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2 18:13
泰姬陵(印地语:ताजमहल、英语:Taj Mahal),全称泰姬·马哈尔陵,位于印度共和国北方邦阿格拉市郊,地处朱穆拿河南岸、亚穆纳河右岸的莫卧儿花园之中;是莫卧儿帝国第五代皇帝沙贾汗(Shah Jahan)为纪念其王后蒙泰姬·玛哈尔(Mumtaz Mahal)而建的一座巨大的白色大理石陵墓清真寺,始建于1632年,于1648年主体竣工;是印度穆斯林艺术的瑰宝,有“完美建筑”和“印度明珠”之美誉。
1631年,莫卧儿帝国皇帝沙贾汗的皇后泰姬在为他生下第14个王子时不幸难产身亡,其早逝使得沙贾汗悲痛欲绝,于是下令建造一座宏伟的陵墓安葬和纪念爱妻。同年,土耳其建筑师乌斯塔德・拉荷里奉命主持修建泰姬陵,绘制了陵墓的全部设计草图。
1632年,泰姬陵正式开始施工,每天动用2万名工匠,共耗费4000余万卢比;使用1000多头大象,从东方和西方运送各种石料,有来自中国的玉和水晶石,有来自古印度旁遮普的彩色玉石,有来自斯里兰卡的黑色玉石,有来自阿拉伯的煤石,还有印度特有的大理石,共采用28种石料。
1632年,泰姬陵在沙·贾汗选中的印度北部亚穆纳河转弯处的大花园内开始动工兴建。此处位于亚穆纳河下游,十分空旷,沙·贾汗可以从河上游的阿格拉城堡上远远地望见。建筑学和珠宝最受沙·贾汗喜爱,因此,他选用大理石建造泰姬陵,并以十分精巧的手艺在大理石上镶嵌无数宝石作装饰。本国以及波斯、土耳其、巴格达的建筑师、镶嵌师、书法师、雕刻师、泥瓦工共计两万多人参与了泰姬陵的建设。此工程选用了本国的大理石,中国的宝石、水晶、玉和绿宝石,巴格达和也门的玛瑙,斯里兰卡的宝石,阿拉伯的珊瑚等。
就在泰姬陵建成大约一个世纪之后,整个南亚次大陆沦为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征服者不仅掠夺了印度的财富,还要毁灭它的文明。印度沦为殖民地期间,泰姬陵改成了英国青年们娱乐的舞厅。他们还将泰姬陵开辟为野餐的场所,还将铁锤、凿子带了进去,以便在酒醉饭饱之后敲凿陵墓上的宝石和珍珠。更有甚者,当时英国在印度的总督还制订了一个拆掉泰姬陵拍卖的计划,连施工机械都已经开进了陵园。后来由于在伦敦的第一次拍卖宣告失败,才放弃了这一计划,使泰姬陵有幸得以保存。
18世纪,巴拉特普尔土邦的贾特人入侵阿格拉并攻击了泰姬陵,劫走了石棺上悬吊的一座玛瑙骑士像和一座银制骑士像,以及金银制的屏风。莫卧儿历史学家坎波称主穹顶上的4.6米高的圆顶饰曾用金质遮罩覆盖,而金罩在贾特人劫掠后也丢失了,泰姬陵所面临的磨难才刚刚开始。
19世纪时,泰姬陵的部分建筑已荒芜缺乏修缮。1857年印度民族起义期间,英军士兵和英国政府官员从泰姬陵的墙壁中任意凿出宝石和青金石。19世纪末,英国总督柯曾勋爵(British Viceroy Lord Curzon)下令大规模的泰姬陵修复工程,这项工程完成于1908年。他还在内部装置大型灯室,模仿开罗清真寺。花园被改造成英国式的草坪。二战期间曾受到德国空军和日本空军的威胁。
到了近代,1942年,为应对日本海军航空队可能发动的空袭,当地政府在泰姬陵上搭建了伪装用的脚手架。而1965年和1971年的两次印巴战争期间,泰姬陵受到巴基斯坦空军的威胁,因此再次用脚手架伪装,可以说脚手架救了泰姬陵2次。
在1983年泰姬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之后,影响泰姬陵的几乎就都是自然灾害问题了,特别是因为印度的环境问题导致的酸雨等,这次遭雷击也是一场意外事件,但万幸主体没有受到影响,而且泰姬陵以石质为主,像巴黎圣母院那样遭遇火灾的风险相对低。
2004年,印度政府将2004年定为“泰姬陵国际年”。
2020年5月31日,印度官员表示泰姬陵在一场雷暴中受到部分损坏,包括主大门和部分栏杆。
陵园格局
泰姬陵整个陵园呈长方形,东西长580米,南北宽305米,由殿堂、钟楼、尖塔、水池等构成,用玻璃、玛瑙装饰镶嵌,总占地面积为17万平方米;四周为红砂石围墙,中央为白色大理石建造的陵寝,完全对称,采用井式基础与大理石堆砌圆顶,居于中轴线末端,高74米,底座边长56.7米。陵寝东西两侧各建有清真寺和答辩厅这两座式样相同的建筑,对称均衡,左右呼应;陵寝四方各有一座尖塔,高40米;大门与陵墓由一条宽阔笔直的用红石铺成的甬道相连接,左右两边对称,布局工整;甬道两侧为人行道,人行道中间修建有一个“十”字形喷泉水池。
花园中间是一个大理石水池,水池尽头则是陵墓,内有两座空的石棺,棺木一大一小,沙·贾汗王及皇后葬于空棺处地下的土窖内。陵墓主殿四角都有圆柱形高塔一座,每座塔均向外倾斜12度。
主体陵墓
主体陵墓的主要建筑是基座、寝宫和四座尖塔。基座是每边长95米的正方形,高约7米。寝宫居于中轴线末端,总高度为74米,底座边长56.7米,上部为一高耸饱满的穹顶,下部为八角形陵壁,构型完全对称,采用井式基础与大理石堆砌圆顶。寝宫四壁各有一座拱门,四扇高大的拱门门框上用黑色大理石镶嵌着古兰经的经文,还点缀着许多五颜六色的宝石。寝宫内共分5间墓室,墙壁上,珠宝镶成的繁花佳卉,构思精细。在中间的墓室里有一道雕花大理石围栏,里面安放着泰姬和沙贾汗的大理石石棺,两具石棺上布满了各式各样的彩色宝石和浮雕。泰姬陵基座的4个角上各有一座40米高的3层尖塔,为防止倾倒后压坏陵体,塔身均稍外倾。陵墓东西两侧屹立着两座形式完全相同的清真寺翼殿,都用红砂石砌成,以白色大理石碎块点缀。
墓室中央有一块大理石的纪念碑,上面刻着几行波斯文:“封号宫中翘楚泰姬玛尔哈之墓”。站在陵墓旁边回廊中央的石块上,可以感受到强烈的回音,令人迷蒙不已。后方草坪为当时宫殿的葡萄园。主体建筑外观以最高级纯白大理石打造,内外镶嵌美丽的宝石(水晶、翡翠、孔雀石),陵墓的每一面都有33米高的拱门,这些镶嵌的经文中,以“邀请心地纯洁者,进入天堂的花园”这句最负盛名。陵寝内还有一扇精美的门扉窗棂,传说是出自中国明代工匠的雕刻。在中央的宫室里则设有一道雕花的大理石围栏,里面放着的就是沙·贾汉和泰姬的两座大理石棺椁,但这两座石棺却不是真的,因为真棺安放在地底下的另一间地下室内。棺椁上以翡翠、玛瑙、水晶、珊瑚、孔雀石等20余种价值连城的宝石镶嵌出精致的茉莉花图案。
泰姬陵融合了波斯、土耳其和印度三种建筑风格,展示了穆斯林建筑的精髓。从远处望去,它犹如一座梦幻般的白色宫殿,周围环绕着华丽的花园和水池。主陵墓的巨大圆顶高耸入云,四周的尖塔雄伟挺拔,充满力量与尊严。精细的雕刻和镶嵌装饰点缀着建筑的每个角落,细腻而华丽,彰显着卓越的工艺和艺术品味。
泰姬陵的雕刻和装饰体现出精湛的石刻工艺和华丽的装饰细节,外墙覆盖着精细的雕刻装饰,反映了印度和伊斯兰文化的融合,大理石表面雕刻着各种花卉、植物纹样、几何图案和阿拉伯式的装饰。雕刻细节精致,使建筑具有了华丽和精美的外观。
泰姬陵的装饰包括瓷砖、宝石和石膏的镶嵌工艺。在大理石表面,有各种颜色的宝石和珍贵材料的嵌入,形成华丽的图案和装饰。这些宝石的光芒与大理石的纯白色形成鲜明的对比,给建筑增添了奢华和绚丽的效果。泰姬陵的内部墙壁和拱顶也装饰着精美的壁画和浮雕。这些艺术作品描绘了各种故事、传说和宗教场景,展示了印度文化和历史的丰富性。
泰姬陵的工艺成就首先在于建筑群总体布局的完美。布局很单纯,陵墓是唯一的构图中心,它不象胡玛雍陵那样居于方形院落的中心,而是居于中轴线未端,在前面展开方形的草地,因之,一进第二道门,有足够的观赏距离,视角良好,仰角大约是1:4.5。
泰姬陵建筑群的色彩沉静明丽,湛蓝的天空下,草色青青托着晶莹洁白的陵墓和高塔,两侧赭红色的建筑物把它映照得格外如冰如雪。倒影清亮,荡漾在澄澈的水池中,当喷泉飞溅,水雾迷时,它闪烁颤动,倏整倏散,飘忽变幻,景象尤其魅人。为死者而建的陵墓,竟洋溢着乐生的欢愉气息。
泰姬陵的第二个成就是创造了陵墓本身肃穆而又明朗的形象。它的构图稳重而又舒展:台基宽阔,和主体约略成一个方锥形,但四座塔又使综轮廓空灵,同青空相穿插渗透透。它的体形洗练:各部分的几何形状明确,互相关系清楚,虚实变化肯定,没有过于琐碎的东西,没有含糊不清的东西,诚朴坦率。它的比例和谐:主要部分之间有大体相近的几何关系,例如,塔高(连台基)近于两塔间距离的一半,主体的立面的中央部分的高近于立面总宽度的一半,立面两侧部分的高近于立面不计抹角部分的宽度的一半,其余的大小、高低、粗细也各得其宜。它的主次分明:穹顶统率全局,尺度最大;正中凹廊是立面的中心,尺度其次;两侧和抹角斜面上凹廊反衬中央凹廊,尺度第三;四角的共事尺度最小,它们反过来衬托出中央的阔大宏伟。此外,大小凹廊造成的层次进退、光影变化、虚实对照,大小穹顶和高塔造成的活泼的天际轮廓,穹顶和发券和柔和的曲线,等等,使陵墓于肃穆的纪念性之外,又具有开朗亲切的性格。
泰姬陵的第三个成就是,熟练地运用了构图的对立统一规律,使这座很简纯的建筑物丰富多姿。陵墓方形的主体和浑圆的穹顶在形体上对比很强,但它们却是统一的:它们都有一致的几何精确性,主体正面发券的轮廓同穹顶的相呼应,立面中央部分的宽度和穹顶的直径相当。同时,主体和穹顶之间的过渡联系很有匠心:主体抹角,向圆接近;在穹顶的四角布置了小穹顶,它们形成了方形的布局;小穹顶是圆的,而它们下面的亭子却是八角形的,同主体呼应。
四个小穹顶同在穹顶在相似之外好包含着对比:一是体积和尺度的对比,反衬出大穹顶的宏伟;二是虚实的对比,反衬出大穹顶的庄重。
细高的塔同陵墓本身形成最强的对比,它们把陵墓映照得分外端遍地开花宏大。同时,它们之间也是统一的:它们都有相同的穹顶,它们都是简练单纯的,包含着圆和直的形式因互;而且它们在构图上联系密切,一起被高高的台基稳稳托着,两座塔形成的矩形同陵墓主体正立面的矩形的比例是相似的,等等。除了对比着各部分有适当的联系、呼应、相似和彼此渗透之外,它们之间十分明确的主从关系保证了陵墓的统一完整。
泰姬陵在早中晚所呈现出的面貌各不相同,早上是灿烂的金色,白天的阳光下是耀眼的白色,斜阳夕照下,白色的泰姬陵从灰黄、金黄,逐渐变成粉红、暗红、淡青色,而在月光下又成了银白色,白色大理石映着淡淡的蓝色萤光,更给人一种恍若仙境的感觉。
巨大陵墓清真寺
的圆顶又是泰姬陵最显眼的特征之一。圆顶高约73米,由白色大理石建造而成。它呈现出优雅的曲线和完美的对称,给人一种轻盈而宏伟的感觉。圆顶的顶部有一个金色的嵌板,在阳光下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置。
泰姬陵的门廊是该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主陵墓的东西两侧。泰姬陵的门廊以其对称设计而闻名。东侧和西侧的门廊完全相同,呈现出镜像对称的布局。这种对称性是泰姬陵整体建筑风格的一部分,强调了建筑的平衡与和谐。
印度诗翁泰戈尔:泰姬陵就像“一滴爱的泪珠”
沙贾汗、泰姬。
泰姬陵是一座由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是莫卧儿皇帝沙贾汗(Shah Jahan)为纪念他心爱的妃子于1631年至1648年在阿格拉修建的。泰姬陵是印度穆斯林艺术的瑰宝奇葩,是世界遗产中令世人赞叹的经典杰作之一。
1958年,印度考古调查局制订《古代纪念碑和考古遗址和遗迹法》,对泰姬陵等印度古迹进行法律保护和管制周围区域。
1959年,印度考古调查局制订《古代纪念碑和考古遗址和遗迹规则(修订和验证)》,对泰姬陵财产和缓冲区进行整体管理。
1983年,泰姬陵作为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995年,印度政府宣布了10条保护泰姬陵的计划。
1996年12月,印度最高法院于作出裁决,确定泰姬陵及周围10400平方千米的区域被定义为保护区域,禁止在位于泰姬陵梯形区(TTZ)的工业中使用煤炭或焦炭,并改用天然气或将其搬迁到保护区域之外。
1998年至2000年,印度政府出资9000万英镑实施泰姬陵保护项目,泰姬陵周围500米以内禁止机动车辆通行,并设置LED液晶显示屏实时发布空气质量报告。
2008年, 为清洁泰姬陵由于城市污染变黄的表面,印度相关专家使用产自印度北部富含石灰的“木尔坦泥”进行清洁。
开放时间:上午6:00~晚上8:00(博物馆10:00~17:00,周五闭馆)。
门票:外国人一律1300卢比;印度人30卢比。每周五只对当地穆斯林开放。
交通:搭乘火车至Agra Fort,然后搭乘人力三轮车前往。
自驾车前往或者从新德里搭乘“泰姬号”豪华大巴前往。
早中晚不同时间去看泰姬陵,景色时时不同。印度本国游人,白天只要20卢比,而早上7点前或下午5点后却都升至110卢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