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集

更新时间:2021-06-18 13:03

《流金集》是1995年上海古籍出版的图书,由程应镠编写。

作者介绍

笔名流金。江西新建县人。出生在江西省新建县大塘乡。幼学于家塾。民国18年(1929年)入南昌江西省立二中,民国23年转到私立心远中学。次年,考入燕京大学历史系。在校期间参加了一二·九运动,后又加入民族解放先锋队。他热衷文学创作。主持过燕大学生自办文学刊物《青年作家》和《大学艺文》的工作,参加过北方左翼联盟。发表过《玉石井的风波》等作品。

抗日战争爆发后赴南京参与平津流亡同学会工作。民国26年10月,借读武汉大学历史系,12月北上山西临汾,在八路军115师担任抗日宣传工作。次年赴延安、旋又南下武汉。其间,以八路军战地生活为题材,创作并发表了《黑夜的游龙》、《一个士兵的手记》等作品。

民国28年9月,就读于西南联大历史系。次年,参加昆明《中央日报·平明副刊》编辑工作;又编定近年创作的小说和散文为《一年集》,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旋即毕业,获西南联大历史学学士学位。后赴洛阳,在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等部门任同上校秘书等职,从事抗战文化工作。

民国32年7月,南下贵阳,任清华中学国文教师。次年8月,赴昆明任云南大学文史系助教。昆明一二·一事件前后,与学生一起投入民主运动。民国35年春加入中国民主同盟,闻一多被暗杀后,离滇避难。

民国36年后,任上海市立师范专科学校社会科学系副教授、上海法政学院教授、光华大学教授。参加大教联,投身民主运动;在《中国建设》、《时与文》等刊物上发表有《论所谓中国式的代议制度》、《论新中国文化的创造》等学术文章,以及《知识分子的路》、《论持久的和平》、《民主主义的真谛》等政论文章。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任民盟上海市支部组织委员会委员、临时工作委员会委员,担任过《展望》周刊编辑部主任。同年9月,调任高桥中学校长,仍兼光华大学教授。1954年,调任上海师范专科学校任历史科主任,兼代理教务主任。1956年上海第一师范学院成立,任历史系主任。同年,当选为民盟上海市委委员,民盟上海市高校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57年错划为右派。后应吴晗之邀,为其主编的《中国历代史话》作《南北朝史话》。书稿因政治原因未能出版。自1972年起,参加上海师范学院二十四史标点组,先后参与标校了《宋史》、《尉缭子》、《国语》等历史要籍,其中尤以校勘整理《宋史》用力为多。1976年起,又促成并组织了对《续资治通鉴长编》的标校工作,并为该书卷1至卷189定稿。

1978年以后,任上海师范学院历史系第一副主任,仍主持由二十四史标点组改建的古籍整理研究室工作。1980年与邓广铭、陈乐素发起组织中国宋史研究会,任宋史研究会秘书长、副会长。1983年兼任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第一任所长,并使上海师大古籍整理专业成为上海市首批文科重点学科之一,他在其任职的各个大学讲授过世界史、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史、宋史、国学概论、中国历史文献学、史学方法论等课程。1979年,他的《南北朝史话》终于出版,1981年获全国爱国主义通俗历史读物优秀奖。1984年,他与邓广铭共同主编的《中国历史大词典·宋史卷》出版。此书获1986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86年与1993年,他的《范仲淹新传》和《司马光新传》也先后出版。这两部传记在史学与文学的结合上,颇受宋史学界的推崇。与此同时,在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方面,他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文。如《四世纪初到五世纪末中国北方坞壁略论》、《论北魏实行均田制的对象和地区》、《拓跋部汉化过程中问题述论》、《王导治理江东政策试释》以及《释“斡”》,《释“吏”》、《释“新民”》等,皆发人之所未发,对说明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社会政治结构、劳动者身份都有重要意义,立论与考证也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其他方面的重要论文还有《关于尉缭和〈尉缭子〉》、《读〈宋史〉札记》、《玄学与诗》、《谈历史人物的研究》、《历史的真实与通变》等。

1994年在上海逝世。次年,他的学生们编辑整理,并捐资出版了他的学术文集《流金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