行善事,普济众生,比如无定河桥没建起,河北地没煤窑,草地人民要来河南驮炭,来往住宿二石磕娘娘庙上,隔宿驮炭。每天人畜几十住在庙上,遇上无定河发洪水,住下几天不走,没吃的庙给供吃供喝,人走了,人畜拉屎拉尿,都要姑子们打扫。从不说累也不嫌人。那时无定河南的群众每年二石磕推水磨,当年横山人吃糠窝窝,都在冬天去二石磕水磨加工成粉面,因为水磨是当时进步的工具了,用木轮子水打,转动石磨就比人快的多了,照样住在二石磕娘娘庙,姑姑们同样相待,无定河南乡亲。因此无定河两岸群众都喜欢二石磕姑子。每年秋冬到南北各庄化缘群众们都乐意给粮食钱物,帮助送到庙上。

改革开放以前住的姑子,庙内主持老杨姑子,老诚稳健,说话有份量,实事实办,从不诳言,傅姑子大而胖爱说爱笑,人很忠厚待人热情,王姑子善良老者对人殷勤热心。奕姑子人年轻生的俊俏,是青年当家姑子,人有责任感,入社被选成,生产队妇女队,生产队长等职,做事勤快,待人周到热情,薛姑子年轻,人傻些,但很卖力。寺内笨重活都由她去干。总之这些人都受方园来庵打扰者爱戴尊重。

商业介绍

波罗至清乾隆年,怀远知县胡绍租请帑重修波罗堡城以后,城内建设已具一定规模。城南北一条街,北高南底,中凹平,街中南北二楼,北为玉皇阁,南为三官楼,楼下有洞可通车马行人。南有石牌,北有木牌坊,给街道增加了润色。铺面东西相对林立,铺门前砌有石级台阶,可供商旅客人站息之地,街中宽10—12米长。街虽窄但也整齐。街北建有堆房子现存旧貌,是前清传送消息的地点。

1、当铺四处,天顺当、永远当、和合当、恒顺当,分上下当铺。如三官楼巷,上当铺为永远当。现存完整无损,院落敝宽、有卷棚,有当台,当窑,偏门正门,照壁。特别有一大“当”字刻在进门对首,有一米见方,进门一望就很醒目,是一完整古迹了。下当铺分左右对门,左有恒顺当,右有天顺当,恒J顷当,是当年曹贡爷曹林祥开的,现其后代曹占宽住在院中四合院完整无损,曹贡爷同治七年,西回回反乱,杀在雷沙梁庄。民国九年(1920)横山区城财主尉修文子儿尉泽保继其父在波罗开设,德恒当地点在上当铺院中。如波罗人杜全章领二石磕思姓资本,在横山县城东关开设恒顺当。上当铺由邑人白海山买去,其后人白继明,榆林中级法院刑二庭长。当铺是用钱急紧的人,把衣物贵重东西折价存入,按时付息,如到期还不上钱的人,所存东西下当归当铺所有。

2、波罗堡城内商号,有复兴号、长兴号、天佑号、永远号、天义恒、永泰号、通顺和、饭店有恒泰馆、恒盛馆等。义盛馆是我祖开设的。以上当铺商号,是白莲沟村永福寺,碑中清雍正十年建牛马王行宫,施舍布施石刻记名中抄来,原波罗堡永胜昌,是响水邓家财主。源昌美波罗龙泉墩王家开设,财主掌柜都姓王,如波罗中学退休老教师王生树父亲王德仁掌柜,横山区人大主席王生林父亲王德恒为坐账先生。这二人都是解放前源昌美的人手。我记47年春独立营退波罗时,王德恒和我都去抬架送伤员,把独立营的伤员用一天一夜时间送至响水乡高楼村。还有永兴隆、永长雷、复义昌、万利生、复盛魁等,如永盛昌,写首对联是:骆驼运来五湖四海货,物美招进四方三江客。眉联生意兴隆。清时波罗城较大商号,都自有骆驼(沙漠之舟)。解放前永盛昌还养骆驼30余头,驼运货物,东渡黄河,到柳林汾阳太原、大同、运来百货、杏花村白酒、西出靖边走五马路经往宁夏兰州运回,甘肃出产的水烟,甘字烟、黑牛王、潮烟等。南到西安关中、四川、郑州拉运棉布绸缎,江西景德镇细瓷,四川表纸大茶。北达包头天津运进洋货。波罗堡起运皮毛羊绒,粮豆盐碱等土特产品。远销各地。

3、钱铺、明清时市场交易主要银两铜钱为主,钱铺是兑换银两的地点。波罗堡钱铺自建堡开市就有兑换银两的钱铺,古来无法考查民国年间有邑人白海山开设“通盛昌”钱铺,东家边姓,从业数人。银分元宝、银定、银库、铜钱有卦钱、麻钱、铜元,清后期发行银元(一枚7.15钱)元宝有太谷宝50两、银定10两八两不定等,银库几钱不等,人叫银滴子,铜元分大板、小板两种,大板1枚顶麻钱20个,小板一枚顶麻钱10个。最为人喜爱的是康熙通宝叫青钱板大质好。有种康熙麻钱叫师钱,我小时最爱玩师钱,有20个字分先后,先大后小,耍时大压小。字是“同福临东江,宣远苏蓟昌,宁河南广浙,台桂陕云章。”这20个字可能代表清时所辖行省代称。

4、银匠铺:有专业十余家,波罗堡银器首饰比较繁荣,是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旧社会银器为女人主要装饰品,婚嫁必备之物,二是波罗靠蒙地近,蒙人妇女最讲究头带银器珠宝之物,特别乌审旗通过边客,每年都来波罗银匠铺订货,或于每年秋冬亲自来波罗城,挑选自己的用品,银匠铺延续到民国时还有数十家存在。我祖父张德昌从小学银匠,后开银匠铺,我小时我家还存银匠工具,拔丝板、铁针子等物。听说来过什么灰土匠,和银匠有关的匠艺,又说我家有一窖“硼砂”埋在地内找不到了。据说冶炼银子,离不了硼砂,可能是一种化学原素。波罗解放前有八家银匠铺,白汗忠(其子白楚荣西安水利水保专家)杜三茂(解放时五旅打波罗被炮弹炸死的和平居民)。苏四爷、刘四娃、牛三(其父牛启者辛亥革命哥老会十家弟兄之一,事败跳城殉难。)还有榆林来的牛银匠。银匠当时确实是一红门生意,现波罗堡无一人会银匠手艺。只有流入横山县城波罗人张三羔、吴阳锁的后人,可能会银匠手艺。

5、油房:小麻籽解放前是陕北地方主要食用植物油。食用照明天天日日离不了的必需品。本地农民用小锅熬油,费工费时,满足不了市场需要,波罗地处蒙汉交界,口外大面积排子地宜种小麻籽。故小麻籽每年产量很大,资源丰厚。小熬油赶不上需求,利用大炸出油多、质量高、省时省科。波罗是个商业中心区,油房自然不少。城内有万利生南油房,恒顺宫曹良才油房。梁家院梁尚盈油房、张楼底油房,(由窑现存)。西门外西门滩有两处油房,高油房双梁双榨。杨沙畔油房,大榨油房首先一根油梁粗近一米,长7—8米。这样的木材,就地很难找到,要去很远的地方运来。当时运输条件不方便。运回一根油梁费工费时造价很高,油磨很大很重,又要西石磨,西石是从宁夏贺兰山运来。造价更高,(本地沙石磨质量差不能用)开油房的人,要资金雄厚的东家。蒙地大量小麻料运来波罗榨油,油房生意红及一时。

6、磨坊,城内军民人等都要吃白面,人推磨赶不上需用。用牲口推磨,能较减轻人力。手工萝面。改用脚踏萝省时。脚踏萝,做一木柜,吊木架萝(或砖砌)置木桩,用双脚踩萝面比手萝面快。一天每座磨坊推二斗麦子,从五更到中午12点至1点结束,约70—80斤麦子。出面粉50余斤,波罗城十几家磨坊,都喂牲口,骡马驴等,就这样工序沿续波罗人老几辈子。特别抗日战争胡五驻波罗,队伍拿农民交给的麦子和磨坊换面。波罗人赚吃麸皮。今天现代化的机器磨,代替了石磨,原来的石磨和磨坊变成古迹了。

7、粉坊,波罗地处沙土地质,宜于种豆,南部山区广种豆类,特别大明绿豆产量最高,波罗人到了冬天家家户户推绿豆澄粉面。人吃粉桨,猪吃渣,一般人家都会加工粉条。用白葫芦瓢,瓜篱制粉条粗宽由人选定。粉面加白矾,制粉条,质量高美味,波罗的粉条粉面销内蒙,靖定延安等地,用绿豆粉面,打凉粉,白亮嫩晶,坚状好吃,夏天能降暑解毒。粉浆饭更具地方特色常吃不厌,百吃不烦,俗话说粉浆饭“吃穷当铺”因为粉浆饭能和贵重食品调食并用,添加风味更加好吃。

8、豆腐坊,波罗堡水好,特别水门沟的泉水,冬暖夏凉,做豆腐质好量大,白嫩坚状,绘不烂,用油炸虚软可口,如老爷庙台康家,南门口薛家,做的豆腐很出名,前清潘将爷做的臭豆腐也有名气,民国年白广惠做的豆腐干,是下酒的一道成熟食好菜,做豆腐的人家,豆渣站壮猪,喂母猪,俗话说“做豆腐的发了,不知发做生意穷了不知穷”。是这个道理,做豆腐人家站猪踏类都有用。做买卖的最后留些货底子卖不出去,不就穷了。波罗营伍地方人口多用量大,做豆腐的十几家。

9、醋酱铺、挂面铺、馍馍铺、有卖卤鸡、凉糕等地方特色小吃,黄米馍、摊黄、煎饼、粳糕、荞麦疙饦、炖羊肉、应有尽有,各具风味,如雷登弟醋酱铺,复盛魁薛根山的挂面铺,张仲义白面馍,老财主的油果馅,杨三羔卤鸡,吴克仁凉糕,慕七粳糕,吉长水黄米馍,李高爷的羊杂碎,刘海儒的祸盔,新生食堂的羊肉泡馍(我父亲开设),总的来说波罗堡兵营地方,兵员来至全国各地,汇成各地食品的做法带进波罗。

10、糖坊:冬天开设,用小米麦芽制糖,有甜糖、麻糖、芝麻糖、黄豆糖、糖稀等,民国年间有张治堂(我父亲)廖长安苏牛几家,每年的古历腊月二十三日,波罗人家家户户祭灶妈爷(灶神)都要买米糖给灶君爷吃,糊灶君口,不叫上天说坏话,只言好事,故灶君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因腊月二十三是新灶君到任,旧灶君离任上天。妇女们最注重这个节令,怕自己日常生活中得罪灶君爷,上天告自己的状。糖稀能熬酱搭色,做醋酱离不了糖稀。米糖又是有基糖吃了耐饱,我父亲张治堂在波罗开糖房很有名气,他十四岁时,给横山县城王炳孝聘为糖大师傅。

11、药铺:波罗有万生堂、福恒永、永泰德。万生堂开设年长延至民国年掌柜康思明,自家资本请河南人张医生坐诊,号脉开药方。万生堂有付对联:药到病除

神州到处有亲人,不论生地熟地。

春风来时尽着花,但闻霍香木香。

福恒永波罗吴子江开设,(吴克增父亲)。永泰德药房波罗人边正江开设,延续到解放后成立联合诊疗所。后转为波罗地段医院,老中医边威震横山、内蒙地区都很出名,现83岁健在,仍为医者号脉开方,从不说累,现虽卧病在床来人不烦。

12、皮坊:因和内蒙交界皮源方便,牛羊皮加工业有专门开皮坊,波罗人韩瞎子(因为眼有毛病人叫瞎子),韩少余的父亲。民国年的张茂林,冯起胜几家,都会做皮革用品,牲口拢头缰绳鞍仗皮条等。波罗堡鞋匠们都会自熟皮革,民国年,张文政、张文治、冯起胜、薛鞋匠等,钉鞋都自制皮子。

羊皮加工更为普遍,过去我们怀远人冬天都穿皮衣,俗话顺口留:“身穿一领大皮袄,白天晚上离不了,天阴下雨毛朝外,虱子咬起墙头晒。”晚上盖皮被子十家九户都是这个样。皮匠村村都有,有专业跑蒙地的,一年四季做皮活地,多半农忙回家种地,农闲出门做皮活,冬天是皮匠忙的季节,多半农忙回家种,平时走村串户搅活缝皮子。无定河两岸的人家家会熟皮子,这里我附一首清朝一位朝官来巡视三边,写首七笔勾其中一首:“没面皮裘,四季常穿不肯丢。纱葛不需求,褐衫耐久留,裤腿宽而厚,破烂且将就,毡片遮体被褥全没有,因此上把绫罗绸缎一笔勾”,这首诗说明我们怀远人民当时情景。我小时去响水师范学校念书,只拿一领破皮大袄作为铺盖,在没有什么行李了。

13、染房:波罗堡因商号多,远地运来白小布,要本地加工染成各色出售,分蓝布、苏兰布、等几种。前清有王坪人王继成在波罗开染坊,在辛亥革命,是波罗哥老会头子,成立十家弟兄推翻满清,杀了守备,穆克金额,建立民国。不幸遭乡勇围剿遇难而亡。一家是黑木头川沙峁沟人李宏宾在波罗城开染房,还有叶五染坊。

14、粮行:波罗堡粮食专设斗行数人,备笸箩一个斗,升合各件,买卖双方,都由斗行过斗,抽税(为斗损)。波罗本地耕地很少,粮食来源大部由黑木头川农民供应,固有几个村庄的农民专门贩粮为生,有菜家沟,国尽甫山、东山沟、沙峁沟,碗家崖、王树峁沟、白家湾等地的庄子群众,起五更赶毛驴或马骡去殿市,韩岔集上把粮食买上贩波罗市上销售粮食,品种冬老麦,小米豆类,天天如此,他们很辛苦,五更动身晚上回家,天阴雨湿,寒冬腊月,集集不误,会会都到,无定河北农民运来莜麦,肉类禽蛋,几道沟的农民运来大米春小麦,二石克、沙河、砖窑沟、龙泉墩等地。使波罗军民有充足的粮食来源,波罗人多数不种地,靠耍手拾艺过光景,因此波罗粮行很多,粮行摆木汗(木柜类)用木做长方形一个大木斗、匣、一米长短,放各种粮食供用户挑选。穷户人家,吃一吨,买上三合两合过光景,也不误事。抽洋烟的提油瓶,去粮行一两五钱,买油,粮行人员不麻烦,穷人过的块块炭,合合粮的日子。

15、店铺:波罗堡沿无定河这条大道,东至黄河畔,西通三边宁夏,南达绥延,北到内蒙的交通要道。西门滩常有过往客商蒙回汉各族人民。西门滩李家店人老几辈开设,传至民国年李招海为掌柜,现其女李柱兰住地就是当年李家大店,前清时接引寺底有闫六的骡马大店,(闫六是前清营伍中闫守令的儿子)。店铺日日有人,夜夜有客,有草有料畜拴满槽,人喊马叫店铺红火,解放前波罗城内南门口,有个店铺叫“吉仁站”是波罗镇长雷登吉吴克仁合和开设。长城外有三马路、四马路、五马路途中都有店铺。

16、学坊:清朝前波罗城没有公立学校,但有私塾教学,如波罗城雷家几辈是贡爷、有雷古人,还有边古人,他们都立私学,招收学徒,收取学费来维持生活,冬天去各农村教冬书,请波罗的教师,如清末明初的吴子俊、雷安、闫大爷、雷八爷等都串农村教夏学揽冬学,自戌戍维新事变,光绪34年波罗设公立学校(分小学、完校)。其次寺庙文化,波罗和尚收徒弟教学,教佛教音乐等。民国十四年波罗设第三完全小学校,几度遭劫几度兴。延续到现在中小学师生发展到2400余人。

17、戏房:波罗从明朝开始就有乐楼,及群众自组乐班,搞音乐没报酬。到清末明初有人组织戏班。主要晋剧为主。冬天排戏,夏天出演。我曾祖张银,就领过戏,本人会拉二胡,一年四季跟班。冬天在波罗雷沙梁自己窑内排戏,供跟班老师家(山西人)冬天吃用,排戏挣工资,垫支费用,第二年开台扣回,民国年把戏班推给苏牛领去。胡五来波罗成立秦腔剧团。延伸到解放后成立横山区秦腔剧团。

18、烟局: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内地广种洋烟,陕北尤胜。无定河南北两地更为普遍。民谣“洋烟开花花果馅油炸炸,洋烟下架架皮袄烂挂挂”。吸食鸦片之人,村村都有户户不缺,固波罗城烟铺林立。如有一家烟铺对联写:横眉“神仙居”。

一股香姻下咽喉,五体酥麻上心头。鸦片吸食者,觉得精神舒畅,神经振奋。吸久成隐,则萎靡不振,骨瘦如柴,烟价格高贵,吸者多数,一败涂地,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如波罗城鞋匠冯宗荣民国18年吸烟加灾年把妻子卖于山西人。家中留下几岁的男孩起世,见了人人落泪。又如波罗城吴克仁(今波罗中学教师吴世才爷爷)吸洋烟将自己两个亲生女儿子卖与山西,一个儿子卖与蒙人为儿。解放前榆林人郭铁匠吸烟,把自己的唯一长女卖与二石磕村做童养媳,最后把老婆卖于波罗人牛三羔,现住内蒙城川生子4人,郭铁匠早已不知去向。这类事情村村皆有。

鸦片烟民国二十三年(1934)铲除烟苗,加强禁烟,终在解放后绝迹。还有不上隐的烟从甘肃运来水烟名“黑牛王”甘字烟,还有小包潮烟白条烟,价钱便宜没隐,烟在波罗是个大销售点。

19、赌坊:波罗城原来,每年从正月开始城内自由赌博,大人耍纸牌,明暗宝、滴骰子、推牌九、麻将牌压单双等。娃娃们砍钱、滴码(小铜钱)拍干对出钟等。过了二月二,城内不准赌博,移到南门外城壕赌去。如遇城内过会唱戏,开官赌设账房,抽中指,包赌税,扎账房包“中资”作为公用唱戏等支费。故招来四方八面的游人,人山人海进行赌斗。比如有人给赌场写付对联为:时气手气试试运气,浮财浪财场场生财”横眉“神仙保佑”四字。有的喜气,多数灰气,还有寻死上吊弄的不得回家。

20、嫖娼:波罗堡没有专门妓院,多数为半开门娼妇,本地人把娼妇叫“媳妇”如叫张媳妇、李媳妇、何媳妇、思媳妇。娼妇集中地点叫烂大院。有人给烂大院贴了一付对联:“男情女情日日调情,你思我思月月相思。”横眉“情缘孽债”。

工矿业方面

21、陶瓷业波罗乌瓦窑瓷厂,明清前早就有厂,瓷器也很出名,工艺精巧,品种齐全,如大缸、二缸、龙坛、盆罐、碗碟、盘勺、水管、花盆、瓷瓦、瓷砖、寺庙需要的琉璃瓦。旧社会吸鸦片烟小瓷葫芦几厘米也能做出的,装油的各式各样瓷瓶应有都有,瓷货远销内蒙靖定西花池宁夏延安等地。深受各地人民欢迎。瓷匠柳姓最多,原来都用手工操作,清末民初有柳风保解放前有柳玉英,柳登槐等,现在健在的柳登祥89岁高龄,柳登祥,人称柳古董,什么活只要他见了都会干出,是个多才多艺的瓷匠。人活泼笑话多。波罗妇女结拜,发咒“出了南门遇上柳登祥”成了本地一个出名的大笑话,他有大小老婆,爱说爱笑红火人,周围人取笑说大球柳登祥,是否?只有他两个老婆知道,别人耳闻了。

22、香坊:波罗寺庙文化,群众多信鬼神迷信等活动,逢年过节用香,上庙敬神用香,按神献土用香婚丧奠祖用香,清巫治病用香,特别过大年香要烧到从三十晚上星全起,第二天天明止,敬过一个正月,早晚三炉香,到二月初二龙抬头结束。神位又多,天地土神,家它六神,门神灶君,碾磨青龙白虎之神,还有圈神爷,位位不能缺香,敬不到得罪神灵,会降灾人间。故此用香量很大,波罗堡无定河北,大、二、三石克利用天然水源加上地处石畔有利条件,设木轮水打磨数处,较人力推磨进步很多,水磨推木材,榆树皮,柏木材、推成粉面。搅活在一齐手工制香,二石磕香分上中下三种,好香叫顶料,柏木材做的加香药,香气袭人,价格之贵。中等叫双料,杆粗长价中,下等叫、窄皮香,材料次造价底,价底贱。但销售量大。二石磕很有名气,远销内蒙,西花池、陕北各地。民国年间思五羔香房很出名。乡人敬神烧香从不吝惜钱财。

23、煤矿:波罗地区煤炭资源从古就很丰富可以说遍地是煤,开采时地下水多较为困难,但煤是人生活必须的燃烧资源,人类总会想方设法去开采地。故波罗奕河庄无定河滩下,原小煤窑林立。如50年波罗区政府派组织科长思银山,结合河北区派刘汗邦等人,组织抽派民工挖煤窑,于奕家河滩挖壕排水,当时我被派参加,同时有上烂泥湾农民王长毛,现年89岁健在,柳家沟村张振玉75岁健在,在奕河滩芹河口挖壕排水。挖深4米左右,出现旧煤窑口,我们用牛皮包打水后用水轮车绞水,挖出旧窑的淤泥,进去都是原来开采过的空塘口,我们进去在炭柱子上采零炭,我用柳框背过煤,现奕河国营煤矿在此基础上开了一号井,开二号井时我给煤矿拦工用牛皮包打过水,现在的机械化水泵,抽水,代替了举重的牛皮包,减轻了人力,就是进步,就是科学的威力。当年的炭毛子,最吃苦、最受罪、活游地狱的生活,俗话说“炭毛子埋了没死”确实这个道理,原来掏炭的人,都是当地农民,农忙种地,农闲掏炭延续多少辈子。现在炭毛子叫工人,机械化采煤,设施建全,安全可靠。采煤的安全性较有保证,原来奕家河、高家沟、宋家洼、槐树峁都是小煤窑采区,这几个庄人老几辈掏炭过光景。用血汗、用生命换来子孙的繁延,走向进步光明的大道,清水黑炭是古堡之宝。

24、冶炼:波罗没有什么冶炼厂,但波罗有四处庙,都有铁旗杆,老爷庙一对、城隍庙一对、娘娘庙一对、祖师庙一对,每根旗杆高7—8米,粗10—20公分,底坐有铁铸狮子,重量一吨以上,波罗睡佛爷长有3—4米,宽90—100公分,重量一吨多,老爷庙有一对铁鹤,高二米宽长1—1.5米。钟楼山,大铁钟重量都很大,当时运输条件从远处运来是不可能的,绝对是本地铸造的。没有冶炼设备,和铸造技术是根本办不到的。还有玉帝楼,玉皇铜像,三官楼三官铜像,8尊铜像都体积很大,很重,远地运来是很难办到的。也可能就地铸造,如58年大炼钢铁,我在下烂泥湾领导民工采矿石。在下烂泥湾下边一公里处,公路上侧拐沟,发现一个洞深有300—400米的空洞,我们进内采过矿石,用土高楼炼出生铁。具我推测不知什么朝代时波罗有过冶炼工业,因为矿源不足而后消失。

25、铁匠、木匠、泥水匠、轱辘匠(钉锅匠),各种匠艺工人,波罗城都设专行铺户,因为波罗的繁荣农工商兵人口全俱增,五色匠艺,样样不能离开,铁匠农民需要四季农具,工人的工具,兵营的兵器,狱史要刑具。波罗没有铁的原料,都从临省山西运来,一般骆驼运进,每驼只运几根条铁,费时费工,造价高贵。另一个办法收集就地破锅、烂犁、生铁加工炒成熟铁。波罗铁匠本地外地人皆有,如解放前民国年间河南人柴元功随姐夫赵铁匠到波罗娶妻落户,人忠厚手艺出名,他做的农具锄镰铁铣周边农民特别喜欢,合适耐用寿命长。他给胡五的队伍,修枪、打刀、订马掌,给犯法的军民,打铁镣手烤,给猎户打铁夹子,他做的样样玲巧结实,随他来的河南人李忠宪流入横山县城柴兴梁娶妻生子落户横山。(建在) 木匠有木匠铺,有做家俱的,有做寿木的,比如解放前波罗城有个老木匠张二木匠能抽梁换柱。波罗的建筑人多数是波罗人,波罗匠艺自古有名,钉锅匠有波罗人张世德、刘珍和等人。 泥水匠瓦工石工都是本地人,比如解放前薛应华老人,虽生富裕家庭,但人为忠厚老实,一生吃苦耐劳,他做泥水活,随叫随到做活周到细致,活到九十年代,每天打石臼(用石臼杵米)石磨,供四乡用户选购。寿终九十以上。

26、碱场:波罗樊河滩,地下湿潮碱土,原先户户扫土熬碱,熬成液体,倒入长方形模子内,凝固成大块白色土碱,能蒸馍头,去污。质纯,价钱便宜,远销四方,是当地农民一项可观收入,解放前樊永胜碱厂很有名气。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