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11 17:08
洋头口,福建省福州市的地名,位置在今福州市台江区工业路和八一七路交叉口附近,与东街口、旗汛口、渡鸡口并称为“福州四口”。相传,原来福州台江有浦东、斗池、西洋、加洋等十八洋(“洋”是田地的意思),洋头口就是这十八洋的农田的路口,称之为“头”。
洋头口是由南台进入福州城的重要道口。据清代王应山《闽都记》中的记载,洋头口地处福州市中心地段,从古至今都是福州古城的一个交通枢纽。从洋头口北上,是通往南门兜的古驿道。
据清代王应山《闽都记》中的记载,地处福州市中心地段的洋头口,从古至今都是福州城的一个交通枢纽,这里是由台江进入福州的重要道口。当时,有一位僧人化缘为南来北往的行人建立一座凉亭,整日烹茶施舍行人。久而久之,在此地免费煮茶水给行人喝的习惯被延续下来,以后这里茶肆林立,逐渐成了街市。到清咸丰年间,这里还建成乐善好施牌坊和茶亭庵,内设戏台。所以,福州人把洋头口以北的这段路(今八一七路的一段)称为“茶亭街”。
历史上,洋头口茶亭附近最出名的就是号称“三把刀”的剃刀、剪刀和厨刀。福州民俗专家方炳桂说,“三把刀”随着历代闯荡海外的福州人漂洋过海,成了福州人在海外谋生的手段。
这三把刀中最出名的就是:增金利厨刀、永字号剃刀和正谢泰剪刀。“三把刀”当年在福州赫赫有名,堪称整个茶亭街手工业的代表。在原茶亭小学门口,两个石柱上留有清嘉庆二十四年的对联:养浩然之气配义与道,入圣者之域绝伦超群。落款就是“剃刀行敬立”。这对联说明了当时剃刀业的一个发展情况。
历史上,洋头口制作二胡、京胡、南胡、皮鼓等民族乐器誉满榕城,福州民族音乐“十番”的发源地是洋头口的增金利锣鼓店,以曾畴官为主的数人是福州“十番”的创始人。
在洋头口,曾经有家“老天华”乐器店,从清代嘉庆六年(1799年)创建到现在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老天华”乐器有二胡、京胡、板胡、椰胡、横笛、三弦等。其选料精良,加工细致,发音纯正,清末时,就曾在巴拿马万国乐器展览会上获得二等奖,产品销售到日本和东南亚地区。
洋头口是福州角梳业的发源地,曾开角梳有十多家百年老店。在洋头口除了角梳外,还有锣鼓行业、皮店行业、五金行业等,锦顺五金批发行,曾是福州五金行业的大户,生意十分兴隆,名闻福州城。
洋头口茶亭街在解放前是福州城区(鼓楼)对外交通的唯一通道,它见证了福州历史变迁的重要历程。但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茶亭街的基础设施已十分滞后,不能适应省会中心城市的发展。因此,福州市在2006年对洋头口周围(主要为“茶亭街”)进行全面的改造。
洋头口周边用地未来主要为城市居住用地,规划区内主要为商业用地,办公用地和居住用地等,其中东西河以北主要为现代商业用地、办公用地,东西河以南沿茶亭街、茶亭河两侧是传统的商业、居住用地,为原有手工艺品制作场所,体现福州的传统商业文化(市井文化)特色,茶亭街以东为茶亭公园,沿公园周边为科教文化用地,居住用地等。
经过“洋头口”站的公交线路:
1路(白湖亭 - 西门)
11路(公交鹤林站 - 海峡奥体公交枢纽站)
20路(火车站北广场 - -福建警察学院)
33路(白沙 - 公交仁德站)
38路(闽侯甘蔗 - 公交仁德站)
66路(文山里(软件园) - 首山)
77路(福建行政学院 - 仓山科技园(浦下村委会))
92路(尤溪洲(东)公交站 - 福兴投资区)
109路(康城小区(索高广场) - 鳌峰洲公交总站)
121路(火车站北广场 - 金山公交总站)
136路(公交仁德站 - 公交海峡国际会展中心西站)
夜班1号线(软件园 - 白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