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07 21:41
洗马长街在汉阳,仰龟山兮望武昌;东倚大江沿江走,南抵长江大桥旁。据1973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年代简表》所载,唐代睿宗文明元年(648年)。
李旦在684年做了皇帝,685年初被武则天赶下了台,接着被放逐在汉阳,时为汉阳王。到了唐殇帝唐隆元年时,由于这个李家后人李重茂不是一个当皇帝的料。唐朝高层管理机构决定换皇室接班人,大家突然想起了那远在武汉的王爷李旦,因为王爷李旦曾经当过一年的皇上。接着朝廷派出了老臣御史恭前往汉阳迎接新的最高指挥官。那御史恭年迈,星月前往汉阳,那一路劳累奔波体力不支,过了铁门关,当来到莲花湖时,这老爷子累得实在不行了,那马儿也只有出气不想进气。那时节汉阳莲花湖是全过久有盛名的风景旅游区。北面是大别山,好一派满目青山尽夕阳之态。那莲花湖的水静如中秋之月,那东面是烟波浩渺的长江,在莲花湖与长江交界处,长满绿油油的青草南面依稀可见汉阳的城墙,那旗帜高立于汉阳城东面迎春门的城楼上,城下的酒楼茶肆生意热闹非凡,好一派太平盛世之景观。这累得半死的老爷子无意观看这美景,急令马夫去江边刷洗满身灰尘的宝马,急令中军前往汉阳府报信。小休片刻的老爷子随后坐上马儿前往迎春门。昔年汉阳王李旦曾居住在鼓楼东街(据老街坊介绍:早年这里的确有个王爷府,可能汉阳王李旦曾在此居住过,后来这里改建,将一些房子拆除,改成如今的居民楼。)再后来的故事如前者一样,洗马口, 洗马长街,拴马桩那是唐朝御史恭在此处的电视剧罢了。据这位湖南移住洗马长街多年的老街坊讲,这一带的老街坊都是这么说,那一说就说了几百年。
悠悠岁月转眼到了明朝,明王朝的皇帝大多数对湖北情有独钟,为了让自家的江山千秋万代,听信了道士们的仙语,在武汉采取一些行动。首先砍断了蛇山的腰,然后割断了龟山的颈,接着明王朝的皇帝发出了最高御命令。宣布此街正式名为 “洗马长街”。历经唐宋元直到明朝,这条长街就渐渐兴旺繁荣起来。那长街上车水马龙,那街两旁的房子一家比一家豪华,那江边的码头密密麻麻,那码头的水边木船一只接着一只,这里几乎接待了全国各地的富商们,行帮,会馆挤满了这条街。
洗马长街在汉阳,仰龟山兮望武昌;东倚大江沿江走,南抵长江大桥旁———从字面上看,这街一定长且阔:街可洗马,了不得也哥哥!
实际上,地处汉阳区东北隅的洗马长街,一点都不长,500米而已。
可这短短的名为长街的街,却颇有来头。
首先,建街的命令级别高:相传由皇帝颁诏钦定,要在此处、按此方位辟街。据考,此街成于明代末年,皇帝当是朱元璋的后裔了。从此街的位置及走向看,西面是龟山,东面是龟山余脉禹功矶,街面从龟山颈子上碾将过去,意图很明显:使龟山身首分离,断其龙脉。这样一来,洗马长街就与当年建在蛇山腰上的黄鹤楼,隔江呼应;或者,这就是所谓“龟断颈,蛇断腰”典故的来历罢?
不晓得,朱姓皇帝老儿为么事这样子不喜欢龟和蛇。追溯起来,龟、蛇这两样爬行动物,在华夏先民崇拜的图腾中,一直是正面形象,直到宋代,都听说有么对龟蛇不好的社会舆论。要不,宋代的一些文化人如苏东坡之流,何以要经常戴着龟形帽,招摇过市,以为时尚咧?想必,明末时节,皇帝的日子不太好过,这里造反,那里起义,长城外头还有满族人在虎视眈眈,真个是内忧外患,到处鼓泡泡———很可能,皇帝先生觉得龙椅嘎吱响,要找个地方镇镇“邪”,就胡乱挑中了湖北这两座并不起眼的山。
其次,洗马长街,得名于禹功矶边上的古迹“洗马洞”。据明嘉靖《汉阳府志》载:“洗马洞在禹功矶上游。”而“洗马洞”,又与另一历史名人有关:传说关羽屯兵汉阳时,常来此处江边,或在晴川历历的汉阳树林里头遛马休闲,或在芳草萋萋的鹦鹉洲头立马沉思。关公神勇忠义,所建功业,跟从吕布手里弄来的那匹赤兔马是分不开的,亲自洗马,也在情理之中。让关先生想不到的是,他您家当年江边的洗马处,竟成了个古迹———这个如今无迹可寻的洗马洞,竟成就了这条不长的长街……
时光流转,白驹过隙。1954年抗洪过后,此街临江的一侧街面拆迁,改筑成防水墙,长街就更短了。如今,此街尚有香瑞巷、湘乡巷、社稷坛等居民区,民居房屋多依山而建,错落而零散,似乎还缭绕着古老街巷的那一份恬淡和闲适———也是,西仰龟山,东依晴川阁,龟山之翠可养眼,晴川阁上好听涛,真个好去处也!
1930年的洗马长街,其中最大的中西式建筑可能是这一栋。曾防汛供图。
汉阳大禹神话园建成之后,与之相呼应的龟山透绿工程纳入议事日程,洗马长街的改造也势在必行。洗马长街是汉阳现存最大的临江古街,有着丰富的人文渊薮,挖掘它的历史文化遗存,有利于在对这一带的整体开发中保护和彰显其特有的文化个性。市文化局最近对这一历史街区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后认为,应该有选择地保护一些老建筑,使之融入新的开发规划中。
龟山古称大别山、翼际山、鲁山。据续辑《汉阳县志》记载,在其东麓曾有宋代的太平天国寺、明代的香瑞庵、灵官殿,还有明清时期形成的古街巷。如今许多历史建筑已不复存在,只有文字资料和遗址留给人们。还保留着洗马长街的一部分及社稷坛、香瑞巷和湘乡巷等地名。
太平天国寺始建于宋太平天国年间,相传是为了祈求天下太平由当时汉阳府督造,寺内原有一石刻,名曰“救荒碑”。文字上记载了大荒之年,寺内僧人救济灾民的事迹。寺内原有一棵柏树,明代朱衣著有诗句“殿前古柏禹王栽”,说太平天国寺内一棵柏树是大禹栽的,又有一种说法是禹柏树在大禹庙前,大诗人苏轼的诗句提到“僧言大禹栽”,禹柏树应在禹王庙今禹稷行宫前。太平天国寺在历史上修建多次,明万历二十四年重修,清顺治复建,清咸丰四年毁于火灾,同治元年重建但规模很小,清末毁于战火,现已不存。
据当地77岁的孙婆婆回忆,清代中晚期一商贾在龟山的东头修建了一座西式教堂,该建筑为西式二层主楼及6间平房。1955年在修建大桥时拆除了原址上的教堂和一些平房。部分空地修建了大桥桥工处厂房和宿舍。
香瑞巷因巷内香瑞庵而得名。香瑞庵,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建,庵额为清初名士毛会建所题。毛会建,字子霞,别名客仙,江苏武进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明末清初名士,曾任乐昌令。清顺治初年避战乱流寓岭海,后来“由黔入鄂”,侨居江夏。工文善诗,尤精书法,喜书大字,因喜好晴川、黄鹤之名胜,晚年定居汉阳晴川。清顺治十七年(1660),毛会建重镌岣嵝禹碑于禹稷行宫前,补种晴川崔灏树,年七十余卒。卒后葬于晴川阁西侧香瑞巷通往龟山的山坡上。生前自题墓碑,还题“万里青山碑”并立于一碑亭内(亭与碑均已不存)。毛子霞墓碑在文革中破坏,今香瑞巷35号附近发现墓碑,为晴川阁收藏。另在香瑞巷29号保留有香瑞庵、灵官殿的院墙两面。
湘乡巷因清代湘乡会馆设于此而得名。当地老人回忆,该会馆兴旺时期规模较大,仅门前石狮就有8对,大的高约1.5米,馆内供有佛像和赵公元帅像,解放后因无人管理而废弃。1954年防汛时将会馆内的木梁、石梁拆除用于防洪,后有关部门对会馆进行改造翻修作为厂房使用。1987年该厂房改造成集贸市场,现存一块石碑嵌在墙壁上,碑文为湘乡会馆碑记,记录了当时会馆情况。在市场左侧院墙上还保留有清光绪年间的碑刻,因碑体字迹模糊无法辨认,其大门现已被改造成居民住宅,但大门门楣石条仍在。
社稷坛,因古社稷坛在此而得名。原社稷坛在汉阳西门外永安桥边,城北兴国寺前,同治年间改建于今龟山东,每年仲秋日登坛祭祀。社稷坛遗址现已无迹可寻,仅存地名。
洗马长街,相传关羽驻军汉阳时常于江边洗刷赤兔马,后人为纪念而取其名。附近曾有古迹“洗马洞”、“洗马池”。在洗马长街上,近代的黄家和万家均为望族,黄家做盐业生意,万家做商铺生意。洗马长街47号、75号(今86号)原是黄家老宅,初建时规模很大,房屋有正厅4间,厢房48间,客房16间。据黄家后人回忆,兴旺时黄家房屋从洗马长街延伸至龟山山脚,在房屋墙壁有刻了汉阳旧城地图的石碑上标有黄家产业。现存房屋在洗马长街86号,约400余平方米,砖木结构上下两层,弄堂、天井、厢房经多次改建已失原有风貌,其门梁雕刻还可知当初规模。黄家民国初年在湘乡巷70号还建有二层中西结合的楼房,现保存较好,由房管所管理。
洗马长街上还有一处老槽坊“大兴槽坊”。据童家后人述说,他们是江夏花山来的,有150多年的产酒历史。酒坊生产汉产汾酒,规模较大,酒窖的藏酒多达万坛。他们酿制的汾酒主要从水路把酒运输到外地,而且用铁桶装酒。童家还保留了当年装酒的铁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