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4-07 20:56
泮桥,是建在古代学宫里的桥梁,它的交通作用很小,是封建礼制的一种形式体现。有将泮桥称作跨鳌桥的,也有称泮桥为状元桥的,如果是采用三座桥并列的形式,就把中间的一座称状元桥,两边的分别叫探花桥、榜眼桥。
泮桥,是建在古代学宫里的桥梁,它的交通作用很小,是封建礼制的一种形式体现。旧时,学子入学称为“入泮”。有将泮桥称作跨鳌桥的,意为跨过此桥,科举应试之时就能独占鳌头。也有称泮桥为状元桥的,如果是采用三座桥并列的形式,就把中间的一座称状元桥,两边的分别叫探花桥、榜眼桥,意思都一样。在科举取仕的年代里,跨过泮桥,象征着登仕的第一步,泮桥承载了学子心中一生的期望。
泮桥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周朝。《礼记·王制》曰:“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意思是说,按周朝的礼制,天子的学宫称为辟雍,诸侯的学宫称为泮宫。辟雍是四周环水,而泮宫仅仅是南面有水,“泮之言半也”。建造在泮水上的桥梁叫泮桥,或泮水桥。
汉武帝推行“黜废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的统治地位得到确立。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又诏令州县一级建造孔庙。到北宋时,为发展教育,朝廷诏令全国州县都要建立学校,于是,各地都依附或者扩展孔庙建立学校,庙、学合一的形式就逐渐形成并且固定下来。以后,几乎每个县都有县学,学宫前必定有泮桥,泮桥就像大成殿、棂星门一样,成为孔庙(学宫)的建筑标志之一。
宁波的泮桥始建年代不会晚于北宋。唐朝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设立明州,州学也随州治建在小溪(现鄞江桥)。贞元四年(公元788年),刺史王沐在州学内建大成殿,同样经历了先学后庙,庙学合一的过程。后来州治从小溪迁到三江口时,州学也一同迁来。从北宋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起,府学一直设在如今的中山广场内。作为县一级的鄞县县学,是北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王安石在鄞县做县令时建立的,最早建在开明街口。南宋嘉定十三年(公元1220年),搬到第一医院的西半部,因此,第一医院南面的街就叫县学街,上世纪60年代,县学的建筑还保持得相当完好。
旧时宁波有八座学宫泮桥,分别是鄞县、慈溪、奉化、镇海、象山、余姚、宁海等七县县学和宁波府学,还剩五座,分别在江北区的慈城镇和镇海、奉化、宁海、余姚的城关。老市区内的两座学宫都已不存,中山广场内的一个泮桥残墩,是当年将体育场改为中山广场时,从地下挖出来的。
慈溪自唐朝设县,至上世纪50年代,县城一直在现属江北区的慈城。慈城的学宫始建于北宋雍熙元年(公元984年),北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搬到如今的位置,它是浙东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孔庙建筑。泮桥架于棂星门内半月形的泮池上,并排三座,为三孔简支石墩石梁桥,桥形简洁,桥长5.83米,两头落坡无步阶,中桥面宽2.39米,每墩有四柱;边桥面宽1.27米,每墩为两柱。完好地保存了明清风貌。
镇海中学是以前镇海的县学,镇海县学始建于北宋雍熙二年(公元985年),南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改建到这里。如今仍保留着泮池、泮桥和大成殿。泮池为弯月形,泮桥始建于南宋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与慈城的泮桥形式一致,也是并排三座三孔简支石墩石梁桥,每个桥墩都有四根支柱。
奉化县学的位置,就是奉化锦屏中心小学,遗留的建筑也为泮池、泮桥和大成殿,不过,它的泮桥是单座的单孔石拱桥,桥全长17米,拱卷净跨3.60米,采用镶边块石纵联砌置,桥墙上伸出4个荷叶包头雕饰,它的砌置方式和荷叶包头雕饰,在宁波现存石拱桥中,是较为少见的。
宁海宾馆内,也有泮池与泮桥,它是原先宁海县学仅存的建筑。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宁海已在孔庙中建县学,公元1061年移建到新的位置。它的泮桥,采用单座的三孔石拱桥的形式,桥长15.08米,净宽1.77米,中孔净跨约3.10米。两头各有台阶14级,两边栏柱相间,柱头有莲饰。现桥建于明朝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保存得相当完好。
余姚的泮桥,始建于北宋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这一年学宫移建新址,学弄之南开凿泮池,东建棂星桥,西建明伦坊。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泮桥重建,桥形为单孔石拱桥,净宽2.68米,桥栏外侧一面刻桥名“棂星桥”,另一面刻“巽水源流”。1985年填河拓路时,此桥按原样迁到龙泉山北麓的青少年宫后面,成了一座旱桥,桥保留下来了,可与“巽水”,却是八杆子也打不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