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流行性淋巴管炎

更新时间:2024-09-30 13:07

马流行性淋巴管炎(Epizootic lymphangitis,简称EL)又称假性皮疽,是由皮疽组织胞浆菌(Histoplasma farciminosum,简称HF)引起、发生在马的身上的一种病害。病马四肢腕关节、附关节内、外侧,头部皮肤和皮下结缔组织发生结节,肿胀,化脓,继而形成溃疡。

病害学史

1873年Rivolta从溃疡脓液中发现,但直至1934年才被命名。

该病流行世界各地,在亚洲、非洲、欧洲分布广泛,在其中一些国家和地区流行严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流行欧洲、美洲、亚洲,在亚洲以日本流行最剧烈在中国该病呈散在发生,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仅有个别省区有零星发生。

病原特征

为伪皮疽组织胞浆菌,属真菌,存在于患病组织及脓液中。用高倍镜检查时,本菌呈卵圆形,具有双层轮廓的菌膜,革兰氏染色呈阳性。伪皮疽组织胞浆菌对外界抵抗力顽强。病变部位的病原菌在直射阳光作用下能耐受5天,60℃能存活30分钟,在80℃仅几分钟即可杀死。0.2%升汞要60分钟杀死,5%石碳酸1~5小时死亡。在0.25%石碳酸、0.1%盐酸溶液中能存活数星期。

图:B)Giemsa染色从结节状抽吸物中获得的H.capsultum var.farciminosum的酵母形式,并在×100的显微镜下油浸观察。酵母细胞如箭头所示;紫色细胞是粒细胞,而橙色细胞是红细胞。

为害症状

病畜绝大多数精神良好,食欲正常,无全身症状,局部治疗逐渐痊愈。个别病畜被毛粗乱,眼角膜充血,有轻微的全身反应。重症病畜,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四肢无力,后腿皮下浮肿,皮肤增厚,行。鼻腔流粘液性分泌物,四肢关节内、外侧,头部、唇、皮肤、皮下形成结节,肿胀破溃,边缘不齐,向表面隆起不断流脓,呈炼乳状,并混有豆腐渣样凝块和血液,胸、腹部水肿,指压呈面团状,呼吸困难,体温升高至39—40.5℃,脉搏110次/分钟,逐渐消瘦,病程持续数周,最后体温降至常温以下,耳、鼻、四肢发凉,衰竭而死。

图:马流行性淋巴管炎的皮肤形式(A)和呼吸形式(B)

流行情况

传染源

马流行性淋巴管炎主要传染源是病畜,在其脓汁中含有大量的病原菌,脓肿破溃后,该菌随着流出的脓汁和溃疡分泌物而排出,污染周围环境,散布传染。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或经媒介物传播,经损伤的皮肤或粘膜而传染,也可经交配传染,或经蚊、蝇、虻等昆虫可机械地传播此病菌。

传播途径

蚊、蝇、虻等刺螫昆虫是马流行性淋巴管炎病原的机械传递者,刺螫昆虫通过对皮肤的刺吮可传播该病菌。病变部位的脓液或分泌物污染的厩舍、厩具、垫草、土壤、厩肥、管理人员用的靴、工作服、等都是间接传染马流行性淋巴管炎的媒介物,当皮肤、粘膜有损伤时亦可借污染的媒介物而感染,该病不能经消化道感染。

发病季节

马流行性淋巴管炎主要表现为散发性和无季节性。在低湿地区及多雨年份、洪水泛滥之后发生较多,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一般秋末到冬初发生较多。马、骡、驴对感染有同样的易感性。该病与年龄关系不大,幼龄及老龄的马属动物均可发生,但2-6岁马较敏感,在牧区则以1-3岁育成马发病率较高。

诊断方法

临床诊断

马流行性淋巴管炎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实验室诊断

涂片镜检

采取病畜脓汁及分泌物镜检,可见大小不等的囊球菌,呈卵圆形或瓜子状,一端或两端尖锐,长约3~5微米,宽2.4~3.6微米。菌体内部为均质状态,外壁呈双层轮廓构造,多单个存在,也有1~2个菌体相连。

细菌分离培养

将采集的分泌物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置于22~28℃恒温箱内6~10天后观察,病菌开始如蚕豆大,湿润,多皱褶,稍带黄褐色以后逐渐干燥和增大,呈深褐色。在4%葡萄糖肉汤培养,表面生长成较厚、多皱褶、淡黄褐色菌膜,液体保持透明。将不同培养基生长的菌落抹片镜检,革兰氏染色,用丙酮短时脱色,均为革兰氏阳性且形态相似的卵圆形囊球菌。

药敏试验

结果表明,该菌对磺胺嘧啶、庆大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链霉素、复方新诺明不敏感;对青霉素、长效土霉素中度敏感;对达克宁、克霉唑、多粘菌素高度敏感。

防治措施

预防措施

从外地引入马,应做细致的体表检查,注意有无结节和脓肿,防止带入病马。发现病马应及时隔离、治疗。被污染的厩舍及饲养用具,用10%热氢氧化钠或20%漂白粉液消毒每10~15天1次,粪便经发酵处理。

治疗措施

重症病畜采用全身疗法,选用青霉素400万IU,复方氨基比林20毫升,混合一次肌注,每天2次,连用7天;长效土霉素分数点深部肌注,每天1次,连用5天,治疗3~4个疗程。对体质虚弱的病畜强心、补液,用5%葡萄糖500~1000毫升,10%维生素C20毫升,10%安钠咖20毫升,一次静注,连用3天。

轻症病畜局部治疗,首先剪毛,用3%来苏儿清洗,除去坏死组织,脓汁,然后扩创,再用2%高酸钾溶液反复冲洗创面,直至肉芽组织带有鲜红色即可,接着患部涂擦达克宁软膏或克霉唑软膏,每天1~2次,并覆盖灭菌纱布。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