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川县

更新时间:2024-08-20 12:08

洛川县,隶属于陕西省延安市,位于延安市南部,北邻富县宜川县,南与白水县相接,东靠黄龙县,西与黄陵县宜君县毗连,区域面积1804平方千米,属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地貌,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平均海拔高度1106米。气候类型属暖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0.3℃。截至2022年10月,洛川县辖1个街道、8个镇。洛川县人民政府驻地凤栖街道。2021年末,洛川县总人口215369人。

历史沿革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

夏,属雍州之域。

商,归西河之地。

周,为猃犹所居。

秦,设鄜县,治所在今土基镇解城村附近,属上郡。

新莽时期,改修令县。东汉,废归定阳,后被匈奴占据。

西晋,复为县。

后秦建初八年(393年),划北部置洛川县,与鄜县同属东秦州。北魏,改“鄜”为“敷”,置敷城郡,领敷城、洛川、定阳三县,属北华州(东秦州所改)。太平真君年间(440—451年),洛川县治迁至高槐(今县城东北5千米之安宫村)。西魏,改北华州为鄜州(今富县),敷城郡属之。

隋开皇二年(582年),洛川县治自高槐迁于进蒙(今旧县)。开皇三年(583年),改敷城郡为敷州,领敷城、洛川二县。开皇十六年(596年),分三川、洛川县地置洛交县。隋大业元年(605年),改“敷”为“鄜”,罢敷州,恢复鄜城郡县。大业三年(607年),罢鄜城君即归上郡,领鄜城、洛川、洛交三县。

唐末,改廓城县为翟州,属坊州。

五代时期,改洛川县为阊州,后废复称洛川县,改翟州为禧州,又改禧州为昭化县。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复称廓城县。

宋,改鄜城县为康定军。金,废军复称鄜城县。

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废鄜城县,其地并入洛川县,属延安路廓州。

明,属延安府鄜州。

清,属直隶州。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县治由进蒙迁凤栖镇,进蒙更名为旧县。

民国初,属陕西省榆林道,废道后属民国陕西省第三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年(1941年)划县东部归黄龙县。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4月,洛川解放,隶属陕甘宁边区政府黄龙分区。

1950年,改属陕西省延安地区。

1996年,撤地设市后为延安市辖区。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10月,洛川县辖1个街道、8个镇:凤栖街道、旧县镇、交口河镇、老庙镇、土基镇、石头镇、槐柏镇、永乡镇、菩提镇。洛川县人民政府驻地凤栖街道。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洛川县,位于延安市南部,地理坐标在北纬35°21′09°—36°04′12”、东经109°18′17“—109°45′50°之间,北邻富县宜川县,南与白水县相接,东靠黄龙县,西与黄陵县宜君县毗连,南北长79.9千米,东西宽41.2千米,区域面积1804平方千米。

地质

洛川县黄土塬系华北鄂尔多斯台地向斜层东翼的部分,地质构造自前震旦系开始,经吕梁运动地槽褶皱抬升形成地台基底。后受印支运动作用,地壳震荡,台地内部升起,形成基岩以上的下白垩纪湖积物和三叠纪上新统泥岩及第四纪风积黄土层。第四纪黄土层深厚,广泛覆盖县境较老岩层之上,自东北向西南逐渐减薄。

地形地貌

洛川县属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地貌。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平均海拔高度1106米、坡度16.7度。地形东西窄,南北长,呈不规则长方形。按地形特征大体可划分三个地貌单元:第一单元为东北梁峁丘陵区,包括洪福梁、武石、菩堤和土基北部,海拔1100米一1400米,占全县总面积的28.4%,地形呈缓坡梯梁状,梁峁间多以狭窄崾岘相连,林草茂密;第二单元为中部高原沟壑区,包括旧县、凤栖、老庙、黄章、永乡、京兆、杨舒、槐柏、石泉,海拔800米—1200米,占总面积的43.3%,塬面宽广、地势平坦、土质肥沃,便于耕作,有利于农作物生产;第三单元为南部残塬沟壑区,包括石头、朱牛、百益、秦关和土基部分,海拔600米—1200米,占总面积的28.3%,塬面破碎,地面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

气候

洛川县属暖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维持期长;春季气温快升多变,易有霜冻,多大风、风沙、浮尘天气,常有春旱;夏季温热,雨量集中,间有伏旱,多雷阵雨天气,偶有冰雹;秋季气温速降,多雾,早霜出现,有阴雨天气。平均相对湿度在61%之间,8月较大,平均78%;3月较小,平均50%。

气温:年平均气温10.3℃,年平均最高气温16.3℃,年平均最低气温5.2℃,最热月(7月)月平均气温22.5℃,最冷月(1月)月平均气温-3.8℃,极端最高气温37.5℃(2006年6月17日),极端最低气温-23.0℃(2002年12月26日)。

降水:年降水总量596.7毫米,一日最大降水量为131.6毫米(2001年7月27日),年≥0.1毫米降水日数为89.6天,年≥50毫米降水日数为1.1天,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月降水量最大值在7月,为120.9毫米。

日照:年日照时数2579.3小时,以5月最多为256.3小时,9月最少为179.5小时。年日照百分率59%,最大12月为68%,最小9月为49%。

风:年平均风速2.1米/秒;年最多风向为北风和静风。

天气现象日数:大风2.7天,主要在5月;沙尘暴0天;大雾47.3天,9月最多为8.7天;冰雹1.0天,主要在5月;霜期63.5天;降雪21.6天,积雪27.0天。

日出日没时刻:春分日出06时05分,日没18时11分;夏至日出04时45分,日没19时17分;秋分日出05时49分,日没17时58分;冬至日出07时07分,日没16时48分。

自然资源

动物资源

洛川县境内有兽类5目11科31种,鸟类15目29科79种。饲养动物以猪为主,羊、牛次之,狗、猫、兔多为宠物,养殖较少。野生动物有石貂、水獭、豹、金雕、鸳鸯、褐马鸡、红角饕、纵纹腹小鸭、大天鹅、红嘴鸭、猫头鹰、刺猬、野兔、狐、狼、黄鼠狼、獾、野猪、黄羊、豹猫、蝙蝠、黄鼠、松鼠、家鼠等,主要分布在境内东北林区。其中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石貂、水獭、豹、金雕、鸳鸯、褐马鸡,二级保护动物有豹、红角饕、纵纹腹小鸭、大天鹅;列入陕西省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豹、金雕、褐马鸡,二级保护动物有豺、水獭、大天鹅、红嘴鸭、猫头鹰。

植物资源

洛川县境内森林植物有6纲28目80科194属500余种,其中乔木种灌木468种。优势树种主要有侧柏、油松、栎树类、白桦、山杨、小叶杨、刺槐、杜梨等。粮食作物有70余种,以玉米、小麦、谷类、豆类为主,总面积1.4万公顷。经济作物以苹果为主,总面积3.33万公顷。蔬菜有萝卜、白菜、马铃薯、葱、蒜、豆角、茄子、黄瓜、韭菜、西红柿、芹菜、南瓜等30多种。瓜类有西瓜、甜瓜等,多为果园或庭院零星种植。

矿产资源

洛川县境内矿藏有煤、蓝土、白土、石油。

人口

2021年末,洛川县总人口215369人,比上年减少1065人,出生人口1414人,比上年减少724人,出生率为6.6‰;死亡人口1089人,死亡率5.1‰。人口自然增长率1.5‰。

经济

综述

2021年,洛川县实现生产总值279.04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1.2%,第一产业增加值36.557亿元,增长7.3%,第二产业增加值200.465亿元,增长13.3%,第三产业增加值42.027亿元,增长5.5%。其中:县属实现生产总值87.454亿元,增长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557亿元,增长7.3%,第二产业增加值8.87亿元,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42.027亿元,增长5.5%。三次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37.7%、31.7%和30.6%,拉动力分别为3.3%、2.7%和2.6%。三次产业的比重由上年的34.7∶10.5∶54.8调整为41.8∶10.1∶48.1。人均生产总值达43535.1元。

2021年,洛川县固定资产投资60.2266亿元,同比下降13.5%,其中:县属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1426亿元,同比下降11.2%。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农、林、牧、渔业完成投资30.7333亿元。按行业分,第一产业完成30.7333亿元,第二产业完成3.6642亿元,第三产业完成25.8291亿元;按建筑性质分:新建完成投资44.9087亿元;扩建完成投资12.684亿元;改建和技术改造完成投资3365万元。

2021年,洛川县财政总收入2.37419亿元,同比增长1.1%。地方财政收入1.31745亿元,增长4.8%。其中:税收收入7044.8万元,同比增长8.1%;非税收入6129.7万元,同比增长1.3%。全县财政支出18.8481亿元,增长1.5%,其中:用于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3432亿元,下降8.6%;教育支出4.4355亿元,增长2.2%;卫生健康支出1.8095亿元,增长5.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3198亿元,增长26.6%;交通运输支出5636万元,增长15.6%。

2021年,洛川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00元,比上年的14356元增加1544元,增长10.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9235元,比上年的36548元增加2687元,增长7.4%。

第一产业

2021年,洛川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0313万元,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7.6%。粮食种植面积18.01万亩,较上年同期下降0.2%。粮食产量平均亩产558公斤,总产100437吨。秋粮总产100437吨,秋粮平均亩产558公斤,其中:玉米产量99655吨,同比下降6.5%。苹果面积53.5万亩,苹果产量98.5万吨,同比增长6.6%,实现总产值534117万元,同比增长6.4%。林业生产总值完成3165万元,同比下降0.3%。完成造林面积6.08万亩,同比增长47.9%。生猪存栏186435头,同比下降4%,其中:能繁殖的母猪20080头,同比增长3.4%;出栏猪216801头,同比增长10%;猪肉产量16369.7吨,同比增长9.8%。

第二产业

2021年,洛川县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4374171.97万元,较上年增长41.32%。实现工业增加值199664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增长13.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98890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增长12.8%;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774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同期增长1.7%。县属工业完成总产值161083.27万元,较上年增长3.5%。实现工业增加值6460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同期增长1.6%。

2021年,洛川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01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同期增长39.6%。

第三产业

2021年,洛川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6842万元,同比增长8.4%。其中:城镇零售额201559.4万元,增长8.9%;乡村零售额75282.6万元,增长7.1%。按消费形态分:餐饮业零售额为37172.7万元,增长9.2%;零售业零售额为239669.3万元,增长8.3%。

2021年,洛川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58175.96万元,增长3.1%。其中:单位存款余额121069.02万元,下降11.6%;财政存款余额391.67万元,下降49.9%;城乡居民存款余额736715.27万元,增长6%。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57528.61万元,增长1.6%。保险费收入6874.06万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财险保费收入2220.61万元,增长27%;人寿保险费收入4653.45万元,下降2%。支付各类赔付额3915.69万元,增长103.4%,其中:财产保险赔付额3611.5万元,增长133.6%;人身保险赔付额304.19万元,下降19.7%。

交通运输

洛川县境内,210国道公路、304省道公路、包茂高速公路、青兰高速公路、蒲白黄高速公路、西延铁路穿境而过。

2021年,洛川县全社会完成公路客运量30万人,比上年下降17.8%,货运量230万吨,增长53.3%;货运周转量11500万吨/千米,增长98.3%。客运周转量2490万人/千米,增长6.7%。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1年,洛川县教各类学校86所,其中:小学31所,在校学生19672人;普通中学10所,在校学生10064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44所,在园幼儿10300人。

医疗卫生

2021年,洛川县共有卫生机构2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4个;疾病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妇幼保健院1个。床位1021张,全体卫生人员132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059人,管理人员147人,后勤人员115人。

环境保护

2022年,洛川县狠抓污染防治优生态,坚持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县城第一污水处理厂、交口河镇污水处理提标改造、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等治本项目建成投用。建成畜禽养殖监管平台,对全县19家养殖企业进行实时监控,有效防范畜禽养殖污染风险。全面落实“河长制”,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北洛河枣园断面水质平均达到Ⅱ类。持续深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全面拆改城区燃煤锅炉,城区空气优良天数比2021年增加9天达到321天。“林长制”工作走在延安市前列,新增营造林5.6万亩。医疗废物处置管理科学规范,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土壤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历史文化

文物

万凤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川县土基镇富城村东南侧兴国寺遗址内,始建于北宋初期。万凤塔,平面为八边八角,塔身系密檐式空心砖砌成,底边长3.2米,周长24.8米,底层塔壁厚2.82米,塔高40余米,分为十三层。

非物质文化遗产

洛川蹩鼓,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流传于洛川县的永乡镇、旧县镇等地。洛川蹩鼓萌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初成于汉,发展于唐,成就于宋,是用于军士操练,击鼓报警,欢庆胜利的一种方式,先在军中形成后流传于民间,并逐渐与当地民间祭祀活动结合而流传。

洛川老秧歌,是陕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传统秧歌的祭祀性质和民俗特征,是洛川县春节闹社火时常见的形式,往往围绕庙会、寺院附近村庄活动。在表演程式中,先要敬神,唱《十炷香》《求雨歌》等。谒庙结束后要在广场上表演,俗称“打官场子”,然后再挨家挨户上门拜年,当地称“送秧歌”。

风景名胜

陕西洛川黄土国家级地质自然公园,位于洛川县境内,2001年由国土资源部批准设立,2004年开园揭碑,总面积8.01平方千米,以洛川黑木沟250万年完整的黄土剖面遗迹为主体,保存有脊椎动物化石、特殊的典型黄土地质景观遗迹等,真实记录第四纪以来古气候、古环境、古生物等重要地质事件和信息。主要保护对象为温性草丛生态系统和以黑木沟区域分布的黄土剖面、黄土塬、黄土微地貌、黄土沟谷地貌等地质遗迹。涵盖地质剖面遗迹、地貌景观遗迹、水体景观遗迹、环境地质遗迹等四个方面。

荣誉称号

2015年,入选首批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试点县。

2017年,被授牌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20年3月19日,入选第一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推评名单。

2020年7月,入选2020中国最具安全感百佳县市。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7月29日,入选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命名名单。

2020年8月,入选“2020中国职业教育百佳县市”。

2021年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11月,入选陕西省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县(市、区)名单。

2021年12月7日,被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列入2021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2022年12月,入选陕西省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名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