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2-23 09:20
洪塘古渡是金山寺周边的八景之一,我省最古老的民间歌谣《月光光》就诞生在这里。
据志书记载,唐朝金山塔寺沿江就有疍民以捕鱼为业,以船为家,《月光光》歌谣反映出疍民的渔业活动规律和生存环境。浦口渡、厚陈渡、新洲渡三个渡口统称洪塘渡口,这个渡口背靠妙峰山峦,三面临江,有着山青水秀的自然景观,历代文人墨客都喜爱到此一游,吟诗作赋。明嘉靖八年(1529年),洪塘进士林璧笔下的洪塘渡口是:“香积秋花供,清尊竹叶浮,千岩兼万壑,如在镜中游。”明代诗人沈慧在《金山塔寺晓望》中写道:“洪塘渡口晓烟含,欸乃渔舟过二三,似此小金山一阜,风光未必逊江南。”著名文学家郁达夫游洪塘金山塔渡口时曾写下日记:“坐小舟,去洪塘乡之金山塔下,此段闽江风景好极,大有富春江上游之慨。”由此可见,洪塘渡口历史悠久,可谓闽江沿岸最负盛名的古渡口之一。
洪塘古渡形成的准确年间难以考究。相传,洪塘是风水宝地,人才辈出,官员众多,他们只靠妙峰山边曲曲弯弯的小道通行,陆路交通十分不便,因此选择水路是便利的交通线路,久而久之形成了洪塘渡口。洪塘曾是闽侯县的县治,当时官员“下察民情”或进京进城,从渡口顺水行舟向乌龙江东行,沿江可见凤岗里三十六宅风光民情,不但不会迷失方向,而且可以清晰地判断各宅方位。
那么,唐代洪塘渡口运输工具是“木船”还是“竹排”呢?这值得探究。诗人常衮在《月光光》歌谣中吟道:“骑竹马,过洪塘,洪塘水深不得渡,娘子撑船来接郎。”这里的“竹马”就是毛竹制成的“竹排”,“撑船”指的是木船。那么“竹马”与“撑船”又有什么寓意呢?笔者认为,唐代洪塘疍民谋生方式各异,他们用毛竹制成竹排打鱼,小木船用以摆渡。当时,年轻男女疍民之间习惯是郎君撑竹排捕鱼摸蚬,女子在渡口撑船营运人货。诗人常衮把这对相爱至深的青年疍民,以两种水上交通工具描述渔业分工,并表达青年男女纯真感情,情深意笃。
洪塘渡口自古以来是疍民的谋生场所,江面是他们长期劳作的平台。解放后,洪塘渡口十分繁华,洪塘街早市排满了船民卖鱼虾、蚬子等鱼类的摊位。渡口运输工具也几度更新,从古时的小雀船发展到大型木船,由原来的人工摆渡、竹篙撑船逐步演变成机械化运输。1978年第一艘120匹马力的拖带船取代人工劳作。1991年建成洪塘大桥,洪塘渡口随之销声匿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