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27 17:14
1.病毒分离
从患者结膜囊内分离病毒,以患病8天阳性率最高,6~10天次之,11天后为阴性。
2.血清学检查
以恢复期中和抗体滴度高于急性期4倍以上作为诊断依据。
3.免疫荧光技术
即在患病高峰(1周左右)取结膜上皮刮片或分泌物涂片,加荧光素标记抗体标记,几乎全部病例均可发现感染的上皮细胞内有病毒抗原存在。
本病在流行期间不难诊断。该期内凡发现有球结膜充血及上眼睑肿胀的患者,都应首先考虑本病。其最终诊断还取决于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的结果。
流行性角膜结膜炎属自限性疾病,在其病程过程中,随着免疫机制的建立,很快即可自愈。
1.抗病毒药物
常用的药物有:
(1)吗啉双呱(ABOB) 采用10%~15%溶液及眼膏4~10次/天滴眼。必要时配合口服治疗。ABOB一般无特殊副作用,高浓度溶液滴眼使用次数过多时,可发生多发性上皮糜烂。
(2)碘苷(IDU) 0.1%IDU溶液或0.25%眼膏,4~8次/天点眼。
(3)1.25%聚维酮(PVP)溶液或0.5%眼膏 4~8次/天点眼。
2.抗生素药物
常用的药物有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溶液或眼膏,应尽量不用混悬液,以减少局部刺激。
3.血管收缩药物
充血较重时可采用0.1%肾上腺素用生理盐水稀释20倍滴眼,可使眼部充血减轻,症状好转。一般不宜使用过久,以3~5次/天滴眼,持续1周为度。
4.糖皮质激素
(1)结膜炎 常用的药物有0.1%氟米龙(FML)和0.02%地塞米松溶液,4~6次/天滴眼,晚上用可的松眼膏1次。
(2)角膜炎 2周后当结膜炎症消退,而未出现角膜炎者应立即停止使用。若上皮下浸润时应再继续使用,病情较轻者可采用0.05%氟米龙或0.02%地塞米松4~6次/天滴眼;较重者可用0.1%氟米龙或0.05%~0.1%地塞米松6~8次/天滴眼,必要时联合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2mg,每天或隔天1次,切勿立即停药,以防复发。
5.其他药物
可采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谷胱甘肽或1%硫酸软骨素钠滴眼;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B6、吲哚美辛或保泰松等。上皮糜烂较广泛者,尽可能采用刺激症状较轻的眼药水和眼膏点眼。若能采用生长因子(EGF、bFGF)或自家血清滴眼,会取得更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