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9 14:28
派潭镇,隶属于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位于增城区北部,东北与龙门县接壤,西北与从化相邻,北回归线穿镇而过,辖区总面积288.50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末,派潭镇常住人口63178人(第七次人口普查)。截至2020年6月,派潭镇下辖1个社区和36个行政村。
相传,派潭在宋代太平兴国年间已经设圩,一度被废,清康熙年间始复圩。
1949年,为派潭区,第四区。
1958年,成立派潭公社。
1983年,改区。
1987年,建镇。
截至2020年6月,派潭镇下辖1个社区和36个行政村。
派潭镇,位于增城区北部,东北与龙门县接壤,西北与从化市相邻,北回归线穿镇而过,辖区总面积288.50平方千米。
派潭境内山峦起伏,河谷盆地交错,山丘约占总面积70%。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是南昆山脉的延长,有牛牯峰、正在顶等8座海拔超过1000米的山峰在边界上。其中与龙门交界的牛牯嶂海拔1084. 3米,是全区第一高峰。
派潭气候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1.6°C,降雨量2200毫米。
派潭有矿泉、温泉、瀑布以及丰富的水力资源,建国后先后修筑有大封门一、二级电站,年发电量占全区水力发电50%以上,其中白水寨电站,水头高达578米,是广东省水头最高的水电站。
派潭境内资源丰富。矿藏有铜、铁、钨、金、锡、煤、钽、铌等10多种,还有石灰石,储量达2亿多吨。
2018年末,派潭镇户籍人口共87532人。
根据增城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派潭镇常住人口63178人,占增城区常住总人口的4.31%。
2018年,派潭镇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5.14亿元,全口径两税收入1.8亿元。全镇共接待游客约658万人次,同比增长2.8%;旅游收入19.5亿元,同比增长3.8%。
派潭客家文化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派潭客家人多于明清期间从粤北的新丰一带迁入。派潭客家人继承和发扬了大量客家特色的民间文化和习俗,这是客家文化传统和客家人精神世界的载体和表现形式。
派潭镇是融会广府文化与客家文化的重镇,镇内人口约70%是客家人。据2005年调查,派潭镇使用粤方言人口为19707人,使用客家方言人口为53116人(占派潭镇总人口72.94%)
派潭镇有舞貔貅、舞春牛、舞渔灯、客家山歌以及派潭烧鸡、盖仔粉等22项省、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舞貔貅是增城客家人的传统舞蹈,又称舞客家猫,主要分布在派潭、正果、荔城等镇乡,是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当地民间流传,大约兴起于明末清初客家人大批迁入增城的年代,距今约300多年。舞貔貅是增城客家人逢喜事、年节以至开店铺、建新房都要举行的习俗表演。除了表达喜庆吉祥和祈求好运的意愿,还蕴含驱邪之意,有较丰富的民俗和文化价值。
派潭客家山歌是广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派潭地处山区,历来盛行山歌,有“山歌之乡”的美称。在山歌最盛行的时期,各村的山歌手经常与相邻村山歌手对驳山歌,很多男女歌手因对唱山歌成为夫妻,有婆媳同场对歌甚至亲戚之间对歌。派潭山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最流行,每年秋冬农闲时候,村与村之间的歌手晚上在约定的地方对唱山歌,对山歌最少四五小时甚至到天亮。
派潭舞春牛是广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舞春牛剧用纸竹编扎成一条牛作道具,用说唱形式表演,有故事情节,唱的是春牛调。组成一个春牛队最少要16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派潭有10多条村组织春牛队,较好的村有樟洞坑、大田围、利迳、亚口冚村等。2008年,派潭镇文化站推荐以樟洞坑春牛队为主,向广州市文化局申遗,同年获“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
白水寨风景名胜区,是广东省内乃至华南地区有名的省级风景名胜区,面积197.3平方公里。有丰富的温泉资源,水温28℃-73℃,日出水量4000吨;有中国大陆落差最大(428.5米)的高山瀑布——白水仙瀑;有围绕瀑布沿山修建号称“天南第一梯”的9999级登山步径;有九座海拔超千米的山峰,其中牛牯嶂为增城最高峰,海拔为1088米。白水寨风景名胜区分为白水仙瀑景区(国家4A级景区)、大丰门景区、高滩温泉景区、派潭河景区、将军石景区、七仙湖景区、体育休闲区、密石卧佛区、车洞水车景区、牛牯嶂景区等十大景区。
2019年,派潭镇上榜“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19年10月,派潭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城市(区)和国家卫生乡镇(县城),派潭镇为国家卫生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