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叫叫

更新时间:2024-04-10 23:46

“泥叫叫”又名“娃娃哨”,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主要用于儿童玩具和民间祭祀两种用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历史沿革

起源

据镇江民间艺术研究人员张国金所著的《古邑春秋》中记述,镇江华山太平“泥叫叫”,相传源于公元420年-589年的南朝。

另传,在清末的时候,鱼化寨有个东围墙村,村里有一个“娘娘庙”,里面住着两位从外地流落至此的老汉,以做泥叫叫为生。因其乐善好施,村上小孩都有泥叫叫玩耍吹唱。两个老汉的举动启发了鱼化寨人的灵性,后来村民们相继投入泥叫叫的生产,因此,东围墙村后来被誉为“泥叫叫村”。

还有一种说法传说,白鹿原泥叫叫最早起源于清末民初。那时从户县来了个讨饭的,人称“户县张”,住在鱼东村的一座庙里,会做娃娃哨。刚好鱼化寨一带有适合制作娃娃哨的黑土,“户县张”便以制作娃娃哨为生。村民跟着学,在鱼化寨渐成气候,一代代流传下来。解放初还曾被当作中国民俗工艺品的代表漂洋过海到瑞士展览。

现状

作为一种传统民间工艺,在过去,每逢农闲时节,村子里家家户户取土做泥叫叫,送到古城西安城隍庙、八仙庵等地,由挑担小贩穿街走巷叫卖,十分畅销。泥叫叫亦成为当时孩童们心中不可多得的玩具。泥叫叫从清末经历了起起伏伏。如今,鱼化寨当地的村民早已经不再制作泥叫叫,甚至一些年轻人已经不知道泥叫叫为何物。

镇江的非遗传承人周宝康对流传千年的华山太平“泥叫叫”,进行了很好的传承和保护,如今在镇江已经成为一种有地方特色和旅游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事实上,经其亲手打磨的太平“泥叫叫”,一只能卖到60元。

周宝康已将自家的房子改造成民艺馆,让镇江市民和游客免费参观,使得这一濒临灭绝的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焕发青春和光芒。

制作工艺

一个“泥叫叫”,从创作形象、选土、粉土和泥、制模、泥塑、晾晒、发音、烘烤(烧制)、彩绘、罩油等十多道工序、历时三天左右才能完成。

其工具全部来源于生活的实用器物。它的表现形式有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瓜果蔬菜。”周宝康说,太平“泥叫叫”最具特点的是出现复合、共用形的造型;同时,华山太平“泥叫叫”有其独特的装饰方法,即采取先压印后着色的技法。

传承

全西安现仅存两位泥叫叫手艺的传承人,一位是生活在白鹿原狄寨街道办的徐文岳老人,另一位就是鱼化寨的杨云峰,他们二位都已年过古稀。早在2007、2008年,徐氏“泥叫叫”制作工艺,分别被列入陕西省和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周宝康,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与镇江新区华山村的太平“泥叫叫”民间工艺品,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先后拜当地知名“泥叫叫”艺人李国英、冷长顺为师,潜心学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