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渔隐图

更新时间:2024-06-08 18:31

《元吴镇洞庭渔隐图》是元代画家吴镇在至正元年(1341年)秋九月创作的中国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画作内容

此画描绘嘉兴东洞庭的湖山景色,画中三株松柏,两株松树挺立昂扬,一株柏树则几乎仆地,缠满藤蔓,水面平静无波,一叶扁舟飘荡其间,远望是连绵的山坡,充分发挥水墨氤氲的特性,画出了江南水滨的静美幽澹,表达了宁静淡泊的心境,具有一种典雅的韵致。

图上原题:“洞庭湖上晚风生,风揽湖心一叶横。兰棹稳,草花新。只钓鲈鱼不钓名。”诗意清新,坦言其志。

创作背景

自屈原《渔父》和《庄子》中的渔父形象在文学作品中出现后,渔父成了清高孤洁、避世脱俗、啸傲江湖的智者、隐士的化身。魏晋时期,渔父多次出现于山水诗中,到唐宋时期渔父形象被固定下来,成了诗人、作家钟爱的对象。这个阶段,绘画中渔父形象也开始出现,张志和、荆浩、许道宁都绘有渔父图。渔父形象大量出现并形成一种风气是在元代,由于元代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并统治全中国的朝代,蒙古统治阶级的残暴统治和民族歧视政策,使大量文人都采取了不与统治者合作的态度。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渔父清高、避世、逍遥的人生为许多隐退文人所仿效,渔父形象成了文人、画家寄托情感的载体。诗、词、曲中渔父形象普遍流行,绘画领域,渔父更成为创作的风气,赵孟頫、管道升、黄公望、王蒙、吴镇、盛子昭均有渔父图传世。这其中,吴镇对渔父最为情有独钟。在吴镇传世山水画中,渔父题材的作品占有相当数量,版式上有条幅、中堂、长卷,手法上有临摹、创作。理解吴镇的渔父形象,一是从图象学意义上,一是从吴镇留下的大量题画诗上。渔父形象在吴镇的渔父图中是吴镇所要表达的核心所在,但吴镇并没有对其主人公作细致刻画,而是尽情地描绘了周边环境。吴镇62岁所作的《洞庭渔隐图》正是体现他这一创作特色的代表作。

艺术鉴赏

主题

此图可为我们诠释他的的内心世界,画家在图上题诗道: “洞庭湖上晚风生,风触湖心一叶横,兰棹稳,草衣新,只钓鲈鱼不钓名。”文字上流露出“隐”的意思。画中一湖两岸,近树远山,双松挺立,枯树横斜,隔岸则是迤逦的山坡,渔父舟行其间,天空水阔,十分忠实地呈现出江南水乡泽国的景象。

墨色

此图墨色苍润,不论山石、树木、枝叶都注意到了墨色浓淡的交替运用,借以表现层次关系,并突出主要物象。

笔法

笔法多变,皴擦点染,均可看出作者高超的控笔能力。湖山间幽僻清寂的气氛跃然纸上。

技法

在技法上笔墨干湿对比较大,层次分明.刚柔并济,人有空阔幽远的意境。

构图

构图类似倪瓒的“三段式”:下面坡岸以干笔画三株树,两株松树高大挺直,一株柏树侧其后,藤蔓缠身;中间是湖水,一小舟载渔夫荡其中;上面是远山的坡岸、汀渚。山上木叶茂盛,水边水草苇叶丛生,向两边披拂,这在前人画中似不多见。浓墨湿笔点叶,点苔,彰显草木的旺盛,生机勃勃。坡上的矾头,以及坡石的湿笔长披麻皴,显示了他师法巨然的渊源,加上水草的弧曲,与树干的挺直刚柔相济,干湿对应。小舟置于画面的右边,略侧,与水岸的横平,形成小侧角,而这对破除水线及树干造成的横平竖直的视觉极为有益。

该图结构简洁疏朗,风格沉郁浑茂,用笔腴润,以柔婉、粗阔、润泽的披麻皴画坡石,加上浓淡的湿墨点,使得山石厚实温润。以苍劲的笔墨勾勒树的干枝,再用湿墨皴染。树木造型圆厚壮实,雍容端庄,风度卓然。构图为两段式,中间画渔翁扁舟,既点明主题,又在构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幅作品最大的特点是墨色厚实滋润,层次丰富,充分展现了中国画的水墨韵味。

名家点评

中国人民大学美学与现代艺术研究所所长牛宏宝《形与色的魔幻:绘画美》:他的《洞庭渔隐图》轴,笔法圆润,墨色华滋,气势浑然一丽松树用秃笔,尤显苍劲;画远山,用大笔挥洒,简洁而淋漓;画衙中的水面没有波纹,但一渔夫驾舟其问,点出水面,非常简练。整个画面意境淡远,有一种遗世独立之趣。

历史传承

吴镇存世作品中,有不少属于渔隐类的作品。如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洞庭渔隐图轴》,款“至正元年秋九月”,在1341年,吴镇时62岁,此图曾经项子京收藏。

后世影响

此画的构图方式在中国绘画史上亦具有特殊的意义,它几乎是传世画作中最早采用两段式构图法的作品(仅次于赵孟頫的《东洞庭山图》),而且,它与其后倪瓒、盛懋及吴氏本人的采用两段式构图的作品又不尽相同:画面上部的山体并非全部,而只是从左侧向画面中心探进一角,类似南宋马远、夏主“一角”、“半边”的取景手法。这说明有元一代的画坛在赵孟頫的倡导下摒弃南宋院体画的风气之下,吴镇仍能对南宋院体去芜存菁、灵活运用,正是吴镇“抗简孤洁”、不从流俗的性格的反映。

重要展览

1996年2月,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历代藏画展在西安美术学院展出,展出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名画共177件。这次画展所展历代藏画人物、山水,花鸟品种俱全,其中有唐人《宫乐图》、韩干《牧马图》,宋代范宽《溪山行旅图》、郭熙《早春图》、文同《墨竹图》,南宋李唐《万壑松风图》,元代王蒙《具区林屋图》、倪瓒《容膝斋图》、吴镇《洞庭渔隐图》、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及明清扇面等珍品。

作者简介

吴镇(1280-1354),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又号梅道人、梅沙弥、梅花庵主等。嘉兴魏塘镇(今浙江嘉善)人。一生饱读诗书,性情倔强而孤僻,中年度隐居。因家中贫寒,甚至以卖卜为生。吴镇出生那年正是南宋灭亡的第二年,对元朝的残暴统治吴镇极为不满。其题竹诗云:“斫头不屈,强项风雪。”表明了吴镇不与元朝合作的反抗情绪,“其画虽势力不能夺”。然而面对蒙古贵族的血腥镇压,吴镇作为一介书生,也只能采取隐世态度,以此保持气节。吴镇在所居之处遍植梅花,以赏梅自娱,以书画自遣。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