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铅笔

更新时间:2024-02-01 18:04

活动铅笔是一种书写文具。

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活动铅笔 QB 1023-91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917 7—1《活动铅笔—第一部:分类、尺寸、性能要求和测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活动铅笔的质量指标和检验方法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脉动式活动铅笔和坠芯式活动铅笔。

2 引用标准

GB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5945轻工产品铝或铝合金氧化处理层的测试方法

QB1024活动铅笔用黑铅芯

3 产品分类

活动铅笔按其出芯方式不同分为脉动式和坠芯式。当外力每作用于出芯机构一次,铅芯则输出一定长度值的为脉动式活动铅笔,当外力作用于出芯机构时,铅芯在重力作用下自由坠落的为坠芯式活动铅笔。

根据活动铅笔零部件所用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可分为高级、中级和普级活动铅笔。具有金属机芯和金属笔杆或笔杆表面经装饰性工艺处理的活动铅笔为高级品;结构简单的塑料笔杆活动铅笔为晋级品,介于两者之间者为中级品。

4 技术要求

4.1 活动铅笔的质量应符合表1规定。

序号 项目 技术要求

高级品 中级品 普级品

脉动式 坠芯式 脉动式 坠芯式 脉动式 坠芯式

1 夹铅芯力N 芯径mm 0.35 ≥4.90 ≥4.90 ——

0.5以上 ≥6.37 ≥5.88 ≥5.39

2 芯尖受力N 芯径mm 0.35 ≥4.90 ≥4.90 ——

0.5以上 ≥6.37 ≥5.88 ≥5.39

3 揿动力N ≤9

4 出铅芯长度

毫米/次 芯径mm 0.35 0.3—0.7

—— 0.3—0.7 —— —— ——

0.5 0.4—0.8 0.4—0.8 0.4—0.8

0.7 0.5—1.0 0.5—1.0 0.5—1.2

1.0 0.7—1.3 0.7—1.3 0.7—1.5

1.4 1.2—1.8 1.2—1.8 1.2—1.8

2.0 1.6—2.4 1.6—2.4 1.6—2.4

5 输铅芯性能 连续 自由下落 连续 自由下落 连续 自由下落

6 耐用性能,次 ≥10000

7 笔夹弹性 无间隙

8 耐冲击性能 输铅芯连续,零部件无开裂变形

9 氧化膜耐蚀,s ≥40 ≥20 ——

10 镀铬层耐蚀,min ≥4 ≥3 ——

11 外观 零部件完整,无开裂;整笔及配件无明显歪斜和弯曲;外观光洁光亮;标志、字迹能识别

4.2 各级活动铅笔优质品的各项质量指标除了应符合表1规定外,夹铅芯力应符合表2规定。

芯径规格,mm 0.35 ≥0.5

夹铅芯力,N ≥5 ≥8

4.3 普通级品活动铅笔优质品的各项质量指标除了应符合表1、表2规定外,出铅芯长度要求应与高级品和中级品的出铅芯长度要求相同。

4.4 供活动铅笔使用的铅芯应符合QB 1024的规定。

5 试验方法 略

6 检验规则

活动铅笔的检验分型式检验和出厂逐批检验。

6.1 型式检验

6.1.1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进行型式检验;

a.正常生产时,应有每年不少于两次的定期检验;

b.当设计新产品、改进老产品设计及生产技术条件有较大改变时;

c.停产三个月或三个月以上后,恢复生产时;

d.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6.1.2 型式检验时,应从产品中随机抽取20个以上产品作为样本,并按第4章所列全部项目逐项检验。夹铅芯力和输铅芯性能合格率为100%,其它技术指标合格率为90%时为合格。

6.2 出厂逐批检验

6.2.1 出厂逐批检验应按GB 2828执行。

6.2.2 逐批检验的项目、不合格分类、抽样方案类型、检查水平、AQL值按表5规定。

检验项目 不合格分类 试验方法 抽样方案类型 检查水平 AQL

夹铅芯力 A 5.1 一次 S—4 0.25

输铅芯性能 5.5

芯尖受力 B

5.2 2.5

揿动力 5.3

出铅芯长度 5.4

耐冲击性能 5.8

外观 C 5.11 4.0

笔夹弹性 5.7

6.2.3 检验的严格度

从正常检验开始,按GB 2828转移规则调整。

6.2.4批质量的判定

6.2.5 检验后的处置

a.批合格的产品应附有合格证。

b.A类不合格品,产品不得出厂。生产部门应对该产品整理后,再次提交检验。经检验合格,可出厂。(但该批的初次检查仍作不合格论处)。

c.B类和C类不合格的批,生产部门可以进行返工处理或降级处理。作降级处理时,产品上应有明显的“副品”或“等外品”字样。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 标志

每支活动铅笔应有如下标志:

a.活动铅笔芯径的公称尺寸;

b.制造厂或其简称或注册商标;

c.产品型号。

7.2 包装盒上应有本标准编号、产品名称型号及制造厂名,包装箱上应有产品名称、型号、制造厂名、牌

7.3 成品在运输过程中,严禁日晒、雨淋并防止与有机物气体接触。

7.4 贮存

7.4.1 活动铅笔应贮存于干燥并通风良好的仓库中。贮存温度0~4 0℃,相对湿度不大于80%。

7.4.2 活动铅笔的保存期为二年半。

生产历史

木制铅笔为了维持书写顺利,需要时常卷削,活动铅笔的出现正顺应了人们使用方便的需要。活动铅笔,顾名思义,即不用卷削,能自动或半自动出芯的铅笔。

19世纪中期,活动铅笔在欧洲以手工艺品出现。19世纪末期德国开始商品化生产,但铅芯仍需人工削尖,产量有限。1903年日本开始使用机械制造活动铅笔,其结构简单,均为旋转式。40年代美国派克公司首批生产0.9mm旋转式活动铅笔,铅芯无须人工削尖。1965年日本研制成功0.5mm和0.7mm合成树脂细铅芯,并开发了新型三爪卡头,取代了传统的金属三爪卡头。同年日本派罗德自来水笔株式会社首次生产出脉动式细芯活动铅笔。70年代又相继开发了二次揿动式、双卡揿动式和甩打揿动式结构芯活动铅笔。1979年联邦德国法伯·卡斯特铅笔厂首次推出自动出芯式活动铅笔。1980年前后又研制成功了塑料二爪卡头,使活动铅笔在材料和结构上有了新的突破。

分类

按铅笔直径大小分为粗芯(大于0.9m)和细芯(小于0.9m)活动铅笔。按出芯方式,可分为坠芯式、旋转式、脉动式和自动补偿式,4种活动铅笔。坠芯式靠铅芯重力自动出铅芯。旋转式靠旋转输送铅芯。脉动式(揿动式)靠揿动输送铅芯,结构有一次揿动式,即揿动一次出铅芯。二次揿动式,第一次揿动笔嘴伸出笔杆,第二次揿动铅芯伸出。双卡头揿动式,采用双卡头结构,缩短了卡头和笔嘴端部距离,使活动铅笔内最后剩下的8~15mm的一段残留铅芯,不用揿动可出一支整铅芯将其顶出,即可连续书写。自动补偿式(自动出芯)无须旋转或脉动装置,可自动补偿铅芯,连续书写。

结构

脉动式机芯结构是活动铅笔普遍采用的基本结构形式,主要由笔杆、尖套、护芯管、卡头、锁紧箍、弹簧等组成(见图脉动式活动铅笔结构示意)。当储芯管受揿动压力(手指压力)作用时,克服弹簧的弹性力向下移动,并使卡头爪片张开,同时铅芯依靠自身的重力,离开在储芯管内的原来位置,在制动元件阻尼圈的控制下沿着护芯管壁移动一定长度。揿动压力释放后,弹簧恢复原位,铅芯被锁紧箍和卡头自动锁紧定位,完成一次脉动出芯过程。依此往复即可连续脉动出芯。

树脂细铅芯

细芯活动铅笔的专用铅芯,具有挠曲强度高、书写性能好等特点。它主要以合成树脂为铅芯的粘结剂,常用的有聚乙烯醇、沥青、呋喃树脂、聚氯乙烯、ABC树脂、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等;以石墨为铅芯的着色剂;常用溶剂有水、乙醇等;常以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磷酸三甲酚酯等为增塑剂,用来降低树脂在高温下的流动粘度,改善成型工性能;常以硬脂酸铅为稳定剂,防止树脂老化,抑制氧化过程进行;以液体石蜡、低分子聚乙烯等为润滑剂,改善树脂熔体的流动性能。

树脂细铅芯的制造是在惰性气体(如氩气)保护下或密封条件下,经高温焙烧碳化而形成石墨化结构,使其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较好的书写性能。

1564年,一场灾难性的飓风袭击英格兰岛,受灾较重的昆布兰地区许多大树被连根拔起。风暴过后,人们在树根下发现了一种黑色矿物质。只要轻轻在物体上一划,就可以留下一道黑色的印记,它就是“石墨”。当地牧羊人常用它在羊身上画记号,以便于辨认。后来有人把它制成棒形,卖给商人用于在包装上划记号。1781年,德国化学家法伯经过多次实验,将石墨粉与硫磺、锑、松香混合在一起,制成糊状再挤压成条形,这就是铅笔的雏形。这种铅笔有一定的硬度,书写起来比石墨棒好用多了。受此启发,人们又将石墨块切成小条,用于写字绘画。这就是最早的铅笔。不久,英王乔治二世索性将巴罗代尔石墨矿收为皇室所有,把它定为皇家的专用品。但是用石墨条写字既容易弄脏手,又容易折断。

给铅笔套上木杆外套的任务是由美国工匠门罗来完成的。他先造出了一种能切出木条的机器,然后在木条上面刻上细槽,将铅笔芯放入槽内,再将两枝木条对好、粘合,笔芯被紧紧地嵌在中间,这就发展成了我们今天使用的铅笔。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