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16 16:19
1928年,舞蹈演员伊达·鲁宾斯坦委约拉威尔为其创作一部舞剧音乐。最初,拉威尔只想将西班牙作曲家伊萨克·阿尔贝尼兹的几首钢琴曲改编成管弦乐。然而,由于阿尔贝尼兹作品的改编权归属于西班牙指挥家费尔南德斯·阿尔博斯,因此拉威尔不得不重新创作一部新的舞剧音乐,此即《波莱罗舞曲》。拉威尔之所以采用“波莱罗”这一西班牙民间舞形式来创作,主要是因为他对西班牙音乐有着特殊的感情:他自幼生活在靠近西班牙的边境之城,母亲也是西班牙人。同年11月20日,该曲由伊达·鲁宾斯坦及其舞蹈团在巴黎歌剧院首次演出。在初次上演时,舞台上出现的是一个西班牙小酒店,当中是一只大圆桌,一个西班牙茨冈女郎就在桌上跳舞——她的舞蹈逐渐活跃了桌子四周的男人们的情绪。在《波莱罗舞曲》的调动之下,舞台上的人们卷入了热情激昂的舞蹈中,最后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波莱罗舞曲》的乐队编制情况
以上乐队编制主要参考资料来源
乐曲为C大调,四三拍,采用变奏曲式写成。但作曲家没有按一般变奏曲的手法来写,它的两个主题从头到尾不变,速度也没有变。从总谱上看,前半部分和声清淡,除独奏外,就是部分乐队齐奏,再加上小军鼓的固定音型伴奏;后半部分和声越来越浓,拉威尔以娴熟的配器手法从色彩上进行渲染,进而产生了戏剧性效果。
乐曲从小军鼓轻轻敲出波莱罗舞曲节奏开始,中提琴和大提琴用拨弦进行伴奏。4小节之后,在小军鼓敲出的波莱罗舞曲背景之下,先由长笛在低音区轻轻地呈现带有浓郁西班牙风格的第一主题。
经过2小节和前奏相同的节奏之后,由单簧管复奏一遍,继而由大管以嘶哑的声音演奏第二主题。相较于第一主题,它显得更黯淡。
该曲将第一、第二主题各按原样反复了多次,只是在最后一次才有所变化——类此同一主题成对反复的结构,在民间音乐中常可见到。这两个反复的主题均气息宽广,结构方整,每一个主题都由2个乐句、共16小节组成。此外,由于配器的作用,笔法、力度和色彩都随时在更新,从而呈现出万花筒般的感觉。
在第三次反复时,由于用了平行的大三和弦,形成了三个声部曲调同时进行,产生了多调性色彩。不同乐器的应用和色彩上的不断变化,使情绪越来越热烈。乐曲的两个主题到最后一次陈述时自身都不作反复,第二主题还从原来的16小节扩充为24小节,即引入8小节第一主题的变形,然后用6小节的尾声作结。当达到全曲高潮时,最后2小节突然转成E大调,在不协和的音响中结束全曲。
关于《波莱罗舞曲》的构思,拉威尔曾在其《自传》中这样写道:“这是一首慢速度舞曲,它的旋律、和声与节奏始终如一,而用小鼓节奏接连不断地给以强调。一个因素的多变化促成了管弦乐的渐强。”为了实现力度在固定节奏的基础上逐渐成长,并发展为庄严而强烈的音响,作曲家让乐曲的其它因素都服务于这一总任务。
另外,拉威尔在这段描述中并没有提到“波莱罗”一词。“波莱罗”原指一种西班牙民间舞形式,其风格与表演形式和卡楚恰(cachucha)相似。而在拉威尔的这首《波莱罗舞曲》中,作曲家为了追求原始的波莱罗风格,其在节奏上依然保留着波莱罗民间舞蹈的部分特征,如四三拍和用打击乐器伴奏等。在音乐作品中两个主题的音高设计上,作曲家则依照个人的理解,重新加以创作,而非是将已有的民间舞曲音调再“加工”。因此,可以说“波莱罗”与《波莱罗舞曲》间并非完全等同。
音色分析
《波莱罗舞曲》可以看成是借助旋律与节奏织体在音色与音响色彩上做“文章”的一首乐曲。伴随着同一主题和节奏型的多次反复呈现,每次搭配的音色则不尽相同。此外,在主题旋律多次的反复中,单一音色与多声音色间交替对比。鉴于这种呈示形态可将整曲分为两个阶段:单声部旋律形态呈示阶段,以及多声部平行旋律呈示阶段。
配器布局
在《波莱罗舞曲》中,整体的配器布局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开始到总谱标号8的147小节结束),单一音色为主的呈示阶段。无论是主题旋律还是配器织体,基本上都是以单一的音色进行单声部形式的呈现。第二阶段(总谱标号8到12结束),复合音色为主的呈示阶段。主题旋律与配器织体都从单一音色发展成了复合音色,并以多声部的和声形态进行城市。此阶段的音色布局统一以木管组乐器不同的搭配为核心基础,在主题旋律和配器织体方面分别加入铜管组及弦乐组乐器予以局部的渲染。相比前一阶段对比更为明显。第三阶段(总谱标号12到16结束),混合音色为主的呈示阶段。主题旋律与配器织体逐步发展成木管组、铜管组与弦乐组相结合的形式。定音鼓的加入伴随着三管编制大乐队中乐器的一一亮相,将乐曲逐步推向高潮。第四阶段(从总谱标号16到最后),乐曲发展到高潮阶段也是全体乐器混合呈示阶段。从主题最后一次出现开始,旋律与配器织体混合木管、铜管以及弦乐三组音色共同呈现,并且每个乐器组都各自形成完整的纵向结构。打击乐器组的全面加入搭配和声性节奏音型的出现,将三管编制乐队的气势展现了出来。
乐器使用
以上乐器使用情况参考资料来源
《波莱罗舞曲》的整体调性布局单调却具有特色。全曲基本维系在C大调范围内,虽然第二主题最后一次出现时转入E大调,且该主题陈述的过程中也有一些离调的痕迹,但是固定音型上的G与持续不变的低音将整体调性统一在明朗、清新的C大调之内。在该曲的多声部结构中还隐藏着多调性因素,旋律与和声以平行结构的复合形式呈现两个或三个不同调性的纵合,以及旋律音型与伴奏音之间形成的小二度音程关系。拉威尔在这里将三个不属于同一调性范围的调性相互并置,C大调的调性感强于E大调与G大调,而且被固定的伴奏加以强调。多调性也因音色、音高之间的各种对比而得到加强,作为主要调性的C大调与其它两个调性相融合,为乐曲的调性色彩增添了些许韵味。
该曲较具特点的就是小军鼓固定的节奏音型,拍子和速度也同样保持不变。该节奏音型的长度为两个小节,第二个小节是前边的变形,带有一点展开的意味。它贯穿全曲长达十几分钟,并且其速度、节拍持久不变,导致重复时可能会让人分不清节奏型是从哪里开始的。
关于《波莱罗舞曲》的速度,拉威尔虽然标明“波莱罗舞曲速度”,但较为明显的是,它比一般的民间波莱罗舞曲要慢得多,因为民间的波莱罗总是情绪欢愉、精神抖擞的。在速度方面还有一个特点:作曲家要求自始至终保持不变,不能随意加快或减慢;拉威尔亲自指挥该作时也是这样,他对其它指挥家的要求也是这样。
作曲技巧的奇迹。(前苏联作曲家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评)
拉威尔所有的作品几乎都充溢着舞蹈的巨大力量,但是,这种舞蹈节奏的魅力在他的《波莱罗舞曲》中却表现得最为鲜明和不可遏制。作为拉威尔的最后一首交响乐,《波莱罗舞曲》比作曲家在此之前写作的《达夫尼斯与克洛埃》第二组曲和舞蹈诗《圆舞曲》都更准确地解决了发展力度和配器色彩的重大课题。《波莱罗舞曲》中绚烂夺目的色彩及其辉煌的写作技巧,留给听众深刻的印象。(《世界名曲欣赏》杨民望评)
1929年11月14日,《波莱罗舞曲》在纽约首演,由指挥家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执棒,拉威尔亦亲临现场。托斯卡尼尼因在演出中采用了更快的速度,引起了拉威尔的不悦。演出结束后,拉威尔对托斯卡尼尼说:“这不是我的速度。”托斯卡尼尼回敬道:“如果我用了你的速度,波莱罗就不会给人什么印象了。”拉威尔继续说道:“那你就别演奏它!”这次争吵,导致了两人不和。直至几年后,托斯卡尼尼在一次“极乐世界剧院”举行音乐会时,再次演出了《波莱罗舞曲》。这一次,坐在包厢中的拉威尔颇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