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浦铁路淮河大铁桥

更新时间:2024-02-09 10:25

津浦铁路淮河大铁桥,位于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蚌埠港东约500米处,全长约570米,是清朝时期的铁桥遗址。

历史沿革

津浦铁路淮河大铁桥大桥始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11月,清宣统三年(1911年)5月建成通车。

津浦铁路淮河大铁桥部分孔跨及墩身曾在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战争中遭到破坏后修复。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日寇侵华,国民党撤退时曾将1~7孔梁破坏。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9月,日军将1、2、3孔修复,并将破坏严重的4、5、6、7部分桥梁更换。1949年1月,解放战争时,国民党再次撤退,又将第3~7孔钢梁破坏。

1949年11月~1950年7月,由济南局将该桥修复,当时修复是将破坏较轻的第3、4孔完整修复,而将破坏较重的第5、6孔合并,修复后架在第5孔上,将第7孔梁移至第6孔,将第9孔移至第7孔,第8孔不动。同时在第9号墩与浦台间新增一桥墩,架设2孔跨度为31.2m半穿式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2005年间,蚌埠铁路局曾多次对该桥桥梁进行修复和加固。

2009年4月,蚌埠市博物馆配合蚌埠淮河管理委员会开展淮河堤坝维护工程,改善了纪念碑周围环境,以便能更有利于市民的参观纪念及缅怀烈士的伟绩。

建筑格局

津浦铁路淮河大铁桥为固定型桁梁桥,全长约570米,单车道。正桥共分9孔8墩,采用固定型桁梁桥设计,各孔长200英尺,桥身连墩实长1835英尺,两端各建引桥一座。梁底距最高水面35英尺(约10.7米),桥上架单轨铁路。在桥梁建设过程中,采用了较为先进的气压沉箱法修筑,不但提高工程效率和质量,而且克服了淮河洪水。津浦铁路淮河大铁桥原有桥梁由8~62.8米下承式钢桁梁和2~31.2米的下承板梁桥组成;1988年,退堤切滩后增加9~32米和2~24米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型梁,全长930.3米。既有桥下通航,净高约为3.8米,接通六级航道下限。

历史文化

建桥烈士纪念碑

津浦铁路淮河大铁桥建桥烈士纪念碑位于大铁桥南端西侧旁边,始建于1949年,是为了纪念人民解放军抢修被南逃的国民党敌军炸毁的大铁桥而光荣牺牲的王吉珍、刘建国、王焕伦等烈士的英雄纪念碑。该碑由碑基座、碑身构成。碑基座为砖混结构,外饰水磨石。

历史价值

津浦铁路淮河大铁桥是连通中国南北的重要交通大动脉,是中国现存保存较完好的铁路桥,是蚌埠百年沧桑历史的见证。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建设时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科学、历史价值。

保护措施

2019年10月,津浦铁路淮河大铁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津浦铁路淮河大铁桥位于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蚌埠港东约500米处。

交通信息

自驾:自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津浦铁路淮河大铁桥,路程约6.4千米,用时约17分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